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运动技巧的康复训练对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朱琳 宋为群 +1 位作者 张冉 刘霖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优化运动技巧的康复训练对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有上肢功能障碍的40例卒中(脑出血或脑缺血)患者按照入院病例号尾数的奇偶数,分为优化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卒中的传统康复和药物治疗,给予优化组... 目的观察优化运动技巧的康复训练对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有上肢功能障碍的40例卒中(脑出血或脑缺血)患者按照入院病例号尾数的奇偶数,分为优化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卒中的传统康复和药物治疗,给予优化组患者优化运动技巧的康复训练,40 min/次,2次/d,5 d/周。时间均为6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进行上肢Fugl-Meyer评分(FMA)、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评分。结果①治疗后6周,两组FMA评分均上升,但治疗前后优化组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2.6±6.0)分和(3.6±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评分中,治疗后肩臂运动评分和手部运动功能评分,优化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治疗后两组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评分均有提高,治疗前后评分的差值优化组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8±5.3)分和(9.5±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化运动技巧的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改善卒中后上肢的运用和控制能力,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上肢 偏瘫 优化运动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放疗靶区邻近体表时皮肤受量过高解决方案的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谢秋英 邓小武 +1 位作者 黄晓延 黄邵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91-894,共4页
目的研究头颈部调强放疗在靶区邻近体表时不同计划靶区(PTV)边界的设置对浅表剂量分布的影响,探讨靶区靠近体表皮时皮肤受量过高的解决方案。方法设计圆柱形的颈部浅表肿瘤模型,采用8MVX线分别作两组逆向调强放疗试验计划。(1)计划组A:... 目的研究头颈部调强放疗在靶区邻近体表时不同计划靶区(PTV)边界的设置对浅表剂量分布的影响,探讨靶区靠近体表皮时皮肤受量过高的解决方案。方法设计圆柱形的颈部浅表肿瘤模型,采用8MVX线分别作两组逆向调强放疗试验计划。(1)计划组A:设置PTV在体表侧边界为0~5mm,其余方向边界为5mm。(2)计划B:建立取消剂量建成的调强计划优化专用的虚拟治疗机剂量学数据,用虚拟机进行逆向优化设计,再用实际的临床治疗机剂量学数据重新计算计划剂量分布。比较上述各计划浅表区域靶区与皮肤附近的剂量分布随摆位误差变化和临床靶区(CTV)剂量覆盖程度,分析当CTV靠近体表时该侧PTV安全边界的合理设置和依据。结果(1)计划组A在PTV与皮肤距离d<3mm时,皮肤附近出现明显超出处方剂量的高剂量区,且3mm摆位误差可令高剂量显著增加;适当缩小体表侧PTV边界可以在保证CTV得到处方剂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浅表高剂量现象。为避免CTV不出现<95%处方剂量的低剂量,体表侧PTV安全边界至少为1mm。(2)计划B方法可以在保证CTV剂量条件下有效消除皮肤附近的高剂量分布。结论利用适当的设计技巧进行逆向调强计划优化可得到更好的浅表剂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建成剂量 优化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