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北朝伏卧镇墓兽刍议
- 1
-
-
作者
赵俊杰
陈健
-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
出处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23,共8页
-
文摘
伏卧镇墓兽集中出现于关陇北朝墓葬中,根据形制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本文通过器物间的横向比较和对随葬品组合的分析,发现这类镇墓兽的文化功能未发生明显改变,其形象应当直接取材于墓葬中常见的高鬃毛陶猪。镇墓兽的演变过程受到了外部环境的明显影响,尤其在汉文化不断渗透的北周时期出现了镇墓兽组合的更迭。隋以后,伏卧镇墓兽逐步衰落,并最终被北齐典型的蹲踞镇墓兽取代。
-
关键词
北朝
伏卧镇墓兽
形象来源
陶猪
-
Keywords
Northern Dynasties
recumbent tomb-guarding beasts
imagery source
pottery pigs
-
分类号
K878.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39.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控制肉仔鸡胸囊肿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中利
-
机构
山东省章丘市畜牧局
-
出处
《吉林畜牧兽医》
2003年第8期27-27,共1页
-
-
关键词
肉仔鸡
胸囊肿
发病率
病因
控制
垫料
饲养管理
伏卧时间
饲养密废
舍内通风
出栏
公母分群饲养
-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31.4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控制肉仔鸡胸囊肿发生的方法
- 3
-
-
作者
李中利
-
机构
山东省章丘市畜牧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03年第8期9-9,共1页
-
-
关键词
肉仔鸡
胸囊肿病
控制方法
饲养管理
垫料
饲养密度
舍内通风
出栏时期
公母分群饲养
伏卧时间
-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31.4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牛的中医诊断术
- 4
-
-
作者
李阳辉
-
机构
资阳区畜牧水产局
-
出处
《湖南农业》
1995年第12期13-13,共1页
-
文摘
卧势 伏卧,示有热;侧卧四肢伸直,头靠地,示有病。 站势 三脚落地,示一脚有病;前肢张开站立,为心肺有病;前肢站高、后肢站低,为胸腔积水;四肢张开,多为腹内痛;站时腰向一边偏及凹下,为一侧肾痛;
-
关键词
中医诊断
前肢
胸腔积水
肾痛
伏卧
头靠
四肢
破伤风
黄舌
脑包虫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