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的形态模型 被引量:7
1
作者 罗智 龙国强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1-114,共4页
从指标模型、权重模型与均值模型三维勾画出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的形态模型。结果表明,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各形态指标可分为肌肉质量因子和体型因子两类;权重模型显示出髂宽、髂宽指数和克托莱指数最能反映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的专项形态... 从指标模型、权重模型与均值模型三维勾画出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的形态模型。结果表明,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各形态指标可分为肌肉质量因子和体型因子两类;权重模型显示出髂宽、髂宽指数和克托莱指数最能反映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的专项形态特征,体现出“倒三角”的体型与发达的肌肉质量符合举重运动员的形态要求。同时,均值模型显示,不同重量级别之间,体型因子各指标的差异不如肌肉质量因子明显。另外,随着重量级别的提高,优秀举重运动员专项形态适合运动员举起更重的杠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举重运动员 形态模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举重运动员赛季前的个性化训练 被引量:1
2
作者 P·B·霍缅科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3-194,207,共3页
设计一种理论方法来寻找优秀举重运动员赛季前个性化训练的有效方法和方式。利用现有的理论方法,对赛季前举重运动员的个性化训练模式管理进行研究和实际运用,结果显示,在基本结构单位中,训练过程的个性化管理是完善运动训练体系的一个... 设计一种理论方法来寻找优秀举重运动员赛季前个性化训练的有效方法和方式。利用现有的理论方法,对赛季前举重运动员的个性化训练模式管理进行研究和实际运用,结果显示,在基本结构单位中,训练过程的个性化管理是完善运动训练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充分的估值、对应的方向以及结构负荷的控制有利于教学法影响因素的选取和定制的训练效果和动作的准确形成。赛季前设定的个性化训练管理模式的实现促进了举重运动员专门准备期的各项指标。实验组运动员(男、女)的血液动力学参数、脂过氧化反应、健康状态的主观评估、运动成绩和心情都产生了积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举重运动员 赛季前训练 个性化控制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国内大赛取胜的关键因素 被引量:10
3
作者 胡贤豪 王兴泽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59,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现场观察等研究方法,就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取胜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运动员的实力与发挥水平、教练员的指挥能力、运动员的体重以及试举大强度时的成功率等因素,影响运动员最后的成败。
关键词 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 国内大赛 制胜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主要专项辅助动作成绩与竞赛动作成绩相关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胡贤豪 林振敢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44,50,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主要专项辅助动作成绩与竞赛动作成绩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主要专项辅助动作成绩与竞赛动作成绩具高度显著性相关;高抓、高翻借力推、宽硬拉成绩与...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主要专项辅助动作成绩与竞赛动作成绩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主要专项辅助动作成绩与竞赛动作成绩具高度显著性相关;高抓、高翻借力推、宽硬拉成绩与抓举成绩,下蹲翻半挺成绩与挺举成绩直接相关;高抓、高翻借力推、下蹲翻半挺成绩共同作用影响抓举成绩;下蹲翻半挺、前深蹲成绩共同作用影响挺举成绩;主要专项辅助动作成绩受爆发力和绝对力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 中国 主要专项辅助动作 皮尔逊相关 偏相关 逐步回归 因子 竞赛动作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率变异性监测中医刮痧抗运动性疲劳的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兴泽 于杰 陈佩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6-83,共8页
目的通过测量国家男子举重队运动员的心率变异性(HRV),判断其正常训练后的疲劳状态,探索中医刮痧疗法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出26名冬训期间(试验期间)处于运动性疲劳状态的国家男子举重队运动员,分为刮痧组和对照组(每组13... 目的通过测量国家男子举重队运动员的心率变异性(HRV),判断其正常训练后的疲劳状态,探索中医刮痧疗法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出26名冬训期间(试验期间)处于运动性疲劳状态的国家男子举重队运动员,分为刮痧组和对照组(每组13人)。刮痧组除接受竞技举重训练外,另接受12周(每周2次,共24次)的中医刮痧干预治疗,对照组仅接受竞技举重训练。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竞技举重训练中的成绩、心率变异性时域和频域主要指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刮痧组竞技训练抓举和挺举成绩增加值[(5.37±0.80)kg和(5.87±1.04)kg]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31)kg和(1.46±0.42)kg](P<0.05)。刮痧组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P<0.05)、频域指标[低频(P<0.05)、低频与高频比值(P<0.01)]的保持效果、PSQI(P<0.01)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SQI变化值与时域指标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变化值呈负相关(r=-0.781,P<0.05)。结论在竞技举重训练导致的运动性疲劳恢复中合理进行中医刮痧干预治疗,能提升运动员的恢复效果,体现为自主神经调节中副交感神经活动明显增强;中医刮痧干预还可提高运动员的睡眠质量,从而提升抗运动性疲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刮痧疗法 运动性疲劳 自主神经 心率变异性 睡眠质量 优秀举重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