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EBCO的海底热液区地形复杂度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赖志坤 陈坚 《海洋测绘》 2014年第4期58-61,共4页
海底热液区地形复杂度是热液活动场的重要指标数据,获取地形复杂度指标数据,为系统研究全球海底热液区分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地形复杂度和GEBCO数据的基本应用情况,介绍了基于数字地形模型数据进行地形复杂度计算的基本方法,提... 海底热液区地形复杂度是热液活动场的重要指标数据,获取地形复杂度指标数据,为系统研究全球海底热液区分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地形复杂度和GEBCO数据的基本应用情况,介绍了基于数字地形模型数据进行地形复杂度计算的基本方法,提出了海底热液区地形复杂度计算的窗口序列分析法和基本步骤,实例分析了伊豆—小笠原海底热液活动亚带的地形复杂度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海底地形数据 数字高程模型 海底热液区 地形复杂度 伊豆—小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DONET海底观测网研究日本南海海域俯冲带地震波各向异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渊 薛梅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3-83,I0001,共12页
基于DONET海底观测网的直达S波地震记录,采用波形旋转互相关方法和最小特征值最小化方法求得了日本南海海域俯冲带横波分裂快轴方向和分裂时间,获得了该俯冲带地震波的各向异性结果。结果显示:该俯冲带地震波的各向异性快轴方向基本平... 基于DONET海底观测网的直达S波地震记录,采用波形旋转互相关方法和最小特征值最小化方法求得了日本南海海域俯冲带横波分裂快轴方向和分裂时间,获得了该俯冲带地震波的各向异性结果。结果显示:该俯冲带地震波的各向异性快轴方向基本平行于南海海槽走向,分裂时间为0.1—0.96 s。这表明:日本南海海域俯冲带各向异性来源于太平洋俯冲板块上覆地幔楔和菲律宾海俯冲板块;地幔楔各向异性产生于二维地幔楔拐角流所导致的各向异性矿物晶体的定向排列;菲律宾海俯冲板块的各向异性则产生于板块扩张时期形成的"化石各向异性"和俯冲过程中板块挠曲产生的断层;日本南海海域俯冲带大范围变化的分裂时间反映了该地区各向异性介质的强度和(或)厚度的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波分裂 各向异性 伊豆—小笠原 海底观测网 俯冲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