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角固醇产生菌Torullopsis famata优化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许旭萍 李惠珍 +2 位作者 佘晨兴 谢华玲 林志军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17,共3页
从 12株产麦角固醇的酵母菌株中 ,筛选出一株麦角固醇产量较高的酵母菌 (无名球拟酵母Torullopsisfamata) ,并对其产麦角固醇的条件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麦角固醇发酵的最佳条件为以蔗糖及复合氮源 (黄豆粉 +NaNO3 )为C、N源 ,温度2 8... 从 12株产麦角固醇的酵母菌株中 ,筛选出一株麦角固醇产量较高的酵母菌 (无名球拟酵母Torullopsisfamata) ,并对其产麦角固醇的条件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麦角固醇发酵的最佳条件为以蔗糖及复合氮源 (黄豆粉 +NaNO3 )为C、N源 ,温度2 8℃ ,pH5 .5 ,装量 2 5 0ml三角瓶装 30ml,时间 96h。麦角固醇的含量可达细胞干重的 1 80 %,平均产量可达 74mg/10 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角固醇产生菌 优化发酵条件 酵母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蛋白酶高温菌株筛选及豆粕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2
作者 张军燕 张焕新 +4 位作者 吴平 刘萍 黄延莉 代春华 何荣海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89,共6页
从云烟卷烟中分离纯化后得到1株产蛋白酶能力较强的高温菌株YYC4。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确定YYC4菌株高温固态发酵未灭菌豆粕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 从云烟卷烟中分离纯化后得到1株产蛋白酶能力较强的高温菌株YYC4。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确定YYC4菌株高温固态发酵未灭菌豆粕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80 g/mL、发酵温度55℃、接种量10^(7)CFU/g含水基质、相对湿度80%、发酵时间50 h、MgSO_(4)质量分数0.12%。在此条件下发酵,豆粕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由4.92%升高至18.57%,总蛋白质量分数由40.42%增加至47.95%,胰蛋白酶抑制剂质量分数则由8.19 mg/kg降低至3.19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高温固态发酵 菌株筛选 发酵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养鸭废液发酵条件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3
作者 王宵 胡云龙 +1 位作者 徐伟慧 王志刚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9-228,共10页
为探究养鸭废液的资源化利用,研究了葡萄糖添加量、料液比、培养时间对发酵后生物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在30℃、130 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以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W-1为发酵菌株,确定... 为探究养鸭废液的资源化利用,研究了葡萄糖添加量、料液比、培养时间对发酵后生物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在30℃、130 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以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W-1为发酵菌株,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添加量、养鸭废液料液比和培养时间分别为5.54%、1.5和72 h。在此条件下,养鸭废液发酵后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达到82.84%,全氮增加量达到57.04%。使用发酵液对水稻幼苗处理15 d,在不同浓度水平下水稻幼苗均可正常生长,处理组的水稻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组,并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在60倍的稀释倍数下为最大值,且株高、根总长、根表面积、根尖数、根总体积、干重以及叶绿素含量与其他处理组均存在显著差异。综上所述,该研究获得了高效的养鸭废液处理的发酵条件,并且相较于未发酵养鸭废液,发酵液对水稻的生长有一定的促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条件优化 响应面法 养鸭废液 促生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叶提取液中酿酒酵母发酵产酯条件优化及其效果评价
4
作者 殷沛沛 王磊 +5 位作者 马梦婷 蔡育倩 侯嘉怡 宋佳 王敏 周桂园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257,共5页
为提高发酵烟叶提取液中酯类化合物的含量,该研究以烟叶提取液为发酵基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MR-SC-11为发酵菌种,以酯类化合物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其发酵条件,并对烟叶提取液发酵前后理化指标... 为提高发酵烟叶提取液中酯类化合物的含量,该研究以烟叶提取液为发酵基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MR-SC-11为发酵菌种,以酯类化合物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其发酵条件,并对烟叶提取液发酵前后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111 h,发酵温度32℃,接种量5%,初始pH值6.7。在此优化条件下,酯类化合物产量为2.28 g/L,与发酵前相比,发酵后烟叶提取液中酯类化合物含量提高714.28%。蛋白质、总糖、还原糖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降低26.7%、23.6%、33.0%、58.3%,Na+和K+含量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烟叶提取液 发酵条件优化 响应面法 酯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兼具产油和纤维素降解能力的印度血桐种仁内生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5
作者 李浩 孟加梅 +1 位作者 郭娟 田波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93,共6页
旨在寻找兼具产油和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以有效降低发酵成本,进而促进产油微生物的应用。通过苏丹黑B染色法筛选印度血桐种仁中具有产油能力的内生菌,并通过刚果红筛选法初筛、滤纸条崩解实验和产纤维素酶活力测定复筛纤维素降解能力... 旨在寻找兼具产油和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以有效降低发酵成本,进而促进产油微生物的应用。通过苏丹黑B染色法筛选印度血桐种仁中具有产油能力的内生菌,并通过刚果红筛选法初筛、滤纸条崩解实验和产纤维素酶活力测定复筛纤维素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产油脂主要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印度血桐种仁中共筛选出6株兼具产油能力和纤维素降解的菌株,其中Mi007号菌株的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3.16)较大,滤纸崩解情况最佳,产纤维素酶活力(12.33 U/mL)最高,其纤维素降解能力最强。优化的发酵条件为酵母粉用量1.0 g/L、pH 6、接种量5.0 mL(40 mL培养基),在此条件下Mi007号菌株有最佳产油量,为409.31 mg/L,所产油脂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和油酸(C18∶1)。经测序鉴定,Mi007号菌株为巨大普利斯特氏菌(Priestia megaterium),序列相似度为99.93%。综上,Mi007号菌株兼具产油和纤维素降解能力,且产油量较高,有望成为克服工业发酵成本问题的备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内生菌 印度血桐种仁 纤维素降解 微生物油脂 发酵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废液生物转化浆液发酵条件优化及促生作用
6
作者 张迎 王志刚 +2 位作者 徐伟慧 胡云龙 陈文晶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2,共11页
为探寻谷氨酸废液生物转化浆液资源化利用的方向,利用酵母菌对浆液进行发酵处理。利用添加浆液的培养基筛选出一株生物量较高的酵母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了酵母菌在浆液培养基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最优发酵条件;通过... 为探寻谷氨酸废液生物转化浆液资源化利用的方向,利用酵母菌对浆液进行发酵处理。利用添加浆液的培养基筛选出一株生物量较高的酵母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了酵母菌在浆液培养基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最优发酵条件;通过浸种试验评价了发酵液对水稻、小麦、玉米的促生效果。结果表明,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 X-1作为发酵菌株生物量最大;菌株X-1发酵的碳源种类为葡萄糖,发酵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葡萄糖浓度、摇瓶装液量和培养时间;菌株X-1在浆液培养基中最优发酵条件为90 g/L的葡萄糖浓度,187 mL/250 mL的摇瓶装液量,培养时间98 h。发酵液浸种提高水稻、玉米和小麦种子的发芽率,促进根的生长。综上所述,使用浆液作为发酵底物,既可以生产酵母菌,还能促进禾本科作物的生长。相关研究的开展,为后期谷氨酸废液生物转化浆液的利用提供参考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废液生物转化浆液 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 发酵条件优化 促生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YY-02产胞外多糖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功能特性分析
7
作者 王长丽 张称 +3 位作者 宾晓芸 赵云慧 张云野 叶广彬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4-222,共9页
该研究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YY-02为供试菌株,以初始发酵培养基为培养基质发酵产胞外多糖(EPS),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条件,并对其EPS的功能特性(持水性、水溶性、乳化性及抗氧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该研究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YY-02为供试菌株,以初始发酵培养基为培养基质发酵产胞外多糖(EPS),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条件,并对其EPS的功能特性(持水性、水溶性、乳化性及抗氧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YY-02产胞外多糖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73 g/L、酵母提取物21 g/L、NH4Cl 2.0 g/L,KH2PO42.0 g/L、CaCl20.3 g/L;最佳培养条件为装液量141 mL/250 mL、接种量2%、初始pH 7.0、发酵时间144 h及发酵温度30℃。在此优化条件下,EPS产量达到4.52 g/L,是优化前的2.50倍。菌株YY-02所产EPS的总糖、糖醛酸、蛋白质、硫酸盐含量分别为83.65%、15.27%、0.78%和0.30%,其持水性(WHC)和水溶性指数(WSI)分别为229.67%、75.23%;当EPS质量浓度为1 g/L时,对有机相汽油、大豆油、苯甲醛、石油醚的乳化性均>25%;当EPS质量浓度为3 mg/mL,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O2-自由基及H2O2的清除率最高,分别为24.8%、43.79%和11.40%。因此,酿酒酵母YY-02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胞外多糖 功能特性 发酵条件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紫色红曲霉产酸式Monacolin K发酵条件
8
作者 陈阳 洪厚胜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9-225,共7页
酸式莫纳可林K(Monacolin K)是一种具有降脂、抗疲劳、抗菌、抗肿瘤及神经保护等多种功能的生理活性物质,被认为是一种很好的降血脂药物。为提高红曲霉发酵产物中Monacolin K的含量,该研究以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作为发酵菌种... 酸式莫纳可林K(Monacolin K)是一种具有降脂、抗疲劳、抗菌、抗肿瘤及神经保护等多种功能的生理活性物质,被认为是一种很好的降血脂药物。为提高红曲霉发酵产物中Monacolin K的含量,该研究以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作为发酵菌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红曲霉固态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产酸式Monacolin K最佳发酵条件为料液比1∶5(g∶mL),甘油,大豆粉,L-精氨酸,乙酸钠添加量分别为2.34%,1.97%,0.60%,0.15%。试验前3 d在常温下30℃进行培养,后21 d在20℃进行低温培养,发酵时间共24 d,并在低温发酵第3天、第4天分别加入0.60%的L-精氨酸、0.15%乙酸钠。在此优化条件下,酸式Monacolin K产量可达7.59 mg/g,比未优化前提高了153.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红曲霉 酸式Monacolin K 发酵条件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靶斑病拮抗菌株MLY-3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9
作者 向丹东 肖钦之 +9 位作者 王灿 邓征宇 刘峰 肖志鹏 熊有明 王冰 梅斯钇 彭静 刘天波 唐前君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3-604,共12页
烟草靶斑病为危害烟草生产的重要叶部病害,筛选烟草靶斑病生防菌株,优化菌株发酵条件,是防治该病害的重要手段。为防治烟草靶斑病,本研究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对峙试验从健康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生防菌株,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菌株M... 烟草靶斑病为危害烟草生产的重要叶部病害,筛选烟草靶斑病生防菌株,优化菌株发酵条件,是防治该病害的重要手段。为防治烟草靶斑病,本研究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对峙试验从健康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生防菌株,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菌株MLY-3对烟草靶斑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有显著的拮抗作用,抑制率为80.92%。镜检发现对峙情况下烟草靶斑病菌菌丝出现扭曲和畸形。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菌株MLY-3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菌株MLY-3最佳发酵培养基组分为甘露醇10 g/L、牛肉膏5 g/L和MgCl27.5 g/L,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 5.5、接种量3%、温度30℃和发酵时间36 h,优化后菌株无菌发酵液对烟草靶斑病菌的抑制率提高了53.8%。菌株MLY-3菌悬液对烟草靶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70.03%,生防应用潜能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靶斑病 铜绿假单胞菌 发酵条件优化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生物碱苦豆子内生真菌筛选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10
作者 王文凯 鞠明岫 +2 位作者 金婧 刘冠兰 顾沛雯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7-316,共10页
本研究旨在筛选出能够产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的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内生真菌菌株,探究其发酵条件,提高碱产率。以前期从苦豆子健康种子中分离的50株内生真菌为材料,采用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进行产生物... 本研究旨在筛选出能够产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的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内生真菌菌株,探究其发酵条件,提高碱产率。以前期从苦豆子健康种子中分离的50株内生真菌为材料,采用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进行产生物碱菌株的筛选,对获得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多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确定分类地位。随后,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探究添加L-哌啶酸、L-赖氨酸和α-酮戊二酸对产生物碱菌株碱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共筛选出3株高活性产槐定碱菌株DSD103,DSD201和DSD308,均属于互隔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其菌丝中槐定碱的产率分别为0.212,0.544和0.276 mg·g^(-1)。碱产率最高的菌株DSD201在L-哌啶酸浓度为1.079μmol·L^(-1)、L-赖氨酸浓度为6.251μmol·L^(-1)和α-酮戊二酸浓度为0.153μmol·L^(-1)时,菌丝中碱产率达到最大,为0.949 mg·g^(-1),比对照提高了74.12%。所筛选的产生物碱菌株为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内生真菌 产生物碱菌株 筛选 发酵条件优化 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降解木聚糖菌株的筛选、鉴定、发酵条件优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11
作者 区晓阳 杨豫 +3 位作者 陈菲 陆光远 李莉梅 欧阳乐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8-44,74,共8页
该研究旨在挖掘更符合工业化生产的木聚糖酶,提升木聚糖高值转化效率,推动生物能源化使用。先以木聚糖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筛选能产木聚糖酶的菌株,然后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木聚糖酶生产菌株的归属,进一步优化菌株的发酵产酶... 该研究旨在挖掘更符合工业化生产的木聚糖酶,提升木聚糖高值转化效率,推动生物能源化使用。先以木聚糖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筛选能产木聚糖酶的菌株,然后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木聚糖酶生产菌株的归属,进一步优化菌株的发酵产酶条件,最后对菌株所产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以木聚糖酶活力最高的赖氨酸芽孢杆菌属XYL1菌株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最适碳源为细麸皮,最适氮源为(NH_(4))_(2)SO_(4),最适发酵培养温度、pH和培养周期分别为35℃、8.0和48 h。最后研究了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得出其最适催化温度和pH值为55℃和7.0。在30~45℃和pH 5.0~8.0时保温1 h仍保持较高的酶活力,分别达到96%和72%以上;金属离子Ni^(2+)、Mg^(2+)、Ca^(2+)、Zn^(2+)、Cu^(2+)、Mn^(2+)对酶反应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Fe^(2+)、Fe^(3+)、Co^(2+)和十二烷基磺酸钠对酶有严重的抑制作用;乙二胺四乙酸对酶反应有轻微的抑制作用,表明该菌所产木聚糖酶可能不是金属酶。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木聚糖酶催化木聚糖水解的K m为27.23 mg/mL,V max为0.071 mg/(mL·min)。研究结果为XYL1菌株产木聚糖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聚糖酶 鉴定 发酵条件优化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抗生素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12
作者 覃宝山 梁丽云 +3 位作者 何海燕 李燕婷 付跃 覃拥灵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2-198,共7页
该研究基于添加有重铬酸钾的高氏一号培养基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土壤中筛选农用抗生素产生菌,并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以对厚垣镰孢霉(Fusarium chlamydosporum)的抑菌圈直径为响应值,通过... 该研究基于添加有重铬酸钾的高氏一号培养基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土壤中筛选农用抗生素产生菌,并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以对厚垣镰孢霉(Fusarium chlamydosporum)的抑菌圈直径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筛选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筛选得到一株农用抗生素产生菌Ly,经鉴定,该菌株为水稻甲基杆菌(Methylobacterium oryzae),其对厚垣镰孢霉、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11 mm、12.13 mm、6.80 mm,具有良好的抗菌性。水稻甲基杆菌Ly产农用抗生素的最优发酵条件为:装液量100 mL/250 mL、黄豆饼粉作为氮源、发酵温度31℃、转速220 r/min、初始pH值8、发酵时间7 d。在此优化条件下,水稻甲基杆菌Ly对厚垣镰孢霉菌的抑菌圈直径为41.91 mm,是优化前的1.8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抗生素 筛选 鉴定 发酵条件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葡萄糖苷酶高产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13
作者 孙德娇 范玉梅 +3 位作者 余金燕 朱芙蓉 程忠 张婷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6-42,共7页
β-葡萄糖苷酶既是纤维素水解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也是动物饲料中的重要添加剂。试验旨在从甘蔗地土壤中筛选β-葡萄糖苷酶高产真菌,对其进行鉴定和液体发酵产酶条件优化,以提高β-葡萄糖苷酶产量、降低生产成本。采用七叶苷显色平板法... β-葡萄糖苷酶既是纤维素水解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也是动物饲料中的重要添加剂。试验旨在从甘蔗地土壤中筛选β-葡萄糖苷酶高产真菌,对其进行鉴定和液体发酵产酶条件优化,以提高β-葡萄糖苷酶产量、降低生产成本。采用七叶苷显色平板法、β-葡萄糖苷酶活力测定法、形态学观察和进化树分析法筛选鉴定β-葡萄糖苷酶活性菌株;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候选菌株进行液体发酵产酶条件优化,并在最佳条件下开展纤维素酶活力综合评估。结果鉴定出一株青霉属(Penicillium sp.)菌株H2,其最佳液体发酵产酶条件为:碳源0.8%麦麸+0.2%稻秆,氮源0.4%硫酸铵,发酵液pH 4.5,发酵温度30℃(摇床转速180 r/min),发酵时间168 h。经优化后β-葡萄糖苷酶酶活力达到(0.626±0.004)U/mL,较优化前提升了1.72倍(P<0.01)。本研究结果为开发和利用β-葡萄糖苷酶提供了菌种资源,在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动物饲料预处理中极具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 Β-葡萄糖苷酶 纤维素 动物饲料 发酵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驴源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
14
作者 王欢 白长胜 +5 位作者 尹珺伊 张军 刘秋瑾 田秋丰 王岩 江波涛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2-141,共10页
研究以从新鲜驴粪中筛选出高产纤维素酶的枯草芽孢杆菌LV2为研究对象,优化其发酵产纤维素酶工艺。以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分析培养基营养成分(氮源、碳源、无机盐)和发酵条件(接种量、温度、时间、pH、转速)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结... 研究以从新鲜驴粪中筛选出高产纤维素酶的枯草芽孢杆菌LV2为研究对象,优化其发酵产纤维素酶工艺。以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分析培养基营养成分(氮源、碳源、无机盐)和发酵条件(接种量、温度、时间、pH、转速)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LV2产纤维素酶的最佳发酵参数为:蔗糖54.4 g/L,酵母粉20.6 g/L,磷酸氢二钠5.2 g/L,接种量6%,培养温度37℃,培养时间24 h,发酵初始pH 7.0,转速200 r/min。在最佳发酵参数下,LV2经24 h发酵纤维素酶产量为59.19 U/mL,是优化前的3.08倍;枯草芽孢杆菌LV2在纤维素分泌和水解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培养基优化 发酵条件优化 纤维素酶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鸟氨酸拉乌尔菌利用菊芋水解液产2,3-丁二醇发酵条件优化
15
作者 李锋 杨林 +1 位作者 谢国由 徐平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6-241,共6页
该研究以菊芋水解液为原料,利用解鸟氨酸拉乌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TH-21发酵制备2,3-丁二醇。选择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转速和酵母提取物质量浓度为影响因素,探究各单因素对2,3-丁二醇产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试验对其发酵... 该研究以菊芋水解液为原料,利用解鸟氨酸拉乌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TH-21发酵制备2,3-丁二醇。选择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转速和酵母提取物质量浓度为影响因素,探究各单因素对2,3-丁二醇产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试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25 h、转速270 r/min、酵母提取物质量浓度12 g/L。在此优化条件下,2,3-丁二醇产量可达19.2 g/L,与优化前相比,2,3-丁二醇质量浓度提高了22.68%。当发酵时间为25 h时,还原糖质量浓度为3.75 g/L,2,3-丁二醇质量浓度最高(19.2 g/L),表明解鸟氨酸拉乌尔菌TH-21在前25 h内代谢糖类物质产生2,3-丁二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丁二醇 菊芋 解鸟氨酸拉乌尔菌 发酵条件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水稻纹枯病的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分离、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16
作者 邵晨霞 朱华珺 +7 位作者 刘絮宁 杨祎 唐少军 任锐 颜莲莲 鲁湘 许隽 刘洋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5-1016,共12页
【目的】从二化螟个体中分离获得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从中筛选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高抑菌活性的菌株,以进一步丰富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资源,为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应用于二化螟和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血淋巴法从斯... 【目的】从二化螟个体中分离获得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从中筛选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高抑菌活性的菌株,以进一步丰富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资源,为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应用于二化螟和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血淋巴法从斯氏线虫侵染致死的二化螟个体中分离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利用NBTA培养形态结合16SrRNA扩增测序鉴定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种类;利用平板培养法测定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率,筛选获得高抑菌活性菌株;对高抑菌活性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通过液体培养获得高抑菌活性菌株生长曲线;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高抑菌活性菌株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筛选菌株液体发酵的装液量、菌种接种量、发酵温度和转速最佳条件。【结果】共分离获得5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鉴定为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NBTA培养特性表明5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中1株为次生菌,其余4株为初生菌;其中初生菌株HN04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率最高,为73.62%,次生菌株HN01的抑菌率最低,为55.29%,菌株HN01与4株初生菌的抑菌率差异显著(P<0.05),选择抑菌率最高的菌株HN04进行后续研究。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菌株HN04由1条环状染色体组成,大小为7998302bp,平均GC含量为44.03%;菌株HN04对数生长期为4~28h,稳定期为28~52 h,52 h后进入衰亡期。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菌株HN04液体发酵条件,获得培养基组合为2.0%麦芽糖、2.0%蛋白胨、1.0%NaCl,各因素对发酵液中菌体浓度的影响顺序为氮源因子>无机盐因子>碳源因子;最佳液体发酵条件为三角瓶装液量30%~40%、菌种接种量4%~12%、发酵温度28~32°C、转速180 r/min。【结论】从二化螟个体中分离获得嗜线虫致病杆菌HN04,该菌株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优化的液体发酵方案可用于快速、大批量培养菌株HN04菌悬液。菌株HN04具有开发为防治二化螟和水稻病害生防菌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 嗜线虫致病杆菌 二化螟 水稻纹枯病 抑菌活性 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G10合成表面活性素的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俊芳 张飘丹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7-162,共6页
为提高表面活性素的产量,该研究以具有合成表面活性素能力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G10菌株为研究对象,利用酸沉淀和甲醇抽提法相结合提取表面活性素,对其表面活性及抑菌性能进行测定,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枯草芽孢... 为提高表面活性素的产量,该研究以具有合成表面活性素能力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G10菌株为研究对象,利用酸沉淀和甲醇抽提法相结合提取表面活性素,对其表面活性及抑菌性能进行测定,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枯草芽孢杆菌G10合成表面活性素的发酵条件及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表面活性素具有明显的表面活性和抑菌活性,其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 cm、1.9 cm、1.4 cm。合成表面活性素最优发酵条件为:转速200 r/min,发酵温度30℃,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为7.5;最优发酵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22 g/L,L-谷氨酸5.0 g/L,Mg SO_(4)0.5 g/L,KCl 0.5 g/L,KH_(2)PO_(4)1 g/L,Fe SO_(4)·7H_(2)O 0.15 g/L,MnSO_(4)0.65 g/L,CuSO_(4)·5H_(2)O 0.16 g/L。在此优化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G10发酵表面活性素平均产量为9.89 g/L,表面活性素产量较优化前提高了4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表面活性素 脂肽 生防菌 发酵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鲊广椒发酵工艺优化及风味品质分析
18
作者 吴克刚 徐嘉伟 +5 位作者 王胜利 陈家思 罗敬朋 温柔柔 吴乐萍 胡慧莹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238,共6页
该研究以新鲜辣椒为原料,以玉米粉、食盐为辅料,以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为发酵菌种发酵制备鲊广椒。以氨基酸态氮含量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Box-Benhnken响应面试验确定鲊广椒的发酵条件,并利... 该研究以新鲜辣椒为原料,以玉米粉、食盐为辅料,以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为发酵菌种发酵制备鲊广椒。以氨基酸态氮含量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Box-Benhnken响应面试验确定鲊广椒的发酵条件,并利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检测其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鲊广椒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5 d,食盐添加量4%,菌粉添加量5.5%,玉米粉与辣椒的质量比1∶1。在此优化条件下,鲊广椒感官评分为88.9分,总酸含量(以乳酸计)为1.13%,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17%,pH值为4.02。电子鼻结果表明,鲊广椒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有芳香成分、含硫化合物、甲基化合物、醇类及氮氧化合物等;HS-SPME-GC-MS结果表明,鲊广椒共检出25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包括酯类9种、醛类7种、醇类3种、酮类2种、酚类3种和烷烃类1种,其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4-乙基苯酚、正己醇和芳樟醇,相对含量分别为18.55%、17.38%和14.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鲊广椒 植物乳植杆菌 发酵工艺条件优化 响应面法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液化芽孢杆菌BS5582产蛋白酶的发酵条件优化、酶学性质分析及其在牛皮脱毛中的应用
19
作者 任涛 钮成拓 +3 位作者 郑飞云 刘春凤 王金晶 李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06-114,共9页
该研究旨在优化1株高产蛋白酶淀粉液化芽孢杆菌BS5582的产酶条件,分析其酶学性质,并考察其在牛皮脱毛工艺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BS5582菌株的较优产酶培养基组成为(g/L):玉米粉50.0,豆饼粉40.0,Na_(2)HPO_(4)·12H_(2)O 6.0,KH_(2... 该研究旨在优化1株高产蛋白酶淀粉液化芽孢杆菌BS5582的产酶条件,分析其酶学性质,并考察其在牛皮脱毛工艺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BS5582菌株的较优产酶培养基组成为(g/L):玉米粉50.0,豆饼粉40.0,Na_(2)HPO_(4)·12H_(2)O 6.0,KH_(2)PO_(4)3.0,MgSO_(4)1.8,CaCl_(2)0.75;培养基初始pH 6;较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5℃,接种量10%,装液量15 mL。在较优条件下,该菌株产蛋白酶活力达到(5270.59±19.61)U/mL,是优化前的21倍。BS5582菌株所产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分别为40℃和8.5,Mn^(2+)对酶有明显激活作用,而Fe^(2+)、Fe^(3+)和苯甲基磺酰氟对酶活力有显著抑制作用。将该酶应用于牛皮脱毛,发现其具有良好的牛皮脱毛能力且胶原损伤小。相比于传统灰碱法脱毛,该蛋白酶脱毛后牛皮毛孔中无发根残留,毛发完整脱落,脱毛废水的污染指标总固体悬浮物、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值分别比化学脱毛法降低约87%、39%和45%,这说明BS5582菌株产蛋白酶具有潜在的清洁脱毛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淀粉液化芽孢杆菌 发酵条件优化 酶学性质 牛皮脱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铅污染修复根际促生菌群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帆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42-48,共7页
为有效解决土壤铅污染的问题,实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高效修复,通过测定菌株铅耐受性、拮抗关系、产IAA能力、AAC脱氢酶活性、产铁载体和固氮能力从10种根际促生菌株两两组合中筛选到MR2-TS8、MR2-ZR1、ZS1-ZR1和TS8-ZR1这4种复合菌群。... 为有效解决土壤铅污染的问题,实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高效修复,通过测定菌株铅耐受性、拮抗关系、产IAA能力、AAC脱氢酶活性、产铁载体和固氮能力从10种根际促生菌株两两组合中筛选到MR2-TS8、MR2-ZR1、ZS1-ZR1和TS8-ZR1这4种复合菌群。以菌群生物量和产IAA能力为指标,对其最佳发酵条件碳源、氮源、pH值和温度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复合菌株最佳碳源为果糖,最佳氮源为牛肉膏,最适pH值为7.2,最适温度为25℃,为根际促生菌群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铅 根际促生菌群 菌群筛选 发酵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