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配电网络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设备优化配置策略
被引量:
11
1
作者
付勉
刘志涵
+2 位作者
宋振浩
周娟
杜少通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6-344,共9页
针对配电网络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缺乏全局统筹配置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谐波、无功及三相不平衡治理设备的综合优化配置策略。分别采用有源电力滤波器抑制谐波、智能电容器补偿无功、换相开关治理三相不平衡,并以...
针对配电网络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缺乏全局统筹配置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谐波、无功及三相不平衡治理设备的综合优化配置策略。分别采用有源电力滤波器抑制谐波、智能电容器补偿无功、换相开关治理三相不平衡,并以每类电能质量问题的治理效果和投入成本为优化对象,以满足相关电能质量标准为约束条件,通过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确定治理设备配置节点和相应投入容量的优化配置方案。建立了电能质量评估模型,搭建了基于IEEE-18节点的配电系统仿真模型,并分散接入谐波、无功和三相不平衡负载,模拟电能质量问题,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治理设备综合优化配置策略的可行性和相较于传统电能质量治理方案在电能质量治理上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多目标粒子群
优化配置策略
配电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配电网弹性提升的需求响应优化配置策略
被引量:
7
2
作者
李志浩
赵波
+4 位作者
林达
倪筹帷
秦清
韩蓓
李国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3-149,共7页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系统供电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与用户相连的配电网易受扰动影响,需加强其供能弹性。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灵活调度需求响应资源,可以提高电网供能弹性。采用基于力学映射模型的多阶段...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系统供电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与用户相连的配电网易受扰动影响,需加强其供能弹性。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灵活调度需求响应资源,可以提高电网供能弹性。采用基于力学映射模型的多阶段弹性评估模型量化需求响应的优化配置对配电网弹性的提升效果,并通过遗传算法求解该非线性优化问题。最后,以IEEE 33节点系统为例验证该模型在需求响应配置问题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分析优化配置方案对配电网弹性的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弹性
弹性力学映射
需求响应
优化配置策略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容量的优化配置
被引量:
15
3
作者
程世军
张粒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75,共5页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合理地规划配置储能系统的容量对于风力发电产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建立了电池储能系统的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该类储能系统的容量优化配置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将电池储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作为储能容...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合理地规划配置储能系统的容量对于风力发电产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建立了电池储能系统的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该类储能系统的容量优化配置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将电池储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作为储能容量的优化目标,建立了以发电系统能量缺失率等运行指标为约束条件的储能容量优化模型,运用粒子群算法对该复杂优化配置模型进行求解计算。通过对算例系统的求解,验证了所建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为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单元的容量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系统
电池储能系统
容量
优化配置策略
能量缺失率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人口指标与路网指标的绿地可达性比较研究——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
11
4
作者
叶昌东
赵晓铭
张媛媛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5-120,共6页
可达性是研究绿地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绿地可达性归纳为基于人口的绿地可达度和基于路网的绿地可达距离2种类型,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基于2种方法的广州中心城区绿地可达性存在数值大...
可达性是研究绿地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绿地可达性归纳为基于人口的绿地可达度和基于路网的绿地可达距离2种类型,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基于2种方法的广州中心城区绿地可达性存在数值大小、等级和空间分布3个方面的差异,相对来说基于人口的绿地可达度数值偏小、等级差距大、空间分布不均衡,而基于路网的绿地可达距离则表现出相反的特征。据此将广州中心城区划分为3个绿地可达性类型区:人口-路网可达性一致的类型区,人口可达性高-路网可达性低的类型区,人口可达性低-路网可达性高的类型区。最后针对广州中心城区绿地可达性分析特征提出了4条对策建议:增加绿地总量,提高绿地供给;优化布局,结合绿地可达性类型区的划分,实施分区管理;分类管理,优化绿地配置;提高绿斑密度,增强绿地可进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地可达性
优化配置策略
广州中心城区
人口-路网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配电网络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设备优化配置策略
被引量:
11
1
作者
付勉
刘志涵
宋振浩
周娟
杜少通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
出处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6-344,共9页
基金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部科技项目“配电台区电能质量智能化感知与提升关键技术研究”(520600200039)。
文摘
针对配电网络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缺乏全局统筹配置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谐波、无功及三相不平衡治理设备的综合优化配置策略。分别采用有源电力滤波器抑制谐波、智能电容器补偿无功、换相开关治理三相不平衡,并以每类电能质量问题的治理效果和投入成本为优化对象,以满足相关电能质量标准为约束条件,通过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确定治理设备配置节点和相应投入容量的优化配置方案。建立了电能质量评估模型,搭建了基于IEEE-18节点的配电系统仿真模型,并分散接入谐波、无功和三相不平衡负载,模拟电能质量问题,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治理设备综合优化配置策略的可行性和相较于传统电能质量治理方案在电能质量治理上的优越性。
关键词
电能质量
多目标粒子群
优化配置策略
配电网络
Keywords
Power quality
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al allocation and sizing strategy
distribution network
分类号
TM461 [电气工程—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配电网弹性提升的需求响应优化配置策略
被引量:
7
2
作者
李志浩
赵波
林达
倪筹帷
秦清
韩蓓
李国杰
机构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3-149,共7页
基金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项目(用户侧可调控资源聚合效能提升与网荷互动技术研究与应用)(5211DS20008J)。
文摘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系统供电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与用户相连的配电网易受扰动影响,需加强其供能弹性。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灵活调度需求响应资源,可以提高电网供能弹性。采用基于力学映射模型的多阶段弹性评估模型量化需求响应的优化配置对配电网弹性的提升效果,并通过遗传算法求解该非线性优化问题。最后,以IEEE 33节点系统为例验证该模型在需求响应配置问题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分析优化配置方案对配电网弹性的提升效果。
关键词
配电网
弹性
弹性力学映射
需求响应
优化配置策略
遗传算法
Key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elasticity
elasticity mechanical mapping
demand response
optimal allocation strategy
genetic algorithm
分类号
TM727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容量的优化配置
被引量:
15
3
作者
程世军
张粒子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75,共5页
基金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DZB1720B0064
电力系统中多元能源优化互补理论和算法研究)
文摘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合理地规划配置储能系统的容量对于风力发电产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建立了电池储能系统的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该类储能系统的容量优化配置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将电池储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作为储能容量的优化目标,建立了以发电系统能量缺失率等运行指标为约束条件的储能容量优化模型,运用粒子群算法对该复杂优化配置模型进行求解计算。通过对算例系统的求解,验证了所建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为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单元的容量优化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风力发电系统
电池储能系统
容量
优化配置策略
能量缺失率
粒子群算法
Keywords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
capacity optimization strategy
energy scarcity rat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algorithm
分类号
TM911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人口指标与路网指标的绿地可达性比较研究——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
11
4
作者
叶昌东
赵晓铭
张媛媛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资源与城乡规划系
出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5-12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401168)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青年基金(编号201622)
2015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育环节中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创新"(编号:粤教高函[2015]173号-119)共同资助
文摘
可达性是研究绿地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绿地可达性归纳为基于人口的绿地可达度和基于路网的绿地可达距离2种类型,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基于2种方法的广州中心城区绿地可达性存在数值大小、等级和空间分布3个方面的差异,相对来说基于人口的绿地可达度数值偏小、等级差距大、空间分布不均衡,而基于路网的绿地可达距离则表现出相反的特征。据此将广州中心城区划分为3个绿地可达性类型区:人口-路网可达性一致的类型区,人口可达性高-路网可达性低的类型区,人口可达性低-路网可达性高的类型区。最后针对广州中心城区绿地可达性分析特征提出了4条对策建议:增加绿地总量,提高绿地供给;优化布局,结合绿地可达性类型区的划分,实施分区管理;分类管理,优化绿地配置;提高绿斑密度,增强绿地可进入性。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地可达性
优化配置策略
广州中心城区
人口-路网指标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reen space accessibility
optimizing strategies
central area in Guangzhou
population-roadnetwork-based method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配电网络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设备优化配置策略
付勉
刘志涵
宋振浩
周娟
杜少通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面向配电网弹性提升的需求响应优化配置策略
李志浩
赵波
林达
倪筹帷
秦清
韩蓓
李国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容量的优化配置
程世军
张粒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人口指标与路网指标的绿地可达性比较研究——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
叶昌东
赵晓铭
张媛媛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