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财务困境与供应商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吴锡皓 陈奕旭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26,共14页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维护供应链稳定发展历来备受关注。以不同产权性质和不同危机来源为标准,将陷入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分为四类,然后根据类别,选取4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代表,探究企业财务困境与供应商稳定性...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维护供应链稳定发展历来备受关注。以不同产权性质和不同危机来源为标准,将陷入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分为四类,然后根据类别,选取4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代表,探究企业财务困境与供应商稳定性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后,供应商的稳定性通常会下降。当危机来源相同时,国有控股企业的供应商稳定性低于民营企业;当产权性质相同时,来源于整个行业的危机对企业供应商稳定性的影响高于来源于自身经营危机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困境企业有着共同投资项目、合作时间较长、存在关联关系的供应商,继续保持合作的倾向较高。在企业度过财务困境后,供应商稳定性受企业发展战略是否变动、经营区域布局是否变动、是否有共患难经历三个因素的影响较大。鉴于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是导致供应商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必须谨防企业大面积陷入财务困境引发的供应链中断风险,加强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危机过后企业经营稳定性能够强化供应链稳定性,因此危机过后不宜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区域布局进行大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商稳定性 企业财务困境 供应链关系 共同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价值与企业财务困境的关系——基于东星集团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秉成 朱慧颖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2年第5期391-403,共13页
实证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财务困境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现有文献并未清晰地回答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财务困境形成的影响机理。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建立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价值之间相互影响、递进上升,最后导致... 实证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财务困境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现有文献并未清晰地回答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财务困境形成的影响机理。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建立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价值之间相互影响、递进上升,最后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分析模型。文章提出了用OC系数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研究方法的一个贡献;建立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价值与企业财务困境之间的关系模型,能够比较清晰地解释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财务困境形成的影响机理,丰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财务困境的理论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企业价值 企业财务困境 东星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结构波动、利率市场化和企业财务困境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明虎 章铁生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90,共10页
通过数理推论,演绎了资本结构波动对财务困境的推动作用,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如何影响资本结构波动与财务困境之间的关系。运用我国2002—2013年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对理论推理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资本结构波动导致企业陷入财务... 通过数理推论,演绎了资本结构波动对财务困境的推动作用,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如何影响资本结构波动与财务困境之间的关系。运用我国2002—2013年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对理论推理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资本结构波动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增大;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可以降低资本结构波动幅度,从而缓解了资本结构波动对企业财务困境的助推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利率决定方式市场化和利率浮动范围的扩大能显著降低资本结构波动对财务困境的推动作用,而基准利率水平确定对企业财务困境影响相对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结构波动 利率市场化 企业财务困境 静态资本结构理论 动态资本结构理论 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融资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持股对企业财务困境的影响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丙楠 郭景先 +1 位作者 鲁营 王忠松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29,共8页
当前,受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冲击,企业财务困境愈加严重,纾解企业财务困境成为各方关注重点。本文以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机构持股对企业财务困境影响机制,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一是机构持股能够显著缓... 当前,受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冲击,企业财务困境愈加严重,纾解企业财务困境成为各方关注重点。本文以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机构持股对企业财务困境影响机制,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一是机构持股能够显著缓解企业财务困境,但是只有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财务困境,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则加剧了企业财务困境。二是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缓解企业财务困境的途径主要是降低企业融资约束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三是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加了机构持股缓解企业财务困境的作用效果,即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调节效应。本文研究结论为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下机构持股对企业财务困境作用效果及其影响机制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企业财务困境 数字化转型 融资效应 治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企业财务困境成因动态特征比较与借鉴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亚平 李静华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8-120,共3页
本文基于美国经验总结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困境成因变动的一般动态特征,并将其划分成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企业的内部因素是主要原因,而在第二阶段中,外部因素则是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我国企业财务困境的分类治理... 本文基于美国经验总结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困境成因变动的一般动态特征,并将其划分成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企业的内部因素是主要原因,而在第二阶段中,外部因素则是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我国企业财务困境的分类治理思路,即对于朝阳行业中的企业财务困境由市场来解决,而对于成熟行业中的企业财务困境则由政府来进行合理干预。同时分析了我国企业财务困境成因的特殊变动特征并提出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财务困境 分类治理 动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政策、过度投资与企业财务困境 被引量:1
6
作者 关黎丽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71,114,共5页
文章选取2011—2020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对“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产业规划与企业财务困境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推出后显著降低了企业当期财务困境,但这一效果在后一期消失,在后二期甚至转为促进效应。过度投资是产业... 文章选取2011—2020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对“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产业规划与企业财务困境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推出后显著降低了企业当期财务困境,但这一效果在后一期消失,在后二期甚至转为促进效应。过度投资是产业政策放大企业财务困境的中介因素,产业政策通过降低当期(提高后二期)企业过度过度投资而降低(增加)了企业财务困境。高管权力制衡在产业政策与企业财务困境的关系中起显著的调节效应,高管权力制衡度越高,产业政策抑制财务困境的作用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企业财务困境 过度投资 高管权力制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G表现、融资约束与财务困境——基于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会洪 张哲源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9-53,共5页
文章通过2012—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发现:企业ESG表现对企业财务困境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企业ESG表现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抑制财务困境;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在企业ESG表现与财务困境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非国有企业... 文章通过2012—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发现:企业ESG表现对企业财务困境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企业ESG表现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抑制财务困境;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在企业ESG表现与财务困境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非国有企业和处于增长期、成熟期、淘汰期的企业,其ESG表现对财务困境存在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表现 融资约束 企业财务困境 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融资期限错配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天钰 刘艳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7,共17页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繁发生,债券信用利差作为能够直接体现发行主体信用风险的指标被广泛关注。本文使用2013-2018年银行间及交易所市场债券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投融资期...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繁发生,债券信用利差作为能够直接体现发行主体信用风险的指标被广泛关注。本文使用2013-2018年银行间及交易所市场债券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投融资期限错配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显著正相关,表明投资者将投融资期限错配解读为一种风险。该关系在国有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但相比于城投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在非城投企业中更为明显;此外,过度负债和良好的经营业绩,分别强化和弱化了投融资期限错配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的检验表明,财务困境风险的提升在投融资期限错配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而债券级别一定程度上无法充分反映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融资期限错配 信用利差 企业财务困境风险 债券评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