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美国技术创新机制看我国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构建 被引量:6
1
作者 宋东林 侯青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38,60,共5页
企业竞争能力主要取决于其是否拥有独特的核心技术能力,而核心技术能力的培育需要完善的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动力源。美国企业竞争力普遍较强,是与其高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分不开的。我们应借鉴美国的经验,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完善技术创... 企业竞争能力主要取决于其是否拥有独特的核心技术能力,而核心技术能力的培育需要完善的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动力源。美国企业竞争力普遍较强,是与其高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分不开的。我们应借鉴美国的经验,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推动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技术创新机制 企业核心技术能力 中国 经验借鉴 风险投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提炼企业核心技术的技术集成创新模式探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郁培丽 孙飞 《现代管理科学》 2005年第9期62-64,共3页
本文以核心技术提炼过程中的要素为出发点,探究了企业技术集成过程中通常采用的三种模式,对企业技术集成的概念加以界定,并对三种模式进行了定义和区分,明确指出了三种模式的基本特征,阐述了在三种技术集成模式中核心技术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 技术集成 创新模式 核心技术 企业核心技术 提炼 基本特征 形成过程 集成模式 出发点 界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审批体制改革与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来自专利快速预审制度的经验证据
3
作者 韩先锋 郑酌基 +1 位作者 朱承亮 肖远飞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131,共10页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如何发挥专利制度“压舱石”作用切实赋能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亟需重点关注。借助专利快速预审制度的准自然试验,首次检验了专利审批体制改革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表明:专利审批体...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如何发挥专利制度“压舱石”作用切实赋能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亟需重点关注。借助专利快速预审制度的准自然试验,首次检验了专利审批体制改革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表明:专利审批体制改革有效驱动了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但对非关键核心技术和策略性创新并无显著影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改革发挥效能的重要路径;在内部研发基础较强企业、外部制度环境较好地区,改革效应更为明显;改革实施后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模式呈现独立研发与合作研发并存局面,但后者以企业间合作模式为主,产学研和政企等跨界合作模式尚不成熟。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专利快速预审制度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中的积极作用,也为持续深化我国专利制度改革创新提供了潜在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审批体制改革 专利快速预审 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化诠释 被引量:3
4
作者 陈荣耀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38-43,共6页
企业核心竞争力构筑的逻辑前提是:产权制度更新;核心技术能力培养;企业文化力的构筑。三者中间,一是基础,一是变商业运作精神为工业创新精神,一是更新经营性知识系统,三者缺一不可。
关键词 企业核心竞争力 文化 文化型企业 经营型知识系统 工业精神 企业核心技术 产权制度 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系统观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妍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15,共2页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1.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核心竞争力可以具体表现为两种能力:一是企业获取信息、知识、技术及相关资源并将其集成、转化为企业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并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二是企业组织、调动各生产要素进行生...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1.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核心竞争力可以具体表现为两种能力:一是企业获取信息、知识、技术及相关资源并将其集成、转化为企业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并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二是企业组织、调动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使各职能、各环节、各系统处于协调统一、高效运转并动态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核心竞争力 系统观 社会资本 企业核心技术 核心产品 获取信息 竞争优势 企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产教融合 共同培育先进制造业亟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被引量:6
6
作者 马陆亭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17,共2页
制造业是国家现代化和竞争力的基础,技术技能人才是制造业健康发展的第一资源。目前,我国制造业人才培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结构上存在着与产业需求的脱节现象,企业核心技术和职工工匠精神成为短板,迫切需要改革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制造业是国家现代化和竞争力的基础,技术技能人才是制造业健康发展的第一资源。目前,我国制造业人才培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结构上存在着与产业需求的脱节现象,企业核心技术和职工工匠精神成为短板,迫切需要改革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产教融合,为中国制造由大变强提供坚实基础。科教兴国战略已实施了20多年,人们对科学和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是,对技术技能的作用却忽视严重,重学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产业 企业核心技术 第一资源 中国制造 科教兴国战略 脱节现象 产业需求 多元评价 创新链 职业技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思考
7
作者 袁清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6-27,共2页
核心竞争力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研究企业的竞争优势对于企业提升自身能力,在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美国战略学家帕拉哈德和哈默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主要来... 核心竞争力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研究企业的竞争优势对于企业提升自身能力,在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美国战略学家帕拉哈德和哈默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主要来源于企业核心技术的创新、核心业务的整合及核心员工的培育。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创新体现了核心竞争力的本质要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后劲所在。今天,发达国家已由过去注重科学的突破转向实用技术的开发,以此夺取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衡量一个企业生存力和发展力最重要的因素也不是该企业的规模、市场占有率,而主要是其技术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核心竞争力 竞争优势 持续健康发展 企业核心技术 核心竞争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 市场占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民营企业“增长之痛”的原因及对策
8
作者 黄立军 《经济前沿》 2005年第5期58-61,共4页
广东民营经济的发展势头已经减缓,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处于“长不大、做不强”的境地,陷入了美国学者厄威克·弗来姆兹所描述的“增长之痛”。治疗民营企业“增长之痛”的针对性措施:一是企业制度创新,其具体对策是:(1)实行产权多元化... 广东民营经济的发展势头已经减缓,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处于“长不大、做不强”的境地,陷入了美国学者厄威克·弗来姆兹所描述的“增长之痛”。治疗民营企业“增长之痛”的针对性措施:一是企业制度创新,其具体对策是:(1)实行产权多元化。(2)突破人才家族化的屏障。(3)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4)建立相对完备的企业管理制度。二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其具体对策是:(1)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机制。(2)培育企业核心技术及制造能力。(3)培育企业核心营销能力。(4)加快民营企业品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原因及对策 广东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制度创新 企业管理制度 技术创新机制 企业核心技术 核心营销能力 产权多元化 发展势头 民营经济 美国学者 制造能力 品牌发展 家族化 培育 加快 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与开发项目投资风险与融资结构的相关性探微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海声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研究与开发项目 投资风险 融资结构 技术创新环境 R&D项目 企业核心技术 一般项目 融资困难 风险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