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胁迫对伊犁绢蒿幼苗叶绿体超微结构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韩喆 张永强 +2 位作者 张浩浩 罗文浩 陈爱萍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03-1413,共11页
干旱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常见非生物胁迫之一,随着气候的变化,极端天气频发,对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的生长发育产生了严重影响。本研究以伊犁绢蒿幼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持续干旱盆栽试验,分析干旱胁迫下叶绿体超... 干旱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常见非生物胁迫之一,随着气候的变化,极端天气频发,对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的生长发育产生了严重影响。本研究以伊犁绢蒿幼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持续干旱盆栽试验,分析干旱胁迫下叶绿体超微结构及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叶绿体超微结构受损,基粒片层模糊,嗜锇颗粒增多,淀粉粒先增多后减少,细胞出现质壁分离,胁迫严重时,叶绿体甚至解体破裂;生理特性表现为叶片和根系的氧自由基(O_(2)^(-·))和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在叶片和根系中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可溶性蛋白(SP)含量在叶片中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根系中则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内源激素脱落酸(ABA)在叶片和根系中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吲哚乙酸(IAA)则呈现逐渐降低趋势。综上所述,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伊犁绢蒿幼苗通过累积渗透调节物质、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调整内源激素的含量来清除活性氧,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以提高其抗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伊犁绢蒿幼苗 叶绿体超微结构 生理特性 抗旱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伊犁绢蒿幼苗生长及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韩喆 张永强 +2 位作者 张浩浩 罗文浩 陈爱萍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2,共8页
为探究干旱胁迫对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幼苗生长及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控水实验,对培养45 d后的幼苗进行持续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幼苗的株高、根长、地上、地下生物量以及叶片解剖结构。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 为探究干旱胁迫对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幼苗生长及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控水实验,对培养45 d后的幼苗进行持续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幼苗的株高、根长、地上、地下生物量以及叶片解剖结构。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幼苗地上部分生长逐渐减缓,地下部分生长和根冠比则持续增加。当土壤相对含水量降至6.38%时,株高和地上生物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73.83%和73.05%(P<0.01),而根长、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较对照分别增加了6.09%,67.92%和527.49%(P<0.0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叶片厚度、上下表皮细胞厚度、维管束直径均呈先增后降趋势,而上下角质层厚度则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栅栏组织呈逐渐下降趋势。综上所述,伊犁绢蒿幼苗通过调节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以及叶片解剖结构的变化来应对干旱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伊犁绢蒿幼苗 生长 叶片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围栏封育条件下伊犁绢蒿幼苗分布格局及数量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鲁为华 朱进忠 +2 位作者 王东江 靳瑰丽 余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26,共10页
采用空间分布型指标对围栏封育条件下的伊犁绢蒿幼苗种群进行了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在5和9月2个时间点上,无论围栏内外,幼苗均呈聚集分布的空间格局,但不同时间点和围栏内外的幼苗分布聚集程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环境条件... 采用空间分布型指标对围栏封育条件下的伊犁绢蒿幼苗种群进行了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在5和9月2个时间点上,无论围栏内外,幼苗均呈聚集分布的空间格局,但不同时间点和围栏内外的幼苗分布聚集程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环境条件的空间异质性引起的;进一步采用TAYLOR幂法则I、WAOY对M的回归法进行分布格局的拟合检验,检验结果与各空间分布型指标的结果相符合,可以确定绢蒿幼苗种群为聚集分布且适宜取样面积为4 m2;采用DCCA(除趋势对应典范分析)和相关分析对围栏内外的幼苗数量和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表明幼苗数量和环境因子之间存在密切相关,同时可以将幼苗数量的发生类型按生境条件分为4类;对4类生境条件下的不同时间的幼苗存活数量进行了统计,表明不同生境下幼苗的初始萌发数量存在巨大的差异且在夏季死亡率极高,呈现出"爆发性出苗"和"骤然性死亡"的特点;对幼苗发生规律的统计结果表明,4种生境条件下的幼苗发生高峰均出现在4月,之后急剧下降,7和8月几乎没有幼苗发生。幼苗死亡率极高且发生时间强烈集中,这主要是由于环境筛选和竞争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栏封育 伊犁绢蒿幼苗 分布格局 数量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伊犁绢蒿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8
4
作者 陈爱萍 隋晓青 +3 位作者 王玉祥 靳瑰丽 王堃 安沙舟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6-1225,共10页
为研究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本研究采用盆栽控水法分析了持续干旱胁迫及复水过程伊犁绢蒿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幼苗地上部分生长逐渐减慢,重度干旱胁迫下幼... 为研究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本研究采用盆栽控水法分析了持续干旱胁迫及复水过程伊犁绢蒿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幼苗地上部分生长逐渐减慢,重度干旱胁迫下幼苗株高和地上生物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50.29%和50.82%(P<0.01);幼苗根长、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则持续增加,重度干旱胁迫下各指标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1.41%,10.69%和125.09%(P<0.05);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持续下降;叶片和根系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升高,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上所述,伊犁绢蒿幼苗可以通过调节生长和生物量的分配,并通过积累渗透调节物质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清除活性氧,维持其在干旱胁迫下的生长;复水后,叶片和根系的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大多能恢复至中度干旱胁迫水平,表明伊犁绢蒿幼苗具有较强的干旱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绢蒿幼苗 干旱胁迫 复水 生长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