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形状不规则复杂面目标多弹瞄准点优化算法计算效率低、稳定性差、优化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弹药圆概率偏差(Circular Error Probable,CEP)的毁伤概率矩阵库(Damage Probability Matrix Library,DPML)和改进启发式退火优化机...针对形状不规则复杂面目标多弹瞄准点优化算法计算效率低、稳定性差、优化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弹药圆概率偏差(Circular Error Probable,CEP)的毁伤概率矩阵库(Damage Probability Matrix Library,DPML)和改进启发式退火优化机制的高效瞄准点优化算法(Efficient Aiming Point Optimization Algorithm,EAPOA)。构建多弹瞄准点优化模型时,除考虑目标形状、导弹毁伤能力外,还考虑导弹直接毁伤、间接毁伤和多弹种联合毁伤等复杂因素对目标毁伤效果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DPML的毁伤概率快速估计算法,提升算法优化效率和鲁棒性;设计一种基于候选瞄准点序列化的优化算法框架,并提出基于全局搜索和改进退火机制的启发式优化算法,降低瞄准点组合求解空间大小并提升算法优化能力。通过6个复杂面目标测试用例验证算法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的EAPOA相比于增强精英保留策略遗传算法具有更强的优化能力,且平均优化时间仅为其1/5~1/3,在优化收益和计算效率上具有明显优势。展开更多
为以较小的成本获取全面的艉部振动信息,以某自航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局部线性嵌入(Locally Linear Embedding,LLE)对其艉部振动测点进行优化设计,获取了不同工况下振动测点重要度排序,并通过与传统的频谱分析方法对比,验证了优化结果...为以较小的成本获取全面的艉部振动信息,以某自航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局部线性嵌入(Locally Linear Embedding,LLE)对其艉部振动测点进行优化设计,获取了不同工况下振动测点重要度排序,并通过与传统的频谱分析方法对比,验证了优化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轴承部位作为桨轴激励传递的主要通道,具有较高的优先级,可对船体测点按照测点重要程度排序,选取合适的测点,进而为后续试验提供基础。展开更多
因高度向分辨能力缺失,地基干涉雷达应用于建筑成像时会发生严重的高度向叠掩现象。层析合成孔径雷达(Tomograph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TomoSAR)技术具备高度向分辨能力,能够实现建筑三维成像。地基层析圆弧扫描合成孔径雷达(Grou...因高度向分辨能力缺失,地基干涉雷达应用于建筑成像时会发生严重的高度向叠掩现象。层析合成孔径雷达(Tomograph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TomoSAR)技术具备高度向分辨能力,能够实现建筑三维成像。地基层析圆弧扫描合成孔径雷达(Ground-based Tomographic Arc-scann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TomoArcSAR)通过双轴转台控制天线在不同俯仰角度的水平面内进行圆周扫描来获取高度向合成孔径,实现三维层析成像。本文提出了GB-TomoArcSAR的三维点云生成方法,首先构建了适用于高度向弧形采样条件的层析成像几何模型。其次利用基于巴特沃斯滤波器的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方法进行谱估计,找出层析谱中的峰值及其对应的峰值位置,构成层析向目标候选集。随后利用自对消顺序广义似然比(Sequential Generalized Likelihood Ratio Test with Cancellation,SGLRTC)检测器估计散射体的数目与位置,通过设置检测门限将真实目标的峰值及对应的峰值位置从候选集中筛选出来。最后采用基于空间几何分布的点云优化方法剔除误差点,生成点云图像。文章通过点目标和面目标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适用于GB-TomoArcSAR,能够有效解决高度向多散射体目标的叠掩问题;进一步开展了实测数据验证,基于所提方法获取了北京市一处建筑基坑的层析点云,其与实际场景几何特征一致。展开更多
文摘针对形状不规则复杂面目标多弹瞄准点优化算法计算效率低、稳定性差、优化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弹药圆概率偏差(Circular Error Probable,CEP)的毁伤概率矩阵库(Damage Probability Matrix Library,DPML)和改进启发式退火优化机制的高效瞄准点优化算法(Efficient Aiming Point Optimization Algorithm,EAPOA)。构建多弹瞄准点优化模型时,除考虑目标形状、导弹毁伤能力外,还考虑导弹直接毁伤、间接毁伤和多弹种联合毁伤等复杂因素对目标毁伤效果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DPML的毁伤概率快速估计算法,提升算法优化效率和鲁棒性;设计一种基于候选瞄准点序列化的优化算法框架,并提出基于全局搜索和改进退火机制的启发式优化算法,降低瞄准点组合求解空间大小并提升算法优化能力。通过6个复杂面目标测试用例验证算法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的EAPOA相比于增强精英保留策略遗传算法具有更强的优化能力,且平均优化时间仅为其1/5~1/3,在优化收益和计算效率上具有明显优势。
文摘为以较小的成本获取全面的艉部振动信息,以某自航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局部线性嵌入(Locally Linear Embedding,LLE)对其艉部振动测点进行优化设计,获取了不同工况下振动测点重要度排序,并通过与传统的频谱分析方法对比,验证了优化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轴承部位作为桨轴激励传递的主要通道,具有较高的优先级,可对船体测点按照测点重要程度排序,选取合适的测点,进而为后续试验提供基础。
文摘因高度向分辨能力缺失,地基干涉雷达应用于建筑成像时会发生严重的高度向叠掩现象。层析合成孔径雷达(Tomograph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TomoSAR)技术具备高度向分辨能力,能够实现建筑三维成像。地基层析圆弧扫描合成孔径雷达(Ground-based Tomographic Arc-scann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TomoArcSAR)通过双轴转台控制天线在不同俯仰角度的水平面内进行圆周扫描来获取高度向合成孔径,实现三维层析成像。本文提出了GB-TomoArcSAR的三维点云生成方法,首先构建了适用于高度向弧形采样条件的层析成像几何模型。其次利用基于巴特沃斯滤波器的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方法进行谱估计,找出层析谱中的峰值及其对应的峰值位置,构成层析向目标候选集。随后利用自对消顺序广义似然比(Sequential Generalized Likelihood Ratio Test with Cancellation,SGLRTC)检测器估计散射体的数目与位置,通过设置检测门限将真实目标的峰值及对应的峰值位置从候选集中筛选出来。最后采用基于空间几何分布的点云优化方法剔除误差点,生成点云图像。文章通过点目标和面目标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适用于GB-TomoArcSAR,能够有效解决高度向多散射体目标的叠掩问题;进一步开展了实测数据验证,基于所提方法获取了北京市一处建筑基坑的层析点云,其与实际场景几何特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