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非线性混合模型的杉木优势木平均高
被引量:
23
1
作者
符利勇
张会儒
唐守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6-71,共6页
从理论上介绍一阶线性化算法和一阶条件期望线性化算法求解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参数,并利用这2种算法分别对杉木优势木平均高进行拟合(选用常用的Logistic模型作为基础模型,把区组作为随机效应因子)。结果表明:2种算法对杉木优势木平均...
从理论上介绍一阶线性化算法和一阶条件期望线性化算法求解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参数,并利用这2种算法分别对杉木优势木平均高进行拟合(选用常用的Logistic模型作为基础模型,把区组作为随机效应因子)。结果表明:2种算法对杉木优势木平均高进行拟合时精度都很高。通过对2种线性化算法进一步比较可得,在分析单木水平非线性混合效应优势木平均高模型时,2种算法拟合效果非常接近,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择其中任意一种算法对杉木优势木平均高进行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混合模型
一阶线性化算法
一阶条件期望线性化算法
杉
木
优势木平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非线性混合模型模拟杉木林优势木平均高
被引量:
44
2
作者
李春明
张会儒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9-95,共7页
介绍国内外利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方法模拟林分优势木平均高的研究进展情况。以江西省大岗山实验局不同初植密度的人工杉木为研究对象,考虑初植密度的随机效应,选择常用的Richards和Logistic形式,通过变换混合效应参数个数来构造优势...
介绍国内外利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方法模拟林分优势木平均高的研究进展情况。以江西省大岗山实验局不同初植密度的人工杉木为研究对象,考虑初植密度的随机效应,选择常用的Richards和Logistic形式,通过变换混合效应参数个数来构造优势木平均高和林龄关系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采用确定系数、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残差等模型评价指标对不同模型的精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Richards形式还是Logistic形式的优势木平均高与林龄关系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其估计精度比传统的回归模型估计精度明显提高;但是增加随机效应参数个数并不一定绝对提高模型的估计精度,相反估计精度有可能下降。以(4)式为基础的Logistic方程中,3个参数都作为混合模型的模拟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
木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优势木平均高
Richards形式
Logistic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立地指数变化及评价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平平
王彦辉
+7 位作者
段文标
王依瑞
于澎涛
甄理
李志鑫
尚会军
史再军
于艺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31,共14页
【目的】在黄土高原研究刺槐人工林优势木平均高及立地指数(基准林龄15年时优势木平均高)对气候和立地因子的响应,建立模型评价立地质量。【方法】对样地调查及文献搜集数据,用外包线法确定优势木平均高的单因子响应规律和适宜函数形式...
【目的】在黄土高原研究刺槐人工林优势木平均高及立地指数(基准林龄15年时优势木平均高)对气候和立地因子的响应,建立模型评价立地质量。【方法】对样地调查及文献搜集数据,用外包线法确定优势木平均高的单因子响应规律和适宜函数形式,然后建立多因子耦合模型并用实测数据率定,籍此评价立地指数空间差异。【结果】地形部位对优势木平均高的影响差异较大,相对得分表现为沟底1.000>塬面0.906>梁坡下部0.837>梁坡中部0.438>沟坡0.210>梁坡上部0.176>梁峁顶0.000。当年均降水量小于550 mm时,优势木平均高随年均降水量升高快速增加,之后渐趋平缓;优势木平均高随年均气温升高呈先增后减,最适范围是7.5~11.0℃。建立了耦合气候和立地因子影响的优势木平均高模型,拟合度较好(R^(2)=0.72)。依据对优势木平均高的影响,将年均气温和降水量都分为4级(<6.0℃,太冷,不能生长;6.0~7.5℃,冷,不宜或较宜生长;7.5~11.0℃,温,最宜生长;>11.0℃,暖,较宜或不宜生长。<400 mm,太旱,不能生长;400~450 mm,旱,不宜生长;450~550 mm,润,较宜生长;>550 mm,湿,最宜生长),据此确定了黄土高原不能刺槐造林的区域,提出了可刺槐造林区域的气候分区,其中温湿区、温润区、暖湿区和温旱区的平均立地指数均为中等或以上(>7.5 m),宜于刺槐生长;但冷旱/润区和暖润区立地较差,整体不宜刺槐生长。对各气候分区,计算了各立地类型(地形部位与坡向的组合)的立地指数,评价了立地质量。【结论】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的立地指数同时受气候和立地因子影响。综合考虑这些影响的气候分区和立地评价可以指导精细的刺槐造林立地选择和林分科学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人工林
立地指数
耦合模型
生长分区
优势木平均高
黄土
高
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非线性混合模型的杉木优势木平均高
被引量:
23
1
作者
符利勇
张会儒
唐守正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6-71,共6页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重点项目"我国典型森林类型健康经营关键技术研究"(201004002)
文摘
从理论上介绍一阶线性化算法和一阶条件期望线性化算法求解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参数,并利用这2种算法分别对杉木优势木平均高进行拟合(选用常用的Logistic模型作为基础模型,把区组作为随机效应因子)。结果表明:2种算法对杉木优势木平均高进行拟合时精度都很高。通过对2种线性化算法进一步比较可得,在分析单木水平非线性混合效应优势木平均高模型时,2种算法拟合效果非常接近,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择其中任意一种算法对杉木优势木平均高进行拟合。
关键词
非线性混合模型
一阶线性化算法
一阶条件期望线性化算法
杉
木
优势木平均高
Keywords
nonlinear mixed effect model
first-order linearization algorithm
first-order conditional expectation linearization algorithm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dominant height
分类号
S758.1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非线性混合模型模拟杉木林优势木平均高
被引量:
44
2
作者
李春明
张会儒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9-95,共7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不同发展阶段的天然林生长模拟研究"(RIFRIGTZGZ2007005)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东北天然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技术试验示范"(2006BAD03A08)部分研究内容
文摘
介绍国内外利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方法模拟林分优势木平均高的研究进展情况。以江西省大岗山实验局不同初植密度的人工杉木为研究对象,考虑初植密度的随机效应,选择常用的Richards和Logistic形式,通过变换混合效应参数个数来构造优势木平均高和林龄关系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采用确定系数、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残差等模型评价指标对不同模型的精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Richards形式还是Logistic形式的优势木平均高与林龄关系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其估计精度比传统的回归模型估计精度明显提高;但是增加随机效应参数个数并不一定绝对提高模型的估计精度,相反估计精度有可能下降。以(4)式为基础的Logistic方程中,3个参数都作为混合模型的模拟精度最高。
关键词
杉
木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优势木平均高
Richards形式
Logistic形式
Keywords
Chinese Fir (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
nonlinear mixed effect model
dominant height
Richards
Logistic
分类号
S758.5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立地指数变化及评价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平平
王彦辉
段文标
王依瑞
于澎涛
甄理
李志鑫
尚会军
史再军
于艺鹏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官山林场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31,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1A2005,U20A2085)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AFYBB2021ZW002)。
文摘
【目的】在黄土高原研究刺槐人工林优势木平均高及立地指数(基准林龄15年时优势木平均高)对气候和立地因子的响应,建立模型评价立地质量。【方法】对样地调查及文献搜集数据,用外包线法确定优势木平均高的单因子响应规律和适宜函数形式,然后建立多因子耦合模型并用实测数据率定,籍此评价立地指数空间差异。【结果】地形部位对优势木平均高的影响差异较大,相对得分表现为沟底1.000>塬面0.906>梁坡下部0.837>梁坡中部0.438>沟坡0.210>梁坡上部0.176>梁峁顶0.000。当年均降水量小于550 mm时,优势木平均高随年均降水量升高快速增加,之后渐趋平缓;优势木平均高随年均气温升高呈先增后减,最适范围是7.5~11.0℃。建立了耦合气候和立地因子影响的优势木平均高模型,拟合度较好(R^(2)=0.72)。依据对优势木平均高的影响,将年均气温和降水量都分为4级(<6.0℃,太冷,不能生长;6.0~7.5℃,冷,不宜或较宜生长;7.5~11.0℃,温,最宜生长;>11.0℃,暖,较宜或不宜生长。<400 mm,太旱,不能生长;400~450 mm,旱,不宜生长;450~550 mm,润,较宜生长;>550 mm,湿,最宜生长),据此确定了黄土高原不能刺槐造林的区域,提出了可刺槐造林区域的气候分区,其中温湿区、温润区、暖湿区和温旱区的平均立地指数均为中等或以上(>7.5 m),宜于刺槐生长;但冷旱/润区和暖润区立地较差,整体不宜刺槐生长。对各气候分区,计算了各立地类型(地形部位与坡向的组合)的立地指数,评价了立地质量。【结论】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的立地指数同时受气候和立地因子影响。综合考虑这些影响的气候分区和立地评价可以指导精细的刺槐造林立地选择和林分科学经营。
关键词
刺槐人工林
立地指数
耦合模型
生长分区
优势木平均高
黄土
高
原
Keywords
black locust plantations
site index
coupling model
growth zoning
average height of dominant trees
Loess Plateau
分类号
S72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27.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17.1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非线性混合模型的杉木优势木平均高
符利勇
张会儒
唐守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利用非线性混合模型模拟杉木林优势木平均高
李春明
张会儒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立地指数变化及评价
李平平
王彦辉
段文标
王依瑞
于澎涛
甄理
李志鑫
尚会军
史再军
于艺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