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势种去除对崇明东滩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项世亮 吕永苗 +2 位作者 戴文龙 王天厚 汪承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45-1255,共11页
盐沼生态系统环境梯度明显,物种组成较简单,是研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理想对象。本研究以崇明东滩盐沼湿地为研究区域,研究优势种去除对植物群落结构以及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去除处理仅对植物群落分株密度有... 盐沼生态系统环境梯度明显,物种组成较简单,是研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理想对象。本研究以崇明东滩盐沼湿地为研究区域,研究优势种去除对植物群落结构以及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去除处理仅对植物群落分株密度有极显著效应(P<0.01)。去除组和对照组物种组成差异随时间增加而减小,处理效应逐渐减弱。(2)去除组底栖动物密度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3)盐沼植物群落特征与底栖动物群落有密切关系,植物密度、冠层高度与底栖动物密度相关性极显著。去除优势种后,植物群落分株密度升高,群落内剩余物种占比有所上升,次优势种对群落的补偿效应具有较大贡献;而底栖动物群落密度下降,其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密度并不一致。上述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变化影响了盐沼湿地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和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而可能影响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东滩 底栖动物群落 盐沼植物群落 优势物种去除 湿地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不同海拔梯度上增温和优势植物物种去除对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影响
2
作者 王安阔 王娓 曾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9-309,共11页
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两个海拔梯度(3200 m和4000 m)上开展实验,研究增温和优势植物物种去除对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NEE)、生态系统呼吸(ER)和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EP)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17年生长季,两个海拔的GEP均高于ER,表明... 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两个海拔梯度(3200 m和4000 m)上开展实验,研究增温和优势植物物种去除对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NEE)、生态系统呼吸(ER)和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EP)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17年生长季,两个海拔的GEP均高于ER,表明这两个生态系统在生长季均表现为碳汇。低海拔(3200 m)的增温对生态系统C通量没有显著的作用,原因可能是增温引起的水分限制。在较湿润的高海拔(4000 m)地区,增温显著提高了生态系统C通量,平均而言,增温引起的GEP增加量(2.30 mg CO_2/(m^2·s))高于ER (0.62mg CO2/(m^2·s)),导致NEE增加。两个海拔优势植物物种的去除对生态系统C通量均没有显著的作用,原因可能是剩余物种的补偿作用,因为去除处理对两个海拔的地上生物量(AGB)和地下生物量(BGB)的影响都不显著。增温和优势物种去除对两个海拔生态系统C通量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揭示土壤湿度在调节高寒草甸生态系统C通量对气候变暖响应方面的重要性,单一优势植物物种的去除可能不会对物种丰富的生态系统C通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增温 优势物种去除 海拔梯度 生态系统碳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