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索寓言
1
作者 John Telfer 《空中英语教室(初级版.大家说英语)》 2024年第4期12-14,51,共4页
一头老狮子住在一个洞穴里。它的动作已经变得迟缓,所以很难抓到食物。“我该怎么办?”它心想,“我已经没办法又跑又跳了,再过不久一定会饿死。”它想了又想。“我知道了!可以让食物接近我啊。我会假装生病,这样其他动物就会来看我,然... 一头老狮子住在一个洞穴里。它的动作已经变得迟缓,所以很难抓到食物。“我该怎么办?”它心想,“我已经没办法又跑又跳了,再过不久一定会饿死。”它想了又想。“我知道了!可以让食物接近我啊。我会假装生病,这样其他动物就会来看我,然后我再吃掉它们!”一开始,它的计划进行得很顺利,它躺在它的洞穴里哭泣。动物们听到它的声音,都感到很担心,就进去看它。狮子邀请它们进入洞穴之后,就会把它们吃了!有一天,一只狐狸从洞穴旁边经过。它听到一个声音,是老狮子在洞穴里哭。狐狸站在外面。“你还好吗?”它问狮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索寓言 洞穴 狐狸 狮子 声音 食物 生病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实教寓言 简单学语文——《伊索寓言》教学实录及评析
2
作者 臧琴 李吉银 《教育视界》 2015年第18期58-61,共4页
一、课前游戏热身(一)看图猜故事师:从小到大,你们一定读过很多的故事。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看图猜故事的游戏。(出示三幅图:乌鸦喝水、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二)看词语猜故事师:看图大家一猜就猜出来了,似乎太简单了。下面提高一点... 一、课前游戏热身(一)看图猜故事师:从小到大,你们一定读过很多的故事。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看图猜故事的游戏。(出示三幅图:乌鸦喝水、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二)看词语猜故事师:看图大家一猜就猜出来了,似乎太简单了。下面提高一点难度,看词语猜故事。(依次出示:牧童、大叫、村民、惊慌)【评析:儿童是游戏的。这节课从看图猜故事开始,极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激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索寓言》 寓言故事 教学实录 学语文 伊索 一朵花 活着 自读课文 回过头 朗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索寓言的中国化——论其汉译本《意拾喻言》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辉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7-80,共4页
英国人罗伯聃(RobertThom)和他的中文老师蒙昧先生合作翻译的《意拾喻言》(1840)是晚清第一个伊索寓言汉译本,问世后受到中国读者、来华传教士和西方汉学家的一致欢迎,维持了60余年的独尊地位。《意拾喻言》的原初功能是充当西人学习汉... 英国人罗伯聃(RobertThom)和他的中文老师蒙昧先生合作翻译的《意拾喻言》(1840)是晚清第一个伊索寓言汉译本,问世后受到中国读者、来华传教士和西方汉学家的一致欢迎,维持了60余年的独尊地位。《意拾喻言》的原初功能是充当西人学习汉文词章句读的范例。为此,译者按照汉语言文化的规范,将伊索寓言改写成了流畅、地道、亦庄亦谐的杂录体笔记小说。《意拾喻言》的成功,主要归功于近乎彻底的中国化。这对于我们反思翻译界日渐政治化的归化、异化之争,提供了历史的个案与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拾喻言 伊索寓言 翻译 中国化 归化 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寓言与伊索寓言的寓意构筑差异及言语功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建伟 《管子学刊》 CSSCI 2008年第3期92-95,共4页
中国的先秦寓言和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典藏宝库中的瑰宝,尽管作为寓言,都遵循了"讲述故事———说明道理"的语篇叙事模式,但是在寓意的构筑和言语功用上,却表现出了巨大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 先秦 伊索 寓言 寓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辞结构理论视角下的语篇结构分析——以《伊索寓言》“恋爱的狮子和农夫”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胡茵芃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Z期71-72,共2页
修辞结构理论是一套关于自然语篇描写的理论,着眼于通过语篇结构的分析,解释作者的交际意图是如何在语篇中实现。本篇将采用修辞结构理论的描述框架对一则伊索寓言故事的语篇结构进行描述和解释,思考伊索寓言的语篇结构模式是如何为其... 修辞结构理论是一套关于自然语篇描写的理论,着眼于通过语篇结构的分析,解释作者的交际意图是如何在语篇中实现。本篇将采用修辞结构理论的描述框架对一则伊索寓言故事的语篇结构进行描述和解释,思考伊索寓言的语篇结构模式是如何为其寓意服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结构分析 伊索寓言》 语篇结构 修辞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文学作品中的狐形象——《阅微草堂笔记》与《伊索寓言》之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国清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4-6,共3页
通过对《阅微草堂笔记》与《伊索寓言》中狐形象的含义、狐形象的性格、狐形象体现的社会意义的对比,使我们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许多异同之处。
关键词 《阅微草堂笔记》 伊索寓言》 狐形象 性格 社会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窗观世的智者言说——钱钟书《读〈伊索寓言〉》赏析
7
作者 胡慧翼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42-43,41,共3页
关键词 钱钟书 《读(伊索寓言)》 赏析 阅读 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于《伊索寓言》的英语习语三则
8
作者 董晓波 《语言教育》 2002年第10期37-37,共1页
《伊索寓言》是一部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作品,它的许多寓言和故事都进入英语词汇,成为固定习语。现介绍一二: 1.add insult to injury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个人患了秃头病,羞于见人,家门都不出;一天一只苍蝇飞进屋里,落在他头上,他... 《伊索寓言》是一部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作品,它的许多寓言和故事都进入英语词汇,成为固定习语。现介绍一二: 1.add insult to injury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个人患了秃头病,羞于见人,家门都不出;一天一只苍蝇飞进屋里,落在他头上,他一气之下朝着自己的头狠狠一击,结果自己的头被打得红红的,而苍蝇却飞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习语 伊索寓言》 寓言故事 头被 史密斯先生 SALARY GOLDEN 给你 FRIENDS MON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三慧”:聚焦语文思维力的生长——听姜树华老师执教《伊索寓言》
9
作者 杨再隋 《教育视界》 2017年第2期52-53,共2页
姜老师执教的《伊索寓言》这节课,确如他的教学主张一样,是很具思维张力的。多年以前,我就曾对当时语文"课改"中存在的"虚、闹、杂、碎、偏"等问题做过提醒,事实上,这些问题至今仍未有本质好转。但在姜老师的这节课中,学生是安静的... 姜老师执教的《伊索寓言》这节课,确如他的教学主张一样,是很具思维张力的。多年以前,我就曾对当时语文"课改"中存在的"虚、闹、杂、碎、偏"等问题做过提醒,事实上,这些问题至今仍未有本质好转。但在姜老师的这节课中,学生是安静的,却又是思绪纷飞的,让学习有了不断的"新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索寓言》 思维力 教学主张 三慧 文本语言 语言能力 思维能力 堂课 向善 叙事情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味语言,学会表达——《伊索寓言》教学实录
10
作者 姜树华 《教育视界》 2017年第2期48-52,共5页
【学习目标】1.初步感受伊索寓言的简短生动、"故事+道理"结构等文体特点。2.品味伊索寓言言语精炼的表达特征。3.体会寓意的深刻,学会个性化表达寓意。【教学实录】一、讲讲故事,感受文体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生... 【学习目标】1.初步感受伊索寓言的简短生动、"故事+道理"结构等文体特点。2.品味伊索寓言言语精炼的表达特征。3.体会寓意的深刻,学会个性化表达寓意。【教学实录】一、讲讲故事,感受文体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生:《伊索寓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索寓言》 教学实录 文体特点 伊索 表达特征 回过头 会读书 欣赏水平 语文水平 给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译《伊索寓言》改写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维维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93-95,99,共4页
《伊索寓言》不仅是向读者灌输善恶美丑观念的启蒙教材,也是一本生活的教育丛书,书中的"草木鸟兽问答之言"通过简短的讽喻小故事来体现生活中的真理。林纾欲通过运用文章作法做来翻译这本意义深刻的寓言,以此警醒国民,同时勒... 《伊索寓言》不仅是向读者灌输善恶美丑观念的启蒙教材,也是一本生活的教育丛书,书中的"草木鸟兽问答之言"通过简短的讽喻小故事来体现生活中的真理。林纾欲通过运用文章作法做来翻译这本意义深刻的寓言,以此警醒国民,同时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对林译这一方法做了很好的阐释。然而目前并没有从文章布局的层面对林译《伊索寓言》的改写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章,因此本文试从改写理论出发,探讨林纾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运用文章作法来体现当时的诗学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索寓言》 林纾 改写 诗学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伊索寓言〉》教学设计
12
作者 周鹏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18,56,共3页
关键词 《读(伊索寓言)》 教学设计 《写在人生边上》 高中语文第二册 引导学生 整体感知 文章主旨 合作探究 学生阅读 比较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言语:读懂寓言背后的智慧——以苏教版五上《伊索寓言》的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军 《江苏教育》 2018年第9期66-69,72,共5页
近日,笔者细读特级教师薛法根的《文本分类教学·文学作品》一书,发现当前的寓言教学多通过角色对话的朗读、故事内容的讲述来品析寓言,理解寓意。总体来说,这样的教学符合寓言的文体特点,但是不是每个年段的寓言教学都要指向这几... 近日,笔者细读特级教师薛法根的《文本分类教学·文学作品》一书,发现当前的寓言教学多通过角色对话的朗读、故事内容的讲述来品析寓言,理解寓意。总体来说,这样的教学符合寓言的文体特点,但是不是每个年段的寓言教学都要指向这几个目标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索寓言 言语 言语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闪光——《读<伊索寓言>》教后记
14
作者 蔡丽丽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2004年第12期36-36,18,共2页
关键词 伊索寓言 教后记 老师 火花 一般性 文章 解读 随笔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建国前伊索寓言汉译中的中外文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慧敏 《中文自学指导》 2004年第5期52-55,共4页
中外文学交往最初从寓言开始,伊索寓言是第一个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西方文学作品。最初的伊索寓言汉译,是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为在中国传播天主教而做的。据考证,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 中外文学交往最初从寓言开始,伊索寓言是第一个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西方文学作品。最初的伊索寓言汉译,是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为在中国传播天主教而做的。据考证,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在其文言著作《畸人十篇》中,已经介绍了伊索(厄琐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索寓言 文化翻译 林纾 文化内涵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着外套的真理”——读伊索寓言二则
16
作者 膝碧城 《高校教育管理》 1981年第1期14-16,共3页
寓言这一文学样式,是把发人深省的道理,运用比喻、夸张或象征等艺术手法,寄托在简短而又有趣的故事里,常常带有劝喻或讽刺的作用。因此,寓言主要为了表达寓意,故事仅仅是驱壳而已。如果寓言没有深刻的寓意,便失去它存在的价值。外国寓... 寓言这一文学样式,是把发人深省的道理,运用比喻、夸张或象征等艺术手法,寄托在简短而又有趣的故事里,常常带有劝喻或讽刺的作用。因此,寓言主要为了表达寓意,故事仅仅是驱壳而已。如果寓言没有深刻的寓意,便失去它存在的价值。外国寓言作家陀罗雪维支称寓言为“穿着外套的真理”。这形象而确切的比喻,不仅反映了寓言的特点,而且启迪人们如何去掌握赏析寓言的锁钥。 凡是优秀的寓言,都具有丰富的想像,巧妙的构思,并以精炼的语言,表达其鲜明的倾向性。它们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索寓言 赫耳墨斯 外套 蚊子 狮子 真理 雕刻家 添头 宙斯 喇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还是喜欢伊索写的《龟与兔赛跑》
17
作者 冯燕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24-25,共2页
伊索寓言《龟与兔赛跑》可谓尽人皆知,但林语堂先生小学时读这则寓言,就“极为兔抱不平,且深恨龟”。于是便提笔写下了另一则对兔子大加赞赏。而奚落伊索的《龟与兔赛跑》。我初读完林语堂的作品,很是佩服他独到的创意和见解,可再细细品... 伊索寓言《龟与兔赛跑》可谓尽人皆知,但林语堂先生小学时读这则寓言,就“极为兔抱不平,且深恨龟”。于是便提笔写下了另一则对兔子大加赞赏。而奚落伊索的《龟与兔赛跑》。我初读完林语堂的作品,很是佩服他独到的创意和见解,可再细细品味,颇觉作为一则寓言,它所揭示的寓意不免牵强,在艺术表现力上较之伊索,也有欠缺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伊索寓言 赛跑 艺术表现力 创意 见解 小学 寓意 乌龟 情绪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索寓言》教学实录
18
作者 魏星 《江苏教育》 2008年第8期7-9,共3页
一、异中求同,提出话题 师:课文中有3个小故事,谁来讲一讲?(学生复述《狐狸和葡萄》、《狼来了》和《蝉和狐狸》) 师:这3个故事非常有趣。你们看,故事中的狐狸、牧羊的孩子走出来说话了(呈现课文人物的语言)——谁来读一读?
关键词 伊索寓言》 教学实录 《狼来了》 故事 狐狸 课文 复述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藏《伊索寓言》版画
19
作者 川上澄生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正>
关键词 伊索寓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自《伊索寓言》的几个英语成语
20
作者 许涛 阮丽萍 《语言教育》 1999年第8期62-62,共1页
1.blow hot and cold动摇不定,反复无常这一成语讲的是有一个人冬夜在山林中迷了路,萨堤罗斯森林之神(satyr)领他回自己的小屋。路上这人不断向手上呵气,森林之神问他干什么,他回答说手冻僵了,呵气取暖。到家后森林之神给他端来一碗热... 1.blow hot and cold动摇不定,反复无常这一成语讲的是有一个人冬夜在山林中迷了路,萨堤罗斯森林之神(satyr)领他回自己的小屋。路上这人不断向手上呵气,森林之神问他干什么,他回答说手冻僵了,呵气取暖。到家后森林之神给他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粥,那人端到嘴边吹气。森林之神问他又在于什么,他回答说粥太烫,想把粥吹凉。森林之神对他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成语 伊索寓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