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伍德罗·威尔逊政府承认中华民国问题再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立新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2-148,共7页
本文运用美国外交决策分析中的相关理论对美国伍德罗·威尔逊政府在1913年承认中华民国的政策进行了再研究。总统威尔逊之所以不顾其他列强的反对,放弃大国协商一致的原则,率先承认中华民国,主要出于扩大在华的思想与文化影响和支... 本文运用美国外交决策分析中的相关理论对美国伍德罗·威尔逊政府在1913年承认中华民国的政策进行了再研究。总统威尔逊之所以不顾其他列强的反对,放弃大国协商一致的原则,率先承认中华民国,主要出于扩大在华的思想与文化影响和支持中国共和运动的考虑。威尔逊政府对中华民国的承认是美国外交政策中意识形态影响战胜经济与地缘政治利益,或者说是理想政治战胜现实政治的一个典型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德罗·威尔逊 承认政策 传教士 中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立与集体安全——伍德罗·威尔逊国联思想的起源
2
作者 韩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48-54,共7页
威尔逊的国联思想产生于一战爆发后的调解外交之中.这时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征是在保持中立的基础上对欧洲冲突实行调解.美国外交传统中的中立原则决定了威尔逊政府不准备对欧洲事务承担任何义务,但是这种调解本身又有参与解决欧洲事... 威尔逊的国联思想产生于一战爆发后的调解外交之中.这时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征是在保持中立的基础上对欧洲冲突实行调解.美国外交传统中的中立原则决定了威尔逊政府不准备对欧洲事务承担任何义务,但是这种调解本身又有参与解决欧洲事务的含义.这种自相矛盾的政策只能导致调解失败.在这种自相矛盾的政策中,威尔逊找到了战后国际联盟这个目标,并从泛美条约的集体安全条款找到它的基础原则.国际联盟能同时满足威尔逊既不脱离传统的孤立主义又能参与欧洲事务的双重愿望.战争形势很快迫使美国放弃中立,但是国联思想却沉淀下来成为威尔逊外交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 伍德罗·威尔逊 国际联盟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立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小明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23-24,共2页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众多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中,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以下简称威尔逊中心)以其特有的魅力,格外引人注目,曾在此作过访问学者的我,对此深有体会。 威尔逊中心地处景色优美的MALL的南侧。更确切地说,它在史密森学...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众多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中,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以下简称威尔逊中心)以其特有的魅力,格外引人注目,曾在此作过访问学者的我,对此深有体会。 威尔逊中心地处景色优美的MALL的南侧。更确切地说,它在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INSTT ION)那幢古色古香的大楼上。史密森学会大楼,是华盛顿市区著名的建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尔逊中心 史密森学会 伍德罗·威尔逊 冷战史学 研究员 美国首都华盛顿 学术活动 官方 MALL 古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尔逊的社会政治观、历史观及其外交政策 被引量:4
4
作者 韩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92-98,共7页
本文通过对威尔逊担任公职前的学术著作中的观点的分析,说明:威尔逊在研究美国政治体制发展后,认为时代的发展要求美国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对社会加强控制,这样才能使社会有序进步,并保持国家的统一。随着美国实力的强大,他又进一步... 本文通过对威尔逊担任公职前的学术著作中的观点的分析,说明:威尔逊在研究美国政治体制发展后,认为时代的发展要求美国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对社会加强控制,这样才能使社会有序进步,并保持国家的统一。随着美国实力的强大,他又进一步将这个观点运用于国际事务,这就成为国际联盟的理论基础。威尔逊深受边疆学说的影响,认为西进运动是美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形成美国社会体制的根本原因。在西进运动结束后,他要将开拓边疆的模式向世界推广,从而为美国向外扩张并充当世界领袖提供了理论依据。威尔逊的思想同时也代表了美国的时代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德罗·威尔逊 社会政治观 历史观 美国外交 社会控制 集体安全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世界诞生与威尔逊国际政治理想形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春龙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4-130,共7页
西方学术界相信,“进步”的社会史观、西方经济学关于“相互依存”和国际“共同利益”的论述,共同构成了威尔逊国际和平合作思想的理论源头。世纪之交世界局势的深刻变化,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使威尔逊对人类“共同利益”和“共... 西方学术界相信,“进步”的社会史观、西方经济学关于“相互依存”和国际“共同利益”的论述,共同构成了威尔逊国际和平合作思想的理论源头。世纪之交世界局势的深刻变化,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使威尔逊对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危险”有了更为深切的感受。从时代变化造就的相互依存趋势和战争的无限化趋势中,威尔逊否定了把战争和冲突视为国际社会常态的传统观念,形成了通过大国和平合作实现全球扩张的美国新扩张主义理想。威尔逊的国际和平合作理想本质上是美国相对特殊的国家利益的反映,但客观上体现了世界的变化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具有相对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德罗·威尔逊 相互依存 世界战争 国际和平合作 美国新扩张主义 国际和平 政治理想 整体世界 威尔 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控制世界还是国联控制美国——评威尔逊与洛奇的国联盟约之争 被引量:2
6
作者 韩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4-19,共6页
威尔逊与洛奇关于国联盟约的分歧 ,其实质不在于美国是否参加国联 ,而在于美国如何参加国联 ;不在于国联的原则 ,而在于美国外交的战略方向。具体而言 ,就是国联到底能否使美国控制世界 ,抑或是美国被国联所控制。尽管美国最终没有加入... 威尔逊与洛奇关于国联盟约的分歧 ,其实质不在于美国是否参加国联 ,而在于美国如何参加国联 ;不在于国联的原则 ,而在于美国外交的战略方向。具体而言 ,就是国联到底能否使美国控制世界 ,抑或是美国被国联所控制。尽管美国最终没有加入自己倡导的国际联盟 ,但是这场争论论证了美国在新时期外交的战略目标 :凭借实力建立一个美国主宰的世界 ,构建以美国为领袖的国际关系新格局。虽然这一目标在威尔逊时期遭遇挫折 ,但是未能从根本上动摇美国外交的总体方向。整个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联盟 集体安全原则 伍德罗·威尔逊 亨利·卡伯特·洛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尔逊、罗斯福和布什的:“世界新秩序”之比较
7
作者 纪胜利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35-138,共4页
威尔逊、罗斯福和布什的:“世界新秩序”之比较纪胜利伍德罗·威尔逊、福兰克林·罗斯福和乔治·布什分别在20世纪美国和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出任美国总统。面对巨变的世界,他们都曾踌躇满志地提出了规划未来... 威尔逊、罗斯福和布什的:“世界新秩序”之比较纪胜利伍德罗·威尔逊、福兰克林·罗斯福和乔治·布什分别在20世纪美国和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出任美国总统。面对巨变的世界,他们都曾踌躇满志地提出了规划未来“世界新秩序”的蓝图。其内容虽不尽相同,但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新秩序 威尔 罗斯 世界历史 国际新秩序 伍德罗·威尔逊 孤立主义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道德秩序 新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评辛亥革命期间美国威尔逊政府的对华政策
8
作者 杨花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103-108,共6页
1911年中国爆发了以推翻满清政府为直接目标的辛亥革命。从辛亥革命发生到美国正式承认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1913年。
关键词 银行团 辛亥革命 伍德罗·威尔逊 威尔逊政府 袁世凯政府 对华政策 美国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门户开放 清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官僚制的概念及其理论研究范式
9
作者 宋振超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Z期11-14,共4页
英国人马丁·阿尔布罗的《官僚制》是目前唯一一本从解读官僚制概念的角度出发的著作,而戴维·毕瑟姆的《官僚制》旨在建构一个完备的官僚制理论体系,并试图用学科划分的方式来明确官僚制的概念。马丁·阿尔布罗的官僚制概... 英国人马丁·阿尔布罗的《官僚制》是目前唯一一本从解读官僚制概念的角度出发的著作,而戴维·毕瑟姆的《官僚制》旨在建构一个完备的官僚制理论体系,并试图用学科划分的方式来明确官僚制的概念。马丁·阿尔布罗的官僚制概念并未被后人接受,而戴维·毕瑟姆在论及官僚制问题时将韦伯的官僚制概念直接拿来用,或者略加界定。科层制的出现更是加剧了官僚制概念的混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僚制理论 现代官僚制 科层制 公共行政学 政治现实 布罗 伍德罗·威尔逊 行政管理理论 米歇尔斯 组织管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山东问题看美日矛盾 被引量:5
10
作者 姚波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82-86,8+88-90,共9页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山东问题看美日矛盾姚波在中国外交史研究中,对美国在本世纪初期山东问题上的态度,说法大相径庭。有人认为美国当时“颇有意主持公道”,有人则认为“美国自始至终以牺牲中国主权为手段与日本进行卑鄙的交易”,...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山东问题看美日矛盾姚波在中国外交史研究中,对美国在本世纪初期山东问题上的态度,说法大相径庭。有人认为美国当时“颇有意主持公道”,有人则认为“美国自始至终以牺牲中国主权为手段与日本进行卑鄙的交易”,在巴黎和会上尤其明显 ̄①。本文同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问题 日本政府 第一次世界大战 伍德罗·威尔逊 巴黎和会 《东方杂志》 华盛顿会议 太平洋 英日同盟 意大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西哥革命时期政坛易人与美国的关系
11
作者 吴瑞 何桂林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4期94-99,共6页
关键词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威尔 革命时期 民族资产阶级 卡兰 西奥多·罗斯福 伍德罗·威尔逊 墨西哥革命 垄断资本家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政治与行政二分的再认识--以澳大利亚为例
12
作者 Andrew Podger 韩瑞波(译)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0-100,共11页
西方民主对政治与行政做了传统上的区分。英国于1854年通过了《诺斯科特-杜威廉报告》(Northcote-Trevelyan Report),该报告提倡构建一种基于绩效的行政部门,使之免受裙带关系和党派之争的影响。澳大利亚即依此例。美国的民主传统中政... 西方民主对政治与行政做了传统上的区分。英国于1854年通过了《诺斯科特-杜威廉报告》(Northcote-Trevelyan Report),该报告提倡构建一种基于绩效的行政部门,使之免受裙带关系和党派之争的影响。澳大利亚即依此例。美国的民主传统中政治与行政二者的界定则不那么泾渭分明,但伍德罗·威尔逊所倡导的从政治过程中分割出来的行政专业化仍具有重要意义。在任何情况下,政治与行政总是针锋相对。因为行政必须随着民主进程的变化而变动,与此同时,政客的政策必须同样得到公平、妥善且高效的执行。中国的政治与行政尚未分离,所有的政府部门都接受党的领导。然而,中国政府行政的专业性可从其值得嘉奖的官僚系统的长久历史中得以力证——执政党的每一决定都基于民众的利益,政策制定的过程也更透明。过去的40年里,澳大利亚的民主发展对政治与行政之间的互动有着重要影响,但问题依然存在。虽然中国的制度安排与澳大利亚差异巨大,但面临的问题是类似的,即确保政府行政公正(高效、有效且妥善),并且契合于中央政府、省级和地方政府对公共利益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与行政的关系 伍德罗·威尔逊的二分法 澳大利亚 部长级顾问 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公务员公共行政精神的培育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海龙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Z期26-28,共3页
在学术界看来,公共行政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脱胎于政治、受命于管理、问责于法律、服务于公众利益的特点。公务员作为公共行政事务的代表人,被认为是接受任命、进入完善的组织机构、摆在适当级别上和接受特有纪律之后的行政人员,也为此... 在学术界看来,公共行政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脱胎于政治、受命于管理、问责于法律、服务于公众利益的特点。公务员作为公共行政事务的代表人,被认为是接受任命、进入完善的组织机构、摆在适当级别上和接受特有纪律之后的行政人员,也为此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批评和质疑。拉斯基的建议是中肯而明智的,"让公务员在一个带有批评的且有见识的公众意见中开展工作";伍德罗·威尔逊则在期盼中透露出少许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德罗·威尔逊 拉斯基 行为失范 公众意见 思想观念 组织机构 公众利益 价值理性 公共管理者 鉴别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简介之二 被引量:1
14
作者 倪世雄 《国际展望》 1987年第2期22-23,共2页
一、两次大战之间的理论主流——威尔逊学派在英国历史上有一位总统,由于他个人的学者气质和他所处的非常历史时期,使他成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发展中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他的名字叫伍德罗·威尔逊,他所代表的学派被称为理想主义学派。
关键词 理想主义学派 伍德罗·威尔逊 国际关系 英国历史 历史时期 外交决策 摩根索 沃尔弗斯 无政府状态 国际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学与政治改革:一次一个灵魂
15
作者 塞尔缪·亨廷顿 薛刚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5-30,共6页
讲演开始我要首先提出一个看法,这会令人不安甚或使人激动,但它却是我集四十四年观察政治学家所作所为的结果:大部分政治学家都希望致善于社会。为缓和这个看法的冲击波,我要作另外两点补充。第一,说政治学家希望致善。
关键词 政治学研究 政治改革 政治科学 美国政治学 使人 政治过程 民主政体 海尔布伦纳 政治生活 伍德罗·威尔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书讯
16
作者 石雅慧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0-31,共2页
(Figures in a Red Landscape),作者:皮拉尔·波内(Pilar Bonet),翻译:诺曼·托马斯(Norman Thomas),乔万尼·阿歇和苏珊·阿歇(Giovanni and Susan Ashe)。
关键词 伍德罗·威尔逊 波内 托马斯 Norman 拉尔 普林斯顿大学 霍普金斯大学 乔万尼 邓洛普 集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脑们乘坐的汽车
17
作者 沈洪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17-17,共1页
世界各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所乘坐的汽车,绝大多数是特制的高级防弹车,它们的外观庄重、典雅,内部宽敞、舒适、豪华,各种视听与通讯设备齐全,很有气派。 美国的名车众多,素有“汽车王国”之称。
关键词 日产汽车公司 桥车 防弹钢板 轿车 国家元首 伍德罗·威尔逊 防弹布 特种钢丝 通讯设备 通话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