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休伦湖Saginaw湾沉积物反硝化率的测定及其时空特征 被引量:18
1
作者 杨龙元 WayneS.Gardner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2-38,共7页
用N2生成法测定了北美休伦湖Saginaw湾1995年夏季7、8月份沉积物反硝化率,Saginaw湾内湾的沉积物反硝化率为16.0-39.6μmolN2/(m2·h),外湾沉积反硝化率为22.7 -26.1μmolN2/(m2·h),比较了不同湖泊沉积物反硝... 用N2生成法测定了北美休伦湖Saginaw湾1995年夏季7、8月份沉积物反硝化率,Saginaw湾内湾的沉积物反硝化率为16.0-39.6μmolN2/(m2·h),外湾沉积反硝化率为22.7 -26.1μmolN2/(m2·h),比较了不同湖泊沉积物反硝化率数值大小,指出休伦湖Saginaw湾水体现阶段的营养状况为贫-中营养水平.内外湾沉积物反硝化率数值波动大小与Saginaw河及休伦湖的影响有关;N2:TIN通量比值有不随采样时间的变化而变更等特性.在反硝化率测定过程中,反硝化率与O2消耗率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沉积物上覆水中NH+4与NO-3之间通量值在变化趋势上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率 沉积物 休伦 N2生成法 湖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五台山滹沱群四集庄冰碛岩碎屑锆石年龄及其对大氧化事件研究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威宇 陈衍景 +5 位作者 李秋根 李建荣 李凯月 疏孙平 陈西 佟子达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8,共18页
山西滹沱群四集庄组变质陆源碎屑混杂岩的砾石岩性复杂,分选和磨圆性差,砾石表面可见划痕和凹面,发育落石构造,表明其沉积于冰-水过渡带环境,记录了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冰期事件。四集庄组不同层位不同岩石的碎屑锆石U-Pb年龄集中于2.5G... 山西滹沱群四集庄组变质陆源碎屑混杂岩的砾石岩性复杂,分选和磨圆性差,砾石表面可见划痕和凹面,发育落石构造,表明其沉积于冰-水过渡带环境,记录了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冰期事件。四集庄组不同层位不同岩石的碎屑锆石U-Pb年龄集中于2.5Ga左右,下部2件陆源碎屑混杂岩样品的碎屑锆石给出的最小年龄分别为(2 440±40)Ma和(2 400±23)Ma,而上部1件砂岩样品碎屑锆石的最小年龄为(2 121±22)Ma,说明冰川沉积作用发生在2.4Ga之后,2.1Ga之前或2.1Ga左右,与全球性休伦冰川事件(Huronian Glaciation Event,HGE)发生时间一致。砂岩相最小碎屑锆石年龄2.1Ga左右,说明五台地区冰川事件之后沉积作用仍未结束,冰川沉积发生在陆缘广海盆地。四集庄组之上的大石岭组具有碳酸盐岩碳同位素正漂移,沉积于2.12Ga之后,2.08Ga之前,与全球碳酸盐岩碳同位素正漂移事件时间一致。青石村组的红层沉积于2.08Ga左右,也与全球红层发育记录一致。华北克拉通滹沱群记录了相对完整的大氧化事件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滹沱群 冰碛岩 休伦冰川事件 大氧化事件 碎屑锆石年龄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印第安人的早期社会组织 被引量:1
3
作者 阮西湖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4年第2期99-103,共5页
现今的加拿大居住着约三十万印第安人,他们是在一万年前从东北亚通过白令海峡进入今日加拿大的,欧洲人称印第安人为红种人,这是一种误会或是白种人的偏见。其实印第安人在体质特征上属蒙古人种。他们头发直而黑,面部没有鬓须,颊骨略为突... 现今的加拿大居住着约三十万印第安人,他们是在一万年前从东北亚通过白令海峡进入今日加拿大的,欧洲人称印第安人为红种人,这是一种误会或是白种人的偏见。其实印第安人在体质特征上属蒙古人种。他们头发直而黑,面部没有鬓须,颊骨略为突出,面形较扁、宽,头部呈圆状,皮肤是深浅不同的褐黄色。印第安人的早期住宅有些与我国鄂伦春人的早期住宅有相似之处。从事狩猎经济的印第安人与我国鄂伦春人也有共同之点。为此,无论研究印第安人的历史、或是研究印第安人的现代生活,对研究我国北方民族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第安人 休伦 部落 氏族 易洛魁人 社会组织 胞族 特林基特人 加拿大 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