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库存电池的光储换电站优化充电策略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子奇 侯思祖 郭威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2-148,176,共8页
库存电池数量对电动汽车换电站的运行有重要的影响,但已有针对换电模式的研究忽略了这一因素,导致优化结果的可行性难以得到保证。为此,提出了将库存电池纳入光储换电站模型的优化充电策略,对库存电池数量进行规划并研究基于库存电池的... 库存电池数量对电动汽车换电站的运行有重要的影响,但已有针对换电模式的研究忽略了这一因素,导致优化结果的可行性难以得到保证。为此,提出了将库存电池纳入光储换电站模型的优化充电策略,对库存电池数量进行规划并研究基于库存电池的优化运行问题。首先,建立光储换电站的数学模型;然后,将库存电池按照调度周期初始状态分为库存耗尽电池(DB)、满容量电池(FB),结合二者与换电行为之间的时间耦合性,提出基于库存电池充换电约束的充电模型;最后,在总成本中计入充电成本和库存电池购置成本,建立优化充电策略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算例结果表明:库存DB数量的递增会减少充电策略对换电时间的依赖性并降低所需库存FB数量的最小值,但追求充电成本最小化会导致库存电池的成本过高;基于模型所得最优库存电池数量在充分利用分时电价的基础上控制了电池数量,同时实现了储能的最大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光储换电站 库存电池 时间耦合性 优化充电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集群优化充电多时段有功无功混合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2
作者 高爽 原凯 +2 位作者 孙充勃 宋毅 王世举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共6页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能量和充换电设施无功调节能力的综合利用问题,提出一种多时间尺度有功无功混合控制的电动汽车集群优化充电策略,在满足充电需求的同时参与电网优化调度并提供无功支持。优化充电策略的第1阶段为充电功率调节,建立多时...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能量和充换电设施无功调节能力的综合利用问题,提出一种多时间尺度有功无功混合控制的电动汽车集群优化充电策略,在满足充电需求的同时参与电网优化调度并提供无功支持。优化充电策略的第1阶段为充电功率调节,建立多时段充电能量调度优化模型;第2阶段考虑充电设施有功无功解耦度的无功调节约束,根据第1阶段的电动汽车充电计划,在各时段内独立执行基于电动汽车并网拓扑结构的无功优化。两阶段有功无功混合控制方式简化了充电能量优化调度和无功优化问题的复杂度,提升了电网运行的经济安全性和供电质量,为大规模接入电网的电动汽车集群实时调控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集群 优化充电策略 多时段功率调节 无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块分割式电池的换电站充电策略优化 被引量:13
3
作者 毛海鹏 张勇军 +1 位作者 王浩林 羿应棋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1-117,共7页
换电模式因具有方便统一管理和利于快捷出行的特点,成为电动汽车不可或缺的一种能源供给模式,充分发挥换电模式的优势进行有序充电对换电站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采用K最邻近算法对考虑变量间存在耦合关系的出行数据进行拟合的基础上... 换电模式因具有方便统一管理和利于快捷出行的特点,成为电动汽车不可或缺的一种能源供给模式,充分发挥换电模式的优势进行有序充电对换电站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采用K最邻近算法对考虑变量间存在耦合关系的出行数据进行拟合的基础上,建立以电池间的状态转移关系为主要约束条件,以换电站的运营净利润为优化目标的模块分割式换电站有序充电模型,最后采用CPLEX求解器对该混合整数规划问题进行求解,并结合不同的电价策略加以分析。算例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电价策略下,相较于整车式换电站,模块分割式换电站在提高运营净利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且合理的电价策略能更加充分地发挥换电站的削峰填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分割式电池 K最邻近算法 换电站 换电模式 充电策略优化 混合整数规划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MPC的锂离子电池快速安全充电策略
4
作者 秦东晨 罗庆洲 +2 位作者 杨俊杰 陈江义 武红霞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年第5期90-97,共8页
针对锂离子电池充电过程中速度缓慢、过度升温、析锂及过充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PSO)的模型预测控制(MPC)充电策略。首先,建立了锂离子电池的等效电路-热-电化学-老化耦合模型,结合等效电路模型与电化学模型的优点,准确预... 针对锂离子电池充电过程中速度缓慢、过度升温、析锂及过充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PSO)的模型预测控制(MPC)充电策略。首先,建立了锂离子电池的等效电路-热-电化学-老化耦合模型,结合等效电路模型与电化学模型的优点,准确预测充电过程中的端电压、温度变化及老化机制(如SEI膜增长、活性材料损失和析锂导致的容量损失)。其次,对耦合模型离散化处理,构建充电的空间状态模型,并增加避免热失控、析锂及过充的安全约束。基于空间状态模型,预测充电系统未来状态,并构建描述充电时间及损耗的代价函数。最后,通过改进PSO算法求解最优充电电流序列,实现对充电过程的实时优化。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在显著缩短充电时间的同时,有效控制了电池温度、端电压及析锂过电势,避免了热失控、析锂和过充等安全问题。通过实验与3种传统充电策略对比,结果表明:该策略充电时间缩短约17.3%~61.1%,且平均每次充电的容量衰减量相对于额定容量降低7.6%~36%,可为锂电池充电优化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充电策略优化 MPC 电池性能 电池安全 电池容量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