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游不迫,沉着痛快——长篇小说《听漏》的叙述艺术分析
1
作者 蒋述卓 《写作》 2024年第6期5-11,共7页
采用中国古代文论的术语“优游不迫”与“沉着痛快”来分析刘醒龙长篇小说《听漏》的叙述艺术。主要从三方面切入分析,即小说结构以及节奏处理;人物关系的设置;利用时空交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在叙述中形成了作品刚柔风格的统一。这... 采用中国古代文论的术语“优游不迫”与“沉着痛快”来分析刘醒龙长篇小说《听漏》的叙述艺术。主要从三方面切入分析,即小说结构以及节奏处理;人物关系的设置;利用时空交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在叙述中形成了作品刚柔风格的统一。这种分析可以让我们从中得到关于当下创意写作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游不迫 沉着痛快 刘醒龙《听漏》 叙述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三“五重奏” 第四乐章:规划 躬行运筹 优游不迫
2
作者 邓瑶 《高校招生(高考升学版)》 2015年第10期7-8,共2页
规划,犹如一名智者,在我们的人生中不紧不慢指引着我们前行。初入高三,学习规划帮我们拨开迷雾,看清目标,越挫越勇。未来规划,让我们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这样才能轻松快乐地学习。学习规划,决定了瞄准... 规划,犹如一名智者,在我们的人生中不紧不慢指引着我们前行。初入高三,学习规划帮我们拨开迷雾,看清目标,越挫越勇。未来规划,让我们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这样才能轻松快乐地学习。学习规划,决定了瞄准的精度我有拖延症的毛病,进入高三就越发严重。所以,制定详细明了的规划迫在眉睫。我先问问自己,现在的我能正确认识自我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游不迫 学习成绩 拨开迷雾 时间学 窦文涛 这样看来 今曰 子墨 五年级 柴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旅游审美文化
3
作者 王世德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4年第4期6-8,共3页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迫切要求提高旅游的审美文化质量,充分发掘出旅游的审美内涵和文化意蕴。这就要求旅游者要有审美的态度、修养和能力,自觉地体会和感悟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的丰富的审美内涵,得到审美的愉悦。
关键词 审美 文化景观 审美内涵 审美态度 审美活动 优游不迫 生活水平 天地之间 《前赤壁赋》 逝者如斯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在青天水在瓶——漫谈李维学先生的“闲”
4
作者 付红妹 《中国美术》 2017年第5期150-151,共2页
李维学1940年生人,号闲翁。黄骅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黄骅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沧州画院学术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十多次人选由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大展。他多年研习石窟艺术,对汉唐壁画及汉画像砖艺术情有独钟,画... 李维学1940年生人,号闲翁。黄骅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黄骅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沧州画院学术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十多次人选由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大展。他多年研习石窟艺术,对汉唐壁画及汉画像砖艺术情有独钟,画风以线为主,存有汉代画像砖、魏晋雕塑、隋唐壁画的古风神韵,色彩淡雅,简约平和,造型细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气质 优游不迫 人生态度 八大山人 云在青天水在瓶 澄怀味象 自然天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文论中的“沉着痛快”说 被引量:2
5
作者 彭菊华 《中国文学研究》 1987年第4期15-19,14,共6页
在我国古代文论中,有“沉着痛快”一说。对于它,朱自清、郭绍虞先生的有关论著,新近介绍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家的有关文章,或有所涉及,或作了简单的诠释。但都没有充分展开论述。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深入研究,特作如下探讨。
关键词 沉着痛快 古代文论 作品 郑板桥 郭绍虞 姜夔 优游不迫 论诗 《离骚》 说理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观“女郎诗”的审美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俞浩胜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41-43,共3页
作为词人的秦观,人所共知,近年来对淮海词的研究,已取得可喜成绩,而作为词人的秦观,论述者却不多。秦观的诗虽思想性较弱,但艺术造诣较高,能于宋代诗坛上独树一帜,颇具魅力。这里,试以他的《春日》(一作《春雨》)为例,略作窥探。诗云: ... 作为词人的秦观,人所共知,近年来对淮海词的研究,已取得可喜成绩,而作为词人的秦观,论述者却不多。秦观的诗虽思想性较弱,但艺术造诣较高,能于宋代诗坛上独树一帜,颇具魅力。这里,试以他的《春日》(一作《春雨》)为例,略作窥探。诗云: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诗篇描绘的是昨夜春雨飘洒,翌日突然放晴的庭院景象,虽只有二十八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观 女郎诗 审美意义 淮海词 诗云 优游不迫 晴景 阳刚之美 有美堂暴雨 严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实雄强 古雅幽深——邓石如隶书七言联赏析
7
作者 许云瑞 《书画世界》 1998年第6期61-61,共1页
邓石如在五十岁以后书写的『吟坛赠答追长庆,花榭壶觞继永和』一联,是他隶书创作的代表作之一。远眺此联,其整个形式和章法排列显得工稳大气又优游不迫,令人叹为观止。想来邓如书写此联时必定是手操大笔,胸意沉着,挥笔自如,接应轻忪,一... 邓石如在五十岁以后书写的『吟坛赠答追长庆,花榭壶觞继永和』一联,是他隶书创作的代表作之一。远眺此联,其整个形式和章法排列显得工稳大气又优游不迫,令人叹为观止。想来邓如书写此联时必定是手操大笔,胸意沉着,挥笔自如,接应轻忪,一气呵成,近观其字,字字稳重,左右呼应,排列连贯,一通到底,似有万钧直下,不可阻挡之势。再加以着色洒金的加工笺纸作底衬,又显出了一些华贵的气态,这些都使得整个作品反映出厚实、雄强、幽远、古雅和具有内在力量的美感。请看作品中『坛』,左边空疏,右边紧密;又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隶书 优游不迫 七言 赏析 作品 代表作 内在力量 书写 长庆 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