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优势小麦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调查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元仲 李冬梅 高云凤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92-195,共4页
在大面积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取样、实验室检测、数据统计分析,对河北省13县(市)18.2万hm2优势小麦产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优势小麦生产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二级标准,适合发... 在大面积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取样、实验室检测、数据统计分析,对河北省13县(市)18.2万hm2优势小麦产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优势小麦生产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二级标准,适合发展优势小麦生产,但根据河北省土壤重金属本底值和国家一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所监测的8种重金属在河北省优势小麦产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累积现象,全省污染面积占到了总面积的11.9%,不同重金属污染程度不同、不同县域污染程度不同。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所监测的13个县(市)均存在污染等级处于警戒限和轻污染水平的土壤,全省达到警戒限水平的土地占到了总面积的41.0%,达到轻污染水平的土壤面积占到了总面积的4.3%,中度污染的土壤面积占总面积的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优势小麦产区 土壤 污染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小麦新品种选育和小麦常规品种选育异同
2
作者 聂迎彬 桑伟 +2 位作者 孔德真 刘鹏鹏 田笑明 《新疆农垦科技》 2025年第1期61-62,共2页
杂种优势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物现象,利用小麦杂种优势是提高小麦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农业生产中,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已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19年,Freeman报道了小麦杂种优势现象,发现杂种一代的株高一... 杂种优势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物现象,利用小麦杂种优势是提高小麦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农业生产中,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已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19年,Freeman报道了小麦杂种优势现象,发现杂种一代的株高一般都超过其高亲。1951年,日本学者木原均将普通小麦的细胞核导入尾状山羊草细胞质中从而得到核质互作的小麦雄性不育,开始了杂交小麦的研究。1962年,美国科学家Wilson和Rose发现了提莫菲维小麦细胞质的雄性不育系(简称T型)和恢复系,开始了杂交小麦的应用。1965年,我国著名学者蔡旭教授从匈牙利引进T型材料,开始了我国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杂种优势 杂交小麦 提莫菲维小麦 杂交玉米 雄性不育系 杂种一代 木原均 核质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优势杂交小麦产量结构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万昌 刘曙东 李桂双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5-81,共7页
利用1999~2001年选用的9个性状差异较大的品种(系),按完全双列杂交(正交)组配成36个杂交组合,用一种新的分组法-Nair单性状水平分组法将杂交组合的各性状进行了分组,按产量分组结果对产量与各性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产量... 利用1999~2001年选用的9个性状差异较大的品种(系),按完全双列杂交(正交)组配成36个杂交组合,用一种新的分组法-Nair单性状水平分组法将杂交组合的各性状进行了分组,按产量分组结果对产量与各性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产量水平的升高单位面积穗数对产量的作用逐渐弱化,穗粒数对产量的作用逐渐增强,单位面积穗数与穗粒数间的相互作用构成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千粒重对产量的作用较稳定;千粒重与单位面积穗数的负相关性较弱、与穗粒数无明显的相关性;在7500~9000kg/hm2水平下,产量结构模式为:504.0~607.5万穗/hm2,33.6~41.3粒/穗,35.7~42.3g/千粒重;在9000~10500kg/hm2水平下,产量结构模式为:525~645万穗/hm2,36~50粒/穗,37~45g/千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杂交小麦 产量结构模式 Nair分组法 产量构成 组合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新品种简介:K型杂交春小麦强优势组合——西农901 被引量:1
4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00-100,共1页
关键词 西农901小麦 K型杂交春小麦优势组合 特征特性 适应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两系法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获得重大突破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嘉诚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60-,共1页
四川重庆市作物研究所,承担的两系法小麦杂各优势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这一结论是由应巧生、周开达等著名农业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1992年7月在重庆市正式宣布的。
关键词 两系法 研究所 重庆 作物 二系法 小麦杂种优势 温光型核不育小麦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小麦品种子粒产量改良目标的研究
6
作者 常文锁 张玉泉 +4 位作者 杨学举 谢令琴 赵建军 张树华 谷俊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16,共4页
以 7个优质小麦品种 (系 )和 3个普通型 (非优质 )小麦品种为材料 ,分析了优质小麦和普通型小麦农艺性状的差异以及优质小麦子粒产量低的原因。结果表明 ,与普通型小麦相比 ,优质小麦表现植株高大 ,生物学产量低 ,收获指数低 ,穗粒数少 ... 以 7个优质小麦品种 (系 )和 3个普通型 (非优质 )小麦品种为材料 ,分析了优质小麦和普通型小麦农艺性状的差异以及优质小麦子粒产量低的原因。结果表明 ,与普通型小麦相比 ,优质小麦表现植株高大 ,生物学产量低 ,收获指数低 ,穗粒数少 ,公顷穗数少。相关分析表明 ,株高与子粒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穗粒数、公顷穗数与子粒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据此 ,提出改良优质小麦品种子粒产量的目标是降低株高 ,提高生产总量 ,改善光合产物分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小麦 子粒产量 改良目标 品种改良 株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引进的优质春小麦在青海的适应性及其利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昆仑 马晓岗 王燕春 《青海农林科技》 2002年第1期4-5,共2页
通过对近年引进的 2 0份优质春小麦品种 (系 )在青海生态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特点和主要特征特性的观察研究 ,以期从中选择出综合性状优良或具有突出特点的品种 (系 )供大田生产或育种利用。
关键词 青海 适应性 优势小麦 引种 利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种植结构 发展优质专用小麦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天永 齐玉志 林永岭 《河北农业科技》 2001年第9期8-8,共1页
1河北省发展优质专用强筋面包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按我国小麦品质区划方案,把河北省中部、东北部列为华北北部强筋麦区,河北省南部列为黄淮北部强筋麦区(据小麦品质区划方案规定,强筋小麦是籽粒硬质,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强度强,延伸性好... 1河北省发展优质专用强筋面包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按我国小麦品质区划方案,把河北省中部、东北部列为华北北部强筋麦区,河北省南部列为黄淮北部强筋麦区(据小麦品质区划方案规定,强筋小麦是籽粒硬质,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强度强,延伸性好,适于生产面包粉以及搭配生产其他专用粉的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业结构调整 河北 优势专用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育成的三个冬小麦品种(封面介绍) 被引量:1
9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9期326-326,共1页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项目,拥有杂交小麦分子遗传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北京种子检测中心,是国家指定的小麦品种DNA指纹检测单位。京麦179简介特征特性:冬性,中熟,分蘖力中等。区试平均株...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项目,拥有杂交小麦分子遗传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北京种子检测中心,是国家指定的小麦品种DNA指纹检测单位。京麦179简介特征特性:冬性,中熟,分蘖力中等。区试平均株高86.3 cm,茎秆韧性好,抗倒性强。穗纺锤形,长芒、红粒。大穗大粒,亩穗数39.0万穗,穗粒数38.4粒,千粒重47.0 g。抗寒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小麦 小麦品种 小麦杂种优势 穗纺锤形 平均株高 种子检测 亩穗数 分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种小麦的研究与利用战略
10
作者 张海清 戴君惕 何觉民 《作物研究》 1992年第S2期1-4,8,共5页
自Wilson和Ross(1962)发现具有T.timopheevi细胞质的T型不育系并实现“三系”配套算起,杂种小麦的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到目前,虽然在各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但杂种小麦仍未能在生产上广泛推开,而与此同时,玉米、水稻、高粱等作... 自Wilson和Ross(1962)发现具有T.timopheevi细胞质的T型不育系并实现“三系”配套算起,杂种小麦的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到目前,虽然在各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但杂种小麦仍未能在生产上广泛推开,而与此同时,玉米、水稻、高粱等作物的杂种优势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小麦作为世界第一大作物,其杂种优势为什么迟迟不能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才能开创出杂种小麦的研究和利用新局面?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小麦 研究与利用 T型不育系 普通小麦 核不育系 小麦杂种优势 恢复源 恢复度 光温敏不育系 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小麦制种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11
作者 赵红民 《农业知识》 2002年第2期8-8,共1页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杂交小麦"西杂一号",去年制种田 1/15公顷产量达到561.05千克,与普通小麦高产田产量持平或略高,使杂交小麦大面积推广成为可能。
关键词 杂交小麦 制种田 公顷产量 小麦杂种优势 黄淮冬麦区 杂交种子 品种审定 父母本 化学杀雄 率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将建成春性杂种小麦生产体系
12
作者 郭姜宁 《农村科技》 1997年第Z1期14-14,共1页
甘肃省农科院青年助理研究员周宽基等主持的小麦杂优利用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至1996年9月底已在我国建成第一个4E—ms 春性杂种小麦生产体系。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是国际育种界一直关注的热门话题。国内外40多年虽然在理论上取得一定的... 甘肃省农科院青年助理研究员周宽基等主持的小麦杂优利用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至1996年9月底已在我国建成第一个4E—ms 春性杂种小麦生产体系。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是国际育种界一直关注的热门话题。国内外40多年虽然在理论上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杂种小麦的生产应用尚未取得真正具有育种意义的雄雌不育遗传材料及其操作简便的杂种一代生产技术体系。针对这一问题,周宽基等认真借鉴国外有关研究,大胆实践,在自己发现的一株"兰州核不育"的雄性不育突变体材料上,附加一条来自长穗偃麦草的4E 巨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小麦 生产体系 雄性不育突变体 小麦杂种优势 杂优利用 春性 杂种一代 生产应用 核不育 生产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验与分析
13
《麦类文摘》 1994年第4期45-47,共3页
W942432 杂交方案对培育新作物品种潜力的影响[刊,英]/Brennan,P.S.…//Australian Journal ofExperimental Agriculture.-1992,32(1).-65~70[WBTA,1993,10(6).4996]W942433 小麦群体和植株中的竞争和补偿——对育种的影响[会,英]/Fohp... W942432 杂交方案对培育新作物品种潜力的影响[刊,英]/Brennan,P.S.…//Australian Journal ofExperimental Agriculture.-1992,32(1).-65~70[WBTA,1993,10(6).4996]W942433 小麦群体和植株中的竞争和补偿——对育种的影响[会,英]/Fohpn,J.//Biometrics in plantbreeding: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meeting of theEucarpia section Biometrics 0n plant breeding,Ju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群体 breeding 小麦品系 作物品种 Australian 小麦遗传 小麦杂种优势 Proceedings 硬粒小麦 小麦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麦”家族喜添新成员
14
《农村新技术》 2022年第4期41-41,共1页
近日,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发布审定农作物新品种的通告,由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10个小麦新品种通过审定,至此“鄂麦”家族喜添新成员,为湖北省小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品种基础。小麦是湖北省第二大口粮作物,作为长江... 近日,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发布审定农作物新品种的通告,由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10个小麦新品种通过审定,至此“鄂麦”家族喜添新成员,为湖北省小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品种基础。小麦是湖北省第二大口粮作物,作为长江中下游小麦优势产区,湖北省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1600万亩左右,年总产达40多亿千克,面积和总产均列全国第7位,是全国小麦主产省份之一。良种是增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农科院 小麦种植面积 小麦产业 小麦新品种 农作物新品种 健康可持续发展 小麦优势产区 粮食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 育种
15
《麦类文摘》 1994年第4期6-14,共9页
Z940611 原位杂交技术在麦类作物细胞学研究中的应用/王志宁(浙江农大农学系)//国外农学一麦类作物.-1993,(4).-30~31,48介绍了分子遗传学中原位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了该项技术在小麦-黑麦易位体和小麦-大麦附加系上的应用问题,对... Z940611 原位杂交技术在麦类作物细胞学研究中的应用/王志宁(浙江农大农学系)//国外农学一麦类作物.-1993,(4).-30~31,48介绍了分子遗传学中原位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了该项技术在小麦-黑麦易位体和小麦-大麦附加系上的应用问题,对现代生物技术工程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图2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不育系 遗传分析 附加系 愈伤组织 缺体 小麦杂种优势 抗白粉病 染色体配对 野生二粒小麦 杂种后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现代化交流平台
16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第S1期4-5,共2页
政策法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研究改革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问题。/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信息化... 政策法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研究改革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问题。/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黄菊作重要批示。/北京市完成2007年度科技项目的公开征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全面实行网上申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高致病性禽流感 攻关计划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小麦杂种优势 生物芯片技术 传染病信息 重大科技专项 电子政务工作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中药现代化 基因组 染色体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粮食主产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