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营企业经营管理权是新型的财产权
1
作者 崔勤之 《现代法学》 1984年第1期53-55,共3页
国营企业财产权的性质,是民法上有重要意义、迄今还没有定论的问题。究竟应该给国营企业以什么样的财产权利?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当前,学术界对这个问题存在的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企业享有所有权。企业的财产归企业所有,企业... 国营企业财产权的性质,是民法上有重要意义、迄今还没有定论的问题。究竟应该给国营企业以什么样的财产权利?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当前,学术界对这个问题存在的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企业享有所有权。企业的财产归企业所有,企业在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利益、保证扩大和增殖企业财产的前提下,有权对其财产独立地占有、使用和处分。这种意见实际上就是取消国家所有权,是不适合我国国情的。二、企业享有占有权。这就是在所有人(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营企业 企业经营管理权 企业财产权 国家所有权 财产权利 企业法人 相对独立 财产所有权 国民经济 国家财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国营企业对国家财产经营管理权的民法学意义
2
作者 田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45-47,共3页
国营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作为国家设立的营利性组织和进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基本单位,必须对归其经营管理的国家财产享有一定的权利。这是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关于企业这种财产权利的表现形式和性质,我国法学界有所... 国营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作为国家设立的营利性组织和进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基本单位,必须对归其经营管理的国家财产享有一定的权利。这是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关于企业这种财产权利的表现形式和性质,我国法学界有所谓“法人所有权说”、“占有权说”、“用益权说”等观点。对此本人不敢苟同。因为它们既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及其法律表现形式的特征不尽相符,而且也将企业的财产权局限于传统民法框框之内,故不能够确切而全面地表达企业对特定国家财产所享有的权利。笔者认为,由于国家所有权的各项权能主要是由企业具体行使,企业经营管理国家财产,是实现国家所有权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经营管理权 国家财产 国家所有权 企业财产权 国营企业 表现形式 相对独立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民法学 财产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国有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构想
3
作者 林凌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7年第6期21-26,共6页
逐步实现所有权、经营权、一般经济管理权的分离根据我国的传统理论和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国家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管理是集“三权”于一身,不可分割的。这三权是:生产资料所有权、企业经营管理权和一般的经济管理权。对其它非全民所有制... 逐步实现所有权、经营权、一般经济管理权的分离根据我国的传统理论和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国家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管理是集“三权”于一身,不可分割的。这三权是:生产资料所有权、企业经营管理权和一般的经济管理权。对其它非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管理则只有一权,即一般的经济管理权。正因为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所有制企业 企业经营管理权 经营 经济管理权 劳动者 承包经营责任制 国有企业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经济体制 固定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企业租赁经营权
4
作者 梁森宏 《现代法学》 1988年第5期36-38,共3页
企业实行租赁经营,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新生事物。它对于企业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企业真正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增强企业自主经营的能力,有着重大面积极的意义。本文试就企业租赁经营权问题进行探讨。一、企业租赁经营权... 企业实行租赁经营,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新生事物。它对于企业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企业真正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增强企业自主经营的能力,有着重大面积极的意义。本文试就企业租赁经营权问题进行探讨。一、企业租赁经营权的法律性质企业租赁经营权作为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权,它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然而,在企业租赁经营权的诸多权能中,起核心作用的是承租人对租赁企业享有财产权利。因为承租人对租赁企业享有财产权利,是租赁企业能够实现“两权分离”关键所在,也是企业具有租赁性质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租赁经营 承租人 租赁企业 经营企业 承包经营 承包人 出租人 企业经营管理权 法律性质 财产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济管理权——谈经济法中的一个特有范畴
5
作者 谢次昌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6-40,共5页
在有关经济法的著作和教材中,未见有人提到过“经济管理权”这样的概念,有些著作在论述经济法律关系中经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时,虽然提到了经济职权问题(其中含有经济管理权的某些因素),但并没有把它作为经济法的一个特有范畴提到应有的... 在有关经济法的著作和教材中,未见有人提到过“经济管理权”这样的概念,有些著作在论述经济法律关系中经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时,虽然提到了经济职权问题(其中含有经济管理权的某些因素),但并没有把它作为经济法的一个特有范畴提到应有的地位。经济法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适应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的要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三中全会开始到1986年4月《民法通则》颁布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管理权 经济法学体系 国民经济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企业经营管理权 权利 所有权 经济关系 管理经济 经济管理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主体的界定——兼谈财务监督与会计监督的分离
6
作者 高严 韩咏菊 《财会通讯(上)》 1996年第11期11-12,共2页
会计监督是会计职能中最能动的部分。离开会计监督,会计工作地位和会计人员水平的提高,会计作用的充分发挥,都是不可能的。国有企业的改革迫切要求我们发挥会计监督在内部管理中的作用,本文拟就现阶段有关国有企业会计监督问题中的一个... 会计监督是会计职能中最能动的部分。离开会计监督,会计工作地位和会计人员水平的提高,会计作用的充分发挥,都是不可能的。国有企业的改革迫切要求我们发挥会计监督在内部管理中的作用,本文拟就现阶段有关国有企业会计监督问题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会计监督主体界定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监督 财务监督 国有企业会计 所有权监督 监督主体 会计人员 会计工作 所有权权能 主体界定 企业经营管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经济和企业法人
7
作者 陈企中 《政治与法律》 1985年第4期7-10,共4页
商品经济在历史上曾经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它作为一种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完全自发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则可以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分工,劳动性质的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生产者... 商品经济在历史上曾经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它作为一种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完全自发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则可以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分工,劳动性质的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物质利益的差別,决定了劳动、生产的物质条件和产品的供需不可能由一个社会中心直接分配,而只能通过商品交换来完成。商品、货币、价值、价格、市场、竞争,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必然性。但是商品经济总是和经济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在我国,除了公有制经济以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经济 企业法人 社会主义社会 经济责任 相对独立 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企业 物质利益 生产方式 企业经营管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及其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
8
作者 裴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4期42-45,共4页
一、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投资者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超出本国疆界的投资行为.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即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组织和推动者,... 一、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投资者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超出本国疆界的投资行为.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即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组织和推动者,而国际直接投资则是跨国公司向外扩张的主要手段.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组织和推动者从总量规模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的总规模迅速扩大是与跨国公司的发展相一致的.1960-1985年,资本主义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累计余额从580亿美元,增加到6500亿美元左右,25年增长10.2倍,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0.2%,超过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经济活动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生产、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而几乎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世界跨国公司及其海外分支机构也由60年代末的7267家和27300个增加到80年代初的20000家和120000个,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国际直接投资 东道国经济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 发展中国家 子公司 资本主义国家 生产经营 投资行为 企业经营管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