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3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外兼修:数字化转型和资源型企业碳绩效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志方 张睿璇 +1 位作者 史琦 张颖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101,共15页
基于内外协同治理视角,以2010—2022年沪深A股资源型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资源型企业碳绩效的影响效应及机制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资源型企业碳绩效,在一系列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内部... 基于内外协同治理视角,以2010—2022年沪深A股资源型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资源型企业碳绩效的影响效应及机制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资源型企业碳绩效,在一系列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内部治理方面,内部控制质量和内部控制效率是数字化转型促进资源型企业碳绩效提高的重要中介机制,外部治理方面,市场竞争和政府扶持对二者间的关系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碳绩效的促进效应具有产业类型、所属地区以及环境规制异质性,该效应对劳动密集型、处在东部或中部区域以及较强环境规制下的资源型企业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企业 数字化转型 碳绩效 内部治理 外部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税法》与资源型企业绿色治理——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2
作者 张劲松 李沐瑶 张云姝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2-152,共11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与我国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双重背景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已成为破解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及生态退化问题的关键战略路径。2020年实施的《资源税法》兼具环境规制与生态补偿双重功能,既通过税收杠杆调节资源...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与我国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双重背景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已成为破解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及生态退化问题的关键战略路径。2020年实施的《资源税法》兼具环境规制与生态补偿双重功能,既通过税收杠杆调节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又以法律形式强化了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政策导向,为评估环境政策对企业绿色治理的实际效应提供了准自然实验场景。基于此,本文选取2014—2023年沪深A股上市资源型企业的微观数据,从政府环境规制的“有形之手”视角切入,以《资源税法》颁布为外生政策冲击,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识别政策对企业绿色治理绩效的因果效应,并深入剖析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资源税法》的实施显著提升了资源型企业的绿色治理绩效。机制分析表明,该政策主要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投入以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借助分析师关注形成外部监督压力,进而提高企业绿色治理水平。异质性分析进一步揭示,政策效应在非国有企业、行业竞争程度较高以及财务状况较为稳健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本研究不仅为《资源税法》的绿色治理效能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完善环境政策工具、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税法》 绿色治理绩效 技术创新 分析师关注 资源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G赋能传统资源型企业新质转型逻辑与实现路径——以洛阳钼业为例
3
作者 苗霞 李洁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3,共8页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传统资源型企业应以绿色技术创新和低碳技术运用为第一动力,实现能源结构和产业发展模式的更新迭代,推进新质转型。企业践行ESG理念和推进新质绿色转型有着内在统一性。文章基于洛阳钼业案例,研究发现将绿色技术创新作...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传统资源型企业应以绿色技术创新和低碳技术运用为第一动力,实现能源结构和产业发展模式的更新迭代,推进新质转型。企业践行ESG理念和推进新质绿色转型有着内在统一性。文章基于洛阳钼业案例,研究发现将绿色技术创新作为环境责任履行的重要表现,体现了新质生产力在企业的发展和应用,帮助企业实现能源消耗结构的转型;积极推进对外投资并承担社会责任,以开放共享的姿态帮助企业构建产业新格局,体现了开放是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不断协调完善内部治理机制为企业新质转型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 传统资源企业 新质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者能力与资源型企业数字化转型
4
作者 郑明贵 于明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224,共11页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资源型企业数字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对管理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能力作为企业兴衰成败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否能促进资源型企业数字化转型亟待深入研究。通过选取2012—2023年我国资源型上市企业数据进...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资源型企业数字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对管理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能力作为企业兴衰成败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否能促进资源型企业数字化转型亟待深入研究。通过选取2012—2023年我国资源型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深入探讨管理者能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管理者能力显著促进资源型企业数字化转型,该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战略变革和融资约束是管理者能力促进资源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机制。(3)当董事长具有数字化专业背景和学术背景时,管理者能力对资源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果对我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企业 数字化转型 管理者能力 战略变革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对中国资源型企业碳减排绩效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郑明贵 罗曾茜 康仪婷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7-430,共14页
以中国2011—2021年上市资源型企业作为样本,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构建数字化转型指标,并基于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资源型企业碳减排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资源型企业碳减... 以中国2011—2021年上市资源型企业作为样本,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构建数字化转型指标,并基于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资源型企业碳减排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资源型企业碳减排绩效,但这种作用具有双重效应,直接效应视角表现为有利于提升碳减排绩效,而能源回弹效应视角表现为不利于提升碳减排绩效;(2)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产能利用率和增强内部控制能力提升资源型企业碳减排绩效;(3)在高耗能企业、处于强环境规制地区的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资源型企业碳减排绩效的提升效应更显著。根据研究结果,建议资源型企业根据自身耗能、地区环境规制以及所有制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数字化转型策略,同时关注能源回弹效应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实现碳减排并助力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研究结论能够为政府部门以及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分类施策提供有益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绩效 数字化转型 产能利用率 内部控制能力 资源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3
6
作者 庞智强 王丽莎 邢强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28,共6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是否能够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基于Hsieh和Klenow的理论框架,构建企业资本和产出扭曲系数,将其作为企业资源错配的代理变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是否能够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基于Hsieh和Klenow的理论框架,构建企业资本和产出扭曲系数,将其作为企业资源错配的代理变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和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资本和产出的扭曲程度,进而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且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打破市场分割和减少金融摩擦的传导机制实现的。此外,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与非国有企业资本和产出扭曲的改善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企业资源配置 产出扭曲 资本扭曲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配置对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基于技术生态位的中介效应
7
作者 汤桐 马春爱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113,共7页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如何配置资源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选取制造业企业样本数据,从技术生态位视角,检验企业资源配置、技术生态位及其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资源配置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作用机制表明,企...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如何配置资源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选取制造业企业样本数据,从技术生态位视角,检验企业资源配置、技术生态位及其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资源配置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作用机制表明,企业资源配置通过提升技术生态位的“态”和“势”实现企业转型升级。调节效应表明,公司内部控制和外部法律制度环境均可以正向调节企业资源配置对企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资源配置对转型升级的影响在不同企业、行业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化影响。研究结论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资源配置 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 中介效应 技术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利用对企业资源配置结构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于峰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0-54,共5页
本文利用2011—2022年制造业行业的上市企业,分析数据要素利用对企业资源配置结构的影响。实证发现,数据要素利用对企业资源配置结构存在显著的影响,表现为劳动力配置结构中高技能和高学历员工比例上升,资本配置结构中研发投入相对于销... 本文利用2011—2022年制造业行业的上市企业,分析数据要素利用对企业资源配置结构的影响。实证发现,数据要素利用对企业资源配置结构存在显著的影响,表现为劳动力配置结构中高技能和高学历员工比例上升,资本配置结构中研发投入相对于销售投入、固定资产投入的上升,整体资源配置结构中劳动力相对于研发投入上升。在数据要素利用下,企业资源配置结构的优先顺序是:高技能劳动力、研发、销售和固定资产。进一步发现,市场竞争和盈利能力会调节二者的关系,市场竞争会加快数据要素利用水平高的企业资源向高级劳动力、研发资本配置;盈利能力则会减缓数据要素利用水平高的企业向高级劳动力、研发资本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企业资源配置 市场竞争 内部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内部数据资源的类型与会计计量探究
9
作者 蒋睿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98-103,共6页
文章探讨了企业内部数据资源的发展历程,包括初期阶段、政策推动和技术进步。数据资源分为研究阶段(费用化)和开发阶段(符合条件资本化)。会计计量涉及三种情况:外购无形资产、确认为存货的数据资源,以及用于客户服务或销售的数据资源... 文章探讨了企业内部数据资源的发展历程,包括初期阶段、政策推动和技术进步。数据资源分为研究阶段(费用化)和开发阶段(符合条件资本化)。会计计量涉及三种情况:外购无形资产、确认为存货的数据资源,以及用于客户服务或销售的数据资源。计量时需关注应用场景、权属确认和入账流程。以期为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高效管理数据资源提供实用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内部数据资源类型 会计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资源配置战略与债券信用评级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新民 丁璇 杨道广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5,共12页
企业战略作为企业全局性、长期性资源配置的重要规划,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也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融资行为。本文从企业战略视角出发,以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了企业资源配置战略对债券信用... 企业战略作为企业全局性、长期性资源配置的重要规划,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也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融资行为。本文从企业战略视角出发,以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了企业资源配置战略对债券信用评级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经营主导型企业,投资主导型企业的债券信用评级更低,并且该结论在处理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资源配置战略对债券信用评级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和分析师跟踪人数多的企业中更明显。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企业资源配置战略通过作用于企业违约风险而影响债券信用评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发债企业、信用评级机构和债券市场投资者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资源配置战略 债券信用评级 企业违约风险 投资主导型企业 经营主导型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差异、融资约束与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明贵 陶思敏 +1 位作者 刘丽珍 彭群婷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1,共9页
文章基于战略管理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利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资源型企业数据,对战略差异与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考察了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战略差异与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非线... 文章基于战略管理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利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资源型企业数据,对战略差异与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考察了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战略差异与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战略差异的增加,全要素生产率先上升后下降,尤其在国有企业、资源开采企业以及衰退期资源型企业中更为显著。同时,融资约束起到部分非线性中介作用,合理的战略差异能缓解资源型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激进的战略差异会加剧融资约束,进而降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丰富了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资源型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差异 资源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融资约束 非线性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薪酬激励、战略变革与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明贵 徐芳玉 董娟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0-1142,共13页
基于2012—2023年中国沪深A股资源型上市企业数据,研究了高管薪酬激励与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高管薪酬激励对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且该影响在非国有、产业链下游以及成长期、... 基于2012—2023年中国沪深A股资源型上市企业数据,研究了高管薪酬激励与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高管薪酬激励对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且该影响在非国有、产业链下游以及成长期、衰退期的资源型企业中更为明显。(2)战略变革在高管薪酬激励与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合理的高管薪酬激励会推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进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过高的高管薪酬激励则会阻碍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进而降低全要素生产率。(3)产品市场竞争在高管薪酬激励对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起着倒U型调节作用,使曲线形态变平缓,拐点右移。提高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能够提升高管薪酬激励的优化效应,降低损害效应的增长速度,并有助于发挥高管薪酬激励的长期导向作用。研究结论丰富了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框架,对企业制定高管薪酬激励契约以及提升决策效率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薪酬激励 全要素生产率 战略变革 产品市场竞争 资源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税法》实施对资源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13
作者 周海炜 齐增睿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8-67,共10页
2020年《资源税法》正式实施,其作为我国绿色税制的重要组成将从价计征改革成果上升固化为法律制度,开启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新篇章,因此有必要对《资源税法》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本文基于2013~2022年中国上市资源型企业的面板数据,采... 2020年《资源税法》正式实施,其作为我国绿色税制的重要组成将从价计征改革成果上升固化为法律制度,开启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新篇章,因此有必要对《资源税法》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本文基于2013~2022年中国上市资源型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资源税法》实施对资源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税法》的实行,显著促进了资源型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机制检验表明《资源税法》的实施有助于增加资源型企业的研发创新投入,进而对资源型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起到激励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资源税法》的实施对中部和东部地区、国有资源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更明显;相较于绿色实用新型专利,《资源税法》的实施对资源型企业绿色发明专利的边际贡献更大。未来《资源税法》可以从增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投入的激励性政策、促进资源税与财政税收政策协调配合、实施差异化的税收优惠等方面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税法 绿色技术创新 税收优惠 资源企业 研发投入 资源税改革 环境规制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资源配置战略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安世强 张金昌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3,共10页
合理的审计费用是审计机构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更好承担资本市场看门人职责的基础与前提。以2007—2022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资源配置战略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1)与投资主导型企业相比,经营主导... 合理的审计费用是审计机构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更好承担资本市场看门人职责的基础与前提。以2007—2022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资源配置战略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1)与投资主导型企业相比,经营主导型企业支付的审计费用更低;(2)经营主导型企业具有更低的经营风险,审计投入更少,因此承担的审计费用更低;(3)经营主导型企业支付更低审计费用的现象主要出现在内控质量较低的企业、未引入连锁股东的企业、非“四大”审计的企业以及制造业企业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资源配置战略 投资主导型企业 经营主导型企业 审计费用 经营风险 审计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动力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琳 蒋雨轩 杨文升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102,共11页
资源型企业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消耗,具有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特点,加快绿色转型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论文以地方政府和公众作为外部刚性与柔性约束的动力来源,同时考虑资源型企业“犹豫不决”的绿色转型内生动力,基于... 资源型企业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消耗,具有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特点,加快绿色转型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论文以地方政府和公众作为外部刚性与柔性约束的动力来源,同时考虑资源型企业“犹豫不决”的绿色转型内生动力,基于有限理性假设,构建地方政府、公众与资源型企业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以辽宁省大连市为例进行数值仿真实证分析,以期明晰地方政府、公众与资源型企业在推动绿色转型过程中的动力来源、作用机制与稳定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外部动力方面,地方政府的奖惩力度和监管强度以及公众监督与绿色消费偏好都能推动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2)内生动力方面,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的获取能够推动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3)协同动力方面,资源型企业期望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地方政府、公众行为加强后形成的外部合力能够共同推动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4)大连市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现状是地方政府严格监管、公众积极监督、资源型企业尚未实现整体自主绿色转型。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有助于为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推动资源型企业探寻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企业 演化博弈 绿色转型 动力机制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企业低碳转型的制度化演变过程——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曦含 高原 虞吉海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4,共9页
组织视角的研究将企业采取低碳转型的动因归纳为组织内部因素,而生态视角则关注生态与组织的互动,但对环境压力如何转化为企业内部动机的演化机理缺乏深入剖析。文章以钢铁行业四个资源型企业低碳转型理念形成的过程为例,结合行业发展... 组织视角的研究将企业采取低碳转型的动因归纳为组织内部因素,而生态视角则关注生态与组织的互动,但对环境压力如何转化为企业内部动机的演化机理缺乏深入剖析。文章以钢铁行业四个资源型企业低碳转型理念形成的过程为例,结合行业发展及政策演变,通过扎根法解释资源型企业低碳转型观念形成的制度化过程。研究表明:资源型企业低碳转型的制度化过程包括规制、规范和习惯化三个阶段;国家、行业和企业角色的主导作用是三个阶段的主要演化依据;制度化过程三阶段中,低碳行为的推行程度和低碳价值的内化程度各有不同。研究进一步厘清了“多维度因素及其交互—低碳转型演化—转型结果”的作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转型 制度理论 资源企业 演变过程 扎根理论 碳中和 多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企业资源结构对转型升级影响的实证检验
17
作者 汤桐 马春爱 +1 位作者 吕桁宇 郝馥莹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71,共5页
文章利用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运用OLS、Sobel-Goodman与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法等方法,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等理论,从“企业资源-转型升级”结构匹配视角,检验制造业企业资源结构对转型升级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企业财务资源... 文章利用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运用OLS、Sobel-Goodman与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法等方法,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等理论,从“企业资源-转型升级”结构匹配视角,检验制造业企业资源结构对转型升级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企业财务资源结构升级、管理资源结构升级、创新资源结构升级和关系资源结构升级均可以通过优化结构匹配进而推动转型升级。其中,在创新资源结构对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中,结构匹配度发挥的中介效应最大;在管理资源结构对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中,结构匹配度存在遮掩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资源结构对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资源结构 结构匹配 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战略对零售企业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兼论企业资源的门槛效应
18
作者 高谦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72-175,共4页
智能化已成为零售业提升竞争力和顾客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然而,智能化战略对零售企业顾客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可能受到企业资源状况的显著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静态和动态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智能化战略与零售企业顾客满意度的关系,以及企... 智能化已成为零售业提升竞争力和顾客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然而,智能化战略对零售企业顾客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可能受到企业资源状况的显著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静态和动态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智能化战略与零售企业顾客满意度的关系,以及企业资源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智能化战略正向影响顾客满意度,企业资源是智能化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当企业资源超过阈值时,智能化战略对顾客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而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智能化战略可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战略 零售企业顾客满意度 企业资源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理念下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怡 《福建茶叶》 2024年第1期40-42,共3页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防范与人有关的风险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而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在茶文化理念下深入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风险以及识别防范措施,通过对茶文化理念中的“敬茶”、“清静”、“博爱...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防范与人有关的风险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而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在茶文化理念下深入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风险以及识别防范措施,通过对茶文化理念中的“敬茶”、“清静”、“博爱”、“诚信”等核心理念的解读和归纳,提出防范人力资源风险的对策,为企业做好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理念 企业人力资源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如何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圆圆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6期155-157,共3页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实现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证。如何实现人力资源共享企业专业化发展,不断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支持。作为人力资源共享企业应坚持科学“选育用”观念与企业...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实现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证。如何实现人力资源共享企业专业化发展,不断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支持。作为人力资源共享企业应坚持科学“选育用”观念与企业发展实践相融合,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创新;坚持优化配置的管理策略与健全管理体系相融合,推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坚持成长成才的开发战略与员工素质提升相融合,推动人力资源培训模式创新;坚持员工职业生涯设计与企业发展目标相融合,推动人力资源员工潜能开发创新,为促进人力资源共享企业市场竞争和实现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 管理创新 人力资源共享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