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反分析方法在地应力与裂缝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钦节 闫相祯 杨秀娟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31,共6页
应用优化反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地应力及裂缝分析模型,该模型可以利用声波、密度和自然伽马等资料求取井筒附近的岩石力学参数、地应力及裂缝参数的连续剖面,为钻井过程中保持井眼稳定、压裂设计等提供参考。以胜利油田纯... 应用优化反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地应力及裂缝分析模型,该模型可以利用声波、密度和自然伽马等资料求取井筒附近的岩石力学参数、地应力及裂缝参数的连续剖面,为钻井过程中保持井眼稳定、压裂设计等提供参考。以胜利油田纯化油区几十口井的实际资料为例进行计算分析,获取了相应的地应力及裂缝分布规律,并首次回归拟合了该油区三向地应力随深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大量试验结果和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成本较低,适应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反分析 岩石应力 测井数据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仙庄煤矿南翼地应力原位测试及其最优化反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钦节 杨科 +1 位作者 史厚桃 陶睿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34,共5页
地应力在软岩或深部煤矿设计、施工与安全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采用空心包体应变计法对朱仙庄煤矿南翼II、III 水平进行了地应力原位测试,获得了该矿地应力大小及主要方位;以此作为约束条件,基于多目标约束的最优化方法利用ANSYS 软... 地应力在软岩或深部煤矿设计、施工与安全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采用空心包体应变计法对朱仙庄煤矿南翼II、III 水平进行了地应力原位测试,获得了该矿地应力大小及主要方位;以此作为约束条件,基于多目标约束的最优化方法利用ANSYS 软件建立了朱仙庄煤矿南翼地应力最优化反分析模型,反演得出了最优边界条件,并用数值分析了该区域地应力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朱仙庄煤矿南翼地应力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且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最大主应力值变化范围是20~25 MPa,方位则分布在N 60°E 和N 75°E 之间,其水平地应力非均匀系数为1.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仙庄煤矿 地应力 原位测试 优化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参数优化反分析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黄耀英 吴中如 +1 位作者 王德信 苏静波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共5页
研究了区间参数摄动法和区间参数优化反分析法,提出了区间参数单调性优化反分析法.基于可变容差优化反分析法,开发了区间优化反分析程序.通过分析得出结论:(1)可利用区间数概念合理解决监测资料中分离分量相关性的问题;(2)可利用工程结... 研究了区间参数摄动法和区间参数优化反分析法,提出了区间参数单调性优化反分析法.基于可变容差优化反分析法,开发了区间优化反分析程序.通过分析得出结论:(1)可利用区间数概念合理解决监测资料中分离分量相关性的问题;(2)可利用工程结构中位移为待反分析材料参数的增函数或减函数的测点位移的上、下限,来反演得到不确定性材料参数的上、下限;(3)工程算例分析表明,区间参数摄动优化反分析法和区间参数单调性优化反分析法都能得到令人满意的参数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参数摄动法 区间参数优化反分析 材料参数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反分析方法在桩基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素华 徐天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2-19,共8页
本文将应力波理论、优化理论及反分析方法相结合,对高应变动力试桩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探讨,建立了一套实用完善的桩土体系模型,编制了桩的优化波动反分析程序。该程序能够以现场量测信息为依据,针对复杂的桩周岩土体系介质,优化反分析出... 本文将应力波理论、优化理论及反分析方法相结合,对高应变动力试桩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探讨,建立了一套实用完善的桩土体系模型,编制了桩的优化波动反分析程序。该程序能够以现场量测信息为依据,针对复杂的桩周岩土体系介质,优化反分析出一组最佳的桩土体系参数,从而确定桩身质量完整性、极限承载力和土阻力分布等,并模拟静压试验的P-S曲线。通过工程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该程序具有计算速度快、收敛精度高、方便实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优化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岩土工程反分析研究 被引量:34
5
作者 高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95-798,共4页
岩土工程优化反分析本质上看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非线性函数优化问题,采用全局优化算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理想途径,但由于优化反分析中多次调用正分析的特点使得整个算法的计算效率很低。为了提高优化反分析的计算效率,把一种计算效率更高... 岩土工程优化反分析本质上看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非线性函数优化问题,采用全局优化算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理想途径,但由于优化反分析中多次调用正分析的特点使得整个算法的计算效率很低。为了提高优化反分析的计算效率,把一种计算效率更高的新型仿生算法——粒子群优化引入岩土工程反分析领域,提高反分析的计算效率。在此基础上,结合有限元数值分析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岩土工程优化反分析算法——粒子群优化反分析。并通过一个简单算例验证了该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反分析 全局优化算法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岩应力-渗流耦合问题的反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创周 杨林德 +1 位作者 刘成学 李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56-1162,共7页
在岩土工程实践中对于诸如各向异性岩体的应力-渗流耦合分析等复杂问题,建立用于同时确定多类参数的反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以位移量测信息为基础信息,对基于复变量微分法的优化算法(Levenberg-Marquit法)引入异步长因子矩阵Y(k),建... 在岩土工程实践中对于诸如各向异性岩体的应力-渗流耦合分析等复杂问题,建立用于同时确定多类参数的反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以位移量测信息为基础信息,对基于复变量微分法的优化算法(Levenberg-Marquit法)引入异步长因子矩阵Y(k),建立同时反演确定初始地应力、围岩性态参数和渗透系数的协同优化变步长反演算法。对不同的参数借助搜索迭代过程,确定不同的步长因子系数。异步长因子矩阵可使在峰值附近不收敛的参数重新选择搜索方向,使其收敛至精确值。算例表明,异步长因子矩阵可成功地用于协调各类参数敏感性之间的差异,从而有效改进多参数耦合反演的收敛性和收敛速度,使算法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为岩土工程的复杂问题的求解提供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岩石 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优化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集层裂缝预测分析的多参数判据法 被引量:7
7
作者 闫相祯 王志刚 +1 位作者 刘钦节 杨秀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9-755,共7页
利用优化反分析方法获得目标区地应力场分布,并考虑储集层岩石多轴应力状态,提出了储集层裂缝预测分析的多参数判据法。该方法采用基于多个岩石材料参数建立的破坏曲面作为边界条件,通过研究应力状态函数与破坏曲面间的相互关系预测... 利用优化反分析方法获得目标区地应力场分布,并考虑储集层岩石多轴应力状态,提出了储集层裂缝预测分析的多参数判据法。该方法采用基于多个岩石材料参数建立的破坏曲面作为边界条件,通过研究应力状态函数与破坏曲面间的相互关系预测分析储集层裂缝发育情况,并根据关键井处的实测裂缝参数计算得出储集层平面内各点处的裂缝密度。利用该方法对江苏油田某区块油藏进行计算分析,研究了储集层关键井点处裂缝密度与数值模拟得出的发育指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储集层裂缝体密度与发育指数的常用对数问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对该区块油藏裂缝发育程度及密度进行预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油藏目标层段储集层裂缝体密度主要分布在0.23-1.20m^2/m^3且受断层和构造部位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反分析 地应力 应力函数 破坏曲面 多参数判据法 储集层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反演 被引量:8
8
作者 朱彦鹏 马金莲 +1 位作者 叶帅华 马孝瑞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41,共6页
鉴于传统位移优化反分析复杂的数学运算和迭代程序编制,提出了将强度折减法与位移优化反分析法相结合求解边坡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将双参数优化模型转变为单参数优化模型,通过折减系数将位移与抗剪强度参数联系起来,并结合有限元分析... 鉴于传统位移优化反分析复杂的数学运算和迭代程序编制,提出了将强度折减法与位移优化反分析法相结合求解边坡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将双参数优化模型转变为单参数优化模型,通过折减系数将位移与抗剪强度参数联系起来,并结合有限元分析、数据拟合、最小二乘法优化,反演边坡岩土体折减系数。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合理选取初始值的条件下,通过该方法可以求得边坡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该方法不仅避免了复杂的数学计算和迭代程序的编制,还克服了双参数反演时二元线性或非线性回归引起的较大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剪强度参数 优化反分析 强度折减法 非线性分析 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求堤坝渗流计算参数的复合形法 被引量:4
9
作者 汪自力 杨静熙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1期41-45,共5页
以堤坝渗流分析为基础,根据典型堤段的测压管观测资料及现场勘测和 室内试验结果,运用反问题分析中的间接分析法,将数值分析中的有限元法 和数学规划中的复合形法结合起来,通过不断修正土的渗透系数,使得一些 观测值与相应的计算... 以堤坝渗流分析为基础,根据典型堤段的测压管观测资料及现场勘测和 室内试验结果,运用反问题分析中的间接分析法,将数值分析中的有限元法 和数学规划中的复合形法结合起来,通过不断修正土的渗透系数,使得一些 观测值与相应的计算值差异最小,从而使堤段的渗流计算结果更切合实际. 算例表明了此种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 有限元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库存量动态预测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保辉 闫相祯 +1 位作者 杨秀娟 冯耀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86-2289,共4页
基于有限元法和最优化方法建立了衰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库存量动态预测的多井约束优化反分析模型。该模型根据研究区域观察井实测压力资料进行反演,通过反复调整注采量使得观察井模拟压力值与实测压力值达到最优拟合,得到衰竭气藏型地下... 基于有限元法和最优化方法建立了衰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库存量动态预测的多井约束优化反分析模型。该模型根据研究区域观察井实测压力资料进行反演,通过反复调整注采量使得观察井模拟压力值与实测压力值达到最优拟合,得到衰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真实库存量。最后以国内某拟建水驱气藏型地下储气库为例,以各时刻动态正分析计算结果作为"假想"的实测压力数据进行地下储气库库存量动态反演。计算结果表明:反演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算例证明了多井约束优化反分析模型的计算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竭气藏 地下储气库 库存量 有限元 优化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砂岩力学试验及复杂断块裂缝分布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新波 熊光勤 +2 位作者 刘桂玲 田炜 闫相祯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共7页
通过岩石抗拉强度试验和快速直接剪断试验对江苏油田某区块多口油井岩芯进行试验,获取相应层段的岩石抗拉强度及抗剪强度,利用测井资料中的声波等数据得到井筒附近的岩石力学参数。应用非连续模型中的接触单元描述断层系统与地层间的非... 通过岩石抗拉强度试验和快速直接剪断试验对江苏油田某区块多口油井岩芯进行试验,获取相应层段的岩石抗拉强度及抗剪强度,利用测井资料中的声波等数据得到井筒附近的岩石力学参数。应用非连续模型中的接触单元描述断层系统与地层间的非连续错动,考虑沉积相引起地层的非均质性,运用多目标约束优化反分析法对江苏油田某区块含复杂断裂系统的致密砂岩油藏地应力场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实现地应力场的精细预测,得到复杂断块致密砂岩油藏地应力场等值线图。针对区块出现拉伸破坏和剪切破坏,利用Griffith张破裂准则和Coulomb-Navier剪破裂准则对油藏区域进行拉伸裂缝及剪切裂缝预测,最终得到裂缝综合发育分布图,确定裂缝相对发育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断层歼灭处及复合断层交叉处地应力变化较大,对地应力场分布影响较大;断层内部裂缝较为发育,受断层系统影响复杂的区域,裂缝发育不均衡,且裂缝发育程度受沉积相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试验 裂缝分布 非连续模型 地应力场 优化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ndWPSO-LSSVM optimization feedback method for large underground cavern and its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被引量:2
12
作者 聂卫平 徐卫亚 刘兴宁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8期2354-2364,共11页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underground caverns, by using the safety factor of surrounding rock mass point as the control standard of cavern stability, RandWPSO-LSSVM optimiz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flo...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underground caverns, by using the safety factor of surrounding rock mass point as the control standard of cavern stability, RandWPSO-LSSVM optimiz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flow process of large underground cavern anchor parameters were established. By applying the optimization feedback method to actual project, the best anchor parameters of large surge shaft five-tunnel area underground cavern of the Nuozhadu hydropower station were obtained through optimiz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ed effect of LSSVM prediction model obtained through RandWPSO optimization is good,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Combination of the best anchor parameters obtained is 114131312, that is, the locked anchor bar spacing is 1 m x 1 m, pre-stress is 100 kN, elevation 580.45-586.50 m section anchor bar diameter is 36.00 mm, length is 4.50 m, spacing is 1.5 m × 2.5 m; anchor bar diameter at the five-tunnel area side wall is 25.00 mm, length is 7.50 m, spacing is 1 m× 1.5 m, and the shotcrete thickness is 0.15 m. The feedback analyses show that the optimization feedback method of large underground cavern anchor parameters is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which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ensuring the stability of large underground caverns and for saving project inves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dom weight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large undergrotmd cavern anchor oarameters optimization feedback rock-ooint safety fa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