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粒子群优化随机森林机床热误差建模与补偿
1
作者 苏哲 郭世杰 +3 位作者 丁强强 唐术锋 邹云鹤 吕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8-16,共9页
为了提高机床热误差预测精度,提出一种自适应粒子群(APSO)优化随机森林(RF)模型的机床直线轴热误差预测方法。采用浣熊优化算法(COA)对K-Means算法进行优化,并结合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温度敏感点;提出动态惯性权重与学习因子的线性调整策... 为了提高机床热误差预测精度,提出一种自适应粒子群(APSO)优化随机森林(RF)模型的机床直线轴热误差预测方法。采用浣熊优化算法(COA)对K-Means算法进行优化,并结合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温度敏感点;提出动态惯性权重与学习因子的线性调整策略来避免粒子群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构建了基于APSO-RF的直线轴热误差预测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与实用性,在VDL-600A型加工中心上以X轴为例进行热误差测量与建模验证,基于FANUC系统坐标原点偏移(EMZPS)功能结合自主搭建的热误差辅助补偿系统,实现了计算机与系统间的通信连接。结果表明:APSO-RF热误差模型的均方根误差相比PSO-SVM、RF及BP模型分别降低了18.3%、45.2%及47.2%,有效提高了建模精度。根据构建的模型与补偿系统功能模块,补偿后热误差最大值由71.15μm降至13.4μm,精度提升81.2%,所构建的热误差补偿方法可有效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热误差补偿 自适应粒子群优化随机森林(APSO-RF)模型 浣熊优化算法(C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贝叶斯优化随机森林的机场旅客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赵振武 李雪琴 贾朋霖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87-3495,共9页
为科学有效地评价旅客风险,提高旅客出行便捷性,以机场离港旅客为研究对象,借助旅客姓名记录获取评价旅客风险的相关信息,结合旅客安检信息,编制问卷进行调查。运用SPSS 22.0软件对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合理性检验,构建民航旅客风险评价指... 为科学有效地评价旅客风险,提高旅客出行便捷性,以机场离港旅客为研究对象,借助旅客姓名记录获取评价旅客风险的相关信息,结合旅客安检信息,编制问卷进行调查。运用SPSS 22.0软件对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合理性检验,构建民航旅客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贝叶斯优化随机森林模型对旅客风险等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影响旅客风险等级划分的8个指标中,年飞行次数和托运行李违禁品记录重要性最大,性别重要性最小;相较于多种传统的算法,贝叶斯优化随机森林的分类性能更高,准确率达到97%。研究结果对机场实施旅客分类安检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旅客风险 贝叶斯优化随机森林(BO-RF) 风险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优化随机森林的高速公路二次事故预测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孟庆森 韩皓 李易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5-210,共6页
为准确预测高速公路二次事故,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危害,采用时空阈值分析法分别研究时间间隔阈值及空间间隔阈值对高速公路二次事故数据识别的影响,通过参考现有资料并结合本文阈值分析,将时间间隔阈值和空间间隔阈值设定为30 min、1 km... 为准确预测高速公路二次事故,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危害,采用时空阈值分析法分别研究时间间隔阈值及空间间隔阈值对高速公路二次事故数据识别的影响,通过参考现有资料并结合本文阈值分析,将时间间隔阈值和空间间隔阈值设定为30 min、1 km,利用该阈值下二次事故数据的识别结果,构建基于贝叶斯优化随机森林的预测模型,并与其他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二次事故数据的识别对空间间隔阈值更加敏感,模型预测准确率达81.4%,优于其它对比模型。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公路二次事故预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二次事故 时空阈值法 事故预测 贝叶斯优化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随机森林的海基站水下声学定位模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徐剑 金康康 +3 位作者 李中政 王岚 张朝怡 刘毅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35-1243,共9页
海洋声学目标探测技术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生物保护、区域海洋生态监测及军事领域等方面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然而,接收传感器常常会受到外界干扰声源的影响,从而导致定位性能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随机森林的... 海洋声学目标探测技术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生物保护、区域海洋生态监测及军事领域等方面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然而,接收传感器常常会受到外界干扰声源的影响,从而导致定位性能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随机森林的海基站水下声学定位模型来改善定位准确度.首先,对采集的原始信号进行数据预处理.对于信号无干扰采集数据,仅保留有效的样本,剔除包括缺失、异常、相同或相似的数据.对于信号干扰下采集数据,先对异常情况进行分类,然后去除存在干扰的基站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对数据进行降维,并将综合特征作为高斯混合聚类的输入.为确定最优超参数,采用网格搜索和交叉验证的封装模块并设置混合系数,然后构建基于优化随机森林的水下声学定位模型,并将其与多点空间定位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信号无干扰和有干扰条件下,采用多点空间定位模型计算出目标三维定位误差RMSE分别为5.648 m、26.264 m,而采用本文模型预测的RMSE分别为0.232 m、4.354 m.所提出的方法显著提高了目标的定位精度,并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且在无干扰条件下,对于x、y及z方向的估计,所提出的方法的RMSE分别为0.122 m、0.099 m和0.171 m.而在有干扰条件下,对于x、y及z方向的估计,RMSE分别为1.715 m、1.691 m和3.627 m.特别是z方向的定位误差最大,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以上数据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为水下运动目标高精度定位及定位导航系统的论证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声学定位 多基站 到达时间差 优化随机森林 高斯混合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优化双层随机森林的采空区煤氧化升温预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春 隋彦臣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7-183,共7页
为了对采空区煤氧化升温的温度进行预测,在内蒙古某煤矿16402综放工作面进行长期的采空区气体和温度观测实验,采集到准确的采空区煤氧化升温过程中气体及温度数据,提出1种基于网格优化双层随机森林(WG-DRF)的采空区煤氧化升温预测方法,... 为了对采空区煤氧化升温的温度进行预测,在内蒙古某煤矿16402综放工作面进行长期的采空区气体和温度观测实验,采集到准确的采空区煤氧化升温过程中气体及温度数据,提出1种基于网格优化双层随机森林(WG-DRF)的采空区煤氧化升温预测方法,用该方法构建预测模型并与传统随机森林、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WG-DRF模型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误差MSE,决定系数R~2分别为1.725,6.158,0.903,优于其他模型。通过更换数据集对WG-DRF方法进行测试,验证双层随机森林模型具有较强的泛化性。研究结果可为采空区煤氧化升温的温度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煤氧化升温 温度预测 网格优化双层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RF回归预测的海水柱塞泵配流阀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6
作者 周广金 国凯 +1 位作者 孙杰 黄晓明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8-627,共10页
海水柱塞泵采用阀配流方式可以提高其密封性能,保证其具有较高的输出压力。针对配流阀结构参数设计不合理,导致阀芯运动滞后和容积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贝叶斯优化(BO)与随机森林算法(RF)相结合的海水柱塞泵配流阀结构参数优化方... 海水柱塞泵采用阀配流方式可以提高其密封性能,保证其具有较高的输出压力。针对配流阀结构参数设计不合理,导致阀芯运动滞后和容积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贝叶斯优化(BO)与随机森林算法(RF)相结合的海水柱塞泵配流阀结构参数优化方法。首先,利用AMESim软件搭建了海水泵液压系统仿真模型,利用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分别分析了吸、排液阀的弹簧刚度、弹簧预紧力、阀芯质量对阀芯滞后以及容积效率的影响;然后,基于仿真获得的配流阀结构参数与对应输出流量的数据,对比分析了贝叶斯优化随机森林(BO-RF)模型、粒子群优化随机森林(PSO-RF)模型、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模型和随机森林(RF)模型的回归预测结果,以BO-RF模型为回归预测模型,利用遗传算法优化了配流阀结构参数,并获得了结构参数最优解;最后,对优化后的配流阀结构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吸、排液阀的弹簧刚度、弹簧预紧力增大能够减小阀芯滞后,提高容积效率,参数增大到临界值后,容积效率会随参数增大而降低;吸、排液阀的阀芯质量增大会增大阀芯滞后,减小容积效率;BO-RF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决定系数(R^(2))均优于RF、PSO-RF和BPNN模型,其回归预测准确度更高;对于优化后的结果进行仿真可得:容积效率较原结构提高了4.7%。该模型适用于配流阀结构参数预测和优化问题,可为提高柱塞泵容积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柱塞曲柄连杆式高压海水柱塞泵 容积效率降低 阀芯运动滞后 贝叶斯优化随机森林回归预测模型 粒子群优化随机森林 弹簧刚度和预紧力 阀芯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人工蜂群结合优化的随机森林的U2R攻击检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翟继强 肖亚军 +1 位作者 杨海陆 王健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8-45,共8页
针对入侵检测系统(IDS)对User-to-Root (U2R)类型攻击检测率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人工蜂群(ABC)算法结合优化的随机森林(RF)算法的攻击检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对传统ABC算法的初始化方法和搜索策略进行改进,优化传统RF算法对特... 针对入侵检测系统(IDS)对User-to-Root (U2R)类型攻击检测率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人工蜂群(ABC)算法结合优化的随机森林(RF)算法的攻击检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对传统ABC算法的初始化方法和搜索策略进行改进,优化传统RF算法对特征重要性得分的排序方式,然后将两种改进的算法相结合,进行U2R攻击检测。使用NSL-KDD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攻击检测模型能够准确地提取攻击类型的最优特征集,对攻击数据进行分类预测,有效提高了IDS对U2R类型攻击的检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 U2R攻击 改进的人工蜂群 优化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散点图矩阵与随机森林的岩爆等级预测 被引量:21
8
作者 刘剑 周宗红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0-128,共9页
为了提高岩爆预测模型的精度,以围岩洞壁最大切向应力(MTS)、岩石单轴抗压强度(UCS)、岩石单轴抗拉强度(UTS)、应力系数(SCF)、脆性系数(BI)、岩石弹性能指数(EEI)等参数作为预选预测指标。运用修正散点图矩阵分析指标间、指标与岩爆等... 为了提高岩爆预测模型的精度,以围岩洞壁最大切向应力(MTS)、岩石单轴抗压强度(UCS)、岩石单轴抗拉强度(UTS)、应力系数(SCF)、脆性系数(BI)、岩石弹性能指数(EEI)等参数作为预选预测指标。运用修正散点图矩阵分析指标间、指标与岩爆等级间的关系,筛选指标集中的离群值,确定构成岩爆预测的指标体系。引入并优化随机森林算法,采用Randomize Search CV和Grid Search CV方法寻求最优超参数,运用优化后模型对岩爆实例进行岩爆倾向性等级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神经网络模型(ANN)、支持向量机模型(SVM)、XGBoost模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研究表明:修正散点图矩阵对筛选多维岩爆数据离群值是有效的,优化后的Random Forest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为92.6%,为岩爆倾向性分级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灾害等级预测 修正散点图矩阵 指标优选 优化随机森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PLS-SPA的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高光谱估测 被引量:5
9
作者 彭俊杰 汪泓 +3 位作者 王宇 肖玖军 李可相 邢丹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4-192,共9页
叶绿素对辣椒的长势评估和营养状况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高光谱存在数据量大和冗余度高的问题,探究不同特征选择算法相结合进行高光谱叶绿素含量估测的可行性。以贵州省遵义市栽培辣椒为研究对象,采集盛果期辣椒冠层高光谱数据,通过... 叶绿素对辣椒的长势评估和营养状况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高光谱存在数据量大和冗余度高的问题,探究不同特征选择算法相结合进行高光谱叶绿素含量估测的可行性。以贵州省遵义市栽培辣椒为研究对象,采集盛果期辣椒冠层高光谱数据,通过卷积平滑(SG)、一阶微分(FD)、二阶微分(SD)和多元散射校正(MSC)处理原始光谱数据,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下的贝叶斯优化随机森林(BO-RF)估测效果,以MSC预处理后的数据为基础,运用遗传偏最小二乘算法结合连续投影算法(GA-PLS-SPA)进行最优特征波段选取,最后以GA-PLS、SPA和GA-PLS-SPA分别选取的特征波段作为输入变量,建立BO-RF、RF和BP神经网络模型来验证GA-PLS-SPA的普适性和广泛性。结果表明,MSC相比其他预处理方法对叶绿素含量的反演效果最好;相同估测模型条件下,基于GA-PLS-SPA建立的估测模型精度最高,选取特征波段数量最少,为7个,GA-PLS-SPA-BO-RF是估测叶绿素含量的最佳模型,训练集的R^(2)、RMSE和RPD分别为0.896、2.791和3.124,测试集的R^(2)、RMSE和RPD分别为0.913、2.965和3.414;相同算法建模条件下,BO-RF的精度明显高于RF和BP神经网络。MSC处理后的光谱能极大程度提取出辣椒叶片的叶绿素信息,GA-PLS-SPA能有效实现特征波段选取,降低模型复杂度,BO-RF具有良好的叶绿素含量反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叶绿素 高光谱波段选择 遗传偏最小二乘算法 连续投影算法 贝叶斯优化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hancing rock fragmentation prediction in mining operations:A hybrid GWO-RF model with SHAP interpretability 被引量:3
10
作者 ZHANG Yu-lin QIU Yin-gui +2 位作者 ARMAGHANI Danial Jahed MONJEZI Masoud ZHOU Ji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2916-2929,共14页
In the mining industry,precise forecasting of rock fragmentation is critical for optimising blasting processes.In this study,we address the challenge of enhancing rock fragmentation assessment by developing a novel hy... In the mining industry,precise forecasting of rock fragmentation is critical for optimising blasting processes.In this study,we address the challenge of enhancing rock fragmentation assessment by developing a novel hybrid predictive model named GWO-RF.This model combines the 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algorithm with the random forest(RF)technique to predict the D_(80)value,a critical parameter in evaluating rock fragmentation quality.The study is conducted using a dataset from Sarcheshmeh Copper Mine,employing six different swarm sizes for the GWO-RF hybrid model construction.The GWO-RF model’s hyperparameters are systematically optimized within established bounds,and its performance is rigorously evaluated using multiple evaluation metric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WO-RF hybrid model has higher predictive skills,exceeding traditional models in terms of accuracy.Furthermore,the interpretability of the GWO-RF model is enhanced through the utilization of 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values.The insights gained from this research contribute to optimizing blasting operations and rock fragmentation outcomes in the mining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STING rock fragmentation random forest grey wolf optimization hybrid tree-based techniq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ickness of excavation damaged zone estimation using four novel hybrid ensemble learning models : A case study of Xiangxi Gold Mine and Fankou Lead-zinc Mine in China
11
作者 LIU Lei-lei HONG Zhi-xian +1 位作者 ZHAO Guo-yan LIANG Wei-zh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SCD 2024年第11期3965-3982,共18页
Underground excavation can lead to stress redistribution and result in an excavation damaged zone(EDZ),which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excavation stability and support design.Accurately estimating the thick... Underground excavation can lead to stress redistribution and result in an excavation damaged zone(EDZ),which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excavation stability and support design.Accurately estimating the thickness of EDZ is essential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underground excavation.In this study,four novel hybrid ensemble learning models were developed by optimizing the 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and random forest(RF)algorithms through simulated annealing(SA)and Bayesian optimization(BO)approaches,namely SA-XGBoost,SA-RF,BO XGBoost and BO-RF models.A total of 210 cases were collected from Xiangxi Gold Mine in Hunan Province and Fankou Lead-zinc Mine in Guangdong Province,China,including seven input indicators:embedding depth,drift span,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ock,rock mass rating,unit weight of rock,lateral pressure coefficient of roadway and unit consumption of blasting explosive.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odels was evaluated by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oot mean squared error,mean absolute error and variance accounted for.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A-XGBoost model performed best.The 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 method revealed that the embedding depth was the most important indicator.Moreover,the convergence curves suggested that the SA-XGBoost model can reduce the generalization error and avoid overfit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cavation damaged zone machine learning simulated annealing Bayesian optimization 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random for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