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氮肥优化管理协同实现水稻高产和氮肥高效
被引量:
64
1
作者
王玉雯
郭九信
+6 位作者
孔亚丽
张瑞卿
宋立新
刘振刚
张俊
王建中
郭世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57-1166,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管理方式对水稻生长、氮累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为通过氮肥优化管理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江苏省如皋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长期定位田间试验(2008年至今)为研究平台,以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管理方式对水稻生长、氮累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为通过氮肥优化管理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江苏省如皋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长期定位田间试验(2008年至今)为研究平台,以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主推水稻品种‘镇稻11号’为供试材料,设3种氮肥管理模式,即:不施氮肥对照(CK)、农民习惯施氮(N 350 kg/hm^2,氮肥运筹为基肥∶分蘖肥∶促花肥=4:4:2,FFP)和氮肥优化管理(氮肥运筹为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4:2:2:2,OPTs),其中氮肥优化管理包括优化施氮处理(N 240 kg/hm^2,OPT)、优化替氮处理(OPT施氮基础上,有机肥氮替代20%化肥氮,OPT1)和优化减氮再替氮处理(OPT施氮基础上,先减氮20%再用有机肥氮替代20%化肥氮,OPT2),通过在水稻最大分蘖期、拔节期、开花期和成熟期采集地上部植株样品,分析生物量、产量、氮累积和氮转运及其相互关系的差异。【结果】OPT_s处理较FFP处理平均增产8.4%,其原因是提高了水稻花后的氮累积和生物量,进而提高了水稻的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水稻氮累积和转运的结果表明,FFP处理主要是通过增加花后植株体内氮转运来提高籽粒氮累积,而OPTs处理则主要是通过提高花后水稻植株氮累积来增加籽粒氮累积。同时,水稻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与FFP处理相比,OPT_s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PFP_N)、氮肥农学效率(AE_N)和氮肥回收效率(RE_N)分别平均提高99.4%、137.6%和70.0%;且优化替氮处理(OPT1)在稳定增产的基础上仍可进一步提高水稻的氮肥利用率。另外,分析不同氮肥管理模式对水稻的产量贡献阶段可知,相较于FFP处理与CK处理间的氮肥低产低效阶段,氮肥优化管理则可实现从FFP提升到OPT_s的高产高效阶段。【结论】利用氮肥总量控制、分期调控和适量有机替代的氮肥优化管理措施,可协同实现水稻高产和氮肥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优化
管理
生物量
产量
氮累积
氮转运
氮肥
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谷类作物的氮肥利用效率及其提高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0
2
作者
范仲学
王璞
梁振兴
《山东农业科学》
2001年第4期47-50,共4页
如何提高谷类作物的氮肥利用效率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目前国内外文献中氮肥利用效率的名称和定义比较混乱 ,在使用时应给出明确的定义。世界范围内谷类作物的氮肥利用效率仅为 3 3 1 5%~3 4 51 % ,肥料氮的损失途径主要包括硝态氮...
如何提高谷类作物的氮肥利用效率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目前国内外文献中氮肥利用效率的名称和定义比较混乱 ,在使用时应给出明确的定义。世界范围内谷类作物的氮肥利用效率仅为 3 3 1 5%~3 4 51 % ,肥料氮的损失途径主要包括硝态氮淋洗损失、氨挥发损失、反硝化损失、作物自身地上部的挥发损失和地表径流损失。优化氮肥管理、氮高效品种选育、种植制度的改革以及改善作物的生育条件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但是 ,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综合配套方案目前很难实施。农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学、现代分子生物学等各相关学科科学家的通力合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类作物
氮肥
利用效率
肥料损失途径
氮高效品种
优化氮肥管理
种植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氮肥优化管理协同实现水稻高产和氮肥高效
被引量:
64
1
作者
王玉雯
郭九信
孔亚丽
张瑞卿
宋立新
刘振刚
张俊
王建中
郭世伟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
溧阳市南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57-1166,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
2013CB127403)
+1 种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205
201203003)资助
文摘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管理方式对水稻生长、氮累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为通过氮肥优化管理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江苏省如皋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长期定位田间试验(2008年至今)为研究平台,以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主推水稻品种‘镇稻11号’为供试材料,设3种氮肥管理模式,即:不施氮肥对照(CK)、农民习惯施氮(N 350 kg/hm^2,氮肥运筹为基肥∶分蘖肥∶促花肥=4:4:2,FFP)和氮肥优化管理(氮肥运筹为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4:2:2:2,OPTs),其中氮肥优化管理包括优化施氮处理(N 240 kg/hm^2,OPT)、优化替氮处理(OPT施氮基础上,有机肥氮替代20%化肥氮,OPT1)和优化减氮再替氮处理(OPT施氮基础上,先减氮20%再用有机肥氮替代20%化肥氮,OPT2),通过在水稻最大分蘖期、拔节期、开花期和成熟期采集地上部植株样品,分析生物量、产量、氮累积和氮转运及其相互关系的差异。【结果】OPT_s处理较FFP处理平均增产8.4%,其原因是提高了水稻花后的氮累积和生物量,进而提高了水稻的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水稻氮累积和转运的结果表明,FFP处理主要是通过增加花后植株体内氮转运来提高籽粒氮累积,而OPTs处理则主要是通过提高花后水稻植株氮累积来增加籽粒氮累积。同时,水稻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与FFP处理相比,OPT_s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PFP_N)、氮肥农学效率(AE_N)和氮肥回收效率(RE_N)分别平均提高99.4%、137.6%和70.0%;且优化替氮处理(OPT1)在稳定增产的基础上仍可进一步提高水稻的氮肥利用率。另外,分析不同氮肥管理模式对水稻的产量贡献阶段可知,相较于FFP处理与CK处理间的氮肥低产低效阶段,氮肥优化管理则可实现从FFP提升到OPT_s的高产高效阶段。【结论】利用氮肥总量控制、分期调控和适量有机替代的氮肥优化管理措施,可协同实现水稻高产和氮肥高效。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优化
管理
生物量
产量
氮累积
氮转运
氮肥
利用率
Keywords
rice
optimum nitrogen management
biomass
yield
N accumulation
N remobilization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分类号
S511.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谷类作物的氮肥利用效率及其提高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0
2
作者
范仲学
王璞
梁振兴
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所
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2001年第4期47-50,共4页
基金
中德国际合作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0 0 70 45 1)资助
文摘
如何提高谷类作物的氮肥利用效率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目前国内外文献中氮肥利用效率的名称和定义比较混乱 ,在使用时应给出明确的定义。世界范围内谷类作物的氮肥利用效率仅为 3 3 1 5%~3 4 51 % ,肥料氮的损失途径主要包括硝态氮淋洗损失、氨挥发损失、反硝化损失、作物自身地上部的挥发损失和地表径流损失。优化氮肥管理、氮高效品种选育、种植制度的改革以及改善作物的生育条件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但是 ,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综合配套方案目前很难实施。农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学、现代分子生物学等各相关学科科学家的通力合作 。
关键词
谷类作物
氮肥
利用效率
肥料损失途径
氮高效品种
优化氮肥管理
种植制度改革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43.1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氮肥优化管理协同实现水稻高产和氮肥高效
王玉雯
郭九信
孔亚丽
张瑞卿
宋立新
刘振刚
张俊
王建中
郭世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6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谷类作物的氮肥利用效率及其提高途径研究进展
范仲学
王璞
梁振兴
《山东农业科学》
2001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