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高技术制造企业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志红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8,共11页
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法验证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影响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实证检验显示,数字经济产业政策正向影响高技术制造企业... 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法验证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影响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实证检验显示,数字经济产业政策正向影响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旧稳健。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技术创新、资源错配缓解是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影响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机制。异质性检验证实,时期层面,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对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长期效应、滞后效应,即政策实施后2~6年显著为正,在出台后第3年大幅度上升后保持平稳推进状态;企业层面,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对非国有高技术制造企业、大型高技术制造企业、实施组织政治战略的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显著;区位层面,对市场化水平较低、西部地区、高亲近及高清白政商关系下的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研究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嵌入高技术制造企业层面进行政策效应评估,为推进“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与提升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产业政策 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 数字技术创新 资源错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型钢铁企业技术人员需求数量与生产技术水平关系的实证分析
2
作者 魏新 《教育与经济》 1993年第2期2-8,共7页
一、问题的引出随着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企业对技术人员数量的需求将发生什么变化,应当如何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是涉及教育经济学领域的一个具体问题。从实质上讲,由于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变... 一、问题的引出随着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企业对技术人员数量的需求将发生什么变化,应当如何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是涉及教育经济学领域的一个具体问题。从实质上讲,由于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变化,而企业对技术人员数量的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技术水平 人员数量 企业生产技术 实证分析 需求数量 生产函数法 劳动生产 水平变化 规模扩大 人员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
3
作者 孔祥国 《湖湘论坛》 1993年第4期31-33,38,共4页
技术创新是指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组后引入生产体系,并创新出新产品而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全过程;它使企业物质系统即物、能、信息系统,在信息子系统导引下,在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的结合中,形成并发挥新的功能。
关键词 技术创新机制 企业生产技术 信息子系统 企业文化 生产要素 生产条件 技术创新扩散 中国特色 信息系统 物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技术进步对建筑企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4
作者 周惠珍 《技术经济》 1988年第Z1期50-58,共9页
一、科技进步与建筑企业进步方向科技进步包括范围较广,从工艺过程的变革、生产工具的改进,到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的不断发展。它体现于新技术的研究、发明、开发、应用、扩散和革新等各方面。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一、科技进步与建筑企业进步方向科技进步包括范围较广,从工艺过程的变革、生产工具的改进,到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的不断发展。它体现于新技术的研究、发明、开发、应用、扩散和革新等各方面。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进步就是在研究、开发及其应用的基础上系统地完善生产诸要素的过程,以提高再生产的社会效果。因为科学进步进步不仅能更新生产的物质基础,为社会积累物质财富,而且能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水平,增强劳动者的创造能力和全面发展个性,完善个人与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建筑企业 经济增长 企业生产技术 生产函数 测算模型 规模报酬 经济分析 生产组织 产出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化的生产经营型企业投入产出优化模型
5
作者 王小刚 《工业技术经济》 1985年第6期30-35,共6页
一般的企业投入产出模型,是在各种最终产品产量确定的前提下求解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正由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在新的情况下,产品的销售,原燃料的供应等不完全确定并不断变化。对此,怎样运用投入产出方法编制企业... 一般的企业投入产出模型,是在各种最终产品产量确定的前提下求解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正由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在新的情况下,产品的销售,原燃料的供应等不完全确定并不断变化。对此,怎样运用投入产出方法编制企业优化生产计划,协调生产;怎样随市场供销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经营型 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方法 直接消耗系数 企业优化 生产计划 经济体制改革 影子价格 企业生产技术 计划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的技术改造及其理论基础
6
作者 傅家骥 《技术经济》 1988年第Z1期2-9,共8页
目前,人们所理解的以内涵为主扩大再生产,在我国实际上就是以技术改造为重点扩大再生产,就是把投资主要用在现有企业的更新改造上。以技术改造为重点扩大再生产,实际上已成为一条在技术飞快进步条件下发展经济的客观规律。由于我国过去... 目前,人们所理解的以内涵为主扩大再生产,在我国实际上就是以技术改造为重点扩大再生产,就是把投资主要用在现有企业的更新改造上。以技术改造为重点扩大再生产,实际上已成为一条在技术飞快进步条件下发展经济的客观规律。由于我国过去曾长时期地把基本建设视作扩大再生产的主要形式,所以在阐述以技术改造为重点扩大再生产的同时,就必然要涉及到基本建设与技术改造的区别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改造 技术进步 企业生产技术 生产要素 增量投资 工业基础 工业部门 投资策略 更新改造 社会劳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商誉的估价方法
7
作者 王祺扬 《武汉财会》 1991年第1期27-27,共1页
企业商誉是人们对企业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由于企业同客户业务往来等引起的。例如,企业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先进、产品质量高、交货准时、售后服务好等能引起人们对企业产生好感,反之,就会使人们对企业产生反感。人们一且对企业产生... 企业商誉是人们对企业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由于企业同客户业务往来等引起的。例如,企业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先进、产品质量高、交货准时、售后服务好等能引起人们对企业产生好感,反之,就会使人们对企业产生反感。人们一且对企业产生好感后,便乐意与之交往,扩大经营,盈利能力无疑会增强;反之会减弱。因此,企业商誉的作用具有正负双重效应。由此可以这样定义:企业商誉是能够影响企业利润水平的能力所形成的一种价值。因此,企业商誉也有价格,商誉正负效应的特性决定了其价格的正负性。企业商誉的估价,一般通过综合评估企业整体资产的重估价值,减去企业各单项资产估价的方法来求得。这种方法比较繁琐。笔者提出根据商誉价格,与被评估企业预期资本收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商誉 企业生产技术 企业预测 资本收益率 平均收益 双重效应 综合评估 财务净现值 盈利能力 正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离合器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8
作者 龙波 胡俊生 《湖北农机化》 2021年第5期92-93,共2页
本文将工业机器人技术、视觉传感器技术、PLC控制技术、工业网络技术有效结合,实现成品瑕疵检验、装配、自动存储、自动打标等电控离合器智能化的自动生产系统。其加工精度和生产率较高,占地面积小,有效缩短生产周期和降低成本浪费,对... 本文将工业机器人技术、视觉传感器技术、PLC控制技术、工业网络技术有效结合,实现成品瑕疵检验、装配、自动存储、自动打标等电控离合器智能化的自动生产系统。其加工精度和生产率较高,占地面积小,有效缩短生产周期和降低成本浪费,对改进企业生产技术,减轻工人体力劳动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生产线 视觉传感器 工业机器人技术 企业生产技术 PLC控制技术 自动存储 占地面积 电控离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项目浅论
9
作者 耿鑫明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8-41,共4页
“八五”期间,继续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在工业生产和建设中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统筹协调、突出重点的原则,依靠技术进步,优化经济结构,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增量投资 企业生产技术 工业生产 技术引进 技术改造 新产品开发 租赁期 装备技术水平 生产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开发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立足点
10
作者 秦光汉 《工业技术经济》 1983年第5期8-11,共4页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宏伟战略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其重要意义表现在:其一,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在竞争中取得生存发展的支柱;其二,提高经济效益,是克服目前国家财政困难和为四化建设积累资金的源泉;其三,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宏伟战略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其重要意义表现在:其一,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在竞争中取得生存发展的支柱;其二,提高经济效益,是克服目前国家财政困难和为四化建设积累资金的源泉;其三,提高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走上良性循环的关键;其四,提高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使人民得到较多实惠的保证.因此,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开发 积累资金 企业生产技术 战略目标 经营决策 良性循环 经济活动 劳动消耗 日常经营活动 经营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九八四年至今年一季度农村集资办企业的情况调查
11
《农村金融研究》 1985年第11期31-34,共4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集资办企业对发展商品生产,改革产业结构的作用和效果;集资与银行、信用社存款和贷款的关系,对平衡信贷收支的影响;如何使农村集资更符合宏观经济控制的要求;以及农业银行、信用社在农村信用活动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主...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集资办企业对发展商品生产,改革产业结构的作用和效果;集资与银行、信用社存款和贷款的关系,对平衡信贷收支的影响;如何使农村集资更符合宏观经济控制的要求;以及农业银行、信用社在农村信用活动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主渠道作用等,总行于今年四、五月份组织山西、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广东、福建、陕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收支 经济控制 企业生产技术 经营活力 信贷制裁 存贷业务 产业结构 高利率 现金管理 微观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组建专项产品企业集团的要略
12
作者 周炳年 《企业经济》 1988年第4期10-12,共3页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不少企业在功能、利益、优势互补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合。一种新的多元化、多经济成份的企业组织形式——联营企业集团破土而出,显示了旺盛的活力和勃勃生机。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宜春地...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不少企业在功能、利益、优势互补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合。一种新的多元化、多经济成份的企业组织形式——联营企业集团破土而出,显示了旺盛的活力和勃勃生机。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宜春地区坚持发挥、利用并开发自然资源的优势,把发展轻化工业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突破口。他们把发展食品工业中的酿酒业和二轻工业中的花炮业作为启动项目,通过有规划有目标的技术扩散,以省产名酒“四特酒”和烟花鞭炮为龙头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宜春地区 组建 经济体制改革 地方经济 企业生产技术 客观需要 龙头产品 十一届三中全会 企业组织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消化引进技术
13
作者 李兴国 《国际贸易》 1983年第12期12-13,共2页
我们天津市机械密封件厂在1980年引进英国克兰公司轻型、楔型、耐强腐蚀型、耐高低温型四类机械密封制造技术后,用两年多时间.狠抓了消化引进技术,使企业生产技术面貌有了明显改变,经济效益也有较大提高.在两年中,共支付引进技术费48万... 我们天津市机械密封件厂在1980年引进英国克兰公司轻型、楔型、耐强腐蚀型、耐高低温型四类机械密封制造技术后,用两年多时间.狠抓了消化引进技术,使企业生产技术面貌有了明显改变,经济效益也有较大提高.在两年中,共支付引进技术费48万元,均摊入成本,但实际完成的利润仍有较大提高.1981年223万元,比1980年提高14%,1982年为260万元,比1981年提高16%.两年新增利润,加今年预计新增利润共可达200万元,等于引进费的2倍,可以全部回收两年所用的技术改造费.仅1981年、1982年两年供应进口成套设备的备件就相当于书约外汇两百万美元.对国家、对用户、对企业均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回顾两年多的工作,我厂所以能取得较好成绩,企业面貌有了较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消化引进技术 经济效益 制造技术 企业生产技术 技术改造 天津市 技术资料 成套设备 耐高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营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在改革中的转变
14
作者 王玉春 《财贸研究》 1988年第3期75-78,共4页
几十年来,由于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解放初期从苏联照搬的财务管理模式一直沿袭至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作为独立商品经济实体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传统的财务管理已不能适应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企业的转轨变型... 几十年来,由于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解放初期从苏联照搬的财务管理模式一直沿袭至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作为独立商品经济实体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传统的财务管理已不能适应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企业的转轨变型迫切要求财务管理在以下十个方面进行转变。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管理 国营工业 企业生产技术 经济体制改革 财务决策 经营管理 财务计划 资金市场 地位转变 目标利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15
作者 吕有晨 《工业技术经济》 1986年第6期1-6,共6页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城市企业是工业生产、建设和商品流通的主要的直接承担者,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城市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否充分发挥,八千多万职工...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城市企业是工业生产、建设和商品流通的主要的直接承担者,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城市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否充分发挥,八千多万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否充分发挥,就是说城市企业是否具有强大的活力,对于我国经济的全局和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对于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关键问题。”①怎样才能增强企业的活动力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生产技术 管理体制改革 城市企业 国家财政经济 资本主义企业 经营环境 扩大企业自主权 技术进步 工业生产 基层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好财务整顿 提高企业素质
16
作者 欧阳文彬 《武汉财会》 1984年第1期32-34,共3页
当前,我国企业正面临着一场严重的挑战,面临着一场必须迅速提高企业素质、提高经济效益的转变。企业整顿是提高企业素质,提高经济效益的重大步骤。一九八四年是企业全面整顿具有决定性的一年。中央要求:在一九八四年里,既要大力对已经... 当前,我国企业正面临着一场严重的挑战,面临着一场必须迅速提高企业素质、提高经济效益的转变。企业整顿是提高企业素质,提高经济效益的重大步骤。一九八四年是企业全面整顿具有决定性的一年。中央要求:在一九八四年里,既要大力对已经整顿验收的、对国民经济全局有决定影响的多数大中型骨干企业进一步做好巩固提高工作,更要切实加强领导,采取坚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整顿 企业素质 企业整顿 骨干企业 财务会计工作 财务管理 财会工作 全面成本管理 企业生产技术 管好用好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素质的初步研究
17
作者 赵英才 《工业技术经济》 1984年第2期13-15,共3页
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即将开始企业素质的普查工作。这是一项新的工作。企业素质也是一个新的问题。企业素质和如何开展企业素质的调查,都很有研究的价值。本文只对企业素质的概念等问题,做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企业生产技术 企业素质 概念 思维形式 经济指标 数量指标 国民经济管理体制 机器设备 生产能力 供应来源 数额 领导班子 科学性 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经济评价方法初探
18
作者 钟显芳 《技术经济》 1994年第Z1期65-67,共3页
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经济评价方法初探江西省机械工业设计研究院钟显芳企业的技术改造是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每年要将大号的资金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代替出后的工艺和设备,不... 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经济评价方法初探江西省机械工业设计研究院钟显芳企业的技术改造是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每年要将大号的资金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代替出后的工艺和设备,不断提高现有伦亚各种生产要素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评价方法 可行性研究 改造项目 企业生产技术 技术改造 项目投资决策 增量投资 生产要素 内部收益率 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转换机制与可取的金融对策
19
作者 王志群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20-20,共1页
国务院发布的《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正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作为担负着国民经济综合管理职能的金融部门,应当积极主动地采取相应的对策,支持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为企业增强活力、提高效益、走向市场服... 国务院发布的《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正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作为担负着国民经济综合管理职能的金融部门,应当积极主动地采取相应的对策,支持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为企业增强活力、提高效益、走向市场服务。笔者认为,目前金融部门应采取以下五项措施: 一、改革资金供应体制,实行以销定贷、扶优限劣的信贷政策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金融部门面对的是市场上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而不再是国有资产。企业产值能否转化为销售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销定贷 扶优限劣 信贷政策 资金供应体制 经营机制 全民所有制企业 经济体制改革 企业生产技术 自有流动资金 销售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干部培训工作之我见
20
作者 栾锋 《理论探讨》 1985年第5期35-42,49,共9页
认真搞好干部培训是一项伟大的战略任务,是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四化建设的需要。“知识爆炸”的发生和“知识陈旧周期”的缩短,要求对干部进行培训;干部队伍结构和素质状况,要求加速对干部进行培训。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里指出... 认真搞好干部培训是一项伟大的战略任务,是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四化建设的需要。“知识爆炸”的发生和“知识陈旧周期”的缩短,要求对干部进行培训;干部队伍结构和素质状况,要求加速对干部进行培训。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里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落后,大批职工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熟练工人和科学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为了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批专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培训工作 科学技术 技术革命 企业生产技术 操作技能 知识爆炸 战略任务 科学文化知识 熟练工人 四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