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视域下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空间逻辑 被引量:6
1
作者 马雪松 柏然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5,共8页
城市群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和促进发展要素合理流动的空间载体,在支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蕴含引导要素优化配置的目标指向、提升空间结构韧性的实质内容、加快构建新发展... 城市群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和促进发展要素合理流动的空间载体,在支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蕴含引导要素优化配置的目标指向、提升空间结构韧性的实质内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为考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空间逻辑提供有益视角。从宏观顶层设计、中观权力运作、微观主体行动来看,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中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涉及空间规划与发展规划协同引领、空间尺度与权力结构的动态适配、核心城市与重要主体的辐射带动。根据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的价值导向与功能预期,新时期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应规范完善空间规划程序、优化升级空间治理体系、渐进实现空间正义,逐步形成优势互补、均衡发展的城市群布局与国土空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 一体化发展 空间规划 主体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2
作者 王垚 李爱民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4,共12页
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后,中国已经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但长期以来,中国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国土空间分布失衡问题未能受到足够重视,已经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形成掣肘。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新征程阶段的... 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后,中国已经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但长期以来,中国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国土空间分布失衡问题未能受到足够重视,已经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形成掣肘。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新征程阶段的国土空间开发应以“全域高质量发展、整体生态保护与局部重点开发有机结合”为特征,以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强空间分工与合作、开拓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提升重要功能区的保障能力为主要思路,逐步确定“四横四纵”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三大功能区。同时,为支撑创新驱动、制造业强国、对外开放、能源安全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还需要重点布局科技创新高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多层次对外开放聚集区、能源安全保障基地等功能区。在此基础上,新征程阶段的国土空间开发应以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完善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实施分类管理的差别化国土空间政策、明确中央与地方责任和分工为施策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国土空间 开发保护 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协同下农产品主产区县域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宇婷 丁一 +2 位作者 白炜旭 燕思宇 刘光盛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1-290,共10页
优化农产品主产区县域国土空间格局对于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该研究从“规模—结构—布局—策略”4个维度构建优化框架,并以山西省祁县为例,将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发展、碳减排与社会保障作为优化目标,... 优化农产品主产区县域国土空间格局对于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该研究从“规模—结构—布局—策略”4个维度构建优化框架,并以山西省祁县为例,将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发展、碳减排与社会保障作为优化目标,耦合灰色多目标模型与GeoSOS-FLUS模型进行格局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县域功能分区,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结构优化,到2035年,耕地面积将保持在38 320.60 hm^(2);林地面积将增加至17 172.40 hm^(2);草地面积将减少至21 485.80 hm^(2);水域面积将增加至159.50 hm^(2);建设用地面积将增加至8 214.70 hm^(2)。经济效益比2021年翻1番,碳排放减少15.00%。2)通过GeoSOS-FLUS模型优化布局,林地布局更集中提升碳汇能力,耕地下山提高耕地质量,建设用地集中促进经济流通,格局优化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空间基础。3)根据各乡镇的发展潜力,将县域分为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碳汇功能3个区域,并实施差异化的发展策略。该方法不仅可以保障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双碳目标在县级层面的落实,还可以为其他功能县域的国土空间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农产品主产区 灰色多目标 Geosos-F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地-水”平衡的流域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以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明 陈睿 +3 位作者 任希岩 王慈 翟家琳 朱冠宇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4-52,共9页
以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的探索实践为例,围绕流域“人-地-水”的统筹平衡与高质量发展,对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技术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张力评价--平衡策略--平衡韧性的技术路径和模型框架体系,构建了多尺度“人-地-水”规模平衡+流... 以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的探索实践为例,围绕流域“人-地-水”的统筹平衡与高质量发展,对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技术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张力评价--平衡策略--平衡韧性的技术路径和模型框架体系,构建了多尺度“人-地-水”规模平衡+流域治理的空间格局优化方法,针对长江经济带形成了上、中、下游及二级流域的人口增长控制、耕地资源保护、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等空间优化策略,并提出二级流域系统治理的多目标多区域管控传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水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流域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中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测算与布局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邓泽澜 刘慧芳 +1 位作者 王瑾 郭永龙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7-15,共9页
以山西省晋中市为例,探索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差异下的布局优化路径。首先,基于国土空间利用系统解析,测算晋中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其次,构建以效率为核心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情景方案和指标体系,引入多准则决策分析识别空间发展优势;最后,... 以山西省晋中市为例,探索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差异下的布局优化路径。首先,基于国土空间利用系统解析,测算晋中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其次,构建以效率为核心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情景方案和指标体系,引入多准则决策分析识别空间发展优势;最后,采用空间叠加、归类合并的方法对晋中市国土空间利用进行优化分区。结果表明,晋中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不均衡性,呈东西部地区高、中部地区低的分布特征;西部及西北部平原区更具备城镇发展和农业生产优势,在不同情景下主要确定为城镇优势区和农业优势区,东部山区生态优势突出,主要确定为生态优势区;国土空间优化分区共包含城镇核心发展区、农业核心生产区、生态核心保护区、城乡结合发展区、生态农业发展区、生态经济发展区6种类型,整体分布较为集中,面积最大的为生态核心保护区,占比为37.27%。晋中市未来发展应根据西北部地区以城镇发展和农业生产为主、东南部地区以生态保护为主的国土空间优化分区特征,针对性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完善要素投入机制,实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以支撑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利用效率 国土空间利用布局 优化分区 高质量发展 晋中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海全域融合视角下国土空间多功能解析及统筹优化研究——以山东省莱州市为例
6
作者 袁文华 周晓雨 +3 位作者 刘海玲 王玉婷 李燕 刘呈庆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44,共13页
研究目的:基于陆海统筹视角,依托“陆域—陆海交互区—海域”全域分析框架,探索沿海地区三生空间适宜性,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以山东省莱州市为研究区,基于2010—2023年数据,采用地图叠加、三角分类模型、空间自... 研究目的:基于陆海统筹视角,依托“陆域—陆海交互区—海域”全域分析框架,探索沿海地区三生空间适宜性,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以山东省莱州市为研究区,基于2010—2023年数据,采用地图叠加、三角分类模型、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等方法,通过陆海全域拼接融合方式,识别多功能分类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1)莱州市陆域生产、生活和生态适宜性指数均值分别为0.618、0.570和0.506,海域分别为0.540、0.420和0.492,交互区分别为0.569、0.428和0.588,经转换系数调整后得到全域融合区适宜性指数,均值分别为0.521、0.466和0.458。(2)莱州市全域三生功能均呈显著正向空间自相关,生活功能集聚最强,生态与生产功能相对分散;融合区标准差椭圆面积最大、方向性最强,呈西北—东南延展,显示其在陆海要素耦合与产业联动下正成为多功能重构的核心空间。(3)莱州市单一、双重和三重优势功能区面积占比分别为24.96%、57.93%和17.11%,呈现“复合主导、陆海互补、集聚突出、生态外扩”的空间格局特征。研究结论:应统筹陆海空间功能,通过单一功能优势区的多元转型、双重功能区的融合修复,以及三重功能区的统筹提升,推进沿海区域高效、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统筹 国土空间 多功能分类 格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农业-城镇”适宜性评价的承德市国土空间潜在冲突识别与格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吕帅 常超 +1 位作者 张长春 徐磊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1期76-85,共10页
为优化承德市国土空间格局,综合土地资源、水资源、气象和灾害等要素建立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和城镇开发3个方面的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二维和三维冲突识别模型揭示承德市不同类型潜在冲突的强度和空间分布,遵循"生态保护优先、农业... 为优化承德市国土空间格局,综合土地资源、水资源、气象和灾害等要素建立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和城镇开发3个方面的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二维和三维冲突识别模型揭示承德市不同类型潜在冲突的强度和空间分布,遵循"生态保护优先、农业绿色发展和城镇适度开发"原则重构承德市国土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承德市国土空间适宜性表现出"生态保护重要、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一般适宜"的特征。(2)承德市国土空间潜在冲突强度的差异较小,整体以轻度潜在冲突和无潜在冲突为主。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建设潜在冲突和农业生产-城镇建设潜在冲突占据主导,冲突面积分别为72.66%、55.31%。(3)不同功能之间潜在冲突类型在行政单元上具有一定的非均衡性。(4)以潜在冲突和国土空间利用现状为指导,制定国土空间优化格局方法和分区策略是指导空间可持续利用的科学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性评价 国土空间 潜在冲突 格局优化 承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情景分析: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龚健 高静 +1 位作者 陈光 杨建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研究目的:探析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情景分析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和技术范式,使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成为促进国土空间高效开发、有力保护和推动区域差异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参考... 研究目的:探析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情景分析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和技术范式,使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成为促进国土空间高效开发、有力保护和推动区域差异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归纳演绎法,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情景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在要素和空间多尺度融合、演变机理与优化路径耦合、情景评估与对比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2)将空间作为要素的载体与流动的外部指引,要素作为空间的核心与演变的内在动因,以情景匹配不同发展路径与优化目标是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情景分析的理论逻辑。(3)国土空间内在演变机制、系统演化行为以及相应的政策调控路径是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情景分析的基础,不同空间尺度下各类要素结构调整和配置是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情景分析的要义与核心内容。研究结论:需加快形成因素综合、过程关联、层次融合、稳定韧性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情景分析范式,推动国土空间治理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情景分析 理论逻辑 概念模型 治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相适应的低碳发展区域分类初探 被引量:7
9
作者 朱松丽 刘嘉 +3 位作者 高翔 姜克隽 袁文 周湘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9-105,共7页
一直以来区域低碳发展政策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基础,中东西边界明显,单纯以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为主要因素指导国家温室气体控制目标的分解,难以真正促进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以主体功能区划为依托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区域低碳发展政策特... 一直以来区域低碳发展政策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基础,中东西边界明显,单纯以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为主要因素指导国家温室气体控制目标的分解,难以真正促进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以主体功能区划为依托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区域低碳发展政策特别是区域重新分类提供了新的抓手,但囿于数据问题,现有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欠缺。本文利用全国县级单元主体功能数据库,“自下而上”汇总各省主体功能信息,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初步确定了各地区的综合主体功能。数据完整的29个省区被划分为整体优化型、战略结合型1、战略结合型2、生态屏障型、粮食安全型、固农求工型和混合型(共3类混合型)等9个类型,其发展内容、重点不尽相同。再结合各地区所处工业化阶段和碳排放强度水平,利用Kmeans方法对这些省区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到了考虑主体功能定位背景下应承担“差别化”降碳任务的省区分类结果。总体而言,整体优化型和部分战略结合型应该首先实现碳排放峰值,生态屏障型也应该接受较为严格的降碳目标,而粮食安全型和固农求工型省区的降碳目标呈现出“光谱化”趋势——粮食安全与生态屏障混合型应设定较高目标,而粮食安全和战略结合混合型、粮食安全和固农求工型应有较为温和的降碳目标,单纯的固农求工型省区尚有较多发展空间。最后,研究提出,在“十四五”温室气体控制目标和2030年达峰目标分解中应将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一个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中;“西部大开发”区域政策应以“西部大保护”为前提,西部省区应该承担相对比较严格的降碳目标,而不是目前的宽松目标。同时,对部分生态屏障型省区还应该提出提升碳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低碳发展 主体功能 区域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基本遵循、理论逻辑和战略任务 被引量:17
10
作者 严金明 黄宇金 夏方舟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0,共10页
研究目的:立足中国式现代化五大基本特征,剖析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为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的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 研究目的:立足中国式现代化五大基本特征,剖析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为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的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大特征是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基本前提、基本要求、基本原则、基本伦理和基本追求;(2)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能够以“人地耦合”的基础逻辑、“规律纠偏”的功能逻辑、“文化精神”的引导逻辑、“生态文明”的支撑逻辑和“全球治理”的参与逻辑,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3)基于“需求—功能”的匹配思路,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战略任务是打造人地协调、融合均等、文明有序、优美和谐和安全共治的国土空间新格局。研究结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是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基本遵循,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则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有效手段。未来,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应当沿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道路,不断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基本遵循 理论逻辑 战略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功能适宜性的黄河三角洲国土空间潜在冲突特征与优化格局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曲衍波 王世磊 +2 位作者 李岩 朱伟亚 王森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1-312,共12页
以黄河三角洲为例,利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多功能潜在冲突概念框架,从生态保护、农业生产与城镇建设3个方面开展国土空间多功能适宜性评价,借助多维度潜在冲突识别模型揭示国土空间多功能潜在冲突类型、强度及空间格局,基于潜在冲突... 以黄河三角洲为例,利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多功能潜在冲突概念框架,从生态保护、农业生产与城镇建设3个方面开展国土空间多功能适宜性评价,借助多维度潜在冲突识别模型揭示国土空间多功能潜在冲突类型、强度及空间格局,基于潜在冲突调解机制重构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格局。结果表明:(1)黄河三角洲国土空间多功能适宜性表现出“生态保护重要、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适宜”的特征。(2)黄河三角洲农业生产-城镇建设双功能型和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建设多功能型潜在冲突占据主导,冲突面积占比分别为84.12%和85.35%,冲突强度主要为重度和中度。(3)黄河三角洲国土空间多功能潜在冲突的空间分布在地理单元上呈现出显著的陆-河-海梯度分异特征,在行政单元上具有一定的非均衡性。(4)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利用现状在潜在冲突调解中发挥刚性约束与弹性引导效应,两者统筹作用下形成的国土空间优化格局是调节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和规范人类活动合理性的科学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多功能适宜性 潜在冲突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R-FLUS-Markov模型的区域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被引量:49
12
作者 林伊琳 赵俊三 +1 位作者 陈国平 张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9-170,207,共13页
以滇中城市群为例,将GIS技术和MCR-FLUS-Markov模型应用于国土空间格局优化配置研究中,提出一种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配置方法,在生活空间扩张情景、生产空间开发情景、生态空间保护情景和综合优化情景4种模式下,对2030... 以滇中城市群为例,将GIS技术和MCR-FLUS-Markov模型应用于国土空间格局优化配置研究中,提出一种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配置方法,在生活空间扩张情景、生产空间开发情景、生态空间保护情景和综合优化情景4种模式下,对2030年国土空间结构布局情况进行预测,最终形成"生活-生产-生态空间"协调下的滇中城市群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分区。结果表明:以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生态源地,以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作为生活空间扩张源,选取9个阻力因子,采用MCR模型和累积耗费距离模型构建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形成生态空间保护核心区、生态空间保护边缘区、生产空间开发重点区、生产空间开发边缘区和生活空间扩张集中区5个生态安全格局功能分区;以生态功能分区作为约束条件,通过MCR-FLUS-Markov模型模拟得到滇中城市群2030年3种情景下"生活-生产-生态空间"优化配置结果。生活空间扩张情景考虑了生活需要及政策指导下以生活空间扩张建设为主导的三生空间数量及结构的发展方向;在生产空间开发情景下,生活空间扩张规模得到一定控制,开发了部分生态空间潜力;在生态空间保护情景下,生产空间面积少量减小,生活空间面积少量增加。根据国土空间的主导功能及多功能性,滇中城市群2030年综合情景方案下的"生活-生产-生态空间"优化布局划分为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生活-生产空间、生活-生态空间、生产-生态空间和生活-生产-生态空间7大类,以生产-生态空间面积最小,生态空间面积最大,并结合城市群各县域发展特点提出了各空间类型的生活、生产开发建设和生态保护的重点及方向。研究认为,基于"生活-生产-生态空间"协调的综合情景方案更为合理,其他3种情景方案可为综合情景方案的实施进行补充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土空间格局 生态安全格局 三生空间 优化配置 MCR-FLUS-Markov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岳西县自然保护地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13
作者 陈智勇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4期70-73,共4页
本文以安徽岳西县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现有自然保护地的面积与结构,阐述了其自然保护地的现状、特点,对该地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优化自然保护地空间格局的策略。研究区现有自然保护地6个,其中自然保护区3个,森林公园2个,风景... 本文以安徽岳西县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现有自然保护地的面积与结构,阐述了其自然保护地的现状、特点,对该地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优化自然保护地空间格局的策略。研究区现有自然保护地6个,其中自然保护区3个,森林公园2个,风景名胜区1个,分别属于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陆地自然公园3类;自然保护地具有保护类型典型性、保护对象珍稀性、保护地功能多样性的特征。空间格局上存在空间结构合理性有待提升、生态网络整体关联度有待提高、保护与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协调、管理制度有待健全等短板,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调整空间范围、适度提升保护地覆盖率、统筹绿色发展规划、健全规范管理机制等对策。本文为相关区域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空间优化 空间格局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评价”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被引量:90
14
作者 贾克敬 何鸿飞 +1 位作者 张辉 郭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51,共9页
研究目的:探索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路径,为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三条控制线”划定等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理论与方法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归纳演绎法与地理空间模型法... 研究目的:探索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路径,为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三条控制线”划定等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理论与方法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归纳演绎法与地理空间模型法,融合“自上而下”的承载能力约束与“自下而上”的适宜性评估,以“数量管控—空间布局—多目标协同”的逻辑主线进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结果:(1)基于“双评价”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需考虑尺度与区域差异;(2)以表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约束作为多目标优化的数量约束,融合开发适宜性的空间转换规则及空间约束,构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模型,能够为生态、农业和城镇空间的合理布局提供优选方案;(3)基于“双评价”的区域多目标优化,强调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等多目标协同,将提供促进区域空间均衡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方案。研究结论:基于“双评价”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可有效耦合多目标,推动国家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评价”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承载规模 国土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重庆段国土空间“三生”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及格局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鹏飞 杨朝现 +1 位作者 信桂新 吕兆群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03-1113,共11页
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驱动着国土空间功能格局的演变,探究国土空间“三生”功能时空演化规律,可为国土空间功能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例,利用区域自然地理、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等数据,采用时空差异、障碍度和比较优... 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驱动着国土空间功能格局的演变,探究国土空间“三生”功能时空演化规律,可为国土空间功能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例,利用区域自然地理、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等数据,采用时空差异、障碍度和比较优势指数等模型方法,对研究区国土空间“三生”功能演化过程及结果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20年研究区国土空间“三生”功能演化总体呈现生产功能下降、生活功能提升和生态功能稳中略升的时空格局差异性特征。生产功能低值区主要集中在以中心城区为主的8个区,高值区分布在中心城区以外的14个区县,高低极值之间差距呈缩小趋势;生活功能高低值分布呈现出与生产功能相反的空间变化态势;生态功能集聚态势不明显,高低值分布呈现出与生产功能相近的空间分布态势。(2)基于“三生”功能演化时空差异及发展障碍和优势功能诊断识别,提出研究区未来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建设的主导方向,即在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的主城8个核心区构建以建设国际现代都市为目标的现代都市生活生产核心集聚区,在以平行岭谷丘陵地貌为主的涪陵区等7个区县构建以现代工农业发展与良好生态保护相宜为目标的城乡融合发展生产生态区,在以武陵山和大巴山山地地貌为主的武隆区等7个区县构建良好生态恢复建设与特色农旅融合发展为目标的生态生产一体化保育示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三生”功能 时空演化 格局优化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发展权交易与国土资源空间配置优化:内在机制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茂钢 吴柏钧 胡凤霞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2-75,共14页
本文基于土地发展权交易的本质及内在机制,构建一个地方政府土地开发建设外部性内生于其决策行为的带约束最优化模型,以论证土地发展权交易能够通过改进国土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从而促进国土资源空间配置优化,进而运用半参数DID模型对土... 本文基于土地发展权交易的本质及内在机制,构建一个地方政府土地开发建设外部性内生于其决策行为的带约束最优化模型,以论证土地发展权交易能够通过改进国土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从而促进国土资源空间配置优化,进而运用半参数DID模型对土地发展权交易的国土空间配置优化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土地发展权交易通过让渡开发权益,运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资金以保护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消减土地开发的负外部性,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整体提升;土地发展权交易在政府有效的行政规制下,辅之以交易税和专项转移支付等收入再分配手段,能够改进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促进国土资源配置的空间优化。本文据此提出建立土地发展权交易制度、建设土地发展权交易平台、系统设计土地发展权交易税、建立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等政策建议,以健全土地发展权市场交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发展权交易 土地资源配置机制 国土空间优化 半参数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潜力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勇华 杨远光 +2 位作者 曹迎迎 任必武 张娅楠 《南方农业》 2023年第22期1-6,11,共7页
以广东省为研究区域,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空间格局角度,构建耕地利用空间-建设空间-生态空间布局优化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结合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战略,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区域综合潜力评价的差异化权重,从而测算广东省... 以广东省为研究区域,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空间格局角度,构建耕地利用空间-建设空间-生态空间布局优化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结合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战略,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区域综合潜力评价的差异化权重,从而测算广东省各个研究单元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空间格局潜力。研究表明,各研究单元在耕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潜力、建设空间布局潜力优化和生态空间布局优化潜力和综合潜力均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差异。各区域整治重点任务明确,并与“一核一带一区”战略相一致。具体而言,粤北地区综合整治优化空间格局的主要任务在于生态空间和耕地利用空间;粤东地区主要任务在于耕地利用空间整治;粤西地区主要任务在于生态保护修复和耕地利用空间优化;珠三角地区主要任务在于建设空间布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国土空间 格局优化 潜力评价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届中国国土区域城市经济学家新春论坛——绿色发展与空间优化
18
作者 晓力 《区域经济评论》 2017年第3期160-160,共1页
为了更好地解读绿色发展、空间优化和“多规合一”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内在联系,2017年2月12日,中国国土经济学会联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中国城镇化促进会等五家中央级学术团体,共同在京举... 为了更好地解读绿色发展、空间优化和“多规合一”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内在联系,2017年2月12日,中国国土经济学会联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中国城镇化促进会等五家中央级学术团体,共同在京举办第十届“中国国土区域城市经济学家新春论坛”,通过跨学科、跨部门、跨领域的互动碰撞,就“绿色发展与空间优化”做深入沟通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优化 绿色发展 经济学家 区域城市 中国区 国土 论坛 经济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优化思路与建议--以潼关县为例
19
作者 闫聪微 《黑龙江粮食》 2021年第7期78-79,共2页
潼关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为实现新时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妥善解决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促进国土空间永续利用,本文提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几点建议,以期实现... 潼关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为实现新时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妥善解决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促进国土空间永续利用,本文提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几点建议,以期实现国土空间利用更加高效合理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高质量发展 永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我国空间开发格局的设想 被引量:7
20
作者 肖金成 欧阳慧 《学术前沿》 2012年第3期64-75,共12页
通过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演变及面临新形势的分析,阐述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思路,即:集约发展,高效利用国土空间;集中发展,重视集聚经济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集群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的形成;人口与GDP相匹配,产业集中... 通过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演变及面临新形势的分析,阐述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思路,即:集约发展,高效利用国土空间;集中发展,重视集聚经济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集群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的形成;人口与GDP相匹配,产业集中和人口集中相同步;因地制宜,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空间开发格局 优化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