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下神坛的人性——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伊利亚特》的电影改编 被引量:1
1
作者 许克琪 沈婷婷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2-205,共4页
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引发了人类对于生态的关注,以文学文本为载体、探讨生态问题的生态批评应运而生。《特洛伊》是根据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改编的好莱坞大片,虽然电影中包含了一定的商业成分,但作为一门大众艺术,电影在对原著的改编过... 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引发了人类对于生态的关注,以文学文本为载体、探讨生态问题的生态批评应运而生。《特洛伊》是根据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改编的好莱坞大片,虽然电影中包含了一定的商业成分,但作为一门大众艺术,电影在对原著的改编过程中也反映了当代人与古希腊时期不同的思想意识形态。本文试图通过对比能反映古希腊时代生态观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及能反应当代生态观的电影《特洛伊》,找出古今生态观的异同点。希望能追溯今日盛行的生态观的雏形,并借希腊智慧之光,找到能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艺术创作 伊利亚特》 《特洛伊》 生态批评 人性 电影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权意识下的女性符号——《伊利亚特》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2
作者 李艳 黄瑛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48-50,共3页
《伊利亚特》展现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中最悲壮的一页,整部史诗围绕着那些耀眼夺目的、为争夺荣誉而战的英雄而写,女性只处于这个以战争为核心的舞台边缘,所以《伊利亚特》中的女性较少为人所关注和研究。但女性却是这场战争的关键,这... 《伊利亚特》展现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中最悲壮的一页,整部史诗围绕着那些耀眼夺目的、为争夺荣誉而战的英雄而写,女性只处于这个以战争为核心的舞台边缘,所以《伊利亚特》中的女性较少为人所关注和研究。但女性却是这场战争的关键,这部战争史诗中对女性符号的诠释代表了荷马时代的女性观和性别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亚特》 男权意识 女性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随笔大家兰姆与《伊利亚随笔》创作
3
作者 魏国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91-95,共5页
兰姆彻底革新了西方随笔的表现内容,他改变以往西方随笔探讨宏大的主题,转而去写自己身边的题材。兰姆不爱新的东西,也怕面向未来,他的随笔总是带着怀旧的情调。兰姆在随笔创作的笔法上,常常是亦庄亦谐,庄谐杂出,奇特的笔调和多层次的... 兰姆彻底革新了西方随笔的表现内容,他改变以往西方随笔探讨宏大的主题,转而去写自己身边的题材。兰姆不爱新的东西,也怕面向未来,他的随笔总是带着怀旧的情调。兰姆在随笔创作的笔法上,常常是亦庄亦谐,庄谐杂出,奇特的笔调和多层次的语言表现方式,传递出英语“美文”的种种精妙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兰姆 伊利亚随笔》 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伊利亚特》宗教祭祀中的神话精神
4
作者 徐少邱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9-70,共2页
史诗《伊利亚特》的成型具有多方面因素,其中浓厚的“神话精神”是史诗成型的“原动力”。它曾蔓延于古希腊世界,充斥着原始初民的精神和心灵,体现于人类早期昌盛的日常生活、宗教信仰及祭祀活动,这是长篇口头史诗《伊利亚特》得以... 史诗《伊利亚特》的成型具有多方面因素,其中浓厚的“神话精神”是史诗成型的“原动力”。它曾蔓延于古希腊世界,充斥着原始初民的精神和心灵,体现于人类早期昌盛的日常生活、宗教信仰及祭祀活动,这是长篇口头史诗《伊利亚特》得以串联、产生、成熟和流传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亚特》 神话精神 宗教 祭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伊利亚特》的两个基本冲突
5
作者 尚显成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8-10,共3页
《伊利亚特》内外两个基本冲突互为因果,交相发展,构成了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深刻的社会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都在这两个基本冲突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层次安排中得到了最为集中的表现。
关键词 伊利亚特》 基本冲突 互为因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伊利亚特》到《特洛伊》 被引量:1
6
作者 乐琦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12,共2页
“……战争可以揭示出人类最好与最坏的东西……”——沃尔夫冈·彼得森(《特洛伊》导演) 希腊,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古城,在那里,有过多少美妙的故事,动人的传说,奇异的神话,一代一代流传下来,丰富着我们的心灵与想象……那古老的爱... “……战争可以揭示出人类最好与最坏的东西……”——沃尔夫冈·彼得森(《特洛伊》导演) 希腊,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古城,在那里,有过多少美妙的故事,动人的传说,奇异的神话,一代一代流传下来,丰富着我们的心灵与想象……那古老的爱琴海,湛蓝的海水,神秘的传说,还有美丽的海伦总是有着梦幻般的魔力,时常唤起人们的向往与回忆……三千年后的今天,影片《特洛伊》(TROY)把我们再次带回了那个人类的童年时代。《特洛伊》的灵感源自于《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ILIAS)。《伊利亚特》描述了希腊神话中最宏伟的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亚 特洛伊战争 荷马史诗 海伦 沃尔夫 希腊神话 导演 传说 影片 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中女性形象的对比分析——以《伊利亚特》和《封神演义》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倩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7期155-156,共2页
《伊利亚特》和《封神演义》尽管风格迥异,但有很多相似之处。两部作品都是以史实为基础,融合了各自民族千百年来流传的神话人物故事,分别展现了西方和东方的早期神话。作品中对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侧面描写,体现了女性在男权为中心的早... 《伊利亚特》和《封神演义》尽管风格迥异,但有很多相似之处。两部作品都是以史实为基础,融合了各自民族千百年来流传的神话人物故事,分别展现了西方和东方的早期神话。作品中对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侧面描写,体现了女性在男权为中心的早期社会中的地位。对比这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发现东西方早期父权制社会中人们对女性相似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女性 伊利亚特》 《封神演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格尔-圣伊利亚斯国家公园自然地理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大卫.卡尔.施耐德 戴长雷 杨朝晖 《黑龙江水利》 2017年第5期16-20,共5页
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是地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公园地理特征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南阿拉斯加的地貌特征。在梳理公园所受地质作用以及冰川作用等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对兰格尔-圣伊利亚斯国家公园自然地理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1)兰格... 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是地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公园地理特征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南阿拉斯加的地貌特征。在梳理公园所受地质作用以及冰川作用等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对兰格尔-圣伊利亚斯国家公园自然地理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1)兰格尔-圣伊利亚斯国家公园的地质状况极其复杂。它跨过了好几个气象区和好几条山脉,含有北美洲除格陵兰以外的最大的冰川。兰格尔-圣伊利亚斯国家公园有几条大断层穿过,如德奈利断层、图兹楚恩达断层、博德岭断层。兰格尔-圣伊利亚斯国家公园中各地质体之间的边界很明显,公园的绝大部分位于楚加奇地质体和兰格利亚地质的沉积岩之上。(2)这一地区早在1000万年前就已被冰川覆盖,公园里还有许多重要的冰川,如马拉斯皮纳冰川、肯尼科特冰川和鲁特冰川。(3)兰格尔-圣伊利亚斯国家公园存在两个气候区:公园的绝大部分区域属于极端的大陆性气候区,南部边缘属于山地海洋性气候区,夏季非常炎热(如果有太阳的话),而冬季非常寒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冰川 气候 山脉 兰格尔-圣伊利亚斯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曲同工绘史诗──《伊利亚特》与《蒙古秘史》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素敏 《阴山学刊》 1998年第3期42-47,共6页
《伊利亚特》和《蒙古秘史》均是以史实为依据、以美女为引线、以神话为外衣、以勇猛善战的英雄为主要歌颂对象的英雄史诗。它们共同反映着人类从原始部族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氏族部落之间的战争的掠夺性质,反映着人们崇尚勇武、自强不... 《伊利亚特》和《蒙古秘史》均是以史实为依据、以美女为引线、以神话为外衣、以勇猛善战的英雄为主要歌颂对象的英雄史诗。它们共同反映着人类从原始部族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氏族部落之间的战争的掠夺性质,反映着人们崇尚勇武、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英雄 英雄史诗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女性 伊利亚特》 《蒙古秘史》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利亚特》中英雄的典型人物形象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叶朗 《戏剧之家》 2019年第32期228-229,共2页
荷马史诗一直被认为是西方文学史上现存最早的精彩作品,《伊利亚特》更是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特洛伊之战的描写与刻画,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内涵。随着时代和科技发展,逐渐迷失在钢铁水泥丛林与网络构成的虚拟世界中的青少年们,重... 荷马史诗一直被认为是西方文学史上现存最早的精彩作品,《伊利亚特》更是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特洛伊之战的描写与刻画,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内涵。随着时代和科技发展,逐渐迷失在钢铁水泥丛林与网络构成的虚拟世界中的青少年们,重回经典细读《伊利亚特》,并分析其中英雄人物的优缺点,为当代社会青少年群体形成世界观提供一定的模板,有助于培育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延展青少年群体思想的广度与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马史诗 伊利亚 英雄 青少年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利亚特》中的英雄主义解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娜 《艺海》 2010年第5期143-144,共2页
“荷马史诗”是西方思想的“圣经”,而《伊利亚特》则是这部异教圣典的“旧约”,因为他宣讲了一种更为古老、质朴的信念(程志敏.《荷马史诗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P119):这种信念就是英雄们对名声、荣誉的... “荷马史诗”是西方思想的“圣经”,而《伊利亚特》则是这部异教圣典的“旧约”,因为他宣讲了一种更为古老、质朴的信念(程志敏.《荷马史诗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P119):这种信念就是英雄们对名声、荣誉的追求。诗中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亚特》 英雄主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解析 荷马史诗 西方思想 英雄形象 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伊利亚特》《埃涅阿斯纪》中的美学价值与民族精神
12
作者 刘芳菲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3期93-95,共3页
《伊利亚特》和《埃涅阿斯纪》是两部分别讴歌希腊、罗马英雄事迹的民族史诗。在史诗中,英雄的武力、体魄与其悲壮的事迹是史诗的主要刻画对象,但不容忽视的是英雄在面对爱情时的表现。英雄与诸多女性的纠葛使史诗在悲壮之外显出柔美,... 《伊利亚特》和《埃涅阿斯纪》是两部分别讴歌希腊、罗马英雄事迹的民族史诗。在史诗中,英雄的武力、体魄与其悲壮的事迹是史诗的主要刻画对象,但不容忽视的是英雄在面对爱情时的表现。英雄与诸多女性的纠葛使史诗在悲壮之外显出柔美,符合西方人根深蒂固的崇高与渺小、悲壮与柔美的美学观念。《伊利亚特》中古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首次愤怒因女奴而起、阿伽门农冒犯阿喀琉斯的直接动因是对女奴的争夺,这一冲突离不开古希腊人将女性视为财产、坚决捍卫私有财产的意识,但史诗中对女性美貌不吝笔墨的描写,侧面体现了希腊人对美的追求;《埃涅阿斯纪》中埃涅阿斯在寻找罗马城的征程中与女性的情感交织,体现了古罗马人潜意识中对美的渴望。两者对女性的态度及行为鲜明地揭示了两个民族的精神特征,阿喀琉斯和阿伽门农不惜破坏希腊联军的团结也要争夺女奴,体现了希腊民族精神中执着狂热的一面,反映了希腊民族张扬的个人主义精神,这也是希腊最终走向毁灭的原因之一。相较之下,古罗马英雄赫克托耳、埃涅阿斯虽然对妻子、恋人心有不舍,但最终坦然地放弃了恋人,表现出了古罗马人强烈的集体责任意识,展现出悲壮而崇高的精神。基于此,文章探究《伊利亚特》《埃涅阿斯纪》的美学价值与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亚特》 《埃涅阿斯纪》 史诗 美学 英雄 爱情 民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苹果引发的战争——读《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有感
13
作者 战晓峰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年第05S期133-133,共1页
《伊利亚特》是荷马史诗中荡气回肠的一部,对于特洛伊战争场面的描写可谓惊心动魄。那么究竟是什么引发了这场旷日持久、血腥悲壮的战争?希腊神话解释为神的意志,民间传说认为是海伦这个红颜祸水惹的祸。本论文将唯物地、历史地、客观... 《伊利亚特》是荷马史诗中荡气回肠的一部,对于特洛伊战争场面的描写可谓惊心动魄。那么究竟是什么引发了这场旷日持久、血腥悲壮的战争?希腊神话解释为神的意志,民间传说认为是海伦这个红颜祸水惹的祸。本论文将唯物地、历史地、客观地分析《伊利亚特》中对于特洛伊战争原因的解释,以期把握事实真相,同时给予当世人以反思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亚特》 特洛伊战争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统一对时系统在巴西伊利亚水电站监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平路 张捷 +1 位作者 郭超一 郭万森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21年第10期97-99,共3页
水电厂要安全运行,各系统精确对时非常重要。一般小型水电站普遍采用各自授时方案,各系统配置自己的时钟,对于大型的水电站这种方案不能满足现场的对时要求。本文介绍了一种分层、分布式时钟系统方案,采用2台高性能的主时钟组成热备主站... 水电厂要安全运行,各系统精确对时非常重要。一般小型水电站普遍采用各自授时方案,各系统配置自己的时钟,对于大型的水电站这种方案不能满足现场的对时要求。本文介绍了一种分层、分布式时钟系统方案,采用2台高性能的主时钟组成热备主站,通过光纤扩展子时钟,整个系统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时钟主站具有很高的可靠性,采用IRIG-B码^([1,4])作为时钟的扩展信号,有效解决了巴西夏令时时间切换的问题,该方案在伊利亚计算机监控系统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具有很好的对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卫星时钟 伊利亚 对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利亚特》叙事学分析
15
作者 雷玲 《戏剧之家》 2018年第34期171-174,共4页
作为重量级的叙事史诗,《伊利亚特》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其叙事方法,对后来欧洲叙事诗,乃至再后来的小说叙事方式和技巧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小说一样,史诗在素材的形式安排、人物形象的刻画、场景的描绘及... 作为重量级的叙事史诗,《伊利亚特》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其叙事方法,对后来欧洲叙事诗,乃至再后来的小说叙事方式和技巧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小说一样,史诗在素材的形式安排、人物形象的刻画、场景的描绘及语言的运用上都独具匠心,体现了作品高超的文学性。史诗与小说最大的共同点在于两者都是讲故事,因此,笔者将从叙事学的角度,对史诗的情节构建、叙述视角及叙事时间展开分析,从而丰富《伊利亚特》的叙事学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亚 叙事 情节构建 叙述视角 叙事时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利亚特》
16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2003年第13期20-20,共1页
本书的作者是谁呢?传说是希腊的古诗人荷马。除《伊利亚特》之外,他还有另一部不朽名著——《奥德赛》,描述的是特洛伊城被毁后,希腊联军主将奥德修斯返家途中在海上10年的历险经历。两书虽然写的都是10年间的故事,但是,一部写陆上的战... 本书的作者是谁呢?传说是希腊的古诗人荷马。除《伊利亚特》之外,他还有另一部不朽名著——《奥德赛》,描述的是特洛伊城被毁后,希腊联军主将奥德修斯返家途中在海上10年的历险经历。两书虽然写的都是10年间的故事,但是,一部写陆上的战争,一部写海上的历险,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亚 希腊 奥德赛 古诗 传说 荷马 名著 作者 描述 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歌》与《伊利亚特》中的神话人物形象比较
17
作者 华亚颖 《海外英语》 2016年第13期176-177,共2页
为促进中国与西方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从神话人物形象方面,对《九歌》和《伊利亚特》中神话人物形象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异同并分析原因。其人物形象相似在于古民对未知自然崇敬和想征服自然和探究自然的愿望;神话人物形象不同在于《九... 为促进中国与西方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从神话人物形象方面,对《九歌》和《伊利亚特》中神话人物形象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异同并分析原因。其人物形象相似在于古民对未知自然崇敬和想征服自然和探究自然的愿望;神话人物形象不同在于《九歌》中的神话人物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崇尚道德;而《伊利亚特》中的神话人物形象则体现个人主义,其根源是因为不同的文化、历史和地理造就了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人物的不同人物形象,而这种差异也正是民族文化多元化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歌 伊利亚 希腊神话 神话人物 形象 比较神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利亚特》中的战车研究
18
作者 杨鹏飞 《新经济》 2019年第12期60-65,共6页
荷马在《伊利亚特》中多次出现对于双轮战车的描述,并将老一代拥有车战技术的英雄称为“车战者”,但是并没有描述双轮战车如何在战场上作战。战车只作为运输工具,将武士们运送到战场,武士下车步行作战。这与迈锡尼线性文字B泥版文书记... 荷马在《伊利亚特》中多次出现对于双轮战车的描述,并将老一代拥有车战技术的英雄称为“车战者”,但是并没有描述双轮战车如何在战场上作战。战车只作为运输工具,将武士们运送到战场,武士下车步行作战。这与迈锡尼线性文字B泥版文书记载的战车数量和细节以及赫梯文献中对迈锡尼战车的记录是相矛盾的。荷马之所以将战车作战的方式如此在《伊利亚特》中描述,是与他所处的黑暗时代历史背景息息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亚特》 荷马 古希腊 双轮战车 黑暗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史诗理论研究
19
作者 顾君辉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8期40-42,共3页
黑格尔作为18世纪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美学》运用辩证法公式对美进行了详细、系统地划分,诗作为黑格尔美学体系中的分支又被划分为史诗、抒情诗和戏剧体诗。本文试通过对于“史诗观”的纵向梳理、黑格尔史诗理论的特点的分析... 黑格尔作为18世纪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美学》运用辩证法公式对美进行了详细、系统地划分,诗作为黑格尔美学体系中的分支又被划分为史诗、抒情诗和戏剧体诗。本文试通过对于“史诗观”的纵向梳理、黑格尔史诗理论的特点的分析以及基于《伊利亚特》来阐释黑格尔史诗理论的价值,以求对黑格尔史诗理论进行大致地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史诗 美学 伊利亚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经》依然鲜活
20
作者 张建业 《国际人才交流》 2024年第4期48-49,共2页
人类文明的进程妙不可言,约公元前1000年,几个古老民族几乎同时产生记录历史的与声音之外的交流载体——文字。希伯来文明诞生了《旧约》,古希腊孕育了《伊利亚特》与《奥德赛》,古印度衍生出《梨俱吠陀》,而东方的中国则为人类献上了... 人类文明的进程妙不可言,约公元前1000年,几个古老民族几乎同时产生记录历史的与声音之外的交流载体——文字。希伯来文明诞生了《旧约》,古希腊孕育了《伊利亚特》与《奥德赛》,古印度衍生出《梨俱吠陀》,而东方的中国则为人类献上了《诗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亚特》 《奥德赛》 《诗经》 《旧约》 人类文明 希伯来文明 古印度 古希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