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耦合加氢反应动力学和FCC杂质分配作用的生物质油与蜡油共炼过程的操作优化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阳 史美荣 +3 位作者 沈若莹 黄玉婷 丁鑫 吴乐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9-207,共9页
为降低生物质油和蜡油共炼过程的能耗和氢耗,提出了耦合加氢反应动力学和催化裂化(FCC)装置杂质分配作用的共炼过程操作优化模型,将优化模型应用于生物质油和蜡油的共炼过程。结果表明:基于加氢反应动力学,可优化各加氢装置的操作条件... 为降低生物质油和蜡油共炼过程的能耗和氢耗,提出了耦合加氢反应动力学和催化裂化(FCC)装置杂质分配作用的共炼过程操作优化模型,将优化模型应用于生物质油和蜡油的共炼过程。结果表明:基于加氢反应动力学,可优化各加氢装置的操作条件进而降低过程的公用工程消耗量;而通过耦合FCC装置对杂质的分配作用,可将更多的难脱除含硫杂质和含氮杂质在操作条件相对苛刻的蜡油加氢装置中脱除,即降低了后续汽柴油加氢装置中的难脱除杂质含量,从而缓和了汽柴油加氢装置的操作条件。通过优化,生物质油和蜡油共炼过程的操作费用从178.69×10^(6) CNY/a降低至174.71×10^(6) CNY/a,降低幅度为2.23%。因此,在考虑对共炼过程优化时,需要考虑加氢装置的加氢反应动力学和FCC装置的杂质分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炼 操作优化 氢反应动力学 FCC杂质分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炔加氢反应器全周期操作优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谢府命 许锋 +2 位作者 梁志珊 罗雄麟 石凤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81-1091,共11页
乙炔加氢反应器作为乙烯工业流程的重要环节,其运行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乙烯产品的产量和纯度。在一个运行周期内,乙炔加氢反应器内催化剂活性会随时间推移而缓慢降低,使操作点偏移,乙烯产量会随之降低。为了实现全周期操作优化,通过研... 乙炔加氢反应器作为乙烯工业流程的重要环节,其运行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乙烯产品的产量和纯度。在一个运行周期内,乙炔加氢反应器内催化剂活性会随时间推移而缓慢降低,使操作点偏移,乙烯产量会随之降低。为了实现全周期操作优化,通过研究催化剂的失活机理,提出了考虑绿油累积效果的催化剂失活动力学模型,进而改进了乙炔加氢反应器二维非均相模型。通过在g PROMS平台模拟反应器全周期运行验证了改进模型的正确性,在上层运用Matlab优化器与g PROMS平台交互求解一个运行周期的操作优化问题。优化结果表明,与定值温度补偿方案相比,全周期操作优化在经济效益和反应器再生周期两方面都要优于定值温度补偿方案,且同时优化入口温度与入口加氢量的全周期操作优化方案具有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系统 操作优化 过程控制 乙炔 催化剂失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柴油加氢装置催化剂性能考察及长周期运行操作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李丽蓉 袁小彬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5-39,共5页
为了适应柴油产品质量升级需求,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2号汽柴油加氢装置采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RS2100 RS2110超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新鲜剂和中国石化大连(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FHUDS系列催化剂再生剂,处理... 为了适应柴油产品质量升级需求,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2号汽柴油加氢装置采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RS2100 RS2110超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新鲜剂和中国石化大连(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FHUDS系列催化剂再生剂,处理焦化汽油、焦化柴油和常二线柴油的混合原料,得到的精制柴油硫质量分数为3.2μg g,氮质量分数为0.67μg g,多环芳烃质量分数为2.9%,十六烷值为52,闪点(闭口)为68℃,满足国Ⅵ柴油质量升级的要求。装置运行不到一年,催化剂失活速率大于24.0℃a,而后通过调整两台反应器的温度分布、原料组成和产品硫含量,使催化剂失活速率小于14.4℃a,反应器床层最高温度不大于390℃,反应器压差维持在0.4 MPa,催化剂稳定性较好,能够满足装置长周期运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催化剂 焦化汽油 焦化柴油 氢脱硫 操作优化 国Ⅵ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蜡油加氢装置产品预测与多目标操作优化 被引量:11
4
作者 田水苗 曹萃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9-87,共9页
依据某炼油厂蜡油加氢装置生产数据,采用Aspen HYSYS对该装置进行机理建模,并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验证机理模型的有效性;然后以正常生产的28种减压蜡油和焦化蜡油进料量分区,运行机理模型,扩充了产品预测数据集。在此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 依据某炼油厂蜡油加氢装置生产数据,采用Aspen HYSYS对该装置进行机理建模,并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验证机理模型的有效性;然后以正常生产的28种减压蜡油和焦化蜡油进料量分区,运行机理模型,扩充了产品预测数据集。在此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蜡油加氢装置的产品预测数据驱动模型,来预测精制蜡油流量,精制蜡油中硫、氮的质量分数,石脑油、液化气和燃料气的流量;最后以最小化精制蜡油中硫、氮的质量分数为目标进行在线操作优化。仿真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的产品预测精度,其平均绝对误差为6.286×10^-3,均方误差为5.631×10^-5;依据多目标优化结果调节操作参数,可降低精制蜡油中硫、氮的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油 Aspen HYSYS流程模拟 产品预测 BP神经网络 多目标在线操作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调度对乙炔加氢反应器优化运行策略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谢府命 许锋 罗雄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18-2726,共9页
乙炔加氢反应器是乙烯工业中用于除去高浓度乙烯流中的少量乙炔的重要装置,该装置一般持续运行较长时间,期间反应器内催化剂活性逐渐降低,直至活性难以满足工艺要求。乙炔加氢反应器全周期操作优化一般是针对装置的一个再生周期进行的,... 乙炔加氢反应器是乙烯工业中用于除去高浓度乙烯流中的少量乙炔的重要装置,该装置一般持续运行较长时间,期间反应器内催化剂活性逐渐降低,直至活性难以满足工艺要求。乙炔加氢反应器全周期操作优化一般是针对装置的一个再生周期进行的,在装置运行周期内应按照操作优化方案进行。但是,在实际工业过程中,为了满足临时的工艺调度需求,乙炔加氢反应器在按照操作优化方案运行一定时间后,需要在剩余的运行周期内临时改变操作方案,这给操作优化问题带来了更多变化和挑战。基于裕量估计和慢时变系统的控制优化框架,研究了这类在运行周期中临时改变操作优化方案的全周期动态优化问题。改变操作优化方案的方式包括:变更运行周期、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变更优化目标、追求运行周期最大化。通过对这两种改变操作优化方案的分析,发现前者变更的运行周期越接近原定运行周期,全周期总经济效益越高,后者切换时刻越早,反应器能维持的运行周期越长,但二者的全周期经济效益均不及原操作优化方案,临时的工艺调度对乙炔加氢反应器的全周期优化运行总体上是不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系统工程 操作优化 全周期操作优化 乙炔氢反应器 工艺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煤加氢装置的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子健 王宏祥 刘煊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21-324,共4页
航煤加氢装置是炼化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某炼化企业40万t/a航煤加氢装置进行全流程模拟,在保证模拟值与实际值相吻合的基础上,通过冷高分工艺的热高分改造、换热网的调优以及全塔操作优化,最大限度地节约... 航煤加氢装置是炼化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某炼化企业40万t/a航煤加氢装置进行全流程模拟,在保证模拟值与实际值相吻合的基础上,通过冷高分工艺的热高分改造、换热网的调优以及全塔操作优化,最大限度地节约反应加热炉和分馏塔底重沸炉的负荷以及公用工程的消耗,从而为炼化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煤 热高分流程 冷高分流程 热联合 操作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候鸟迁徙优化算法的置换流水车间调度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素君 顾幸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2-419,共8页
针对置换流水车间调度问题,以最小化最大完成时间为调度目标,提出了一种离散候鸟迁徙优化(Discrete Migrating Birds Optimization,DMBO)调度算法。采用NEH产生一个调度可行解,其余个体随机产生,保证了种群的质量和多样性,初始化鸟群按... 针对置换流水车间调度问题,以最小化最大完成时间为调度目标,提出了一种离散候鸟迁徙优化(Discrete Migrating Birds Optimization,DMBO)调度算法。采用NEH产生一个调度可行解,其余个体随机产生,保证了种群的质量和多样性,初始化鸟群按优化目标值升序排成倒V字形。领飞鸟通过优化插入加优化交换产生的邻域解进化,而通过混合策略获得跟飞鸟的邻域解。跟飞鸟通过其邻域解和前面个体未使用的、较好的邻域解进化,这种进化机制是独一无二的。最后,采用局部搜索算法进一步优化种群。仿真实验中使用正交设计方法调节算法参数,通过求解Car和Rec标准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流水车间调度问题 离散候鸟迁徙优化算法 破坏重建 优化插入加优化交换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丙二醇发酵液电渗析脱盐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唐宇 龚燕 +1 位作者 王晓琳 余立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44,52,共5页
研究了1,3-丙二醇发酵液电渗析脱盐过程中某些工艺参数,例如不同交联度离子交换膜的选择、不同碱离子发酵液以及原料液预处理方式等工艺对脱盐过程的影响。同时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淡浓室流速比、淡室流速和浓室初始浓度三因素对... 研究了1,3-丙二醇发酵液电渗析脱盐过程中某些工艺参数,例如不同交联度离子交换膜的选择、不同碱离子发酵液以及原料液预处理方式等工艺对脱盐过程的影响。同时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淡浓室流速比、淡室流速和浓室初始浓度三因素对电渗析脱盐操作过程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对脱盐过程的工艺优化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丙二醇 电渗析 发酵液 脱盐工艺 脱盐过程 离子交换 预处理方式 工艺参数 操作过程 初始浓度 工艺优化 正交试验 交联度 流速比 三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P型热光双稳态器件的最优化设计
9
作者 陈书潮 周海光 +1 位作者 林则明 吴河浚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S1期56-57,共2页
近几年来,腔内充满液晶的F—P标准具型的热光双稳态器件元研究有较大的突破,其临界入射光功率Pc已降低到可进行阵列操作的地步。1990年Lloyd等用掺染料液晶作为介质已使临界功率降低到10μW以下。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1990我们报... 近几年来,腔内充满液晶的F—P标准具型的热光双稳态器件元研究有较大的突破,其临界入射光功率Pc已降低到可进行阵列操作的地步。1990年Lloyd等用掺染料液晶作为介质已使临界功率降低到10μW以下。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1990我们报道了室温下用5CB单质液晶为介质的临界入射光功率低于100μW的初步结果,1991年我们又获得室温工作下,P_c【15μW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设计 双稳态器件 临界入射 光功率 热光 纵向温度梯度 交换系数 F—P 阵列操作 临界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衰减机理与缓解策略——第二部分:操作条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子乾 杨林林 孙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129,共19页
近些年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HT-PEMFC)在稳态操作条件下的耐久性已经得到了巨大的改善,然而动态或异常操作条件仍严重影响了HT-PEMFC的寿命。针对该问题,本文概述了HT-PEMFC常见操作条件的特点,系统地总结了常见动态或异常操作条件... 近些年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HT-PEMFC)在稳态操作条件下的耐久性已经得到了巨大的改善,然而动态或异常操作条件仍严重影响了HT-PEMFC的寿命。针对该问题,本文概述了HT-PEMFC常见操作条件的特点,系统地总结了常见动态或异常操作条件下电池性能的衰减机理及其相应的缓解策略,并整理了该领域内报道的加速应力测试方案与寿命预测方法。最后本文对HT-PEMFC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随着HT-PEMFC商品化进程的推进,未来新型在线检测/诊断技术的开发、标准化测试方案与寿命预测模型的建立、电堆或系统结构的优化以及装配工艺与生产线的设计等很有可能成为该领域内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燃料电池 高温质子交换 衰减 缓解策略 耐久性 操作条件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石化乙烯装置碳二加氢系统运行状态分析
11
作者 刘全夫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S2期27-30,37,共5页
大庆石化新建60万t/a乙烯装置使用的是我国首个国产化大型乙烯成套技术,碳二加氢系统是装置的关键部分,也是操作难点之一。通过对开工以来碳二加氢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分析,总结床层温度、床层温升、床层转化率、负荷分配、进料量、乙炔含... 大庆石化新建60万t/a乙烯装置使用的是我国首个国产化大型乙烯成套技术,碳二加氢系统是装置的关键部分,也是操作难点之一。通过对开工以来碳二加氢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分析,总结床层温度、床层温升、床层转化率、负荷分配、进料量、乙炔含量、一氧化碳浓度、绿油生成量的变化规律,综合判断系统的运行状态,提出优化操作建议,为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国产化大型乙烯成套技术的成功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二氢系统 优化操作 稳定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物理场仿真优化PEM水电解槽运行工况与工作性能
12
作者 张志银 何文俊 +4 位作者 胡慧敏 周富贵 刘骞 祁阳 温昶 《洁净煤技术》 2025年第8期1-10,共10页
传统的基于试验的水电解制氢过程研究方法受成本、安全性和观测手段等因素限制,难以揭示水电解过程多物理场微观特性和相互作用机制。数值模拟技术将实际物理系统转化为虚拟的数学模型,可实现水电解制氢的过程模拟和行为预测,推动电解... 传统的基于试验的水电解制氢过程研究方法受成本、安全性和观测手段等因素限制,难以揭示水电解过程多物理场微观特性和相互作用机制。数值模拟技术将实际物理系统转化为虚拟的数学模型,可实现水电解制氢的过程模拟和行为预测,推动电解槽运行工况优化、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发展。使用了数值模拟和仿真方法对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水电解槽进行研究。为优化电解槽的操作工况,建立了三维PEM电解槽考虑电化学反应、流体流动、传热及两相流的多物理场仿真模型,对电解槽在不同输入电流密度工况下稳态运行时,工作电压、电解效率、氧气分布及温度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量化了电流密度、入口水温、入口水流速等操作工况对电解槽过电位和运行工作电压的影响,对入口水温、入口水流速工况进行了优化计算以降低工作电压,并结合试验对优化工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增大电流密度引起工作电压升高,低电流密度下(1.0 A/cm^(2)),极化损失占主导;高电流密度下(2.0 A/cm^(2)),欧姆和浓差损失的贡献提升。升高温度和增大流速都有助于降低工作电压,升高水温引起极化过电位上升和欧姆过电位下降,浓差过电位基本不变,总过电位下降;增大流速引起浓差过电位下降,极化过电位和欧姆过电位基本稳定,总过电位下降。然而,随着水温与流速的升高,带来的收益也会随之降低。同时调整水温和流速,流速≤0.2 m/s时,工作电压最小值对应的最佳水温为60℃;水流速>0.2 m/s时,最佳水温为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质子交换膜水电解 操作工况优化 数值模拟 多物理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流道对PEM燃料电池性能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红 王敏 +2 位作者 吴玉厚 孙佳 刘振鹏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6-569,共4页
目的研究阴极流道变化对PEM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比较不同阴极流道下的PEM燃料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优化阴极流道,找出阴阳极流道的最佳组合.方法运用燃料电池测试系统测量了PEM燃料电池的性能参数,比较在相同操作参数,相同阳极流道,不同... 目的研究阴极流道变化对PEM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比较不同阴极流道下的PEM燃料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优化阴极流道,找出阴阳极流道的最佳组合.方法运用燃料电池测试系统测量了PEM燃料电池的性能参数,比较在相同操作参数,相同阳极流道,不同的阴极流道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阳极交指/阴极交指流场燃料电池性能最好,阳极交指/阴极蛇形流场燃料电池性能其次,阳极交指/阴极平行流场燃料电池性能最低.阳极流道与阴极流道的最佳组合为阳极交指流道、阴极交指流道组成的流场为最佳组合流场.结论实验结果对PEM燃料电池的流道优化组合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PEM) 燃料电池 流道优化 操作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招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卓君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7S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招标工作 高校 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 资源优化配置 政府采购范围 市场机制 优胜劣汰 商品交换 管理机构 管理办法 管理规定 社会效益 教育投入 违纪违规 投标人 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时变化工过程裕量释放机制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府命 许锋 罗雄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16-224,共9页
化工过程普遍存在慢时变特性,在一个运行周期内慢时变参数的变化造成化工装置性能逐渐下降。为此,过程设计时需要按照慢时变参数可能的“最坏”影响对设计变量留出足够的设计裕量,在一个运行周期内通过操作逐渐释放,补偿慢时变参数的不... 化工过程普遍存在慢时变特性,在一个运行周期内慢时变参数的变化造成化工装置性能逐渐下降。为此,过程设计时需要按照慢时变参数可能的“最坏”影响对设计变量留出足够的设计裕量,在一个运行周期内通过操作逐渐释放,补偿慢时变参数的不利影响,且理想操作是保证到运行周期结束时化工装置性能恰好达到过程约束边界。本文对慢时变过程设计裕量的释放机制进行了分析,考虑含慢时变参数的全周期操作优化通用动态模型,通过最优控制的极小值原理求解该优化问题,建立了最优裕量释放轨迹和慢时变参数变化曲线之间的联系,从而证明最优裕量释放只与慢时变化工过程的运行周期有关。以乙炔加氢反应器为例验证了该裕量释放机制,对于慢时变化工过程,设定的运行周期越短,设计裕量释放越快,仅能获得较高的短期经济效益;反之,设定较长的运行周期,设计裕量缓慢释放,能获得更高的长期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系统 操作优化 设计裕量 慢时变系统 乙炔氢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RH和LF工序生产成本探析
16
作者 廖建军 马鹏 +1 位作者 官平平 张延和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8年第5期49-53,96,共6页
分析研究RH冶炼周期的极限性环节和LF吨钢电耗及电极消耗高的影响因素,通过钢包全程加盖,优化脱碳工艺,改变硅钢加料方式,优化通电档位、提高新钢包烘烤效果、优化渣料加入量等各类攻关,RH平均冶炼周期从34 min降低到28.3 min,具备月产1... 分析研究RH冶炼周期的极限性环节和LF吨钢电耗及电极消耗高的影响因素,通过钢包全程加盖,优化脱碳工艺,改变硅钢加料方式,优化通电档位、提高新钢包烘烤效果、优化渣料加入量等各类攻关,RH平均冶炼周期从34 min降低到28.3 min,具备月产15万t能力;LF电极消耗从0.37 kg/t降至0.29 kg/t,电耗降低5.36 kWh/t,直接经济效益1 966.93万元,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炼工序 铜包全程 优化RH操作 减少LF通电时间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