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犁盆地尼勒克地区中二叠世陆相地层碎屑物源分析及其对西天山构造演化过程的约束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博 卢进才 +4 位作者 牛亚卓 姜亭 冯杨伟 许伟 范堡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30-2048,共19页
西天山在二叠纪时期的大地构造环境有岛弧成因和大陆裂谷成因两种不同的观点,伊犁盆地尼勒克地区中二叠统陆相红层的研究是解决上述争议的关键之一。该段地层自下而上是一套由冲洪积扇相、河流相、浅湖相和半深湖相组成的湖侵序列。本... 西天山在二叠纪时期的大地构造环境有岛弧成因和大陆裂谷成因两种不同的观点,伊犁盆地尼勒克地区中二叠统陆相红层的研究是解决上述争议的关键之一。该段地层自下而上是一套由冲洪积扇相、河流相、浅湖相和半深湖相组成的湖侵序列。本文综合该套地层的古水流、砾岩砾石成分与砂岩碎屑组分、重矿物组合、碎屑岩地球化学以及石榴子石化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认为尼勒克盆地中二叠统陆相红层的物源复杂多样,包括超镁铁质-镁铁质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矽卡岩、片麻岩、灰岩和碎屑岩等不同岩石类型,记录了西天山造山带的构造剥蚀与再沉积过程。结合下二叠统乌郎组双峰式火山岩以及区域性角度不整合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本研究认为尼勒克地区中二叠世盆地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的大地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天山造山带 中二叠世 伊犁盆地(尼勒克地区) 陆相沉积 碎屑物源 造山后伸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盆地洪海沟地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上段沉积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被引量:34
2
作者 邱余波 伊海生 +6 位作者 王果 张占峰 刘俊平 蒋宏 罗星刚 杜默 张磊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7-547,共11页
研究伊犁盆地南缘洪海沟地区主力含铀层系——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上段的沉积特征,为该区下一步铀矿地质勘查提供理论依据。根据沉积结构、岩性组合、沉积韵律、沉积构造、测井曲线等特征,认为西山窑组上段在洪海沟地区主要发育曲流河沉积... 研究伊犁盆地南缘洪海沟地区主力含铀层系——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上段的沉积特征,为该区下一步铀矿地质勘查提供理论依据。根据沉积结构、岩性组合、沉积韵律、沉积构造、测井曲线等特征,认为西山窑组上段在洪海沟地区主要发育曲流河沉积。根据连井剖面特征,以及砂体厚度、砂地比等沉积特征在平面上的变化,洪海沟地区西山窑组上段沉积相的平面分布规律明显,中间为沿北西—南东向展布的曲流河道,河道南部为河漫沼泽,北部为河漫滩。综合研究区岩性、构造、铀源等成矿条件,西山窑组上段赋存的铀矿体主要受河道砂体展布方向、河道砂体厚度、砂体粒度、砂体中的泥岩夹层、地层产状等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盆地南缘 洪海沟地区 西山窑组 砂岩型铀矿 沉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盆地阔斯加尔地区西山窑组下段岩性岩相特征及与铀成矿关系 被引量:15
3
作者 邱余波 伊海生 +6 位作者 张占峰 王果 刘俊平 蒋宏 张虎军 李彦龙 郝以泽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7-696,共10页
研究伊犁盆地阔斯加尔地区含铀层系西山窑组下段的岩性岩相特征,总结其与铀成矿的关系,为该区下一步铀矿地质勘查提供理论依据。根据研究区西山窑组下段岩性特征、二维连井剖面特征、砂体发育特征、岩相平面结构展布特征,结合整个盆地... 研究伊犁盆地阔斯加尔地区含铀层系西山窑组下段的岩性岩相特征,总结其与铀成矿的关系,为该区下一步铀矿地质勘查提供理论依据。根据研究区西山窑组下段岩性特征、二维连井剖面特征、砂体发育特征、岩相平面结构展布特征,结合整个盆地南缘的沉积地质背景,阔斯加尔地区主要赋矿层位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下段下亚段主要为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并发育有朝北和北东方向展布的水下分流河道以及河道间的水下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通过对研究区目的层段岩性岩相与铀成矿关系的研究,阔斯加尔地区西山窑组下段赋存的铀矿体主要受分流河道砂体展布方向、分流河道砂体厚度、沉积作用的水动力、沉积微相的形态或突变,以及沉积期后的构造演化等因素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盆地南缘 阔斯加尔地区 西山窑组下段 砂岩型铀矿 岩性岩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盆地郎卡地区铀矿目的层砂岩特征及成矿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鹏飞 聂逢君 +3 位作者 张成勇 张虎军 董亚栋 张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9-38,共10页
郎卡地区是在伊犁盆地南缘近年发现的又一砂岩型铀矿有利成矿地段。通过野外露头岩石、钻孔岩心观察和系统取样,对郎卡地区盆缘和盆内目的层砂岩进行了详细的显微镜下鉴定,以及和蒙其古尔地区岩石学特征进行了对比,并对郎卡地区铀矿石... 郎卡地区是在伊犁盆地南缘近年发现的又一砂岩型铀矿有利成矿地段。通过野外露头岩石、钻孔岩心观察和系统取样,对郎卡地区盆缘和盆内目的层砂岩进行了详细的显微镜下鉴定,以及和蒙其古尔地区岩石学特征进行了对比,并对郎卡地区铀矿石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砂岩有着较低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为近源沉积产物;成岩作用过程中碎屑颗粒普遍发育溶蚀作用,形成许多溶蚀孔,这些次生孔隙是氧化流体及铀运移的有利通道;岩石中较多的碳酸盐化为该区的显著特点,有别于相邻的蒙其古尔地区岩石特征,郎卡盆缘露头砂岩具有基底式胶结的碳酸盐化,使后期的地表氧化流体很难进入地层形成大规模的氧化带进而成矿;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朗卡地区铀的主要存在形式为沥青铀矿,还有少量的铀石、钛铀矿以及显微吸附态铀,这与蒙其古尔矿床基本相同。综合郎卡地区的岩石学和铀的存在形式等特征,认为郎卡地区和蒙其古尔矿床可能有着相似的铀成矿作用,但成矿阶段中缺少晚期地表流体对矿床的叠加改造作用而区别于蒙其古尔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的存在形式 成岩作用 岩石学特征 郎卡地区 伊犁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盆地阔斯加尔地区西山窑组上段砂体特征与铀成矿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磊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382-389,共8页
以阔斯加尔地区西山窑组上段砂岩型铀矿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砂体和铀矿体相关参数来研究砂体空间展布及内部差异特征与铀矿体发育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分布稳定连续,具备完整的泥砂泥地层结构,利于成矿流体... 以阔斯加尔地区西山窑组上段砂岩型铀矿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砂体和铀矿体相关参数来研究砂体空间展布及内部差异特征与铀矿体发育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分布稳定连续,具备完整的泥砂泥地层结构,利于成矿流体的汇聚和运移,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流体运移通道和赋矿空间。矿体多发育在受沉积微相变化控制的砂体及其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部位,如砂体产状由陡变缓、厚度由厚变薄、泥岩夹层由无到有或由少增多、砂岩碎屑物由粗突然变细等,其对铀成矿起明显的控制作用。矿体主要赋存于孔隙度高、渗透性好、富有机质的粗砂岩中,砂体厚度为10~20 m对成矿最为有利。砂体中强烈的地球化学反差度有利于铀成矿,并且矿石品位与砂岩中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砂体 沉积微相 铀成矿 阔斯加尔地区 伊犁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盆地南缘郎卡地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沉积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5
6
作者 倪仕琪 宋继叶 +5 位作者 蔡煜琦 张晓 李真真 邱余波 张虎军 蒋宏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4-445,共12页
针对伊犁盆地郎卡地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铀矿地质勘查中对沉积相研究存在的问题,以钻孔岩芯精细研究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测井、地震、粒度等分析资料进行沉积相标志、沉积相展布及沉积演化等进行综合研究。研究成果表明研究区西山... 针对伊犁盆地郎卡地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铀矿地质勘查中对沉积相研究存在的问题,以钻孔岩芯精细研究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测井、地震、粒度等分析资料进行沉积相标志、沉积相展布及沉积演化等进行综合研究。研究成果表明研究区西山窑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2种沉积相。西山窑组下段沉积时期,研究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分流河道砂体叠置连片分布;西山窑组中段沉积时期,湖平面上升,全区基本演化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沉积,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呈条带状展布;西山窑组上段沉积时期,研究区整体呈现出湖退过程,辫状河三角洲进积,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水下分流河道在三角洲前缘亚相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盆地 郎卡地区 西山窑组 辫状河三角洲 相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盆地南部郎卡地区含铀岩系古沉积环境恢复及成矿意义
7
作者 倪仕琪 宋继叶 +4 位作者 张晓 李真真 邱余波 张虎军 王毛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81-82,共2页
郎卡地区是伊犁盆地南缘近几年来新发现的砂岩型铀矿有利成矿地段,该地区处于盆地南缘东段构造活动区域,毗邻蒙其古尔大型砂岩型铀矿床。目前,该地区揭露的工业铀矿体分别赋存于中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埋深约500~1000m,局部超过1... 郎卡地区是伊犁盆地南缘近几年来新发现的砂岩型铀矿有利成矿地段,该地区处于盆地南缘东段构造活动区域,毗邻蒙其古尔大型砂岩型铀矿床。目前,该地区揭露的工业铀矿体分别赋存于中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埋深约500~1000m,局部超过1000 m,品位较高,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张鹏飞等,2018)。郎卡地区铀成矿作用的现阶段研究多集中在含矿目的层岩石学、矿物学和沉积相等方面,而古沉积环境恢复(古气候、古水体)与铀成矿关系未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 古盐度 古氧化还原条件 元素地球化学 郎卡地区 伊犁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盆地阔斯加尔铀成矿区西山窑组古地下水动力系统 被引量:5
8
作者 邱余波 陈虹 +4 位作者 杨军锋 张占峰 蒋宏 杜默 李刚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31-439,共9页
研究伊犁盆地阔斯加尔地区西山窑组古地下水动力系统,总结其与铀成矿的关系,为该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规律研究及实际的铀找矿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分析氧化砂体厚度在平面上的变化特征,以反演层间氧化流体在平面上的推进情况,进... 研究伊犁盆地阔斯加尔地区西山窑组古地下水动力系统,总结其与铀成矿的关系,为该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规律研究及实际的铀找矿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分析氧化砂体厚度在平面上的变化特征,以反演层间氧化流体在平面上的推进情况,进而恢复研究区西山窑组古地下水的"补-径-排"特征。西山窑组层间氧化带主要发育在下段和上段上亚段中,下段氧化砂体厚度最大的部位主要在研究区西南方向,呈"朵状"往北东和北方向展布;上段上亚段氧化砂体最厚的部位在东南方向,且呈条带状往北西方向展布。根据氧化砂体厚度的平面展布形态,结合砂体本身的厚度以及区域水文地质背景,可以判断铀成矿时期阔斯加尔地区有两个补水方向:一个是该地区的西南方向,西山窑组下、上段的共同补水方向;另一个方向,同时也是西山窑组上段主要的补水方向,是该地区的东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盆地 阔斯加尔地区 西山窑组 古地下水动力 砂岩型铀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勒克县河谷次生林部分树木死亡综合分析和对策建议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珊珊 《新疆林业》 2019年第6期35-37,共3页
1概况1.1尼勒克县基本情况尼勒克县地处新疆西部中天山西段,伊犁地区东北部。四周高山环绕,峡谷遍布,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分布有三大水系,即南面的巩乃斯河水系、中部的喀什河水系、北部的阿夏勒河水系,水能蕴藏量在200万千瓦以... 1概况1.1尼勒克县基本情况尼勒克县地处新疆西部中天山西段,伊犁地区东北部。四周高山环绕,峡谷遍布,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分布有三大水系,即南面的巩乃斯河水系、中部的喀什河水系、北部的阿夏勒河水系,水能蕴藏量在200万千瓦以上,喀什河在县境内长270公里,流域面积8 656平方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蕴藏量 三大水系 新疆西部 巩乃斯河 尼勒克 喀什河 分析和对策 伊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尼勒克县发现古代铜鍑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林平 《文博》 1998年第1期76-76,共1页
一九九七年六月中旬。
关键词 尼勒克 古代新疆 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意识 古铜矿遗址 文化内涵 蒙古高原 草原文化 图案风格 伊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勒克县黄牛改良的问题及对策
11
作者 陈幻喜 刘娟 《中国畜禽种业》 2012年第3期24-25,共2页
尼勒克县地处北疆西部中天山西段.伊犁地区东北部,东西长243公里,南北宽70公里,呈柳叶状,总面积10053平方公里。地形东高西低,海拔800米至46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5.8℃,平均降水量为350毫米,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县总人... 尼勒克县地处北疆西部中天山西段.伊犁地区东北部,东西长243公里,南北宽70公里,呈柳叶状,总面积10053平方公里。地形东高西低,海拔800米至46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5.8℃,平均降水量为350毫米,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县总人口为17.16万人,由哈、汉、维、蒙、回等24个民族组成,全县辖11个乡(镇)、1个国营农牧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勒克 黄牛改良 年平均气温 平均降水量 大陆性气候 伊犁地区 东北部 中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草兔的危害与防治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忠军 《新疆林业》 2008年第6期32-33,共2页
野兔是啮齿目兔科兔属,新疆分布有4个种,分别是塔里木兔、灰尾兔、雪兔和草兔(又名蒙古兔)。其中,草兔就是发生在伊犁河谷的最多的野兔种。草兔为北疆常见种,广泛分布于伊犁河谷、博州、塔城地区及准噶尔盆地边缘各地。此外吐哈... 野兔是啮齿目兔科兔属,新疆分布有4个种,分别是塔里木兔、灰尾兔、雪兔和草兔(又名蒙古兔)。其中,草兔就是发生在伊犁河谷的最多的野兔种。草兔为北疆常见种,广泛分布于伊犁河谷、博州、塔城地区及准噶尔盆地边缘各地。此外吐哈盆地、焉耆盆地及天山山地和帕米尔山地亦有分布。国内东北、华北、内蒙古、宁夏、甘肃亦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谷 草兔 防治 危害 天山山地 盆地边缘 塔城地区 吐哈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核桃生产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鹏飞 程祖强 《北方果树》 2014年第4期30-31,共2页
新疆伊犁河谷地处中亚内陆腹地,谷地呈三角形,北、东、南三面高山环绕,呈喇叭型向西敞开,西来的湿润气流可贯入整个伊犁河谷,降水量远高于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气候适宜,水源充沛,土地肥沃,形成多姿多彩的天山自然景观,是一块水、土... 新疆伊犁河谷地处中亚内陆腹地,谷地呈三角形,北、东、南三面高山环绕,呈喇叭型向西敞开,西来的湿润气流可贯入整个伊犁河谷,降水量远高于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气候适宜,水源充沛,土地肥沃,形成多姿多彩的天山自然景观,是一块水、土、光、热诸多因素搭配合理、协调的宜农、宜牧和宜林的富饶绿洲,是中国西北干旱地区中一个独特的半干旱生态区.伊犁河谷年平均气温9.3~2.9℃,≥10℃积温3600~1 306℃,年日照3000~2000h,无霜期180~190d.近年来,伊犁河谷以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使林果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谷 核桃生产 西北干旱地区 气候优势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年平均气温 新疆伊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援疆成为阿克苏地区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14
《新疆畜牧业》 2010年第B08期67-69,共3页
阿克苏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总面积13.13万平方千米。东南西分别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为临,北以天山为分水岭,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交界,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全地区辖8县1市,85个乡... 阿克苏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总面积13.13万平方千米。东南西分别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为临,北以天山为分水岭,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交界,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全地区辖8县1市,85个乡镇,46个农林牧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及所属阿拉尔市和16个团场分布在地区境内,总人口247.3万。阿克苏地区粮食种植面积20万公顷左右,天然草场总面积为353.8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面积为333.54万公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苏地区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助推器 畜牧业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塔里木盆地北缘 种植面积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常见病害防治对策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惠瑜 《农村科技》 2008年第11期22-23,共2页
据2005—2007年在伊犁地区及塔额盆地调查,糖用甜菜每年因病害造成的损失在10%左右。因此,查清甜菜病害种类,探索发生规律,制定正确防治对策,减少病害损失,是提高甜菜产量、促进制糖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 病害防治 糖用甜菜 塔额盆地 伊犁地区 病害种类 发生规律 持续发展 制糖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