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9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战略升级能否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与赋能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素荣 徐文昊 霍江林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83,共19页
环境战略升级(从被动的反应型向主动的前摄型转变)有助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数字化转型在驱动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同时,还能通过降本增效赋能企业环境战略升级。采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22年的数据,通过Heckman两阶段... 环境战略升级(从被动的反应型向主动的前摄型转变)有助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数字化转型在驱动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同时,还能通过降本增效赋能企业环境战略升级。采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22年的数据,通过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发现:环境战略升级企业比环境战略未升级企业具有更高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表明环境战略升级能够促进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化转型水平提高对企业环境战略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水平较高企业环境战略升级具有更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驱动和赋能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绿色金融创新发展会弱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驱动作用、增强环境战略升级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而“重污染”的生产属性会限制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发挥。因此,应以数字化转型加快企业环境战略升级,以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并重点助推重污染企业的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环境战略 战略转型 绿色要素生产率 绿色创新 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ESG表现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银企双侧机制检验 被引量:3
2
作者 郭娜 胡丽宁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9,共11页
以我国商业银行和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银企信贷联系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探究了银行ESG表现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银行ESG表现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机制分析表明,在银行端,ESG表现能够提升银行流动性创造水... 以我国商业银行和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银企信贷联系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探究了银行ESG表现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银行ESG表现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机制分析表明,在银行端,ESG表现能够提升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优化信贷配置,增强信贷监督能力;在企业端,银行ESG表现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管理层环保意识,从而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积极作用。此外,银企ESG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能够强化银行ESG表现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银行ESG表现的促进作用在民营及中小企业样本中更为显著。本文拓展了银行ESG微观经济后果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研究,对于促进我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和实体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ESG 绿色要素生产率 资源效应 监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碳交易政策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迪 王靖宇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85,共16页
绿色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共进。碳交易政策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对经济与环境目标的平衡效果是推动企业低碳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以2009—2022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 绿色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共进。碳交易政策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对经济与环境目标的平衡效果是推动企业低碳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以2009—2022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碳交易政策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碳交易政策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推动作用,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碳交易政策通过促进企业持续绿色创新和提高融资效率,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市场型环境规制工具,碳交易政策激励企业不断寻求绿色化改进和创新,同时优化企业融资环境,使企业获取更多低成本融资资源,进而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分析显示,企业对是否受到惩罚的敏感程度高于对惩罚力度的敏感性,碳交易政策违约惩罚力度在碳交易政策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上并无异质性影响。此外,相较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更容易获得低成本融资资源,碳交易政策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相较于股权制衡质量较低和管理层素质较低的企业,股权制衡质量较高和管理层素质较高的企业治理水平更高,对碳交易政策的响应更为积极,碳交易政策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基于此,应强化绿色持续创新的核心驱动作用,完善“双碳”政策基础与碳交易体系,发挥差异化碳交易政策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协同作用,加强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与人才支撑,为政府政策制定与企业战略规划提供参考,助力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政策 绿色要素生产率 绿色持续创新 融资效率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火电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苏红梅 王彩霞 韩丽萍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7-84,共8页
论文以2015—2022年14家上市火电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已有的相关研究并结合火电企业特性,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出发,选取上市火电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指标,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GML指数模型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 论文以2015—2022年14家上市火电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已有的相关研究并结合火电企业特性,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出发,选取上市火电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指标,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GML指数模型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2022年14家上市火电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值较低,但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企业间差距较大,最大相差45.7%;与技术效率相比,技术进步是火电企业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突破口;火电企业“低投入低效率”的模式所占比例最高,存在低质低效的局面;企业规模、政府补助与上市火电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正相关,而盈利能力、环境规制呈显著负相关。由此提出合理定位火电企业发展的建议,企业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应当发挥规划和引导作用,非政府组织应当发挥推动和规范作用,共同促进火电企业绿色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企业 绿色要素生产率 效率评价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化对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与效应测度——基于环境规制的门槛效应
5
作者 陈晓康 陈颇 伏开鑫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4,共11页
该研究选取2017—2021年中国沪深A股、新三板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从微观服务化与宏观环境规制视角出发,对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展开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服务化对体育用品制造企业GTFP的影响... 该研究选取2017—2021年中国沪深A股、新三板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从微观服务化与宏观环境规制视角出发,对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展开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服务化对体育用品制造企业GTFP的影响呈U型非线性关系,这一结果在进行替换变量、滞后回归及异质性分析后依然显著成立。(2)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优化企业创新效率在服务化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企业GTFP过程中起间接影响效应;环境规制作为外部驱动力,具有显著门槛效应,适当强度的环境规制能够有效促进服务化进而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企业GTFP。(3)服务化与体育用品制造企业GTFP之间的U型非线性关系主要出现在高耗能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中;处于强政治约束城市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服务化与环境规制之间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而处于弱政治约束城市的企业,其环境规制易受到非完全执行的干扰。据此,提出了通过服务化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企业GTFP的针对性建议:深入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服务化,破解生态承载之难题;加大环境规制力度,持续深化绿色发展理念;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加速体育科技成果转化;聚焦企业资源异质性,激发服务化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要素生产率 服务化 非线性关系 管理成本 创新效率 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信用评价提高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了吗? 被引量:7
6
作者 钟海燕 王江寒 李敏鑫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6,共11页
环保信用评价是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绿色转型压力下的一种新型环境治理政策工具。以环保信用评价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三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环保信用评价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环保信用评价是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绿色转型压力下的一种新型环境治理政策工具。以环保信用评价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三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环保信用评价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环保信用评价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分析表明,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资源获取对环保信用评价政策促进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发挥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环保信用评价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政府监管环境严格的地区、市场竞争环境激烈的行业以及社会信任环境良好的地区更加明显。结论提供了环保信用评价政策经济后果的经验证据,丰富了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因素的研究文献,对政府部门进一步推广环保信用评价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实施环境向善行为、助力实现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具有建设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信用评价 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资源获取 准自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碳排放规制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21
7
作者 何振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159,共5页
文章选取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能源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探究绿色金融、碳排放规制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关系。研究显示:绿色金融能促进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碳排放规制在绿色金融影响企业绿色全要素... 文章选取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能源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探究绿色金融、碳排放规制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关系。研究显示:绿色金融能促进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碳排放规制在绿色金融影响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即碳排放规制程度越高,绿色金融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驱动作用越强。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绿色金融通过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结构,进而促进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因此,提出构建“常态化”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化”的碳排放治理机制、加快“科学化”的创新基地平台建设、加快“精准化”的资源配置结构升级的建议,为促进经济“低碳”发展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碳排放规制 绿色技术创新 资源配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绿色创新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32
8
作者 龚新蜀 杜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40,共6页
文章从绿色创新视角切入,以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城市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和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对国... 文章从绿色创新视角切入,以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城市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和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对国有性质和中小城市的重污染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绿色创新是数字经济驱动重污染企业绿色生产的重要传导机制,但仅绿色发明专利申请量有中介效应,增加绿色实用新型专利不是数字经济提升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途径;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作用表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绿色创新的门槛约束,随着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的增加,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分别表现出效应增强和效应减弱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发明专利 绿色实用新型专利 绿色要素生产率 重污染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否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志红 王露露 宋艺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15,共13页
绿色发展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决定中国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2012—2019年沪深A股上市的工业企业为样本,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为切入点,探究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 绿色发展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决定中国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2012—2019年沪深A股上市的工业企业为样本,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为切入点,探究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越有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主要通过资源集聚效应(聚集资金与人力资源)与效率改善效应(提高管理效率与资本配置效率)两条路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企业属于自愿披露与重污染行业、企业信息环境较好、产权性质为国有企业、所处行业市场竞争程度较为激烈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明显。研究丰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理论,并为政策制定者完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促进企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绿色要素生产率 资源集聚效应 效率改善效应 高质量发展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黄河流域工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金国 司付旺 李安然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82,共8页
提升工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黄河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而这离不开绿色金融的大力支持。本文基于2010—2021年黄河流域A股上市工业企业数据,采用SBM-DDF-GML指数测算黄河流域工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检验了绿色金融对其... 提升工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黄河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而这离不开绿色金融的大力支持。本文基于2010—2021年黄河流域A股上市工业企业数据,采用SBM-DDF-GML指数测算黄河流域工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检验了绿色金融对其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显示:绿色金融与工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先抑后扬的“U型”关系;机理检验表明,融资约束和技术创新分别在绿色金融与工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U型”关系之间发挥中介和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黄河流域中上游工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相比下游受绿色金融影响更大。研究结论丰富并拓展了绿色金融与工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间的关系研究,为通过绿色金融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要素生产率 融资约束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重价值链耦合协调发展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姝兴 钟欣鹏 郑凌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165,共15页
省内价值链、国内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三重价值链)的融合发展,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也是中国企业经济软着陆的关键抓手。在高质量发展有序推进的背景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成为衡量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有必要探讨三重价值链耦合协调... 省内价值链、国内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三重价值链)的融合发展,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也是中国企业经济软着陆的关键抓手。在高质量发展有序推进的背景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成为衡量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有必要探讨三重价值链耦合协调发展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该研究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上市公司数据测算了三重价值链耦合协调度,基于SBM方法测算包含非期望产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合得到770家上市公司2012年、2015年和2017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通过多维固定效应回归考察三重价值链耦合协调度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存在三重价值链耦合协调度提升→GVC嵌入度深化→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正向传播机制,但效果随着企业的要素密集度增加呈现递减趋势。②机制研究和异质性分析表明,前向耦合协调发展为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带来更有效和长期的动能,而后向耦合协调发展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带来短期显著的绿色生产率提升。基于此,该研究提出了布局本土产业、协调三链关系的相关政策建议:①地方政府应发挥主观能动性,评估本地企业优势,保证在政策制定上更加微观具体,劳动密集型的省份或行业有效利用三重价值链的协调发展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奠定基础,为地方行业的协同发展打通阻碍。②在要素投入端,注重对地方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源分配,同时区域间合作完成生产供应端的高度集成,增强前向耦合协调发展对于企业内涵式增长能力的促进效应,兼顾供应链流程的绿色环保标准。③加强省域间的政策协调性和交易通达性,提高各地区企业省域间的市场专业化分工,而非单独地嵌入GVC市场,利用集聚效应推动产业全面升级,打破国内市场循环的技术壁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价值链耦合协调度 绿色要素生产率 多维固定效应 门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推动了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吗?——基于智能制造示范点企业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颜逢 赵秀云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9,共9页
本文以我国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为准自然实验,手工收集并整理了2015—2022年上市公司是否实施智能制造的年度数据,采用PSM-DID的研究方法,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视角考察了智能制造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智能制造能够显著提升企业... 本文以我国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为准自然实验,手工收集并整理了2015—2022年上市公司是否实施智能制造的年度数据,采用PSM-DID的研究方法,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视角考察了智能制造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智能制造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表明,该影响是通过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两条渠道得以发挥。异质性检验发现,这种影响在企业的规模属性、产权属性、行业属性和地区属性中存在异质性。拓展性检验发现,智能制造的实施具有长期价值效应,能够提升企业当期及未来一期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绿色要素生产率 绿色技术创新 人力资本结构 价值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创新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专利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建硕 薛小龙 +1 位作者 黄琼宇 高鸿铭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64,共14页
“十四五”以来,数字技术已然成为企业发展的崭新引擎,其在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同时,能否兼顾生产效率和绿色效益的协调统一?构建数字技术创新驱动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分析框架,以2008—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 “十四五”以来,数字技术已然成为企业发展的崭新引擎,其在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同时,能否兼顾生产效率和绿色效益的协调统一?构建数字技术创新驱动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分析框架,以2008—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数字技术创新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数字技术创新主要通过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和促进绿色化转型实现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数字化效率提升业、数字产品制造业和数字技术应用业专利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明显的驱动效果;非高新技术企业、重污染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数字技术创新活动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更强。因此,企业通过数字技术创新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应构建合理的数字技术研发投入结构,加强关键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专利的应用,将专利战略与绿色经营理念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创新 绿色要素生产率 运营管理效率 绿色化转型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业融合”政策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及效果检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旭 侯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78-183,共6页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在《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政策背景下,试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及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在《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政策背景下,试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及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两业融合”政策主要是通过市场示范机制和结构优化机制引导试点企业“精准”融入重点领域,降低企业试错成本,促进创新投入结构优化,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新能源和制造业、研发设计服务和制造业等试点领域提升更明显;西部、东部地区提升效果相对优于中部地区但整体差异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业融合 绿色要素生产率 政策引导 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G实践对广东省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王孟禹 陈丹丹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3期238-248,共11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约束问题的加剧,企业环境、社会与治理(ESG)实践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基于2012-2022年广东省1441个企业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ESG实践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约束问题的加剧,企业环境、社会与治理(ESG)实践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基于2012-2022年广东省1441个企业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ESG实践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ESG实践对广东省企业的GTFP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通过提升ESG表现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②在异质性分析中,ESG对低污染企业、非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及非资产密集型企业的GTFP和绿色效率变化(GEC)均有显著正向影响;③对于重污染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产密集型企业,ESG的正向影响相对较弱。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政府应加强对企业ESG实践的指导与激励,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以促进企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实践 绿色要素生产率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工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孙冬营 吴星妍 +2 位作者 顾嘉榕 许玲燕 王慧敏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1-100,共10页
在工业绿色转型的背景下,选取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工业企业2009—2018年面板数据,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城市群内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空间和规模上的差异。研究发现: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偏低,... 在工业绿色转型的背景下,选取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工业企业2009—2018年面板数据,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城市群内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空间和规模上的差异。研究发现: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偏低,但呈上升趋势。同时,城市群工业绿色发展不平衡加剧,各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呈先降低再扩大趋势。利用扩展的STIRPAT模型分析城市群内部影响工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结果显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技术创新水平、产业结构、FDI、禀赋结构以及环境规制则具有抑制作用。最后,提出通过促进绿色技术进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提高FDI质量以及健全和完善环境规制体系来实现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工业企业 绿色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建设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内在机制与经验证据——基于“赋能”和信贷配给的视角 被引量:10
17
作者 惠献波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8-128,共11页
在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城市为实体经济赋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2009—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以微观企业高质量发展为落脚点,运用多期DID方法评估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 在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城市为实体经济赋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2009—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以微观企业高质量发展为落脚点,运用多期DID方法评估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降低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量”上缓解样本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在“质”上提高企业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此外,智慧城市建设对规模较大企业、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基于此,中国应从加速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相关配套政策三个方面提升智慧城市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政策效应 多期D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作用下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基于异质性研发投资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成力为 肖彩霞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5-45,共11页
基于三阶段SP-DEA动态分析模型测算了2013~2017年1324家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综合考虑并计算了3种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并与企业的两种异质性研发投资活动联系,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影响企业异质性研发投资活动进而作用于绿色... 基于三阶段SP-DEA动态分析模型测算了2013~2017年1324家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综合考虑并计算了3种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并与企业的两种异质性研发投资活动联系,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影响企业异质性研发投资活动进而作用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和机理,结果表明:法规命令类环境规制和公众参与类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TC)提升,市场导向类环境规制则主要作用于效率改进(EC),但环境规制作用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由效率改进主导;对3种环境规制下的异质性研发投资的中介作用分析得到:法规命令类环境规制通过研究性投资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前沿面企业(先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市场导向类环境规制导致前沿面企业研发投资性活动不足,负向作用于技术进步,正向提高了企业的效率改进;公众参与类环境规制门槛较高,仅通过前沿面企业的研究性投资促进技术进步,对落后企业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研究性投资 试验开发性投资 绿色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集聚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9
19
作者 吕祥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26-131,共6页
在绿色发展背景下,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制造业集聚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使用两期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在考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后,制造... 在绿色发展背景下,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制造业集聚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使用两期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在考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后,制造业集聚的环境负外溢性以及技术锁定效应强于环境正外溢性和技术创新效应,导致制造业集聚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相比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制造业集聚对私营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更强。扩展分析表明,制造业集聚对企业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技术进步均会产生负向影响,并且制造业集聚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主要是由于制造业集聚阻碍了企业绿色技术进步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集聚 绿色要素生产率 绿色技术效率 绿色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信贷政策、金融资源配置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我国重污染企业的证据 被引量:17
20
作者 惠献波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5-77,共13页
本文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的颁布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基于2009—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评估了《绿色信贷指引》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绿色信贷指引》的颁布有利于引... 本文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的颁布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基于2009—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评估了《绿色信贷指引》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绿色信贷指引》的颁布有利于引导信贷资源配置向环保、绿色产业倾斜,但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抑制效应,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影响机制检验显示,绿色信贷政策通过改变债务期限结构、减少商业信用等渠道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抑制效应,此外,该传导途径受到金融错配的影响,绿色信贷政策的微观治理功能被弱化;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程度低的地区,以及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绿色信贷政策的抑制效应更加显著。本文研究结论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提供了理论参考及微观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绿色要素生产率 金融资源配置 绿色低碳发展 经济转型 环境规制 可持续金融 绿色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