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层底水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模式及优化注水技术 被引量:7
1
作者 孙亮 李勇 +1 位作者 杨菁 李保柱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5-144,共10页
水平井含水上升问题日益突出,对油田的产能建设影响较大。通过分析中东A油田KH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的主控因素及模式,研究薄层底水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注水开发优化技术。基于岩心描述、铸体薄片、全直径岩... 水平井含水上升问题日益突出,对油田的产能建设影响较大。通过分析中东A油田KH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的主控因素及模式,研究薄层底水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注水开发优化技术。基于岩心描述、铸体薄片、全直径岩心CT成像测井资料以及生产动态分析,厘清了影响薄层底水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的主控因素,高渗条带、裂缝带、高黏油的分布以及底水能量的强弱为主要地质因素,开发技术对策如注采比、注采强度以及水平井与储层的关系为主要开发因素。研究表明,以上主控因素会造成水平井各段出水不均匀,表现为含水快速上升或暴性水淹;注入水或底水主要沿高渗条带流动,水平生产段部分呈条带状水淹的特征。为此,提出井网平衡注采、周期性注水及水平井侧钻等技术对策,并在油田现场实施,目前试验井组开发调整效果较好。优化注水技术可在同类油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藏 含水上升模式 注水优化 井网平衡注采 中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浊积砂岩油田含水上升机理及优化注水技术——以西非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油田为例 被引量:18
2
作者 苑志旺 杨宝泉 +5 位作者 杨莉 顾文欢 陈筱 康博韬 李晨曦 张会来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7-296,共10页
通过对AKPO高挥发性油田储集层连通关系与油井见水后含水上升规律的分析,建立新型含水上升模型,确定优化注水时机和策略。可将含水上升形态划分为3种类型,其油井含水上升机理主要受储集层连通关系控制,单期水道或朵叶体内单期砂体直接连... 通过对AKPO高挥发性油田储集层连通关系与油井见水后含水上升规律的分析,建立新型含水上升模型,确定优化注水时机和策略。可将含水上升形态划分为3种类型,其油井含水上升机理主要受储集层连通关系控制,单期水道或朵叶体内单期砂体直接连通,储集层发育及层内连通性好,直接注采受效,含水上升曲线呈"亚凸型";多期砂体搭接连通,层内连通性好,但搭接部位储集层物性、连通性较差,注水受效较慢,含水上升曲线呈"亚凹形";多期砂体复合连通,具有直接连通与搭接连通两种类型的特点,储集层物性与连通性介于两者之间,注水受效稍慢,含水上升曲线呈"亚S型"。以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关系式为基础,建立了新型含水上升规律模型;通过对实际油井生产数据的拟合分析,提出了油井见水后实施优化注水的最佳时机与相应技术,水道储集层可采用"提高纵向波及"为核心、朵叶体储集层可采用"改善平面波及"为核心的优化注水技术;经AKPO油田实际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指导同类油田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油田开发 挥发性油藏 含水上升类型 储集层连通关系 含水上升机理 优化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线模拟的高含水油田注水效率优化 被引量:22
3
作者 黄勇 王业飞 +2 位作者 孙致学 张明明 侯宝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3-58,共6页
为了提高注水效率,以流线数值模拟为基础,建立注水机理模型并分析单井注采对应关系以及注水效率,提出了通过调整单井注采量以优化注水效率的方法。以高含水油田H3区块为例,保持总注采量一定,对区块每隔1 a进行一次单井注采量的调整,利... 为了提高注水效率,以流线数值模拟为基础,建立注水机理模型并分析单井注采对应关系以及注水效率,提出了通过调整单井注采量以优化注水效率的方法。以高含水油田H3区块为例,保持总注采量一定,对区块每隔1 a进行一次单井注采量的调整,利用流线数值器进行开发指标预测。结果表明:调整注采量后,区块日产油量增加,模拟3 a累积增油1.24×104m^3,优化后的区块平均注水效率提高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效率优化 流线模拟 高含水期 注采量调整 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老油田注采连通判别及注水量优化方法 被引量:9
4
作者 杨超 许晓明 +2 位作者 齐梅 李彦兰 韩洁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592-4601,共10页
探讨注采连通关系及注水量合理利用的问题。鉴于当前描述注采连通关系、优化注水量的电容电阻模型未考虑生产井间干扰和注采井合理影响范围,通过引入生产井间干扰因子和注采井影响系数矩阵对其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注采连通新模型判别注... 探讨注采连通关系及注水量合理利用的问题。鉴于当前描述注采连通关系、优化注水量的电容电阻模型未考虑生产井间干扰和注采井合理影响范围,通过引入生产井间干扰因子和注采井影响系数矩阵对其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注采连通新模型判别注采动态连通性,并通过构建注水效率与连通系数的关系式,提出一种注水量优化调整新方法。从连通系数和注水效率2方面对新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并在冀东油田高5断块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新方法计算结果与生产实际数据更接近,历史拟合时间短,快捷省时,只需要现场的地面生产数据,基本数据较易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电阻模型 注水驱油效率 注采连通性 注水优化 井间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WLAN定位中位置指纹优化的接入点部署方法 被引量:17
5
作者 周牧 蒲巧林 田增山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0-41,共12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室内WLAN定位中指纹优化的接入点(AP)部署方法。首先在最大化不同位置指纹信号强度间欧式距离的基础上构造注水优化模型,然后经过多次迭代的过零调整及离散调整处理,得到各AP候选位置的非负离散权重,最后根据最大平均权... 提出了一种新的室内WLAN定位中指纹优化的接入点(AP)部署方法。首先在最大化不同位置指纹信号强度间欧式距离的基础上构造注水优化模型,然后经过多次迭代的过零调整及离散调整处理,得到各AP候选位置的非负离散权重,最后根据最大平均权重准则,合理部署AP进而优化位置指纹。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获得较高的位置指纹定位精度及较低的AP优化位置搜索时间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LAN 室内定位 接入点部署 位置指纹优化 注水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樊151块低渗透滩坝砂油藏注水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福勇 吴晓东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6-598,共3页
樊151块为低渗透滩坝砂油藏,储层整体物性差,注水过程中水井注入压力越来越高。针对这一问题,室内评价了储层的敏感性、润湿性、水质配伍性,系统分析了注水井吸水能力变差的原因,然后优化了转注工艺及注水体系,并进行了现场试验,效果良... 樊151块为低渗透滩坝砂油藏,储层整体物性差,注水过程中水井注入压力越来越高。针对这一问题,室内评价了储层的敏感性、润湿性、水质配伍性,系统分析了注水井吸水能力变差的原因,然后优化了转注工艺及注水体系,并进行了现场试验,效果良好,实现了樊151块稳定注水,从而提高了储量动用率及最终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注水 敏感性 注水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穴储气库水溶造腔工艺优化研究与现场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元刚 周冬林 +2 位作者 邓琳 付亚平 管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7-153,共7页
盐穴储气库在天然气行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金坛储气库作为国内第一座投产的盐穴储气库,经过工程建设实践发现,很多溶腔工艺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通过分析储气库水溶造腔流程,对造腔过程中涉及到的提高造腔效率,减小造腔耗能以及盐层最... 盐穴储气库在天然气行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金坛储气库作为国内第一座投产的盐穴储气库,经过工程建设实践发现,很多溶腔工艺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通过分析储气库水溶造腔流程,对造腔过程中涉及到的提高造腔效率,减小造腔耗能以及盐层最大化利用进行分析,提出了水溶造腔的优化工艺:采用反循环造腔大幅度增加排卤盐度,减小井下作业次数缩短不必要的停井时间以加快水容造强进程,安装光纤界面仪实现阻溶剂界面的实时监控,优化注水量大幅度减小能耗,处理厚夹层以及整体扩容腔体对盐层进行最大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循环水溶造腔 光纤界面仪 注水优化 厚夹层处理 腔体扩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稠油底水油藏精细定量注水研究——以秦皇岛32-6油田西区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龙明 许亚南 +3 位作者 于登飞 李军 周焱斌 杨磊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1-97,共7页
渤海稠油底水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如何优化注水和提高注水效率是一直面临的问题。通过设计恒压注水装置,对注入水在不同注入条件下的流动形态及样式进行了室内实验。根据注入水流动形态,应用渗流力学基本原理,结合重力作用研究了稠油底... 渤海稠油底水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如何优化注水和提高注水效率是一直面临的问题。通过设计恒压注水装置,对注入水在不同注入条件下的流动形态及样式进行了室内实验。根据注入水流动形态,应用渗流力学基本原理,结合重力作用研究了稠油底水油藏注水波及系数、注水强度、注采比及井距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注采比与波及系数、注水强度与波及系数理论图版。根据理论图版,参考地层破裂压力及工程因素,提出了秦皇岛32-6油田西区底水油藏注水定量优化调整的技术界限。应用该技术界限对秦皇岛32-6油田F8注采井组进行了增注先导试验,调整后单井增油量达到10 m3/d,且日产液缓慢增加,有效减缓了底水油藏的产量递减,为秦皇岛32-6油田西区稠油底水油藏的综合调整方案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稠油底水油藏 波及系数 注水强度 注采比 井距 注水定量优化 调整技术界限 秦皇岛32-6油田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浊积砂岩油田含水变化规律精细预测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康博韬 杨莉 +2 位作者 杨宝泉 张迎春 苑志旺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7-108,共12页
受复杂储层特征影响,深水浊积砂岩油田单井动态规律预测难度大,实现单井含水变化规律的精细预测对目标油田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以西非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油田为研究对象,根据该油田储层构型的研究成果,综合考虑沉积相、注采井间的砂体... 受复杂储层特征影响,深水浊积砂岩油田单井动态规律预测难度大,实现单井含水变化规律的精细预测对目标油田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以西非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油田为研究对象,根据该油田储层构型的研究成果,综合考虑沉积相、注采井间的砂体连通性及储层非均质性等影响因素,形成一套基于储层特征的生产井含水变化模式划分方法;并通过油藏工程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套基于储层特征的单井全周期含水变化规律预测方法;通过分析不同含水变化模式下生产井各阶段的主要矛盾,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调整策略;并进一步论证该方法在其他油田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深水浊积砂岩油田储层构型复杂,储层特征是影响含水变化规律的关键因素;(2)深水浊积砂岩油田单井动态规律差异明显,生产决策必须有针对性;(3)所建立方法首次将深水浊积砂岩油田复杂的储层特征与多样化的单井生产动态规律结合起来,预测结果精度高;(4)研究思路与流程对深水浊积油田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油田 浊流沉积 井间连通性 储层非均质性 含水上升规律 优化注水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典型区块综合治理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肖勇 母长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3期54-56,共3页
从不同类型油层宏观地质统计与沉积微相的研究中认为,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成片差层、表外储层和相对变化较大、平面非均质严重的过渡状砂体中,其次为厚油层内未水淹型剩余油。针对这些地质依据,相应采取加强注水调整、对低效井进行分类治... 从不同类型油层宏观地质统计与沉积微相的研究中认为,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成片差层、表外储层和相对变化较大、平面非均质严重的过渡状砂体中,其次为厚油层内未水淹型剩余油。针对这些地质依据,相应采取加强注水调整、对低效井进行分类治理、周期注水等手段,提高了区块的整体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 低效井治理 周期注水 细分重组 层系间注水优化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