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马替尼治疗后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BL激酶区域点突变的检测 被引量:4
1
作者 武琳琳 曾庆曙 +4 位作者 杨明珍 缪华纬 夏瑞祥 王霖 倪静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49-53,共5页
本研究主要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IM)治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ABL激酶区点突变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应用巢式RT-PCR对328例伊马替尼治疗效果欠佳及10例初诊慢性期CML患者不同时期的51份骨髓标本进行ABL激酶区扩增,并对产物进行... 本研究主要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IM)治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ABL激酶区点突变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应用巢式RT-PCR对328例伊马替尼治疗效果欠佳及10例初诊慢性期CML患者不同时期的51份骨髓标本进行ABL激酶区扩增,并对产物进行纯化、测序以及序列同源性比对,确定点突变的存在及类型。结果显示,12例检出点突变,其类型分别为M351T2例,Q252H7例,E279K1例,E255V及E355G各1例;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的点突变发生率分别为17.6%(3/17)、45.5%(5/11)和44.4%(4/9);血液学和遗传学耐药患者的点突变发生率分别为50%(5/10)和44.4%(8/18),其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12.3%-87.7%和19%-69.9%;有点突变的12例患者的疗效均欠佳,经过加量至600m g,随访3-24个月,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疾病进展或死亡。结论:ABL激酶区点突变是伊马替尼耐药导致CML治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监测点突变的发生及其类型有助于早期进行疾病预后评估及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伊马替尼abl激酶区 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ABL激酶区点突变的检测 被引量:1
2
作者 欧阳昭 杜庆锋 +6 位作者 刘晓力 张嵩 朱红倩 龚峻梅 宋兰林 欧阳凌云 刘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4-706,711,共4页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ABL酪氨酸激酶区点突变的发生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巢式PCR扩增23例CML患者不同时期的40份骨髓标本的ABL激酶区,对扩增产物纯化、双向测序并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7人(30.43%)检...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ABL酪氨酸激酶区点突变的发生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巢式PCR扩增23例CML患者不同时期的40份骨髓标本的ABL激酶区,对扩增产物纯化、双向测序并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7人(30.43%)检测出点突变,共导致5种类型的氨基酸替换:T315I3例,Y253H、E255K、F317L及G321W各1例。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点突变的例数分别为2例、2例和3例。其中6例患者测序前经400mg/d伊马替尼治疗无效,加大伊马替尼剂量至(600~800)mg/d,随访3~6个月,仅F317L患者获得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另外5例患者均无遗传学反应,且Y253H和1例T315I疾病进展至急变期。G321W为初治慢性期患者,经400mg/d伊马替尼治疗达到完全血液学缓解,BCR-ABL+细胞比例显著下降。结论ABL激酶区点突变是CML患者对伊马替尼耐药的重要原因。不同类型的突变导致的耐药程度不完全相同,且并非所有点突变都会导致耐药的发生。监测ABL激酶区点突变有助于预测疗效并及早调整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abl酪氨酸激酶 点突变 耐药 伊马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HHGV678对Bcr-Abl野生型细胞株和伊马替尼耐药细胞株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邱林 王晓丹 +8 位作者 于波海 卢润章 葛芳 王秀丽 陈立君 韩冰虹 展昭民 张伯龙 马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039-1043,共5页
本研究比较新型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HHGV678与伊马替尼(imatinib,IM)在体外对Bcr-Abl野生型和IM耐药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探索HHGV678替代IM治疗CML及IM耐药CML患者的可能性。以Bcr-Abl野生型细胞株(K562和32Dp210)及16种IM耐药细胞株(K562R... 本研究比较新型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HHGV678与伊马替尼(imatinib,IM)在体外对Bcr-Abl野生型和IM耐药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探索HHGV678替代IM治疗CML及IM耐药CML患者的可能性。以Bcr-Abl野生型细胞株(K562和32Dp210)及16种IM耐药细胞株(K562R和15种Bcr-Abl点突变细胞株)为研究对象,用MTT法检测HHGV678和IM对上述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以DNA梯形条带法和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 blot检测HHGV678对上述细胞BCR-ABL融合蛋白及酪氨酸激酶磷酸化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HHGV678呈剂量依赖性显著抑制Bcr-Abl野生型细胞株和除T315I点突变细胞株以外的IM耐药细胞株生长。比较IC50发现,HHGV678在低剂量下(0.01-0.3μmol/L)抑制K562和32Dp210细胞生长的作用比IM分别强15.5和28倍;而对除T315I点突变细胞株以外的15种IM耐药细胞株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比IM强1.4-124.3倍。HHGV678抑制上述细胞酪氨酸激酶磷酸化的能力均强于IM。更重要的是HHGV678在10.0μmol/L剂量下诱导IM强耐药细胞株K562R和T315I点突变细胞株的凋亡率分别达到40.06%和33.32%,显著高于IM的19.77%和10.68%。结论: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HHGV678对Bcr-Abl野生型细胞株和IM耐药细胞株,尤其是对IM强耐药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强于IM,但HHGV678能否成为治疗CML和IM耐药CML患者新的靶向药物,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HHGV678 bcr—abl野生型细胞株 伊马替 伊马替耐药细胞株 K562R细胞株 慢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n激酶在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娟 赵谢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52-1355,共4页
本研究探讨Lyn激酶在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髓系性白血病(CML)中的作用。76例CML患者分为初治组、伊马替尼耐药组和伊马替尼治疗有效组,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Lyn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患者Lyn的表达差异,分析Ly... 本研究探讨Lyn激酶在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髓系性白血病(CML)中的作用。76例CML患者分为初治组、伊马替尼耐药组和伊马替尼治疗有效组,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Lyn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患者Lyn的表达差异,分析Lyn与临床特征、BCR/ABL融合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结果表明,76例CML均表达Lyn;伊马替尼耐药组Lyn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初治组及伊马替尼治疗有效组(P<0.05),初治组和伊马替尼治疗有效组的Lyn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Lyn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平均血红蛋白水平、平均血小板计数、外周血幼稚细胞比例和脾脏大小无明显相关(P>0.05),但与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相关(P<0.05)。Lyn表达与BCR/ABL融合基因定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10例伊马替尼耐药的CML中,1例患者存在t(6;22)和t(2;9)改变,与Ph染色体共存,其余9例患者仅存在Ph染色体改变。结论:CML患者和正常人骨髓细胞均表达Lyn,Lyn在伊马替尼耐药的CML中表达明显增高,Lyn高表达与CML患者初诊时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Lyn激酶 伊马替 耐药 BCR abl 常规染色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