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伐藤处理下次生林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群分布格局
被引量:
7
1
作者
陈国德
童思远
+4 位作者
杜尚嘉
钟圣赟
符溶
吴海霞
余雪标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60,69,共8页
探讨不同伐藤处理对次生林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为次生林群落的保育修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五指山市受藤本植物危害严重的低海拔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分别对未做伐藤处理、伐藤1 ...
探讨不同伐藤处理对次生林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为次生林群落的保育修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五指山市受藤本植物危害严重的低海拔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分别对未做伐藤处理、伐藤1 a处理和伐藤3 a处理的次生林群落林下植被进行调查。经分析发现:(1)研究区林下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共出现137种植物,隶属59科103属,伐藤处理可使次生林群落灌、草层物种数量发生明显变化。(2)伐藤处理可显著提高研究区次生林群落灌木层4种多样性指数;同时,伐藤处理也可使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发生剧烈变化,且随着伐藤年限的延长,草本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增大(P<0.05)。(3)伐藤处理可使研究区次生林群落灌、草层优势种数量明显增多,利于林下植被的均衡生长和恢复演替。(4)不同伐藤处理下的次生林群落灌草层优势种(IV≥4)均呈聚集分布,伐藤处理可显著改变次生林群落灌木层物种种群分布格局,有助于推动草本层中乔木等生活型植物的天然更新。综上可知,在研究区次生林群落恢复演替的过程中,应及时进行伐藤处理,增加林内透光度,以利于林下植被的稳定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山市
次生林群落
伐藤处理
物种多样性
优势种群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勤绿洲一荒漠过渡带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郭树江
杨自辉
+4 位作者
王多泽
李得禄
李爱德
詹科杰
王强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2-96,共5页
以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法,通过计算各类型区域内物种的重要值、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ner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物种均匀度指数(Jsw)、扩散系数(C)、负二项参数(K)、平均拥挤度(m*)、丛生指标(I...
以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法,通过计算各类型区域内物种的重要值、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ner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物种均匀度指数(Jsw)、扩散系数(C)、负二项参数(K)、平均拥挤度(m*)、丛生指标(I)、聚块性指标(PI)、Green指数(GI)、Cassie指标(CA)、扩散性指数(Iδ),研究了绿洲-荒漠水平距离8 km区域内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优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绿洲-荒漠过渡带优势种种群为沙拐枣、唐古特白刺、梭梭,伴生物种有刺沙蓬、雾冰藜、芦苇、沙蓬等。受生境和沙丘类型的影响,各种群均呈聚集分布格局,但聚集程度有一定差异性;物种多样性、丰富度随绿洲-荒漠梯度而呈规律性变化,总体表现为减小趋势。该区域生境和沙丘类型是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物种多样性及种群分布格局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过渡带
物种多样性
优势种群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伐藤处理下次生林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群分布格局
被引量:
7
1
作者
陈国德
童思远
杜尚嘉
钟圣赟
符溶
吴海霞
余雪标
机构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海南大学林学院
出处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60,69,共8页
基金
海南省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项目(KYYS-2018-25
No.SQ2017JSKF0030)。
文摘
探讨不同伐藤处理对次生林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为次生林群落的保育修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五指山市受藤本植物危害严重的低海拔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分别对未做伐藤处理、伐藤1 a处理和伐藤3 a处理的次生林群落林下植被进行调查。经分析发现:(1)研究区林下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共出现137种植物,隶属59科103属,伐藤处理可使次生林群落灌、草层物种数量发生明显变化。(2)伐藤处理可显著提高研究区次生林群落灌木层4种多样性指数;同时,伐藤处理也可使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发生剧烈变化,且随着伐藤年限的延长,草本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增大(P<0.05)。(3)伐藤处理可使研究区次生林群落灌、草层优势种数量明显增多,利于林下植被的均衡生长和恢复演替。(4)不同伐藤处理下的次生林群落灌草层优势种(IV≥4)均呈聚集分布,伐藤处理可显著改变次生林群落灌木层物种种群分布格局,有助于推动草本层中乔木等生活型植物的天然更新。综上可知,在研究区次生林群落恢复演替的过程中,应及时进行伐藤处理,增加林内透光度,以利于林下植被的稳定恢复。
关键词
五指山市
次生林群落
伐藤处理
物种多样性
优势种群分布格局
Keywords
Wuzhishan City
secondary forest community
cutting lianas processing
species diversity
dominant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pattern
分类号
S718.5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勤绿洲一荒漠过渡带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郭树江
杨自辉
王多泽
李得禄
李爱德
詹科杰
王强强
机构
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2-9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60321
30872069)
国家公益性行业(林业)科研专项(200804031)
文摘
以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法,通过计算各类型区域内物种的重要值、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ner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物种均匀度指数(Jsw)、扩散系数(C)、负二项参数(K)、平均拥挤度(m*)、丛生指标(I)、聚块性指标(PI)、Green指数(GI)、Cassie指标(CA)、扩散性指数(Iδ),研究了绿洲-荒漠水平距离8 km区域内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优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绿洲-荒漠过渡带优势种种群为沙拐枣、唐古特白刺、梭梭,伴生物种有刺沙蓬、雾冰藜、芦苇、沙蓬等。受生境和沙丘类型的影响,各种群均呈聚集分布格局,但聚集程度有一定差异性;物种多样性、丰富度随绿洲-荒漠梯度而呈规律性变化,总体表现为减小趋势。该区域生境和沙丘类型是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物种多样性及种群分布格局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
绿洲过渡带
物种多样性
优势种群分布格局
Keywords
transition zone
species diversity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dominant population
分类号
Q145 [生物学—生态学]
X17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伐藤处理下次生林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群分布格局
陈国德
童思远
杜尚嘉
钟圣赟
符溶
吴海霞
余雪标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民勤绿洲一荒漠过渡带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郭树江
杨自辉
王多泽
李得禄
李爱德
詹科杰
王强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