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论弥尔顿对荷马史诗传统中女性之“他者”定位的改写——以《伊利亚特》和《失乐园》为例 |
吴玲英
李蒙蒙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
|
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论析史诗与神话的辩证关系 |
王景迁
于静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
3
|
《伊利亚特》中的女性 |
陈戎女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
4
|
走下神坛的人性——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伊利亚特》的电影改编 |
许克琪
沈婷婷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5
|
《山海经》与《伊利亚特》——中西战争神话叙事比较 |
陈颖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
6
|
《伊利亚特》叙事中的“重复”——由一个阻碍叙事欣赏的问题而引发的思考 |
李志雄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2
|
|
|
7
|
君权·人权·女权——《伊利亚特》、《汉宫秋》别解 |
李新灿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
8
|
《伊利亚特》的弓箭叙述 |
王芳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
9
|
愤怒,还是怜悯?——《伊利亚特》主题新论 |
蒋保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
10
|
微型伊利亚特:一部当代史诗——法拉奇小说《印沙安拉》对《伊利亚特》的借鉴及生发 |
徐岱
王丹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
11
|
从“文库本”看《格萨尔》螺旋式情节脉络——兼与《伊利亚特》比较 |
罗文敏
郭郁烈
|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
12
|
比喻:《伊利亚特》与《格萨尔》的共性修辞 |
罗文敏
郭郁烈
|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
13
|
从《伊利亚特》和《左传》看中西古代战争文化之异同 |
陈娴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
14
|
论《伊利亚特》宗教祭祀中的神话精神 |
徐少邱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
15
|
从《伊利亚特》到《特洛伊》 |
乐琦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
16
|
《伊利亚特》中的“三角图式” |
戚江虹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
17
|
论《伊利亚特》的战争观念 |
张世君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3
|
|
|
18
|
叙事—抒情与书面—口头:《格萨尔》与《伊利亚特》形态研究 |
罗文敏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
19
|
程式与模式:《伊利亚特》与《格萨尔》的口承印记 |
罗文敏
|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
20
|
《伊利亚特》两种重要冲突浅探 |
都本海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