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乡土与族群——清代伊犁维吾尔人的历史人类学解读(1760—1860)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元斌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61-67,共7页
清王朝统一西域后,从南疆部分地区迁移维吾尔人至伊犁屯田,史称"回屯"。而这些维吾尔人被其他民族称为"塔兰奇"。在"回屯"过程中,清王朝通过从"回屯"人员的选定、规划其生产生活空间、资助成... 清王朝统一西域后,从南疆部分地区迁移维吾尔人至伊犁屯田,史称"回屯"。而这些维吾尔人被其他民族称为"塔兰奇"。在"回屯"过程中,清王朝通过从"回屯"人员的选定、规划其生产生活空间、资助成员生产资料与生活补助等方式再造了伊犁维吾尔人"乡土社会"。继而又将国家权力下伸至此乡土社会之中,使伊犁维吾尔居民也感受到了"国家在场"的力量,遂也逐渐产生了身份认同意识,完成了"塔兰奇"从自在走向自觉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是"国家在场"的一系列行为对边疆乡土民众建构的结果,也是民众试图将"自身"与"国家"建立联系的具体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乡土 伊犁维吾尔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清代伊犁回屯收获计算单位“分”的辨析
2
作者 王希隆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39-44,共6页
在《钦定皇舆西域图志》一书中,伊犁维吾尔人回屯与新疆绿营兵屯的收获计算单位都是分。回屯之分与兵屯之分能否等同?回屯是如何以分计算收获量的?回屯分的确切含义又是什么?国内学界有关回屯的文章对这些问题尚未涉及。日人佐口透氏在... 在《钦定皇舆西域图志》一书中,伊犁维吾尔人回屯与新疆绿营兵屯的收获计算单位都是分。回屯之分与兵屯之分能否等同?回屯是如何以分计算收获量的?回屯分的确切含义又是什么?国内学界有关回屯的文章对这些问题尚未涉及。日人佐口透氏在其《塔兰奇人的社会》(载《史学杂志》1964年)一文中进行了探讨,但其结论不无商榷之处。笔者不揣谫陋,试辨析之,作为对拙作《清代新疆的回屯》(载《西北民族学院学报》85年1期)一文的补充,并就教于有关专家学者。一、回屯之分与兵屯之分能否等同? 我们先来看《钦定皇与西域图志》一书中对回屯与兵屯分的记载。《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卷32《屯政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量 计算单位 西域 兵屯 播种量 伊犁维吾尔人 钦定 乾隆年间 乌鲁木齐地区 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州精心编制建设项目规划图集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
3
作者 杨虎 阿不都乃孜尔·马木提江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9期30-31,共2页
近年来,伊犁州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细“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工作部署,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深挖耕地潜能,精心编制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图集。图集以乡镇为单元,整合2011—2024年项... 近年来,伊犁州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细“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工作部署,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深挖耕地潜能,精心编制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图集。图集以乡镇为单元,整合2011—2024年项目在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上的覆盖状况,全方位呈现项目信息,精准统计剩余资源,科学剖析地块类别及限制因素。多部门协同,融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前沿技术构建数字化平台,并广纳意见完善图集。实践表明,该图集能显著提升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并精准指引项目实施,有力推动了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和谐共生,在区域内发挥示范效能。伊犁州将持续精进图集,深度融合智慧农业平台,为打造高产稳产、生态、智慧的高标准农田筑牢根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现代化建设持续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规划图集 地理信息系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