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于国有企业职工积极性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崔义
-
出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73-77,共5页
-
文摘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缺乏活力,对此,人们往往更多地从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去寻找原因,而对职工积极性的实际状况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将全国总工会和部分地方总工会近几年来关于职工积极性状况的调查结果汇集在一起加以分析,以期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并试图探寻如何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途径。
-
关键词
调动职工积极性
企业职工积极性
国有企业
劳动积极性
调查研究
大中型企业
职工群众
调查结果
全国总工会
经营者
-
分类号
F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对某亏损企业职工积极性问题的综合调查与分析
- 2
-
-
作者
王传友
-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69-72,79,共5页
-
文摘
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对职工积极性问题、企业文化建设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都在探讨和摸索提高职工积极性的途径和方法,尤其是近年来市场疲软、职工积极性也“疲软”的时候,这一问题更显得突出。亏损企业职工积极性不高无疑是更令人忧虑的问题。这类企业往往被描述为已陷入“经济效益亏损——职工积极性低落”的恶性循环之中而不能自拔的状态。实际情况如何呢?
-
关键词
企业职工积极性
企业发展
综合调查
企业管理
经济效益
亏损企业
精神状态
工作积极性
激励因素
建设问题
-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调动企业职工积极性要注重利用政治激励机制
- 3
-
-
作者
陈良斌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1期47-,44,共2页
-
文摘
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同心同德,努力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这是摆在企业领导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如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这点上,有些企业领导者用单纯经济手段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这些企业领导者片面地认为,生产搞上去了,效益好了,职工有奖金刺激,积极性自然会高涨,“生产好了,一切都好;生产不好,一切都糟。”因而“以包代管”、“以罚代教”
-
关键词
激励机制
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职工积极性
企业领导者
调动职工积极性
经济手段
重要课题
政治激励
领导干部
积极分子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影响零售商业企业职工积极性的几个因素
- 4
-
-
作者
初鸣
-
出处
《商业经济与管理》
1987年第1期46-48,共3页
-
文摘
零售商业企业处于商品流通的终端,它直接服务于消费者,搞好零售商业对人的管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零售商业的交易活动是在营业人员与消费者之间单独、分散进行的,交易数量零星,次数频繁。企业的许多经济指标要靠每个职工去实现,职工积极性的高低,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职工积极性的高低,是受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制约的。我们所说的管理,实际是对人的思想和心理的管理,是一个在改变客观条件的同时,对职工的认识引导激发其积极性的过程。因此,找出并解决影响职工积极性条件的因素,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因素。
-
关键词
客观条件
非正式团体
直接服务
参加管理
重要意义
物质利益
家庭
社会主义
企业职工积极性
零售商业企业
-
分类号
F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浅谈调动企业职工积极性的工作方法
- 5
-
-
作者
谢伦安
-
机构
中共武汉华电实业总公司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3期22-23,共2页
-
-
关键词
企业职工积极性
工作方法
物质奖励
精神奖励
调动职工积极性
企业领导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领导干部
职工群众的积极性
十五大报告
-
分类号
F27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论企业职工的两层次积极性
- 6
-
-
作者
邓兆康
谢建平
-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104-107,共4页
-
文摘
社会主义为提高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但是不少企业职工积极性的现状并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从两层次积极性角度,来探索进一步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途径和方法。
-
关键词
调动职工积极性
第二层次
社会主义制度
企业职工积极性
生产积极性
主人翁地位
直接影响
个人需要
主观能动性
社会主义企业
-
分类号
F27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企业盈亏的职工积极性因素比较及对策
- 7
-
-
作者
阎耀军
-
机构
中共沙市市委政策研究室
-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1992年第8期42-45,共4页
-
文摘
为什么在相同环境或条件下的不同企业,其经济运行会造成盈利或亏损的巨大差异?对此,仅用经济学家们所说的那只对企业短期经济行为有直接影响的“看不见的手”—市场竞争来解释,是不能令人完全满意的。因为在市场上,一切造成盈、亏差异的原因都是被货币关系所抽象,而在现实的、由干百万职工群众所进行的活生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还有“另一只看不见的手”—职工积极性在起作用。职工积极性隐匿于企业经济过程的背后,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着重要影响,是一个制约企业经济消长的非经济变量。本文通过对若干盈、亏企业职工积极性的调查资料,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
关键词
企业经济效益
亏损企业
调动职工积极性
企业领导
企业职工积极性
实证分析
盈利
职工群众
汽车电机
相应对策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关于调动企业整体积极性的思考
- 8
-
-
作者
于俊
-
机构
九江市经委
-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3-16,共4页
-
文摘
调动企业整体积极性是一个很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课题。笔者试图从阐明其内涵、分析其影响因素入手,从中引出相应的对策,为实际工作提供一点思考。一、调动企业整体积极性的含义及其科学性何谓企业整体积极性?笔者认为,理解这一概念应当避免与企业整体素质相混淆。企业整体素质包括人和物两个方面,而积极性则是指人们“进取向上、努力工作的思想和表现”,为人所特有。据此。
-
关键词
企业职工积极性
企业整体素质
实际工作
影响因素
调动
科学性
社会化大生产
分配政策
思想政治工作
实践意义
-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塑造企业公仆形象 充分发挥企业职工主人翁作用
- 9
-
-
作者
沈海荣
张兴林
-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1期142-143,共2页
-
文摘
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源泉在于调动企业职工积极性,关键在于企业领导确立公仆思想,塑造企业公仆形象。现代企业领导除了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廉洁务实的优良作风,正确的经营指导思想外,必须具有民主意识、公仆思想,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全心全意地为企业着想,为企业的主人职工服务。一、企业领导要端正指导思想,改进工作作风,用人格力量塑造公仆形象企业领导要把“企业职工当家作主”作为自己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工作作风上密切联系群众,并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作为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来抓。
-
关键词
现代企业领导
公仆形象
指导思想
公仆思想
主人翁作用
优良作风
企业主人
企业职工积极性
工作作风
密切联系群众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不宜对原有集体企业实行“划股经营”
- 10
-
-
作者
樊军
-
出处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8年第2期61-61,共1页
-
文摘
原有集体企业这里指的主要是原有城镇集体企业.这些集体企业大都是1956年对城市个体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由个体工商业者集资入股建立起来的。这类企业长期以来缺乏活力,对它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但象某些地方对它进行“返股”,搞划股经营不是合理的、可行的办法。首先。
-
关键词
城镇集体企业
在职职工
社会主义改造
经营
企业职工积极性
退休职工
老年职工
工商业者
青年职工
矛盾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浅谈承包企业的几个法律问题
- 11
-
-
作者
吴海丽
-
出处
《企业经济》
1985年第6期60-61,共2页
-
文摘
目前,我国城市中小型企业正在试点推广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践证明,它是冲击“大锅饭”、“铁饭碗”等弊端,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积极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办法。然而。在实行过程中,提出了不少亟待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中小型企业承包中的几个法律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一。
-
关键词
承包企业
法律问题
中小型企业
承包责任制
企业职工积极性
实践证明
法律手续
法律责任
企业经济效益
承包合同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上市公司规范化浅谈
- 12
-
-
作者
毛愫璜
-
机构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
出处
《远程教育杂志》
1994年第1期15-16,共2页
-
文摘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组织形式正由全民所有制形式向股份制形式转化,越来越多的国营大中型企业经国家体改委批准,开始发行股票,从原来的全民所有制企业转为股份制企业。这种转变,实际上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它从根本上消除了国有企业不自主经营和不自负盈亏等弊端,奠定了政企分开,调动企业职工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据统计,到1994年1月底,我国上市公司已达224家。
-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规范化
国有企业
股份制经济
国有股
股份制企业
企业职工积极性
财务报表
经济体制改革
股东大会
-
分类号
F276.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双因素理论”考证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吴增基
-
出处
《管理现代化》
1986年第3期33-34,29,共3页
-
文摘
“双因素理论”是德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来的.五十年代后期他为了探讨影响企业职工积极性的因素,在一些工业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他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工程师、会计师们,征询的问题包括:“什么时候你对工作特别满意,”“什么时候你对工作特别不满意”,“原因是什么?”等等.
-
关键词
双因素理论
调查对象
职工群众
赫茨伯格
企业职工积极性
五十年代
考证
德国心理学
工作条件
专业技术人员
-
分类号
C931
[经济管理—管理学]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势在必行
- 14
-
-
作者
汪英利
-
机构
武汉锅炉厂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6期43-43,共1页
-
文摘
要想增强企业活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就必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行劳动用工、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必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途径很多,但从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这一敏感问题入手,是比较稳妥和有效的。我国现行的工资分配制度明显不利于企业职工积极性的发挥,企业内“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挫伤了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是我国实行劳动、人事、分配三大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关键词
岗位技能工资制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工资分配制度
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职工积极性
劳动生产率
调动职工积极性
敏感问题
制度改革
经济效益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商业经营承包与按劳分配
- 15
-
-
作者
王若
-
出处
《商业研究》
1983年第6期1-4,共4页
-
文摘
商业经营承包能否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存在着不同看法;有的同志认为,把劳动成果同劳动报酬挂钩就能够进一步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商业企业实行经营责任制,正是贯彻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原则,以物质利益作动力调动企业职工积极性的一种有效形式。另一些同志认为,经营承包,基数比例很难定得科学、合理。
-
关键词
按劳分配原则
经营承包
企业职工积极性
多劳多得原则
商业企业
经营责任制
物质利益
劳动报酬
劳动成果
有效形式
-
分类号
F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