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建筑景观描写看伊夫林·沃的怀旧情结 被引量:20
1
作者 吴冬蕾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4-226,共3页
城市建筑景观有其特定的文化身份和记忆表征,文章以伊夫林·沃的文学作品为着眼点,探讨建筑景观与文化的内在联系;从小说《故地重游》的建筑景观描写中来探索其怀旧情结的体现,并进一步阐释这种情结产生的时代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 城市建筑景观有其特定的文化身份和记忆表征,文章以伊夫林·沃的文学作品为着眼点,探讨建筑景观与文化的内在联系;从小说《故地重游》的建筑景观描写中来探索其怀旧情结的体现,并进一步阐释这种情结产生的时代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学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建筑景观 怀旧 伊夫林·沃 艺术作品 审美经验 文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一把尘土》中的反讽语言艺术
2
作者 黄玉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Z期69-70,共2页
我们在《一把尘土》中能够感受到作家伊夫林·沃笔下那满满的"恶意",小说从局部到整体,在每个细微之处都散发着反讽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作者通过男主人公托尼的悲剧人生,经由轻描淡写的故事叙述,从女主人公布伦达背叛家... 我们在《一把尘土》中能够感受到作家伊夫林·沃笔下那满满的"恶意",小说从局部到整体,在每个细微之处都散发着反讽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作者通过男主人公托尼的悲剧人生,经由轻描淡写的故事叙述,从女主人公布伦达背叛家庭开始,到男主人公托尼落入野蛮人的手中,作者藉由反讽这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他对当时文明最深刻的控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把尘土》 伊夫林·沃 反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分子线·分子线·逃逸线:论《衰落》与英国绅士传统 被引量:2
3
作者 林武凯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6-143,共8页
伊夫林·沃在《衰落》中着力刻画20世纪英国绅士形象,但现有研究忽略了一个悖论:为何一向恪守绅士规范的保罗和普伦德格斯盛赞被视为“无赖”的格莱姆斯,直言“无赖可以是杰出人物”“格莱姆斯是不朽的”?以德勒兹欲望哲学观之,可... 伊夫林·沃在《衰落》中着力刻画20世纪英国绅士形象,但现有研究忽略了一个悖论:为何一向恪守绅士规范的保罗和普伦德格斯盛赞被视为“无赖”的格莱姆斯,直言“无赖可以是杰出人物”“格莱姆斯是不朽的”?以德勒兹欲望哲学观之,可发现小说中绅士与“反绅士”的对立象征着资本主义道德束缚与欲望释放的矛盾,并体现于这三个无产者对绅士道德规范的不同态度。小说结尾,绅士对“反绅士”的赞赏传递出无产者的觉醒:绅士规范已然异化为资本主义压迫的工具,是社会强加于无产者的道德枷锁,而“反绅士”这一颠覆绅士传统的形象表面上违背公序良俗,实质上传递出无产者奋力挣脱这一枷锁、释放内在欲望的生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夫林·沃 《衰落》 绅士 欲望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文视域下电影《故园风雨后》解读
4
作者 支瑾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8-150,共3页
英国影片《故园风雨后》的故事脚本来自于英国20世纪著名作家伊夫林·沃的原作《旧地重游》。《旧地重游》以查尔斯·赖德的视角,叙述了布赖兹赫德这一贵族家庭的衰落历程,既无奈伤感,也夹杂着作者对日不落帝国最后余晖的感叹... 英国影片《故园风雨后》的故事脚本来自于英国20世纪著名作家伊夫林·沃的原作《旧地重游》。《旧地重游》以查尔斯·赖德的视角,叙述了布赖兹赫德这一贵族家庭的衰落历程,既无奈伤感,也夹杂着作者对日不落帝国最后余晖的感叹和留恋。伊夫林·沃对这部带有自传意味的小说非常珍视,影视版本仅仅只有1981年的电视剧版本和2008年拍摄的电影《故园风雨后》。本文旨在通过电影和小说文本之间的相互比对研究,为读者和观众提供更为深层的视角挖掘伊夫林·沃小说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园风雨后》 《旧地重游》 伊夫林·沃 文学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