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现场监控终端的线路故障定位优化矩阵算法 被引量:85
1
作者 朱发国 孙德胜 +1 位作者 姚玉斌 陈学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5期42-44,共3页
从解决双电源及多电源并列供电系统等复杂配网的故障定位问题及提高定位算法的计算效率入手 ,提出了基于现场监控终端的故障定位统一算法——优化矩阵算法。该算法以矩阵分析为基础 ,既能实现普通树状网及开环运行的环网的故障定位 ,又... 从解决双电源及多电源并列供电系统等复杂配网的故障定位问题及提高定位算法的计算效率入手 ,提出了基于现场监控终端的故障定位统一算法——优化矩阵算法。该算法以矩阵分析为基础 ,既能实现普通树状网及开环运行的环网的故障定位 ,又能满足闭环运行的环网故障定位需求 ,对配电网运行工况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与优化前矩阵算法相比 ,不仅扩大了算法的适应范围 ,而且由于采用了分线路存储技术并以矩阵间有效元素的直接运算代替矩阵计算 ,改善了系统的存储效率和算法的工作量 ,计算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故障定位 优化矩阵算法 现场监控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矩阵排列优化算法的非规则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构造 被引量:2
2
作者 赵辉 余孟洁 +3 位作者 安静 邝凯达 吕典楷 刘媛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9-1226,共8页
为了提升非规则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C-LDPC)码的误码率性能、降低构造算法的复杂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基矩阵排列优化算法的非规则QC-LDPC码构造方法。首先,利用基于外部信息传递(EXIT)图的阈值分析算法得到满足码率和列重要求的非规... 为了提升非规则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C-LDPC)码的误码率性能、降低构造算法的复杂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基矩阵排列优化算法的非规则QC-LDPC码构造方法。首先,利用基于外部信息传递(EXIT)图的阈值分析算法得到满足码率和列重要求的非规则QC-LDPC码的最优度分布,然后将围长和短环数量作为新的约束条件对具有最优度分布的码集进行分析,得到具有最优度分布和最少短环数量的最优基矩阵排列结构,最后,根据得到的基矩阵对规则指数矩阵进行置零操作得到目标非规则QC-LDPC码。该构造方法相对于随机构造方法具有更低的实现复杂度,同时可以通过改变算法的参数值实现码长和码率的灵活设计。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一些构造方法相比,所提方法构造的非规则QC-LDPC码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上具有更好的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非规则 矩阵排列优化算法 围长 外部信息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优化策略的曲线钢轨非对称打磨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骏 刘林芽 李纪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66-3178,共13页
铁路曲线钢轨打磨一直是养护维修工作的重点之一,虽然钢轨的磨损不可避免,但适当打磨型面能有效减缓磨损。为了降低打磨去除量,改善轮轨接触性能,提高铁路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协方差矩阵自适应优化策略(MO-CMA-ES)... 铁路曲线钢轨打磨一直是养护维修工作的重点之一,虽然钢轨的磨损不可避免,但适当打磨型面能有效减缓磨损。为了降低打磨去除量,改善轮轨接触性能,提高铁路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协方差矩阵自适应优化策略(MO-CMA-ES)的曲线段打磨型面设计方法。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PCA),从钢轨磨耗型面中选取代表性的磨耗型面作为初始种群。接着,采用NURBS曲线拟合算法对这些型面进行曲线拟合,以建立参数化模型。随后,使用MOCMA-ES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其中目标函数包括降低打磨去除量、轮重减载率和轮轴横向力。根据每个型面在不同目标函数下的适应度值,进行种群的进化与连续迭代,直到满足终止条件,即适应度函数值不再显著变化。最后,从最终的种群中选取目标适应度值最小的子代个体作为最优解。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型面降低了45.3%的打磨去除量,同时内外轨轨顶的打磨下降高度分别降低了0.84 mm和0.23 mm。静态轮轨接触方面,优化后的轮轨接触点分布更加均匀,且轨距角过渡区域的跳跃现象得到改善。动力学性能方面,优化型面降低了列车车体的横向加速度和轮轨横向力。此外,有效减小了轮对的横向位移,并微幅降低了轮轨最大接触应力。研究结果为曲线钢轨打磨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的设计方法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磨耗 主成分分析方法 多目标协方差矩阵自适应优化算法 磨耗代表型面 钢轨打磨去除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域同步测量技术的煤矿高压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算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彦文 卢丹 高彦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85-291,共7页
广域同步测量技术可实现全网动态参量数据的快速共享,为解决单相接地故障的在线定位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给出了接地故障时刻各馈线支路上零序电流的时域特征方程,分析得出健全线路与故障线路间零序电流暂态脉冲极性相反的结论,据此提... 广域同步测量技术可实现全网动态参量数据的快速共享,为解决单相接地故障的在线定位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给出了接地故障时刻各馈线支路上零序电流的时域特征方程,分析得出健全线路与故障线路间零序电流暂态脉冲极性相反的结论,据此提出实现故障区段定位的优化矩阵算法。该算法按照电网拓扑连接关系建立网络描述矩阵,依据各开关节点的暂态脉冲极性信息构建故障特征矩阵,最终利用优化判断准则完成故障区段的准确定位,ATP-EMTP算例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优越性和可行性。论述了基于广域同步测量技术实现煤矿高压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区段定位的方案,包括分层式测控系统结构和故障在线定位的实施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同步测量技术 煤矿高压电网 故障区段定位 优化矩阵算法 暂态脉冲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边缘计算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徐策 王俊江 +2 位作者 钟浩 陈斌 魏瑛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5-103,109,共10页
泛在电力物联网背景下,沿用传统配电网故障定位运行方式数据规模急剧扩大,并且定位速度慢、精度低,因此提出一种与边缘计算相适应的故障定位新方法。依托配电自动化系统,采用边缘计算的智能分布式Agent模式,通过电网络拓扑自动识别App... 泛在电力物联网背景下,沿用传统配电网故障定位运行方式数据规模急剧扩大,并且定位速度慢、精度低,因此提出一种与边缘计算相适应的故障定位新方法。依托配电自动化系统,采用边缘计算的智能分布式Agent模式,通过电网络拓扑自动识别App和矩阵-果蝇优化算法App的交互,在保证定位速度和精度的前提下缓解主站压力,大大提高故障定位可靠性。MATLAB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对同一个网络拓扑,该方法与传统定位方法相比具有更快的定位速度和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电力物联网 故障定位 边缘计算 矩阵-果蝇优化算法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