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公园满足居民休闲体力活动需求评价及优化策略——以菏泽环城公园为例
1
作者 吴红松 史冬燕 刘海生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1期10-14,21,共6页
以菏泽环城公园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其满足居民休闲体力活动需求的功能性。通过文献查阅、现场调研,从“环境安全性”“环境舒适性”等角度出发,考察了公园的各项功能是否可以满足居民休闲体力活动的需求,并构建一个包括4个准... 以菏泽环城公园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其满足居民休闲体力活动需求的功能性。通过文献查阅、现场调研,从“环境安全性”“环境舒适性”等角度出发,考察了公园的各项功能是否可以满足居民休闲体力活动的需求,并构建一个包括4个准则层、28个指标层的评价体系,用于权重判定、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菏泽环城公园基本满足居民休闲体力活动需求,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据此提出优化安全防护及服务设施、丰富植被景观,提供城市公园出行便利,营造多维活动空间等可行性策略。旨在提高居民参与休闲体力活动的积极性,并为未来健康导向下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空间配置、供需决策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体力活动 城市公园 评价体系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城市公园春季休闲体力活动强度与植被群落微气候调节效应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赵晓龙 卞晴 +1 位作者 赵冬琪 张波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48,共7页
寒地城市公园作为承载太极拳、毽球等休闲体力活动的主要场所,常受不利气候影响导致公园日利用率下降。休闲体力活动强度作为衡量有效体力活动的重要指标,是否与植被群落微气候调节效应存在适应性关系成为研究的首要问题。在寒地城市早... 寒地城市公园作为承载太极拳、毽球等休闲体力活动的主要场所,常受不利气候影响导致公园日利用率下降。休闲体力活动强度作为衡量有效体力活动的重要指标,是否与植被群落微气候调节效应存在适应性关系成为研究的首要问题。在寒地城市早春时节(4—5月)对哈尔滨兆麟公园6个高聚集活动场地进行观测。利用行为注记图揭示休闲体力活动强度时空分布特征。进而,以微气候环境为媒介,通过线性回归及单因素方差ANOVA数理统计方法,由表及里探寻植被群落微气候调节效应与休闲体力活动强度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强度休闲体力活动随微气候变化具有迁移性、聚集性。其中,低温、通风微气候特征利于激发低及中低强度活动;中等以上强度活动具有低风、低湿、高日照的微气候偏好。植被群落结构及形态特征具有显著微气候调节效应。以期建立寒地城市公园植被群落物质环境、微气候物理环境及休闲体力活动强度三者联动机制,推动"健康中国"国策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寒地城市公园 休闲体力活动强度 植被群落微气候调节效应 适应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城市公园春季休闲体力活动水平与微气候热舒适关联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赵晓龙 卞晴 +1 位作者 侯韫婧 张波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0-85,共6页
如何营造舒适的微气候环境,激发市民休闲体力活动意愿,成为提高寒地城市公园公共健康效能的重要课题。在探讨休闲体力活动水平与微气候热舒适关联性、关联特征基础上,利用线性回归揭示各因子关联机理,并结合散点图划定微气候因子适宜值... 如何营造舒适的微气候环境,激发市民休闲体力活动意愿,成为提高寒地城市公园公共健康效能的重要课题。在探讨休闲体力活动水平与微气候热舒适关联性、关联特征基础上,利用线性回归揭示各因子关联机理,并结合散点图划定微气候因子适宜值区间。研究结果表明:1)休闲体力活动时长、代谢量与热舒适呈线性关联,活动人次及强度类型与热舒适呈时段性、滞后性和非线性关联;2)非舒适的微气候环境下,主观意愿及社交需求提高活动主体7.5℃的对抗强度;3)太阳辐射、风速与休闲体力活动水平存在显著关联机理;4)低温、通风的微气候特征可有效增加低、中等强度活动人次,延长活动时长,低风、低湿、高日照有利于诱发中等以上强度活动发生,旨在为营造微气候适宜性的休闲体力活动空间提供数据支持,推动"健康中国"国策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寒地城市公园 休闲体力活动水平 热舒适关联性 因子关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圭塘河绿道环境对居民休闲体力活动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石笑云 黄程前 +1 位作者 刘鑫岚 甘德欣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3期44-49,共6页
城市绿道是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是为居民提供活动的线性公共空间。以长沙市圭塘河绿道为例,为了促进居民在城市绿道进行休闲体力活动,研究城市绿道环境(景观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对居民休闲体力活动的影响,通过问卷访谈收集了受访者社会... 城市绿道是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是为居民提供活动的线性公共空间。以长沙市圭塘河绿道为例,为了促进居民在城市绿道进行休闲体力活动,研究城市绿道环境(景观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对居民休闲体力活动的影响,通过问卷访谈收集了受访者社会人口基本特征、体力活动情况和圭塘河绿道环境变量,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圭塘河绿道环境对居民休闲体力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圭塘河绿道景观环境中植被种类丰富度和层次感与植被景观美感度显著影响居民体力活动水平;圭塘河绿道基础设施环境中休息座椅及观景设施数量和位置与垃圾桶数量与设立位置显著影响居民体力活动水平;进行剧烈活动的居民比进行轻度活动和中度活动的居民对景观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需求更强烈。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为促进居民休闲体力活动,提出了城市绿道空间优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体力活动 城市绿道 绿道环境 风景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建成环境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吴志建 王竹影 宋彦李青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4-71,78,共9页
通过EBSCOhost等数据库,检索建成环境与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相关性的研究文献,应用Combie横断面研究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建成环境中的下列因素均能促进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交通安... 通过EBSCOhost等数据库,检索建成环境与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相关性的研究文献,应用Combie横断面研究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建成环境中的下列因素均能促进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交通安全性、目的地可达性、环境安全性、美学感知、公园绿地、居住密度和土地混合使用率;街道连通性、人行道质量对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未产生影响。建议政府规划部门改善城市建成环境中的各有利因素,促进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提高其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休闲体力活动 建成环境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社区建成环境对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影响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泽 赵晓敏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2年第3期74-80,共7页
体力活动是当前解释健康问题的重要机制。近年来,建成环境与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关系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选取天津市9个社区进行实证研究,分别从中观建成环境、微观视觉感知、个人及社会层面构建研究指标,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体力活动是当前解释健康问题的重要机制。近年来,建成环境与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关系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选取天津市9个社区进行实证研究,分别从中观建成环境、微观视觉感知、个人及社会层面构建研究指标,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水平的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与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水平呈显著相关的建成环境分别是道路线密度、步行空间连续性、绿视率、监视度和机动车占比,以及居民个人社会层面的年龄、性别、月收入、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心理压力、活动陪同和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体力活动 中观建成环境 微观视觉感知 语义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里绿色空间对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影响:个人属性的调节作用——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战强 刘冰 符家颖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27,共13页
在全民健身的政策背景下,结合居民个人属性深入研究邻里绿色空间对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影响机制,有助于引导更多的居民参与休闲性体力活动,从而提高城市健康水平。本文以广州市26个典型社区为例,通过构建多个广义分层线性模型分析邻里... 在全民健身的政策背景下,结合居民个人属性深入研究邻里绿色空间对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影响机制,有助于引导更多的居民参与休闲性体力活动,从而提高城市健康水平。本文以广州市26个典型社区为例,通过构建多个广义分层线性模型分析邻里绿色空间与休闲性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居民个人属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邻里尺度下的绿化率和健身设施数均会促进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活跃程度,然而,居民喜欢运动好友数量的增加仅会增强绿化率的促进作用,却会反过来削弱健身设施数量增加对休闲性体力活动的活跃程度的促进作用。鉴于社会支持对于邻里绿色空间对于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的调节,本文建议社区在发动社区成员关心和参与健身运动的同时,也应充分利用甚至扩大绿色空间,注意及时检查和充分配置邻里范围内的健身设施,将邻里绿色空间的健康效益最大化,以促进居民达到休闲性体力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体力活动 邻里绿色空间 个人属性 广义分层线性模型 调节作用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成环境对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影响综述 被引量:17
8
作者 吴轶辉 王杰龙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74-1082,共9页
目的:针对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与建成环境特征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持与参考。方法:通过设定系列检索策略与筛选标准,在Web of Science、Pub Med、Ovid三大检索平台与Elsevier、Medline两大电子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 目的:针对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与建成环境特征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持与参考。方法:通过设定系列检索策略与筛选标准,在Web of Science、Pub Med、Ovid三大检索平台与Elsevier、Medline两大电子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提取各个研究的结果、相关系数及显著性概率,按照标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土地混合利用度(63%)、街道连通性(60%)、步行指数(50%)在该领域的研究中获取了有力的证据,可及性(42%)获取了可能的证据。建成环境的测量,主观测量的检出率为38%,客观检出率为24%。结论:土地混合利用度、街道连通性、步行指数与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存在相关,可及性作为一个可能的证据还需要深入研究证实,其它建成环境特征则与老年人的休闲性体力活动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环境 休闲体力活动 休闲性步行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城市社区建成环境模糊评价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宋彦李青 王竹影 吴志建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9-317,共9页
城市建成环境与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的研究构成了国际公共健康领域研究新的热点。在探讨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城市社区建成环境评价内涵及指标体系基础上,从社区老年人群视角出发,结合南京市栖霞区尧化门街道4个社区的案例,采用模糊评... 城市建成环境与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的研究构成了国际公共健康领域研究新的热点。在探讨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城市社区建成环境评价内涵及指标体系基础上,从社区老年人群视角出发,结合南京市栖霞区尧化门街道4个社区的案例,采用模糊评价法进行休闲性体力活动城市社区建成环境评价。结果表明,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城市社区建成环境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偏低,城市社区建成环境存在"短板"问题,具体看来老年人关注出行交通条件、配套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情况,而社区治安和居住环境关注较少。老年人对交通环境和配套基础设施较满意,而对居住环境和目的地可达性的评价较低。由此建议城市社区针对老年人关注度较低的因子,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渐进式改善模式。对于关注度较高同时满意度也较高的因子,未来应在现有环境基础上更加完善强化。对于低关注度高满意度的因子,城市社区可以暂缓规划不作为重点,优先解决其他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环境 城市社区 老年人 休闲体力活动 模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城市绿色空间研究综述 被引量:25
10
作者 张冉 舒平 《风景园林》 2020年第4期106-113,共8页
通过绿化环境促进体力活动以提升公共健康水平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绿色空间的特征与体力活动的发生及居民健康联系密切。使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对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并用Histcite对文献进行引文分析,从体力活动的分类方式,居民个... 通过绿化环境促进体力活动以提升公共健康水平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绿色空间的特征与体力活动的发生及居民健康联系密切。使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对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并用Histcite对文献进行引文分析,从体力活动的分类方式,居民个人属性和社会环境、建成环境以及绿色空间特征3方面影响因素进行梳理。结果表明:多数文献支持绿色空间与体力活动的发生关系显著;由于体力活动、绿色空间及居民健康水平三者之间存在未知因素的混淆及因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无法解释的因果关系,因此绿色空间对体力活动的促进作用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机制存在争议。此外,提出城市绿色空间对体力活动的关注度不足、居住环境邻近绿色空间指标精细化程度不够两点不足;最后认为:需要进一步关注居住邻近的绿色空间与居民体力活动的相关研究;由定性关系转向定性定量关系相结合的研究是未来的主要方向;主动式环境干预以及多学科的交叉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带来新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休闲体力活动 建成环境 绿色空间 公共健康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城市社区建成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彦李青 王竹影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35,共7页
面对我国业已出现、正日趋加剧并将持久存在的老龄化社会,城市建成环境与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的研究构成了公共健康领域研究新的热点。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特尔斐等方法,对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城市社区建成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面对我国业已出现、正日趋加剧并将持久存在的老龄化社会,城市建成环境与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的研究构成了公共健康领域研究新的热点。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特尔斐等方法,对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城市社区建成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指标体系对南京市栖霞区尧化门街道尧林仙居社区进行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体力活动 老年人 城市社区 建成环境 评价体系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林模式视角下社区休闲性体力活动影响因素研究——以哈尔滨七个典型社区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吕飞 师鑫雨 戴锏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2年第6期43-51,共9页
2017年,我国提出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做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体育强国的战略部署,国民健康水平愈发受到关注。社区作为城市基本单元,是人们从事体力活动的主要场所,强化社区体育锻炼水平对促进全民健康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2017年,我国提出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做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体育强国的战略部署,国民健康水平愈发受到关注。社区作为城市基本单元,是人们从事体力活动的主要场所,强化社区体育锻炼水平对促进全民健康有着重要促进作用。本文以格林模式为研究视角,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社区内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首先,选取哈尔滨七个典型社区进行数据收集。其次,通过因子分析构建影响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的指标体系。接着,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探索各种影响指标对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意愿、环境质量和交通可步行性对休闲性体力活动产生直接影响,交通可步行性还通过心理意愿影响休闲性体力活动。家庭及社会影响则通过影响环境质量对休闲性体力活动水平产生间接影响,设施可达性通过影响心理意愿对休闲性体力活动产生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模式 休闲体力活动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空间对休闲性体力活动影响的社区分异——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29
13
作者 戴颖宜 朱战强 周素红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7-246,共10页
以广州市20个典型社区为例,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绿色空间对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影响,并剖析绿色空间对不同类型社区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不同类型社区居民的休闲性体力活动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低档社... 以广州市20个典型社区为例,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绿色空间对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影响,并剖析绿色空间对不同类型社区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不同类型社区居民的休闲性体力活动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低档社区的为782.99MET-min/w,中档社区的为871.70MET-min/w,高档社区的为1 227.91 MET-min/w;2)影响不同类型社区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水平的绿色空间因素有所不同,低档社区、中档社区和高档社区的显著因子分别为"到最近公园广场距离""邻里绿化覆盖率"和"健身活动设施数量";3)绿色空间对休闲性体力活动水平影响的作用机制存在社区差异,低档社区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主要受到成本作用的约束,中档社区居民主要受绿化环境作用影响,而高档社区居民主要受机会作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体力活动 绿色空间 社区分异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观与主观建成环境对老年人不同体力活动影响机制研究——以南京为例 被引量:62
14
作者 冯建喜 黄旭 汤爽爽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3期17-23,共7页
缺少体力活动是世界范围内健康面临的主要挑战,如何鼓励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吸引了研究者、实践者以及政策制定者共同的关注。已有的研究存在主观建成环境VS客观建成环境、交通体力活动VS休闲体力活动、社区尺度VS街道尺度3大二元对立。基... 缺少体力活动是世界范围内健康面临的主要挑战,如何鼓励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吸引了研究者、实践者以及政策制定者共同的关注。已有的研究存在主观建成环境VS客观建成环境、交通体力活动VS休闲体力活动、社区尺度VS街道尺度3大二元对立。基于"南京市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尝试部分回应以上3大二元对立问题。研究发现,休闲体力活动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比交通体力活动更难拟合和预测,但建成环境对休闲体力活动的影响更大。客观建成环境中,与公共交通的连接性对两类体力活动均有显著影响。可达性则显示了不同的影响效果:休闲娱乐设施对休闲体力活动的影响较大,而一般设施的可达性对交通体力活动影响更为显著。路径环境相关的因素以及主观建成环境对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影响更甚。研究以期为对老年人体力活动和健康的主动干预提供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建成环境 客观建成环境 交通体力活动 休闲体力活动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乡村居民散步行为的开放空间特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中晓 王南希 《中国城市林业》 2020年第5期71-76,共6页
文章通过对乡村居民在傍晚的自发性散步行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乡村开放空间村民散步行为及空间使用规律,探索促进散步行为的乡村开放空间环境特征。结果表明:道路硬质化、照明设施、公共活动空间数量3种建成环境因素对乡村居民散步行为... 文章通过对乡村居民在傍晚的自发性散步行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乡村开放空间村民散步行为及空间使用规律,探索促进散步行为的乡村开放空间环境特征。结果表明:道路硬质化、照明设施、公共活动空间数量3种建成环境因素对乡村居民散步行为的影响最为明显;不同景观类型的道路环境为居民提供多样的步行路线与体验。基于此,建议当前乡村空间规划设计应重视居民的休闲性体力活动,构建主动式健康干预的乡村人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规划设计 开放空间 散步行为 环境特征 休闲体力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