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莱玛在伊朗立宪革命中的作用初探 被引量:3
1
作者 蒋真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44,共10页
1906-1911年伊朗爆发了立宪革命,它在伊朗历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乌莱玛阶层在革命初期的引领作用,推动着立宪革命的不断前进,为伊朗带来了宪法、议会和三权分立等现代政治理念。随着民主党派逐步掌握领导权,立宪革命开始朝着... 1906-1911年伊朗爆发了立宪革命,它在伊朗历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乌莱玛阶层在革命初期的引领作用,推动着立宪革命的不断前进,为伊朗带来了宪法、议会和三权分立等现代政治理念。随着民主党派逐步掌握领导权,立宪革命开始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这与乌莱玛预想的目标并不一致,乌莱玛阶层内部出现分歧,革命联盟的力量被削弱。在民主党派与乌莱玛阶层的斗争中,保守的乌莱玛要求在宪法补充法中加入宗教裁决的条款,使得伊朗在20世纪初期再次确立了伊斯兰教什叶派在国家政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从而在伊朗未来政治的演变中,政治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成为其历史演变的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朗立宪革命 乌莱玛 伊斯兰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及“1·25革命”与伊朗伊斯兰革命之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范鸿达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71,共14页
埃及"1·25革命"和伊朗伊斯兰革命都以创建国家新制度为主要诉求。从革命外围形势来看,埃及"1·25革命"要优于伊朗伊斯兰革命;从革命力量看,伊朗有明确的革命领袖和相当统一的革命力量,而埃及革命则缺乏领... 埃及"1·25革命"和伊朗伊斯兰革命都以创建国家新制度为主要诉求。从革命外围形势来看,埃及"1·25革命"要优于伊朗伊斯兰革命;从革命力量看,伊朗有明确的革命领袖和相当统一的革命力量,而埃及革命则缺乏领袖、力量分散;从革命进程看,伊朗伊斯兰革命是经过长期的酝酿才发动的,而埃及革命则是由偶发的事件催生而突然发起的;从革命结果来看,伊朗革命创建了伊斯兰共和国,而埃及革命则没有导致国家政治制度的创新。埃及"1·25革命"没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其爆发的突然性和革命力量的分散性,以及完备行动方案的缺失和革命目标设定的模糊与不切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及“1·25革命 伊朗伊斯兰革命 政治发展 民主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朗伊斯兰革命根源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53-57,共5页
伊朗伊斯兰革命根源探析吴成“没有人能够推翻我。我得到七十万军队、全体工人和绝大多数人民的支持。”①这是伊朗国王巴列维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记者讲的一番话,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半年后,在人民群众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对声... 伊朗伊斯兰革命根源探析吴成“没有人能够推翻我。我得到七十万军队、全体工人和绝大多数人民的支持。”①这是伊朗国王巴列维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记者讲的一番话,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半年后,在人民群众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对声中,他只得离开自己的国家,最后客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革命 巴列维王朝 伊朗资产阶级革命 伊斯兰教法 白色革命 国王 哈里发 探析 伊朗 礼萨·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理论批判”到“武器批判”——论伊朗“8·19”政变和“库姆事件”对知识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泽壮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6,共6页
伊斯兰革命有两支主力军,一支是以霍梅尼为核心的宗教势力,另一支是伊朗左翼知识分子和它领导的左翼运动。如果说,1953年的"8.19"政变导致知识分子的不满和愤怒主要限于国王对帝国主义势力的无耻依赖,出卖国家尊严的卖国行径... 伊斯兰革命有两支主力军,一支是以霍梅尼为核心的宗教势力,另一支是伊朗左翼知识分子和它领导的左翼运动。如果说,1953年的"8.19"政变导致知识分子的不满和愤怒主要限于国王对帝国主义势力的无耻依赖,出卖国家尊严的卖国行径,从而使知识分子开始放弃对巴列维王朝的忠诚的话,那么,1963年的"库姆事件"对知识分子造成的影响是使大批知识分子对国家的疏离感进一步加深,特别是青年学生进一步向"左"转,进一步激进化,进一步强化对巴列维王朝敌对情绪,加速他们走上武装反抗巴列维王朝的革命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朗伊斯兰革命 伊朗知识分子 1953年“8·19”政变 1963年“库姆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航空公司
5
作者 扎冈.谢卡里 《国际贸易》 1984年第2期55-55,共1页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航空公司简称“霍马”(HOMA),这是由四个波斯文字第一个字母组成的,这是古代伊朗一种象征吉祥的大鸟。伊航原先叫伊朗国家航空公司,伊朗革命后改为现名。伊航为国家承担义务,着眼于为人们的实际需要服务。伊航现有26架...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航空公司简称“霍马”(HOMA),这是由四个波斯文字第一个字母组成的,这是古代伊朗一种象征吉祥的大鸟。伊航原先叫伊朗国家航空公司,伊朗革命后改为现名。伊航为国家承担义务,着眼于为人们的实际需要服务。伊航现有26架波音飞机和6架空中客车飞机,有1万多名职员在国内和国际航线上工作。伊航每周有9次航班飞欧洲,3次航班飞远东和近东,10次航班飞波斯湾,3次航班飞大马士革,262次航班飞国内各地。伊航货运机群每天的货运能力可达467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公司 伊斯兰 伊朗革命 共和国 实际需要 航班 波音飞机 大马士革 承担义务 字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朗吉朗共和国的成立和失败
6
作者 吴继德 《思想战线》 1980年第4期65-70,共6页
1920年6月,伊朗吉朗共和国成立,这是一个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事件。吉朗以及伊朗阿塞拜疆、呼罗珊的革命运动,不仅把伊朗从受英国占领和变为英国殖民地的危险中拯救了出来,而且也致命地打击了伊朗恺加王朝的反动统治。研究吉朗共和国的... 1920年6月,伊朗吉朗共和国成立,这是一个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事件。吉朗以及伊朗阿塞拜疆、呼罗珊的革命运动,不仅把伊朗从受英国占领和变为英国殖民地的危险中拯救了出来,而且也致命地打击了伊朗恺加王朝的反动统治。研究吉朗共和国的成立和失败,对了解伊朗的历史,总结伊朗人民的革命经验,反对当代的社会帝国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朗革命 苏维埃共和国 伊朗 社会帝国主义 阿塞拜疆 共产党 苏维埃俄国 半殖民地 英国人 历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政治体制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振容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3-64,共12页
1979年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从表面看,革命的胜利是政教合一体制建立的主要原因。然而在经过两伊战争、政治孤立、经济制裁、伊核危机和总统大选风波后,这种政治体制仍能稳步发展且依然具有活力的深层原因很值得研究。本文将通过波斯... 1979年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从表面看,革命的胜利是政教合一体制建立的主要原因。然而在经过两伊战争、政治孤立、经济制裁、伊核危机和总统大选风波后,这种政治体制仍能稳步发展且依然具有活力的深层原因很值得研究。本文将通过波斯传统的政治思想、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宗教思想、外来现代化思想的影响和其他模式尝试的失败等四个方面来揭示这一体制得以确立和发展的内在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朗伊斯兰革命 伊斯兰共和国 政治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稳定的社会心理条件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田为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2期158-164,共7页
学者们对政治不稳定进行社会心理学分析,提出了相对剥夺、价值期望、价值能力等概念,并进而得到一个基本命题:社会大多数成员产生相对剥夺的可能性是社会不稳定的先决条件,相对剥夺的程度越高,社会紧张程度越高.社会动乱的可能性... 学者们对政治不稳定进行社会心理学分析,提出了相对剥夺、价值期望、价值能力等概念,并进而得到一个基本命题:社会大多数成员产生相对剥夺的可能性是社会不稳定的先决条件,相对剥夺的程度越高,社会紧张程度越高.社会动乱的可能性越大。通过对伊朗革命的背景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社会心理学的政治稳定理论在解释政治实践问题上对其他政治稳定理论有很好的替代和补充作用,尽管它有许多有待于完善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稳定 相对剥夺 价值期望 价值能力 伊朗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人与伊斯兰复兴运动
9
作者 李伟建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5期24-25,共2页
如果说80年代初,以伊朗革命胜利为标志的伊斯兰复兴运动作为一支不断发展的政治力量开始活跃在世界舞台时,曾引起美国政府高度重视的话,那么,去年3月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被炸则真正触动了每个美国公民的神经。
关键词 复兴运动 美国公民 美国政府 伊朗革命 世界舞台 中东地区 政治力量 原教旨主义 美国民众 美国外交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对两伊的“双遏”政策会改变吗?
10
作者 齐前进 《国际展望》 1998年第16期9-10,共2页
今年6月21日,在法国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上,美国队和伊朗队展开了对垒。许多人都明白,这场比赛不单是体育竞技,更是美伊两国在近20年的割席断交之后,向对方发出的“和解之球”。 赛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希望这场球赛“进一步迈向结束两国疏... 今年6月21日,在法国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上,美国队和伊朗队展开了对垒。许多人都明白,这场比赛不单是体育竞技,更是美伊两国在近20年的割席断交之后,向对方发出的“和解之球”。 赛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希望这场球赛“进一步迈向结束两国疏离状态”,促进两国和解并恢复正常邦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拉克 伊朗革命 克林顿 哈塔米 禁飞区 温和派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独立国家 体育竞技 赛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罗印象
11
作者 田中青 《国际展望》 1985年第17期12-14,共3页
波音747客机从雅典机场起飞,穿越茫茫的地中海,约一个半小时后,便抵达埃及首都、中东和非洲最大的城市——开罗。
关键词 埃及人 国际机场 印度航空 埃及政府 穆巴拉克 住房短缺 伊朗伊斯兰革命 大型客机 宣礼塔 在路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的中东政策和美国学术界的“悲观主义”
12
作者 陈和丰 《国际展望》 1987年第2期18-,共1页
去年11月中国中东学者代表团赴美访问期间。就阿以争端和美国政府的中东政策问题同美国学术界展开了讨论。这些讨论给我的印象是:在解决阿以矛盾的问题上,美国官方表示难以有所作为,学术界人士大都持“悲观主义”,实际上,两者是息息相... 去年11月中国中东学者代表团赴美访问期间。就阿以争端和美国政府的中东政策问题同美国学术界展开了讨论。这些讨论给我的印象是:在解决阿以矛盾的问题上,美国官方表示难以有所作为,学术界人士大都持“悲观主义”,实际上,两者是息息相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政策 美国学术界 学术界人士 里根政府 阿以冲突 美国政府 约旦河西岸 中东国家 伊朗伊斯兰革命 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