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杉木短轮伐建材林萌芽更新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晓储 黄利斌 +7 位作者 杨继明 华自忠 毛昌华 刘小腊 李志骥 张建良 王生华 许德钰 《江苏林业科技》 1994年第4期1-6,共6页
在杉木分布北缘的苏南低山丘陵试验研究表明,利用萌芽杯幼龄速生的阶段优势,能发掘短轮伐小径材的生产潜力。影响萌芽林生长的因素主要有更新林分种源的遗传特性,立地条件,伐桩密度与更新方式。在山洼、山谷阴坡坡脚等优良立地,实... 在杉木分布北缘的苏南低山丘陵试验研究表明,利用萌芽杯幼龄速生的阶段优势,能发掘短轮伐小径材的生产潜力。影响萌芽林生长的因素主要有更新林分种源的遗传特性,立地条件,伐桩密度与更新方式。在山洼、山谷阴坡坡脚等优良立地,实施2250~2400株/桩·hmt2密度控制,小块状更新,集约肥培管抚,9年生萌芽林蓄积量达118.2~126.7m2/hm2,可产出约85%的小径材.在山坡中下部中等立地条件,实施较高密度(3000~3300株/桩·hm2)控制,窄带状(8~10m宽)更新,集约管抚,9~15年生蓄积量达111.7~139.6m3/hm2,可产出约40%的小径材和农用椽材。而在较差岗坡立地,即使采取高密度(4500株/桩·hm2:),窄带状荫芽更新与高水平集约管抚,也无生产小径材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短轮 萌芽更新 立地条件 种源 伐桩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