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氧化氢提取海带中碘的实验条件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孝容 熊俊如 张桃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8-51,共4页
对普通高中化学三大版本《实验化学》教材"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用HAc调节p H 3~4,H2O2作氧化剂提取海带中碘,样品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7%~1.3%;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0%~104%,相对标准偏差为1.2%~1.4%。本... 对普通高中化学三大版本《实验化学》教材"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用HAc调节p H 3~4,H2O2作氧化剂提取海带中碘,样品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7%~1.3%;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0%~104%,相对标准偏差为1.2%~1.4%。本方法用HAc调节p H较《实验化学》用H2SO4调节的实验条件更稳定,精密度和准确度更高,可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中碘的提取 过氧化氢 实验条件优化 实验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氨碱法制备纯碱实验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婷 封享华 +1 位作者 丁世敏 张杨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76,共5页
通过实验定量研究了吸收液浓度、温度、液面高度,通气速率、吸收方式等因素对氨碱法制备纯碱实验的影响,并优化了实验条件:吸收液体积比浓度为13:2,吸收液温度为42±1℃,采用18mm×180mm试管为吸收液容器,6mm×8mm×2... 通过实验定量研究了吸收液浓度、温度、液面高度,通气速率、吸收方式等因素对氨碱法制备纯碱实验的影响,并优化了实验条件:吸收液体积比浓度为13:2,吸收液温度为42±1℃,采用18mm×180mm试管为吸收液容器,6mm×8mm×250mm玻璃管作为吸收导管,通气速率保持在240±10个气泡/min。实验条件优化后,能全面解决实验存在的问题,并使纯碱收率达4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碱法 纯碱制备 实验条件优化 实验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和废水中硫化物实验条件的优化选择 被引量:4
3
作者 于桂玲 赵凤芹 +2 位作者 张彩霞 郑明芮 李洪刚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3,38,共6页
在碱性介质中,水和废水中硫化物S2-可与碘反应,产物与CN-反应生成硫氰酸根,再与Fe3+反应,形成红色的硫氰酸铁,此生成物处于波长460nm处,可以通过对此红色液体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根据吸光值大小确定水和废水中硫化物含量。
关键词 碱性溶剂吸收 分光光度法 硫化物测定 实验条件优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固态发酵生产洛伐他汀的实验条件优化 被引量:28
4
作者 沈平 伍军 +1 位作者 李浩然 冯雅丽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47-51,共5页
笔者对洛伐他汀固态发酵的8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实验设计, 并根据正交试验水平极差计算选取了高产洛伐他汀的优化水平组合, 即温度25 ℃, 周期11 d, 碳源为可溶性淀粉3%, 补水量自第3 天开始为10%, 不加硫酸镁, 0 1%磷酸二氢钾, ... 笔者对洛伐他汀固态发酵的8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实验设计, 并根据正交试验水平极差计算选取了高产洛伐他汀的优化水平组合, 即温度25 ℃, 周期11 d, 碳源为可溶性淀粉3%, 补水量自第3 天开始为10%, 不加硫酸镁, 0 1%磷酸二氢钾, 氮源为0 2% NaNO3, pH值4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伐他汀 实验条件优化 固态发酵生产 红曲 正交实验设计 可溶性淀粉 磷酸二氢钾 NaNO3 正交试验 补水量 硫酸镁 pH值 水平 碳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在优化原子荧光法测砷条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启霞 韩吉衢 +1 位作者 常显波 杜旭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26-529,共4页
采用均匀设计U1*0(108)优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萝卜和菠菜中砷的条件,借助UD3.0软件,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回归分析,求得最优解。结合空心阴极灯灯丝的使用寿命和噪声水平及其他影响因素,得出优化的实验条件,负高压28... 采用均匀设计U1*0(108)优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萝卜和菠菜中砷的条件,借助UD3.0软件,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回归分析,求得最优解。结合空心阴极灯灯丝的使用寿命和噪声水平及其他影响因素,得出优化的实验条件,负高压280-360V,灯电流50-70 mA,载气流量500-700mL.min^-1,硼氢化钾浓度15.0-20.0 g.L-1,盐酸浓度0.6-1.2 mol.L^-1,进样量0.5-1.0 mL。在该条件范围内测定了两个蔬菜样品,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3.6%,加标回收率为94.1%-101.3%,检出限0.042μg.L^-1。文章将均匀设计作为一种有效的试验设计方法引入有多种因素影响的原子荧光光谱分析中,为实验条件优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优化实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LEPR基因第4外显子PCR-SSCP实验条件的优化
6
作者 苟红晶 《中兽医学杂志》 2014年第8期4-6,共3页
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方法是目前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较为有效,、简单的方法之一。为研究牦牛LEPR基因的SNPs,建立适合于牦牛LEPR基因第4外显子的PCR-SSC... 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方法是目前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较为有效,、简单的方法之一。为研究牦牛LEPR基因的SNPs,建立适合于牦牛LEPR基因第4外显子的PCR-SSCP分析方法,本研究对影响SSCP结果的凝胶浓度、交联度、电泳时间和甘油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凝胶浓度为12%,交联度29:1,不添加甘油,17℃在1×TBE缓冲液中电泳25小时为最佳试验条件。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牦牛LEPR基因多态性奠定实验基础,同时为建立其他基因SSCP最优条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LEPR基因 PCR-SSCP 实验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条件探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林青 丁伟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6-58,共3页
木炭还原氧化铜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针对该实验的成功率较低等不足进行了实验探究。发现炭粉材质的选择、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比、反应物的状态都会对实验效果产生影响。通过三组对照实验,证明了该实验最佳条件是:炭粉和... 木炭还原氧化铜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针对该实验的成功率较低等不足进行了实验探究。发现炭粉材质的选择、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比、反应物的状态都会对实验效果产生影响。通过三组对照实验,证明了该实验最佳条件是:炭粉和氧化铜质量比为1:7~1:8;混合研磨时间为10min;烘炒最佳时机是活性炭粉呈红晕状;采用化学纯木炭粉和氧化铜粉作反应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还原 氧化铜 实验条件优化 化学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分离实验的“变量控制法”教学案例
8
作者 李川菊 何京 +1 位作者 张艳华 王萍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5-68,共4页
在变量控制法教学中融入人教版普通高中选择性必修3"色谱分离实验"的改进,在探究实验材料、提取方法、提取溶剂、溶剂用量等因素可能对色谱分离效果产生影响的实验中,使学生充分体验变量控制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及价值。
关键词 变量控制 色谱分离 实验条件优化 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究——以荧光标记的细胞融合实验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成希飞 方廖琼 《蚕学通讯》 2021年第2期49-53,共5页
《细胞生物学实验》是一门以动手操作为主的学科必修课程,通过更新课程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及开放性实验的比例,以期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及能力。本文以荧光标记的细胞融合实验为例,进行实验设计与方法的改进,即通过学生自主查阅科... 《细胞生物学实验》是一门以动手操作为主的学科必修课程,通过更新课程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及开放性实验的比例,以期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及能力。本文以荧光标记的细胞融合实验为例,进行实验设计与方法的改进,即通过学生自主查阅科研文献来优化实验条件,不仅能使学生对细胞结构有了清楚的认识,而且较好地掌握了细胞荧光标记及细胞融合技术,还提高了细胞融合率计算的准确性,由此也将《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变灌输式学习为主动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细胞融合实验 文献阅读 实验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氨碱法制备纯碱实验的探讨
10
作者 王开华 周彦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2-73,82,共3页
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吸收液温度、通气方式等对模拟氨碱法制备纯碱实验的影响,并优化了实验条件:向饱和氨化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开始1分钟通气应缓慢,然后以最大速率通气;采用38~45℃的温水浴可缩短反应时间。
关键词 模拟氨碱法 纯碱制备实验 饱和氨化食盐水 实验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二氯乙酰基-2,5-二甲基-2-正丙基-1,3-噁唑烷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付颖 付宏刚 +2 位作者 叶非 杨蕾 李海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0-643,共4页
为了探索合成N-二氯乙酰基噁唑烷类除草剂安全剂的合成工艺,合成了3-二氯乙酰基-2,5-二甲基-2-正丙基-1,3-噁唑烷。以异丙醇胺、2-戊酮和二氯乙酰氯为原料,以氢氧化钠水溶液为缚酸剂,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 为了探索合成N-二氯乙酰基噁唑烷类除草剂安全剂的合成工艺,合成了3-二氯乙酰基-2,5-二甲基-2-正丙基-1,3-噁唑烷。以异丙醇胺、2-戊酮和二氯乙酰氯为原料,以氢氧化钠水溶液为缚酸剂,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对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合成过程中溶剂、反应温度、搅拌时间、摩尔比及缚酸剂对产物产率的影响,确定了合成标题化合物的较优反应条件为:以氢氧化钠为缚酸剂,三氯甲烷作溶剂,反应温度3~8℃,搅拌时间2h,异丙醇胺与2-戊酮的摩尔比为1:1.3,产率为50.0%。本方法原料价廉易得、路线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适于工业化制备目标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安全剂 N-二氯乙酰基噁唑烷 合成 优化实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色谱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波 周在德 李梦龙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75-378,共4页
本文对人工神经网络 ( ANN)在色谱保留机理的研究和保留值的预测 ,溶质分子构型与色谱保留的定量关系 ( QSRR) ,谱图解析等方面的应用做了综述。着重介绍了 BP网络的发展及其在色谱领域中的应用 。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色谱 BP模型 实验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持式X荧光光谱仪在济阳坳陷古近系陆相页岩岩心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马晓潇 黎茂稳 +5 位作者 庞雄奇 黄振凯 蒋启贵 李志明 曹婷婷 李政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8-286,共9页
中国陆相湖盆沉积相变快,表现出很强的岩石组构和化学组成非均质性。为高效刻画这种非均质性,需要获得高密度地质样品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基础信息。利用X荧光光谱(XRF)分析技术,以济阳坳陷沙三、沙四层段泥页岩系统岩心为主要研究对象... 中国陆相湖盆沉积相变快,表现出很强的岩石组构和化学组成非均质性。为高效刻画这种非均质性,需要获得高密度地质样品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基础信息。利用X荧光光谱(XRF)分析技术,以济阳坳陷沙三、沙四层段泥页岩系统岩心为主要研究对象,优化手持式X荧光光谱仪岩心测试的实验条件,并选取泥页岩和砂岩典型样品进行方法测试,明确了不同岩性的XRF响应特征。通过对系统岩心高密度XRF测试,实现了高效获取岩心元素组成和岩石学特征的目的。初步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运用于岩性和岩相划分、岩石矿物组成分布特征分析、泥页岩非均质性表征等方面,并为页岩油赋存机理研究重点样品优选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持式X荧光光谱仪 实验优化条件 元素组成 泥页岩 古近系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在水生蔬菜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陆佳菲 刘佳莹 《上海蔬菜》 2018年第5期70-71,共2页
本文介绍了固相微萃取技术在水生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分析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影响该项技术的主要因素,同时开展试验优化了实验条件。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技术 水生蔬菜 农药残留检测 实验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