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伊里因科夫: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的新坐标
- 1
-
-
作者
周嘉昕
-
机构
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 哲学系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2-37,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研究”(10CZX004)
-
文摘
作为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位"引人注目"的理论家,伊里因科夫在辩证法和认识论研究上提供了创造性的成果。但因其"在列宁《哲学笔记》指导下"开展的研究工作包含着对于传统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挑战,在苏联国内和西方学界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甚至是争论。回到伊里因科夫关于马克思《资本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观念东西"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讨论,我们不难发现这位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复杂而可贵的理论创新,及其对于当代西方激进哲学的奠基性作用。得益于三十多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反思和深化,伊里因科夫的理论研究也构成了今天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的重要理论参照。
-
关键词
辩证法
认识论
《资本论》
伊里因科夫
-
分类号
B1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
-
题名Э·B·伊里因科夫论列宁的辩证法
- 2
-
-
作者
顾伟伟
-
机构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15,共5页
-
文摘
长期以来,部分马克思主义者将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仅仅视为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经典论著,认为其在《哲学笔记》中也只是解读了辩证法,Э·B·伊里因科夫对此进行了批驳。他认为,对列宁哲学思想的研究,应把握列宁哲学思想的总体性原则。针对Л·Ф·伊利切夫等人的批评,伊里因科夫首先对世界观进行科学分析,得出辩证法即是科学的世界观的论断,然后引入逻辑概念——辩证法通往现实世界的桥梁,架构起辩证法、逻辑学、认识论三位一体的思维体系,从而深化和丰富了蕴含在列宁哲学中的"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同一"的深刻思想。
-
关键词
伊里因科夫
辩证法
世界观
认识论
思维的逻辑
-
分类号
A82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B0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20世纪60—80年代苏联新哲学运动研究
被引量:4
- 3
-
-
作者
万长松
-
机构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
出处
《哲学分析》
2015年第6期82-94,共13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俄罗斯科技哲学的范式转换与发展趋势研究"(项目编号:12BZX031)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20世纪60—80年代是苏联哲学史中最有价值的一个时期,而新哲学运动是一场打破教条主义禁锢的思想解放运动。以伊里因科夫为代表的年轻哲学家们创立了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方法主义、科学认识论等多个哲学学派,在逻辑学和科学方法论、自然科学哲学、唯物辩证法、哲学人学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有别于官方诠释的崭新观点。应该客观公正地评价苏联哲学,不应因苏联解体和教条主义的破产而否定苏联哲学中的积极成果。
-
关键词
新哲学运动
伊里因科夫
批判的马克思主义
辩证法
自然科学哲学
-
Keywords
new philosophical movement
E
Ilyenkov
critical Marxism
dialectics
philosophy of natural science
-
分类号
B512.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