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渐进式抑或突破式:个体创新幅度对众包绩效的影响——基于计算仿真的分析
1
作者 严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30-38,共9页
结合TCPE框架和NK模型,构建一个模拟众包问题解决过程的仿真模型,引入个体创新幅度表征个体创新搜索行为,引入个体有限理性水平和有限理性偏差表征个体认知能力,探讨个体创新幅度对众包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及个体有限理性和任务复杂性的... 结合TCPE框架和NK模型,构建一个模拟众包问题解决过程的仿真模型,引入个体创新幅度表征个体创新搜索行为,引入个体有限理性水平和有限理性偏差表征个体认知能力,探讨个体创新幅度对众包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及个体有限理性和任务复杂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个体创新幅度与众包绩效存在两种影响模式:当任务非常简单时,个体创新幅度与众包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当任务复杂性较高时,个体创新幅度与众包绩效呈倒U型关系;两种影响模式不会受到个体有限理性水平和有限理性偏差的调节。在相对复杂的任务中,任务复杂性与个体有限理性偏差会调节实现最优众包绩效对应的个体创新幅度,任务复杂性越高、个体有限理性偏差越大,对应的个体创新幅度随之增加。个体创新幅度会削弱个体认知能力对众包绩效的影响,当个体认知能力较强时,需要采用渐进式创新;当个体认知能力较弱时,需要采用突破式创新。该结论可为企业在众包过程中营造平台创新氛围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式创新 突破式创新 个体创新搜索 个体创新幅度 众包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参与网络众包竞赛的个体绩效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
作者 夏恩君 赵轩维 +1 位作者 宋剑锋 李森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79-86,共8页
根据网络众包竞赛运行的特点和众包绩效的相关研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从网络众包竞赛参与者个体的参赛数量、任期和参赛间隔等行为方面着手,通过对大众参与网络众包竞赛的绩效影响因素开展分析,识别网络众包竞赛个体绩效的主要影... 根据网络众包竞赛运行的特点和众包绩效的相关研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从网络众包竞赛参与者个体的参赛数量、任期和参赛间隔等行为方面着手,通过对大众参与网络众包竞赛的绩效影响因素开展分析,识别网络众包竞赛个体绩效的主要影响变量。结果表明:参赛者个体的任期和提交次数对比赛成绩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总排名和参赛间隔对比赛成绩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参赛数量在任期和比赛成绩之间起到了负向的调节作用;参赛数量在参赛间隔和比赛成绩之间起到了正向的调节作用;参赛间隔在任期和比赛成绩之间也起到了负向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包绩效 参与行为 参赛数量 参赛间隔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众包平台研究综述与众包平台绩效影响机制构建 被引量:15
3
作者 顾姝姝 陈曦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53-160,共8页
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面临如何提高创新能力的挑战。近年来,众包作为创新商业模式,是合作创新的扩展,是更高水平的开放式创新。众包平台是连接众包参与者、任务发布者的网络中介机构,主要应用于政务管理、企业运营管理、软件开... 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面临如何提高创新能力的挑战。近年来,众包作为创新商业模式,是合作创新的扩展,是更高水平的开放式创新。众包平台是连接众包参与者、任务发布者的网络中介机构,主要应用于政务管理、企业运营管理、软件开发等领域。众包平台可按众包任务类型、涉及创新与否、交易方式进行分类。通过对众包平台运行机制研究文献梳理,从众包平台结果研究出发,借用平台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对众包平台绩效的内在影响机制作出系统性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 平台理论 社会网络理论 平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者公平偏好对协作型众包创新绩效激励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婷 朱宾欣 马志强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1-19,共9页
协作型众包创新是以最大化创新绩效为目标的众包模式,相关实践案例已有所显现,但协作型众包创新过程中参与方的努力行为经常受到其公平偏好心理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委托代理理论,通过设计仅基于个人创新绩效(AR)和基于总创新绩效(... 协作型众包创新是以最大化创新绩效为目标的众包模式,相关实践案例已有所显现,但协作型众包创新过程中参与方的努力行为经常受到其公平偏好心理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委托代理理论,通过设计仅基于个人创新绩效(AR)和基于总创新绩效(TR)的两种激励机制提升协作型众包创新绩效,并深入探讨公平偏好对激励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AR机制中参赛者不可能出现利他性努力行为,而TR机制下利己性努力和利他性努力均与公平偏好负相关;两种激励机制下众包创新绩效均随公平偏好敏感度增大而下降,参赛者数量增加是否有利于提升众包创新绩效也取决于公平偏好程度;TR机制一定会产生比AR机制更高的众包绩效及发包方经济收益,但这种价值效应会被参赛者的公平偏好心理所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偏好 协作型创新绩效 利他性努力 绩效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意类众包参与主体间协同激励机制案例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赵东辉 张纯宁 孙新波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3-145,共13页
为提高接包绩效,推进众包活动的有序进行,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通过Crowdspring平台和猪八戒网两个案例企业的对比分析,明晰众包模式协同激励机制的差异性,构建创意类众包绩效的主体间协同激励机制模型。结果表明:(1)主体间的协同激励机制... 为提高接包绩效,推进众包活动的有序进行,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通过Crowdspring平台和猪八戒网两个案例企业的对比分析,明晰众包模式协同激励机制的差异性,构建创意类众包绩效的主体间协同激励机制模型。结果表明:(1)主体间的协同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众包整体绩效,基于不同的激励目标会衍生出差异化的激励因子交互关系;(2)发包-接包-择优三个阶段,通过不同维度下各激励因子间交互、协同,分别构建以"引导""对接"和"控制"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存在激励不对称性;(3)与以往企业或联盟中的研究中的协同激励机制不同,众包模式下激励机制最显著的特征是存在"接包方-发包方-众包平台的自激励循环",研究结论对完善众包中多主体协同激励的理论体系及指导参与众包企业与管理部门实践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激励 创意类 平台 众包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