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优秀排球运动员“从小培养”的生理学及心理学依据 |
杨炯
梁健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2
|
用仿生学及逐步回归分析法探讨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一些体态结构与纵跳能力关系 |
林永铭
吴惠如
赵爱华
孙昌盛
杨晔
|
《中国体育科技》
|
1981 |
1
|
|
3
|
中外优秀排球运动员最大吸氧量的国际比较 |
黄汉升
|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4
|
优秀排球运动员陈旧性月骨脱位1例报告 |
宋为平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5
|
世界优秀排球运动员未来身高的灰色预测 |
葛杭民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6
|
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场依存性——独立性认知方式的实验研究 |
孟庆茂
郑日昌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
1984 |
2
|
|
7
|
我国部分优秀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起跳环节肌电与运动学同步研究分析 |
林世行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8
|
甲级排球队运动员综合反应的初步研究 |
邱宜均
贝恩渤
|
《体育科学》
|
1983 |
1
|
|
9
|
排球运动员的意志品质与竞赛能力 |
陈少坚
陈静析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
1983 |
0 |
|
10
|
排球运动员足长与纵跳能力的关系 |
张建新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
1981 |
1
|
|
11
|
关于少年排球运动员基础训练的几个问题 |
游道镕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
1985 |
1
|
|
12
|
加速我国排球运动训练科学化进程的对策 |
李宗浩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3
|
浅析控制论在排球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
张丽茹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
1983 |
2
|
|
14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竞技排球运动训练系统的决策研究 |
李宗浩
吴中量
公元弟
袁旦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15
|
谈小学生排球队的训练 |
李赵来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
1982 |
0 |
|
16
|
少年儿童排球早期训练的若干问题 |
邱永昌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
1981 |
0 |
|
17
|
试论青少年排球训练的“早期规格化”问题 |
牟松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
1983 |
0 |
|
18
|
排球教练员的新课题——针对个性特征提高训练水平 |
汪琦
晓新
|
《中国体育科技》
|
1987 |
0 |
|
19
|
1991年《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总目录 |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20
|
青少年训练必须重视三个环节和处理好四个关系 |
董兴祥
|
《中国体育科技》
|
198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