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实验设计 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素养——以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闫相友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9-83,共5页
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是初中化学的基本实验,在提升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化学实验素养方面有重要作用。针对教材中所设计的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不足之处,结合学生在实验中的一些疑惑,从比较二氧化碳与空气的密... 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是初中化学的基本实验,在提升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化学实验素养方面有重要作用。针对教材中所设计的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不足之处,结合学生在实验中的一些疑惑,从比较二氧化碳与空气的密度大小、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二氧化碳能否支持燃烧四个方面进行改进,提高了实验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对二氧化碳性质探究的实验装置进行整合,使在较短时间内用较简单的操作验证二氧化碳的多种性质。整合装置具有节约药品、环保、一体化、实验安全、现象明显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性质探究 优化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在含水层迁移实验方案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白静 赵勇胜 秦传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48,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污染场地控制与修复实验课的教学效果,从实验装置、实验条件对重金属在含水层的迁移实验进行了方案设计。实验采用自主设计的二维有机玻璃模拟槽作为实验装置,以硝酸镉为目标污染物,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测定。... 为进一步提高污染场地控制与修复实验课的教学效果,从实验装置、实验条件对重金属在含水层的迁移实验进行了方案设计。实验采用自主设计的二维有机玻璃模拟槽作为实验装置,以硝酸镉为目标污染物,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测定。优化后的实验结果显示:(1)Cd^(2+)在地下水中的迁移锋面随着污染泄露时间延长在垂向和纵向上不断推进;(2)切断污染源后,7号取样口Cd^(2+)浓度逐渐下降,11号取样口Cd^(2+)浓度短暂上升后,逐渐下降;(3)地下水流速较快,Cd^(2+)在纵向的迁移速度大于垂向,对流作用明显;流速较慢时,Cd^(2+)在纵向的迁移速度小于垂向的迁移速度,弥散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含水层 迁移 实验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流密度通孔电镀铜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杨 程骄 +3 位作者 王翀 何为 朱凯 肖定军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27,共5页
印制电路板在垂直连续电镀生产线上镀铜,通过改进电镀槽结构,引入喷流加强溶液交换等措施,能够使用更大的电流密度,大幅度提高产能。由于搅拌强度、电流密度和阴阳极距离等工艺条件发生改变,为了使微通孔电镀铜效果达到最优,对镀液成分... 印制电路板在垂直连续电镀生产线上镀铜,通过改进电镀槽结构,引入喷流加强溶液交换等措施,能够使用更大的电流密度,大幅度提高产能。由于搅拌强度、电流密度和阴阳极距离等工艺条件发生改变,为了使微通孔电镀铜效果达到最优,对镀液成分配比进行优化实验。通过对镀铜层切片分析,确定光亮剂浓度和电流密度为影响电镀的显著因素。在优化控制条件下,采用的电镀液对厚径比为6.4∶1.0的通孔(d=0.25 mm)镀铜,铜层的均镀能力达到80%以上,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制电路板 高速电镀铜 优化实验设计 添加剂 均镀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控制的系统辨识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窦立谦 宗群 刘文静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8-164,共7页
面向控制的系统辨识,是以控制器设计为目的而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过程。近些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首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辨识模型误差、模型不确定集合辨识、模型不确定结构、优化辨识实验设计4个方面分析了... 面向控制的系统辨识,是以控制器设计为目的而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过程。近些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首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辨识模型误差、模型不确定集合辨识、模型不确定结构、优化辨识实验设计4个方面分析了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对每个具体研究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最后,详细讨论了这一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识 面向控制的辨识 鲁棒辨识 模型不确定 辨识优化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系统建模中参数估计的测量集选择--以信号转导通路模型研究为例(英文)
5
作者 贾建芳 岳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28-835,845,共9页
生物系统模型通常具有很高的维数,测量数据不完备、易受噪声污染,而且生物实验成本高,所以参数估计已经成为生物系统建模的挑战性问题之一.参数的精确估计取决于测量数据的数量和质量,因此,通过优化实验设计确定如何采集测量数据是非常... 生物系统模型通常具有很高的维数,测量数据不完备、易受噪声污染,而且生物实验成本高,所以参数估计已经成为生物系统建模的挑战性问题之一.参数的精确估计取决于测量数据的数量和质量,因此,通过优化实验设计确定如何采集测量数据是非常重要的.针对动态系统的参数估计问题,尤其是生物反应系统,提出了一种确定富含信息的测量集选择方法,通过从设计的实验中获得测量数据,以最佳的统计质量估计系统的未知参数.该方法首先利用矩阵论的系统分析来确定估计参数所必需的测量状态的数目,再通过基于Fisher信息阵的优化实验设计决定每个测量状态的优先等级.最后,以信号转导通路模型为例,解释了该方法的优势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集选择 优化实验设计 参数估计 生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恒曝气量好氧硝化过程动态DO模拟:模型辨识与K_La确定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奥 郭建华 +1 位作者 王淑莹 彭永臻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048-4054,共7页
通过简化活性污泥法1号模型(activated sludge model No.1,ASM1)建立两步硝化反应的数学模型,实现了对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恒曝气量好氧过程中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动态变化过程的数学模拟,模型辨识科学... 通过简化活性污泥法1号模型(activated sludge model No.1,ASM1)建立两步硝化反应的数学模型,实现了对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恒曝气量好氧过程中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动态变化过程的数学模拟,模型辨识科学地区分了可以直接取值的参数包括产率系数、DO饱和常数(或底物饱和常数)和需要重新估计的参数。采用文献推荐参数值模拟了过程中主要状态变量的动力学过程,模拟结果呈现出了多个DO平台,这与实际反应结果数据相符,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优化实验设计,获取了典型SBR恒曝气好氧硝化过程动态DO数据,通过理论分析和对数据进行二阶微分处理提出了确定总氧传递系数KLa和相对饱和溶解氧SeOq的简单方法,为后续参数估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模拟 序批式反应器 硝化模型 结构辨识 优化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稀疏邻域重构的无监督主动学习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吕巨建 赵慧民 +1 位作者 陈荣军 李键红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51-258,共8页
在很多信息处理任务中,人们容易获得大量的无标签样本,但对样本进行标注是非常费时和费力的。作为机器学习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主动学习通过选择最有信息量的样本进行标注,减少了人工标注的代价。然而,现有的大多数主动学习算法... 在很多信息处理任务中,人们容易获得大量的无标签样本,但对样本进行标注是非常费时和费力的。作为机器学习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主动学习通过选择最有信息量的样本进行标注,减少了人工标注的代价。然而,现有的大多数主动学习算法都是基于分类器的监督学习方法,这类算法并不适用于无任何标签信息的样本选择。针对这个问题,借鉴最优实验设计的算法思想,结合自适应稀疏邻域重构理论,提出基于自适应稀疏邻域重构的主动学习算法。该算法可以根据数据集各区域的不同分布自适应地选择邻域规模,同步完成邻域点的搜寻和重构系数的计算,能在无任何标签信息的情况下较好地选择最能代表样本集分布结构的样本。基于人工合成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的实验表明,在同等标注代价下,基于自适应稀疏邻域重构的主动学习算法在分类精度和鲁棒性上具有较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学习 稀疏重构 优化实验设计 直推式实验设计 局部线性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separation of sulfadiazines using Box-Behnken design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被引量:5
8
作者 龚文君 张裕平 +3 位作者 张毅军 许光日 魏新军 LEE Kwang-pill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2期196-201,共6页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chromatographic or electrophoretic separation involves judicious deciding of selection of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at can provide an adequate resolution at a reasonable run time for t...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chromatographic or electrophoretic separation involves judicious deciding of selection of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at can provide an adequate resolution at a reasonable run time for the separation of interested components. Box-Behnken factorial design was effectively applied for the separation optimization of eight structurally related sulfonamides using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osis and rever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Optimum values for volume ratio of THF to H2O in eluent, column temperature and flow rate of eluent are found as 12 to 88, 35℃ and 1.0 mL/min, respectively. Box-Behnken modified optimization model is extended to separation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 While using CE, a satisfactory separation is achieved with a minimum resolution larger than 1.0 for a separation time less than 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x-Behnken desig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SULFADIAZINE multi-criteria deci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experimental design in optimization of crude oil adsorption from saline waste water using raw bagasse 被引量:1
9
作者 M.Behnood B.Nasernejad M.Nikazar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684-693,共10页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applied in the optimization of crude oil adsorption from saline waste water using raw bagasse.The application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 was presented with temperature,salinity of wat...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applied in the optimization of crude oil adsorption from saline waste water using raw bagasse.The application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 was presented with temperature,salinity of water,pH,adsorbent dose,and initial oil content as factors.A quadratic model could be used to approximate the mathematical relationship of crude oil removal on the five significant independent variables.Predicted values and experimental values are found to b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R2 of 97.44%.The result of optimization shows that the maximum crude oil removal is equal to 67.38%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 of temperature of 46.53 °C,salinity of 37.2 g/L,pH of 3,adsorbent dose of 9 g/L and initial oil content of 300×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NE crude oil ADSORPTION raw bagasse experimental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