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醛法处理兰炭废水反应条件的优化
1
作者 王亚俐 柏旭波 孙娟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87,共5页
利用甲醛将兰炭废水中的酚类物质转化为酚醛树脂,以便资源化利用兰炭废水。通过测定酚醛树脂生成过程中挥发酚、COD、氨氮和油的含量,调控反应时间、温度以及原料比例,确定制备酚醛树脂的最优反应条件。同时,应用X射线晶体衍射(XRD)和... 利用甲醛将兰炭废水中的酚类物质转化为酚醛树脂,以便资源化利用兰炭废水。通过测定酚醛树脂生成过程中挥发酚、COD、氨氮和油的含量,调控反应时间、温度以及原料比例,确定制备酚醛树脂的最优反应条件。同时,应用X射线晶体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技术对生成的酚醛树脂进行理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甲醛法处理兰炭废水制备酚醛树脂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4 h,甲醛与兰炭废水的体积比=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炭废水 酚醛树脂 反应条件优化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技术检测沙门氏菌反应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岩 崔洪斌 刘红玉 《肉类研究》 2010年第3期58-61,共4页
沙门氏菌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重要病源之一,因此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检测方法十分重要。该研究以沙门氏菌的侵袭蛋白基因invA为靶细胞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PCR反应体系中引物量、模板量、dNTP、退火温度和PCR循环数等进... 沙门氏菌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重要病源之一,因此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检测方法十分重要。该研究以沙门氏菌的侵袭蛋白基因invA为靶细胞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PCR反应体系中引物量、模板量、dNTP、退火温度和PCR循环数等进行优化,以确定适宜的PCR反应体系和PCR扩增反应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沙门氏菌 反应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Cl_2 催化下的β-蒎烯与多聚甲醛的反应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易封萍 柯敏 王立升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5-58,共4页
以松节油中的 β 蒎烯为起始原料 ,在无水ZnCl2 催化下 ,和多聚甲醛反应 ,合成了诺卜醇。采用均匀设计的方案 ,研究了反应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诺卜醇产率的影响。按均匀设计优化条件安排实验 ,实际得率为 71 31% ,在预测范围... 以松节油中的 β 蒎烯为起始原料 ,在无水ZnCl2 催化下 ,和多聚甲醛反应 ,合成了诺卜醇。采用均匀设计的方案 ,研究了反应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诺卜醇产率的影响。按均匀设计优化条件安排实验 ,实际得率为 71 31% ,在预测范围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蒎烷 多聚甲醛 诺卜醇 氯化锌 催化 反应条件优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卫星PCR扩增反应技术条件优化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盛浩伟 王金玉 +1 位作者 戴国俊 Olowofeso Olajide 《四川畜牧兽医》 2004年第4期31-32,共2页
微卫星PCR扩增反应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Mg2+浓度、退火温度、引物浓度、dNTP浓度、模板量、不同厂家的TaqDNA聚合酶、不同的PCR仪等都会对扩增反应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进行PCR反应前,须对这些条件反复摸索优化,以获得最佳反应... 微卫星PCR扩增反应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Mg2+浓度、退火温度、引物浓度、dNTP浓度、模板量、不同厂家的TaqDNA聚合酶、不同的PCR仪等都会对扩增反应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进行PCR反应前,须对这些条件反复摸索优化,以获得最佳反应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PCR扩增反应 反应条件优化 技术原理 模板 退火温度 引物浓度 dNTP浓度 PCR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D法研究穗花杉遗传多样性的反应条件优化
5
作者 朱柏芳 朱笃 +2 位作者 李思光 刘如龙 邓荣根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2-145,共4页
以改进CTAB法抽提的中国特有濒危植物穗花杉嫩叶总DNA为模板,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最佳条件优化,结果表明:RAPD分析最佳反应体系为10×Buffer缓冲液2μL,模板70ng,Mg2+2.0mmol/L,dNTPs0.2mmol/L,引物0.60μmol/L,Taq酶1.5U,... 以改进CTAB法抽提的中国特有濒危植物穗花杉嫩叶总DNA为模板,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最佳条件优化,结果表明:RAPD分析最佳反应体系为10×Buffer缓冲液2μL,模板70ng,Mg2+2.0mmol/L,dNTPs0.2mmol/L,引物0.60μmol/L,Taq酶1.5U,PCR反应体积为20μL.最佳扩增程序为94℃5min,1个循环;94℃1min、37℃1min、72℃2min,40个循环;72℃10min,1个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条件优化 穗花杉 遗传多样性 RAPD法 改进CTAB法 随机扩增多态性 Buffer 最佳反应体系 RAPD分析 MG^2+ 总DNA 濒危植物 Taq酶 扩增程序 反应体积 缓冲液 mol PCR 循环 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D反应体系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周秀萍 杨长顺 +1 位作者 李争鸣 阳大庆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96-99,共4页
筛选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反应体系的最佳优化方案,以期获得稳定可靠的实验结果。选取对结果影响较大的4种因素(Taq酶、dNTP、引物、Mg2+)进行单因素设计,寻找最佳反应浓度。优化后得到4种因素的最佳反应浓度分别为Taq酶2.5U、d... 筛选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反应体系的最佳优化方案,以期获得稳定可靠的实验结果。选取对结果影响较大的4种因素(Taq酶、dNTP、引物、Mg2+)进行单因素设计,寻找最佳反应浓度。优化后得到4种因素的最佳反应浓度分别为Taq酶2.5U、dNTP 200μmol/L、引物1μmol/L、Mg2+2.5mmol/L。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RAPD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均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重复性 单因素设计 优化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龙血树RAPD-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郑道君 谢良商 +1 位作者 张文 张治礼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5,86,共6页
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海南龙血树RAPD-PCR反应的模板DNA量、Mg2+、dNTP和引物浓度,Taq聚合酶用量等因子进行研究,分析各因子对RAPD-PCR扩增结果的影响,确立了海南龙血树RAPD-PCR反应的最佳条件,即在25μL反应体系中,包含... 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海南龙血树RAPD-PCR反应的模板DNA量、Mg2+、dNTP和引物浓度,Taq聚合酶用量等因子进行研究,分析各因子对RAPD-PCR扩增结果的影响,确立了海南龙血树RAPD-PCR反应的最佳条件,即在25μL反应体系中,包含10×buffer2.5μL,2.0mmol/L MgCl2,300μmol/L dNTPs,Taq酶1.5U,引物0.8μmol/L和DNA模板20ng。以此条件为基础,筛选出适用于海南龙血树RAPD-PCR分析的18条有效引物,为采用RAPD技术分析海南龙血树种群遗传变异水平和遗传结构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龙血树 RAPD 反应条件优化 有效引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nrDNA ITS区聚合酶链反应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冲之 李娟 李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3-306,共4页
目的 :金银花nrDNAITS区序列G +C含量为 6 8% ,用常规的PCR方法扩增效果差。本研究通过改变扩增程序及使用改性剂的方法显著提高了金银花nrDNAITS区的扩增效率。方法 :分别从金银花叶及药材中提取总DNA ,通过优化扩增条件 ,对nrDNAITS... 目的 :金银花nrDNAITS区序列G +C含量为 6 8% ,用常规的PCR方法扩增效果差。本研究通过改变扩增程序及使用改性剂的方法显著提高了金银花nrDNAITS区的扩增效率。方法 :分别从金银花叶及药材中提取总DNA ,通过优化扩增条件 ,对nrDNAITS区进行扩增 ,并比较了两种优化方法的差别及适应性。方法 1:提高变性温度至 97℃ ;方法 2 :添加混合改性剂 (DMSO 4 % 甘油 10 % )。结果 :与方法 1相比 ,方法 2可降低变性温度 5℃ ,升高退火温度 9℃ ,降低镁离子浓度至 0 .5mmol/L ,降低TaqDNA聚合酶用量至 0 .1U(30 μl体系 ) ,PCR产物量显著提高 ,且可消除植物DNA粗提物中杂质的干扰。结论 :通过提高退火温度及添加改性剂可克服高G +C含量金银花nrDNAITS区序列扩增的困难 ,该方法的建立有助于解决植物来源DNA模板的PCR扩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NRDNA ITS区 高G+C含量 PCR扩增 反应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D的建立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蒲淑萍 王希 段昌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36-438,442,共4页
目的:建立优化的RAPD反应条件,为进一步迸行遗传监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按常规方法制备小鼠基因组DNA,在一定的 RAPD-PCR反应条件下分别改变各组份浓度及退火温度。扩增产物在含溴化乙锭的 1.5%琼脂糖凝胶中电... 目的:建立优化的RAPD反应条件,为进一步迸行遗传监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按常规方法制备小鼠基因组DNA,在一定的 RAPD-PCR反应条件下分别改变各组份浓度及退火温度。扩增产物在含溴化乙锭的 1.5%琼脂糖凝胶中电泳,紫外透射仪上观察照相。结果:当Mg2+浓度为1.5mmol/L,4种dNTPs各为150umol/Laq酶为15U,引物为0.2mol/L,模板DNA为50ng,退火温度为38℃,RAPD-PCR扩增效果好。结论:在优化的条件下规范操作,RAPD的稳定性、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 基因组DNA 优化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固碳微生物的绝对定量检测实验设计
10
作者 付小花 陈皓 +2 位作者 张华 周磊 唐贤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2,共5页
为了定量检测土壤中的固碳微生物,设计以功能基因cbbL为靶标的固碳微生物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dPCR)检测方法。选择合适的引物探针,从退火温度、探针浓度以及引物浓度进行反应条件的优化,分析ddPCR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敏感性、重... 为了定量检测土壤中的固碳微生物,设计以功能基因cbbL为靶标的固碳微生物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dPCR)检测方法。选择合适的引物探针,从退火温度、探针浓度以及引物浓度进行反应条件的优化,分析ddPCR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敏感性、重复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当退火温度为55.8℃、探针与引物浓度分别为350、750 nmol/L时,建立的cbbL-ddPCR扩增反应效率最高,阴阳性微滴分布界限最明显,平均拷贝数较高;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3×10^(0)~2.3×10^(5)copies/μL-DNA,曲线方程y=0.1077x-95.562,相关系数R^(2)为0.9997,检出限为0.5 copy/μL-DNA,21个重复的变异系数仅为3.92%,与其他4种非固碳微生物DNA未发生交叉反应。所建立的cbbL-ddPCR方法可用于土壤微生物固碳潜能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 固碳微生物 cbbL基因 反应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山东分离株随机扩增DNA(RAPD)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耿艳红 南松剑 +1 位作者 王雪峰 王领超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1-388,共8页
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筛选随机引物,应用100条随机引物对山东省临床病例中分离的20株猪链球菌做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型研究。结果有23条引物呈现良好的多态性和稳定性,可产生稳定、复杂的指纹图谱。采用SPSS12.0软件分析了不同菌... 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筛选随机引物,应用100条随机引物对山东省临床病例中分离的20株猪链球菌做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型研究。结果有23条引物呈现良好的多态性和稳定性,可产生稳定、复杂的指纹图谱。采用SPSS12.0软件分析了不同菌株间的遗传距离,20株的遗传距离为0.041-0.727,平均距离为0.293,其中第9株和第12株的遗传距离最大,据此绘制出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树状图,20株猪链球菌可被分为四个聚类群。研究结果表叫,RAPD指纹图基因分型法具有分型率高、分辨力强、简捷快速等优点,不需要已知核酸系列,使各类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分离鉴定的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RAPD 优化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水解酸化-好氧生化组合工艺处理液晶显示屏清洗废水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天号 陆雪梅 徐炎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9-102,共4页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法作为液晶显示屏清洗废水的物化预处理工艺,探讨了H2O2投加量、反应初始p H、反应时间以及H2O2与Fe SO4的投加量比对Fenton试剂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试剂对该废水预处理的优化反应条件为:质量分数30%的...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法作为液晶显示屏清洗废水的物化预处理工艺,探讨了H2O2投加量、反应初始p H、反应时间以及H2O2与Fe SO4的投加量比对Fenton试剂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试剂对该废水预处理的优化反应条件为:质量分数30%的双氧水投加量1.0 m L/L,反应初始p H为3,反应时间180 min,n(H2O2):n(Fe SO4)为5:1。经过Fenton试剂氧化预处理后的废水通过水解酸化-好氧生化处理后,COD和TOC的生化去除率分别达到94%和93%以上;且经过Fenton试剂氧化预处理后,水解酸化-好氧生化系统的COD容积负荷NV由原来直接生化的0.3~0.35 kg/(m3·d)提高至0.45~0.55 kg/(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屏清洗废水 Fenton预处理 优化反应条件 生化容积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合成纳米方钠石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小月 周勇敏 侯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49-251,共3页
在常压开放体系下,以水作为溶剂,利用微波辅助加热方式合成结晶度高的纳米方钠石。使用X射线激光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实验结果进行表征,比较不同的反应时间、温度和硅铝比对合成结果的影响,优化反应条件。当硅铝比为2.8、反应... 在常压开放体系下,以水作为溶剂,利用微波辅助加热方式合成结晶度高的纳米方钠石。使用X射线激光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实验结果进行表征,比较不同的反应时间、温度和硅铝比对合成结果的影响,优化反应条件。当硅铝比为2.8、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100 min时,合成了粒径在30 nm左右的纳米方钠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纳米方钠石 优化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氯溶液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陆清 许强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1期74-76,共3页
二氧化氯是新一代环保安全高效消毒剂,同时也是优良的水处理剂、漂白剂、食品保鲜剂、防腐剂、除臭剂。稳定二氧化氯溶液因具有不挥发、不易燃、易储存的特点而备受青睐。探索了氯酸钠-甲醇-硫酸法制备稳定二氧化氯溶液的制取方法、工... 二氧化氯是新一代环保安全高效消毒剂,同时也是优良的水处理剂、漂白剂、食品保鲜剂、防腐剂、除臭剂。稳定二氧化氯溶液因具有不挥发、不易燃、易储存的特点而备受青睐。探索了氯酸钠-甲醇-硫酸法制备稳定二氧化氯溶液的制取方法、工艺流程,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氯酸钠浓度、硫酸用量、甲醇用量及反应温度对二氧化氯收率的影响,确定了优化组合为:氯酸钠浓度为4.0mol/L、硫酸用量以硫酸与氯酸钠摩尔比计为2.0、甲醇用量以甲醇与氯酸钠摩尔比计为0.16、反应温度55℃,反应生成的气体用食品级碳酸盐水溶液吸收,二氧化氯收率达到88.9%,产品达到食品添加剂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二氧化氯溶液 制备工艺 反应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甲氧基乙基)苯酚的制备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锦桃 陈英奇 +1 位作者 戴立言 姚善泾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9-301,共3页
本文以对硝基甲苯和多聚甲醛为原料,经缩合、甲基化、还原、重氮化、水解等反应制备了合成美多心安的重要中间体4-(2′-甲氧基乙基)苯酚, 并对该路线的关健步骤——对硝基甲苯与多聚甲醛的缩合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了较合理的条件... 本文以对硝基甲苯和多聚甲醛为原料,经缩合、甲基化、还原、重氮化、水解等反应制备了合成美多心安的重要中间体4-(2′-甲氧基乙基)苯酚, 并对该路线的关健步骤——对硝基甲苯与多聚甲醛的缩合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了较合理的条件为: 溶剂:DMSO; 催化剂:苯酚钾; 配料比:2.50-1.67。 该条件下对硝基甲苯的转化率及选择率可达31%和72%。未反应的对硝基甲苯可回收套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甲氧基乙基)苯酚 美多心安中间体 反应条件优化 合成 β-多体阻滞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己酮二乙缩酮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世界 戴立言 +1 位作者 王晓钟 陈英奇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0-93,共4页
环己酮二乙缩酮广泛应用于医药中间体的合成,也可以用于合成1-乙氧基环己烯,继而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和医药中间体。其制备方法是以氯化铵为催化剂,原甲酸三乙酯为解水剂,由无水乙醇和环己酮缩合合成。此方法具有催化剂便宜易得,可回收,... 环己酮二乙缩酮广泛应用于医药中间体的合成,也可以用于合成1-乙氧基环己烯,继而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和医药中间体。其制备方法是以氯化铵为催化剂,原甲酸三乙酯为解水剂,由无水乙醇和环己酮缩合合成。此方法具有催化剂便宜易得,可回收,反应后处理方便,工业三废少,收率高等优点,是环境友好的清洁生产过程。今通过各种影响因素研究实验得出了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环己酮用量为29.4g(0.3mol)时,环己酮与原甲酸三乙酯摩尔比1:1.2,环己酮与无水乙醇摩尔比1:3,催化剂0.006mol,回流下反应,反应时间90min,产品收率91.8%,产品纯度和结构由气相色谱、气质联用仪及核磁共振仪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酮 原甲酸三乙酯 环己酮二乙缩酮 无水氯化铵 反应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霜霉病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9
17
作者 闫思远 王小利 +1 位作者 杜娟 顾沛雯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95-1001,共7页
建立了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体系,为葡萄霜霉病的早期诊断和预测预报提供依据。根据葡萄霜霉病菌的rDNA-ITS全长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7对引物,建立并优化... 建立了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体系,为葡萄霜霉病的早期诊断和预测预报提供依据。根据葡萄霜霉病菌的rDNA-ITS全长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7对引物,建立并优化了葡萄霜霉病菌LAMP反应体系。利用该检测体系对包括P.viticola在内的14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基因组进行LAMP扩增,验证所建立体系的特异性,并对灵敏性进行评价。使用优化后的检测体系对田间发病叶片的总DNA基因组进行扩增,确认了所建立的检测体系的实用性。通过对比7对引物的特异性,筛选出1对特异性良好的引物。LAMP最佳反应条件为:以PVITFIP-1/PVITBIP-1和PVITF3-1/PVITB3-1为引物,反应体系中Bst DNA聚合酶含量为0.32 U·μL-1,在62℃反应60 min可以检出葡萄霜霉病菌DNA,其灵敏度为0.3 ng·μL-1。初步在田间使用该技术,可以检测到葡萄霜霉病菌,说明所建立的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构建的葡萄霜霉病菌LAMP检测体系高效,特异性强,可以用于检测田间的葡萄霜霉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霜霉病菌 LAMP 检测引物筛选 反应条件优化 田间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白粉病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雯雯 刘心缘 +1 位作者 马云妮 顾沛雯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2-29,共8页
为了建立高效准确的葡萄白粉病菌(Uncinula necator)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体系,为葡萄白粉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预警提供依据,根据葡萄白粉病菌细胞色素P450全长基因序列设计合成3组LAMP引物并进行筛选,对包括葡萄白粉病菌在内的11种... 为了建立高效准确的葡萄白粉病菌(Uncinula necator)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体系,为葡萄白粉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预警提供依据,根据葡萄白粉病菌细胞色素P450全长基因序列设计合成3组LAMP引物并进行筛选,对包括葡萄白粉病菌在内的11种植物病原真菌的DNA进行LAMP扩增,检测体系的特异性,建立并优化葡萄白粉病菌LAMP反应体系,评价体系的灵敏性。使用优化后的检测体系扩增田间发病叶片的总DNA,检测所建立体系的实用性。LAMP最佳反应条件是:以UNITF3-1/UNITB3-1为外引物,以UNITFIP-1/UNITBIP-1为内引物,62℃反应60 min,Bst DNA聚合酶浓度为0.320 U/μL,甜菜碱浓度为0.8 mol/L,dNTPs浓度为2.6 mmol/L,Mg浓度为4.8 mmol/L,内外引物配比为6∶1,能够检测出葡萄白粉病菌DNA,灵敏度为1 pg/μL。应用已建立的检测体系对田间采集的病叶样品进行检测,能够检测到葡萄白粉病菌,准确率达100%。综上,建立的葡萄白粉病菌LAMP检测体系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田间葡萄白粉病菌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白粉病菌 LAMP 引物筛选 反应条件优化 田间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卷叶伴随病毒-3 RT-LAMP检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强强 王雯雯 +3 位作者 闫思远 李玲 王若彤 顾沛雯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66-2174,共9页
为实现葡萄生产中对葡萄卷叶伴随病毒-3(GLRaV-3)的快速检测。本研究以GLRaV-3的CP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KC477128.1)为靶序列设计并合成了3对逆转录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RTLAMP)引物,建立并优化GLRaV-3的RT-LAMP检测方法。结果表明,... 为实现葡萄生产中对葡萄卷叶伴随病毒-3(GLRaV-3)的快速检测。本研究以GLRaV-3的CP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KC477128.1)为靶序列设计并合成了3对逆转录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RTLAMP)引物,建立并优化GLRaV-3的RT-LAMP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在恒温64℃下反应1 h完成对GLRaV-3的检测,引物GLRaV3-LAMP-Ⅰ特异性高,不与GLRaV-1~2、葡萄扇叶病毒、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葡萄病毒A、灰皮诺葡萄病毒和葡萄浆果内坏死病毒等7种葡萄常见病毒发生交叉反应;RNA最低检测限为10 pg·μL^(-1),灵敏度是逆转录PCR(RT-PCR)的10倍。田间样品检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常规RT-PCR法检测一致率为100%。综上,本研究建立的GLRaV-3 RT-LAMP检测体系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实用性强等特点,可应用于田间葡萄卷叶病样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卷叶伴随病毒3 RT-LAMP 引物筛选 反应条件优化 田间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