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7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弘扬优秀文化传统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吴野 万本根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7-83,共7页
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吴野万本根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其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传统,无数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曾经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过独特的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当历史的车轮把人类推到世纪之交、千... 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吴野万本根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其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传统,无数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曾经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过独特的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当历史的车轮把人类推到世纪之交、千年之交的门槛前时,在悠久文化传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 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和合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批判继承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该怎样进校园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旭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共2页
在习近平总书记直接倡导和推动下,一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东风正在吹进校园。这当然是令人欣喜的,因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不能再被冷落了,它本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让人忧虑的是,社会上又有一些人和机构,包括有关部门又开... 在习近平总书记直接倡导和推动下,一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东风正在吹进校园。这当然是令人欣喜的,因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不能再被冷落了,它本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让人忧虑的是,社会上又有一些人和机构,包括有关部门又开始打学生的主意、走老路了,那就是当下教育盛行的很奇怪、很荒诞且很无知的现象:领导重视什么内容,教育部门就给学校和学生加一门课、增一套书、配一批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文化传统 中华优秀传统 中华优秀文化 当下教育 学校教育 成长规律 传统教育 令人 基础教育质量 教育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与就业优势的提升 被引量:1
3
作者 叶彦岑 罗立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61,共3页
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能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社会的能力和素质,帮助学生对市场形成正确的理解能力和素质,有利于培养进入市场应具备的人格素质。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方式可以通过弱要求强内化的教育机制、强要求强内化的教育机制和课堂... 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能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社会的能力和素质,帮助学生对市场形成正确的理解能力和素质,有利于培养进入市场应具备的人格素质。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方式可以通过弱要求强内化的教育机制、强要求强内化的教育机制和课堂教学灌输三种方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扬中医药优秀文化传统 全面提高学生行业道德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晓明 高建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9期26-27,共2页
本文重点介绍我校以中医药文化育人,突出了学院办学特色,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行业道德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职业素养 特色办学 行业道德 优秀文化传统 中医药 学生 发扬 人才培养质量 文化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被引量:1
5
作者 伍孝江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3-25,共3页
市场经济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伍孝江湖北省潜江市教委所谓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大致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二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优秀文化传统;三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现代优秀文化传统。早在38年前,... 市场经济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伍孝江湖北省潜江市教委所谓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大致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二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优秀文化传统;三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现代优秀文化传统。早在38年前,毛泽东就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市场经济要求 精神文明建设 孙中山 毛泽东 传统文化教育 个性发展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传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优秀文化传统 繁荣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第十届学术研讨会简述
6
作者 叶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123-123,共1页
羊年岁末,猴年即临之际,中国当代文学学会于1991年12月25日~27日,在羊城广州召开了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以“中国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化”为中心议题,来自全国各地的110名当代文学教学研究人员、作家、编辑等参加了会议。学会会... 羊年岁末,猴年即临之际,中国当代文学学会于1991年12月25日~27日,在羊城广州召开了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以“中国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化”为中心议题,来自全国各地的110名当代文学教学研究人员、作家、编辑等参加了会议。学会会长、著名作家姚雪垠在会上作了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文学的报告;著名作家秦牧、杜埃、香港作家曾敏之在会上作了发言;学会常务副会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传统文化 优秀文化传统 学术研讨会 中心议题 学会 文学教学 曾敏之 香港作家 姚雪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的思想土壤
7
作者 彭大威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1-6,110,共7页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为什么能很快的就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这除了政治经济等原因外,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其思想土壤,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原因。本文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大同理想”、“舍生取义的人生价值观”、“忧患意识、乐...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为什么能很快的就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这除了政治经济等原因外,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其思想土壤,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原因。本文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大同理想”、“舍生取义的人生价值观”、“忧患意识、乐观精神、自强信念”、“阶级意识、民本思想、斗争传统”、“唯物思想、辩证观点、唯物史观”等方面,进行了有力的分析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文化传统 王船山 是马克思主义 青年毛泽东 大同理想 天地 孙中山 唯物史观 人生价值观 中国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 推进现代文明教育
8
作者 俞汝勤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4-6,共3页
我们的学术会议经过三天的大会以及分组报告与讨论,即将圆满结束。开放办学与学术会讲,曾是岳麓书院体制的一个传统。公元1167年,38岁的朱熹不远千里从福建来到岳麓书院访问张栻,朱张会讲盛况空前;8年后(1175年)又有朱熹和陆九渊的“鹅... 我们的学术会议经过三天的大会以及分组报告与讨论,即将圆满结束。开放办学与学术会讲,曾是岳麓书院体制的一个传统。公元1167年,38岁的朱熹不远千里从福建来到岳麓书院访问张栻,朱张会讲盛况空前;8年后(1175年)又有朱熹和陆九渊的“鹅湖之会”;再过6年(1181年),朱熹邀请陆九渊赴白鹿洞会讲。今天,岳麓山下更是海内外群贤荟萃。在岳麓书院湘水校经堂就读、并七次名列第一的高材生左宗棠,曾写下这样的诗联:“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秀冠三湘,看群贤事业名山”。我们今天的学术盛会,可谓“群贤汇集名山”,它将作为对岳麓书院1020周年最好的纪念,载入这所千年学府的史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文化传统 岳麓书院 现代文明 大学生文化素质 儒家教育 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理工科大学生 学术会议 陆九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学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9
作者 田水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5年第4期9-10,共2页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已构成了我们的民族之魂。近些年来,随着国门的打开,奔涌而来的西方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一些腐朽的东西同我们民族尚未清除的封建糟粕融合,致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已构成了我们的民族之魂。近些年来,随着国门的打开,奔涌而来的西方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一些腐朽的东西同我们民族尚未清除的封建糟粕融合,致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遭到一些极端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猛烈冲击,以致出现了许多令人困惑的道德与科学文化相悖的现象。重新审视民族文化传统,继承与弘扬民族文化是提高民族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优秀文化传统 中学语文教材 传统美德 传统道德 民族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教育 继承与弘扬 自由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 构建今日道德规范
10
作者 赵秀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Z2期11-13,共3页
在市场经济运作中,始终有两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一只是价值规律,另一只就是道德规范。市场经济越发达,社会分工越细,商品交换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彼此联系得越紧密、越复杂。这种复杂的社会、经济交往,不仅需要法律... 在市场经济运作中,始终有两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一只是价值规律,另一只就是道德规范。市场经济越发达,社会分工越细,商品交换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彼此联系得越紧密、越复杂。这种复杂的社会、经济交往,不仅需要法律、法规来制约,也需要道德规范来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构建今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的道德规范,加强人们的道德意识,规范人们的市场行为,也就成为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体制从无序向有序转换过渡,经济、法律、行政调控机制有待于进一步适应和完善的背景下,运用道德手段来调节和规范企业及其职工经济行为的要求比过去更加迫切,范围也更大。本文想就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构建今日道德规范这个题目谈几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文化传统 新经济体制 行政调控 道德意识 市场经济运作 道德手段 现代化建设 市场行为 历史进程 人而无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第1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成功举办
11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F0004-F0004,共1页
201l年9月11日~17日是第1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以下简称“推普周”)。9月11日上午,“推普周”开幕式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隆重举行,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卫红出席... 201l年9月11日~17日是第1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以下简称“推普周”)。9月11日上午,“推普周”开幕式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隆重举行,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卫红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区汉语委副主任孙惠民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讲话。全国“推普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应用能力 宣传周 普通话 优秀文化传统 通用语言 推广 国家 内蒙古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评《三字经》、《新三字经》、兼评《家庭伦理漫画三字经》、《抗日三字经》
12
作者 徐德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45-49,共5页
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评《三字经》、《新三字经》、兼评《家庭伦理漫画三字经》、《抗日三字经》徐德智《三字经》是我国旧时的一种启蒙教育课本,以三字为句,故名“三字经”。作者相传为宋王应麟,一说宋区适子。后明... 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评《三字经》、《新三字经》、兼评《家庭伦理漫画三字经》、《抗日三字经》徐德智《三字经》是我国旧时的一种启蒙教育课本,以三字为句,故名“三字经”。作者相传为宋王应麟,一说宋区适子。后明、清学者陆续增补。近人章炳麟(章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字经》 家庭伦理 优秀文化传统 继承发扬 华民族 儒家思想 精神文明 抗日战争 教师的作用 人性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式与传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国际传播中的“技术折扣”和补偿策略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邓建国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5,共10页
数字技术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录和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较好地解决了长久存在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之间的矛盾。但为了实现跨越时空的传播,数字技术不得不剥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本具有的物质性、具身性和空间性等... 数字技术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录和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较好地解决了长久存在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之间的矛盾。但为了实现跨越时空的传播,数字技术不得不剥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本具有的物质性、具身性和空间性等“仪式”元素,导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复制版和其原件之间的差距,也将文化“仪式”窄化为信息“传输”,因而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中的技术折扣。为弥补这一不足,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中华传统文化题材和叙事方式,同时积极拥抱元宇宙、空间计算和数字孪生技术带来的“第二亲身传播时代”,以更加丰富的形式记录、传输和再现文化遗产的物质性、具身性和空间性,从而保存和复播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韵”和“仪式”特征;我们还应该更加开放国门,吸引更多外国人来华具身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郁魅力。只有当其传播同时关乎仪式与传输、科技与人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最终走向世界,美美与共,化成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际传播 仪式 元宇宙 数字孪生 第二亲身传播时代 技术折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炳林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F0002,共16页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认知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之中,构成伟大建党精神的文化根基。探索发展规律、追求大同梦想,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提供了心...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认知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之中,构成伟大建党精神的文化根基。探索发展规律、追求大同梦想,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提供了心理认知基础;民为邦本、治国平天下的情怀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文化品格;舍生取义、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提供了精神滋养;诚实守信、忠人之事的道德情操,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强大文化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根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国际传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情境的日常化建构与生态化协调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天平 胡海雨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8,共7页
伴随数字化进程的深入,国际传播日益呈现出对个体生活日常的重视,其情境建构的日常化转向也赋予面向国际传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以全新内涵。这一转向既延续了情境主义国际中对个体生活体验及情感的积极调用,又主张通过对国际... 伴随数字化进程的深入,国际传播日益呈现出对个体生活日常的重视,其情境建构的日常化转向也赋予面向国际传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以全新内涵。这一转向既延续了情境主义国际中对个体生活体验及情感的积极调用,又主张通过对国际传播系统性生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容性本质的把握,进而超越既往国际传播情境建构的局限。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推动的国际传播情境日常化建构,表现为以文化资源日常面向为核心的内容情境、以数字平台日常嵌入为依托的技术情境、以桥接群体日常实践为抓手的人际情境的有机统一。更进一步,面向日常化情境建构的生态化协调,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突破当前文化国际传播的结构性困境,有助于实现国际传播工作的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际传播 情境 第二个结合 日常生活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数字教材何为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铭凯 王瑞雪 谢丹妮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4,共8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是提升课程育人品性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教材作为文化进课程的核心媒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的过程中承担重要使命且应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正在发生数字化变革且随着数字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是提升课程育人品性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教材作为文化进课程的核心媒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的过程中承担重要使命且应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正在发生数字化变革且随着数字技术发展必将成为教材发展的新趋向。数字教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中的出场,是价值逻辑、现实逻辑与技术逻辑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数字教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中的可为空间在于:以知识重构实现文化融合贯通、以数字技术助力文化活态传承、以多维交互深化文化实践体悟、以动态追踪促进文化学评融合。由此,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的数字教材发展路向集中体现在借助并充分激活、释放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新优势和新动能。具体通过锚定功能定位,实现与纸质教材的深度耦合;坚持文化立场,厚植数字教材文化精神基因;凸显技术优势,追寻深度交互下的以文化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立德树人 数字教材 课程育人 文化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与创新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雷 孙天舒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7,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与本质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在“现代化”认知上的本土化、中国化,显现出中国文化自信自强。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新时代新征程守正创新是贯穿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与本质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在“现代化”认知上的本土化、中国化,显现出中国文化自信自强。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新时代新征程守正创新是贯穿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观点和方法。因此,守正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创新则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鼎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价值旨归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晓红 《湖湘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2,共9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保持中华文化强劲的生命力、培育国民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动力。反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过程中认知深度不够、机制运转不畅、载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保持中华文化强劲的生命力、培育国民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动力。反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过程中认知深度不够、机制运转不畅、载体活力不强、人才储备不足、传播效果欠佳等制约因子,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强文化自信、健全体制机制、打造多元载体、培育综合人才、谋求文化“圈粉”等路径举措,构建五维提质增效的破解之道,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要改革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文化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物学教学的现实困境与突围路径
19
作者 燕艳 赵齐鲁 +1 位作者 张艳秋 朱磊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0,共5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将其融入生物学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通过理论思辨与文本研究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物学教学存在着教材资源碎片化分布、教师传统文化转化能力结构性缺失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将其融入生物学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通过理论思辨与文本研究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物学教学存在着教材资源碎片化分布、教师传统文化转化能力结构性缺失以及教学实施停留于表层化应用等三重困境。依据科学本真与文化意蕴统一、认知规律与教学适切平衡、目标导向与过程生成协同、学科逻辑与文化浸润融合的融入原则,研究认为,可以通过构建“三维同构”的课程资源开发、“多维进阶”的教师能力培养以及“双线融合”的教学策略实施路径,助力兼具科学理性与文化底蕴的时代新人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生物学教学 中学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与出版创新:IP转化与国际传播的双轮驱动
20
作者 王青原 白贵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0-176,共7页
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与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双重驱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出版创新面临时代机遇与挑战。数字出版作为出版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不仅革新了传统出版业态,更驱动了以文化IP为核心的价值再造与全产业链融合。对近... 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与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双重驱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出版创新面临时代机遇与挑战。数字出版作为出版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不仅革新了传统出版业态,更驱动了以文化IP为核心的价值再造与全产业链融合。对近年文化IP转化的典型案例进行梳理,可以总结出数字媒体时代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成功策略,如高质量内容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多平台多渠道的传播策略、对本土化与跨文化叙事的重视,以及多元主体协同发声等。面对数据安全、技术鸿沟、跨文化传播障碍及算法偏见等挑战,应当以多层次权益保障维护数据安全,以双向适配策略缩小技术鸿沟,以本土化多模态传播减少认知障碍,并通过引领规则制定弱化算法偏见,以期提升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数字化传承 数字出版 文化IP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