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费者权益保护能否促进企业服务化转型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洲 胡欣怡 裘逸天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108,共14页
服务化转型是制造企业响应服务消费需求并建立竞争优势的契机,但鲜有研究探讨消费者权益保护对于企业服务化转型所发挥的作用。本文基于2009―2019年A股企业民营上市企业数据,以2014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大修为切入点,使用双重差分方... 服务化转型是制造企业响应服务消费需求并建立竞争优势的契机,但鲜有研究探讨消费者权益保护对于企业服务化转型所发挥的作用。本文基于2009―2019年A股企业民营上市企业数据,以2014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大修为切入点,使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企业服务化的关系。研究发现,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通过促使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提高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从而显著推动了企业服务化转型。对于高技术密集型和垄断型企业,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消费者协会履职较好地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增强对企业服务化转型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从经验层面丰富了企业服务化的影响因素研究,为推动企业服务化转型提供了一条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权益保护 企业服务化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需求、行为与绩效结果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雪原 刘成龙 王亚男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4-71,共8页
本文应用扎根理论,通过文献研究,确定三个主范畴、十四个副范畴。服务化需求主要包含财务目标、战略优势、客户需求(内)以及竞争压力、政策号召、全球环境(外);服务化行为主要包含技术、财力与组织资源优化和加强合作;服务化结果主要包... 本文应用扎根理论,通过文献研究,确定三个主范畴、十四个副范畴。服务化需求主要包含财务目标、战略优势、客户需求(内)以及竞争压力、政策号召、全球环境(外);服务化行为主要包含技术、财力与组织资源优化和加强合作;服务化结果主要包含创新、生态、市场与关系管理绩效四方面。应用结构方程方法,验证三者关系,得出结论:主观意愿及外部产生刺激对服务化转型需求同样产生直接影响;只有充分激发服务化转型需求,才能促使其实际开展服务化活动。但受到结果延迟、质变要求以及外部扰动影响,行为对绩效影响力不高。绩效结果将影响其未来服务化转型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企业服务化 扎根理论 需求动力 行为 绩效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型企业服务化绩效——商业模式和文化障碍的中介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志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3-109,共7页
商业模式和文化障碍对于制造型企业服务化战略和企业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缺乏对其影响路径和作用机理的实证分析。在制造型企业服务化与企业绩效之间引入中介调节变量商业模式和文化障碍,构建了制造型企业服务化、商业模式、文... 商业模式和文化障碍对于制造型企业服务化战略和企业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缺乏对其影响路径和作用机理的实证分析。在制造型企业服务化与企业绩效之间引入中介调节变量商业模式和文化障碍,构建了制造型企业服务化、商业模式、文化障碍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河南、上海和浙江省157家企业为调查对象,研究了文化障碍对制造型企业服务化、商业模式和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PLS-结构方程模型和PROCESS工具的分析结果表明,商业模式对制造型企业服务化战略和企业绩效关系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文化障碍对制造型企业服务化战略和企业绩效的间接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型企业服务化 文化障碍 企业绩效 商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下制造企业服务化悖论的平台化解决思路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振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83,共8页
服务化转型已成为制造企业应对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其要求企业竞争关键点、价值流程、组织结构和创新模式发生彻底转变。这一巨大挑战催生了"服务化悖论"相关研究。"互联网+"相关研究大多强调互联网对服务化转型的... 服务化转型已成为制造企业应对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其要求企业竞争关键点、价值流程、组织结构和创新模式发生彻底转变。这一巨大挑战催生了"服务化悖论"相关研究。"互联网+"相关研究大多强调互联网对服务化转型的积极影响,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现有"服务化悖论"的研究较为零散,从价值创造视角将其系统地归纳为3个方面;深入阐释"互联网+"模式对"服务化悖论"的缓解机制,强调"脱媒"功能可以克服顾客接近悖论,以同步协同缓解战略一致性悖论,以互联网导致的"单边锁定弱化"克服行业资源能力悖论;设计了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化运行机制,强调制造企业以"平台"模式实现服务化经营,而平台领导者、知识经纪人、模块化供应商借助互联网进行价值协同,通过"产品+服务"组合包实现需求面而非供给面范围经济,以个性化服务推动企业价值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企业服务化 服务化悖论 互联网+ 价值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冗余资源与吸收能力调节作用下的制造企业服务化与企业价值研究 被引量:34
5
作者 潘蓉蓉 罗建强 杨子超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72-1779,共8页
为探究制造企业服务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利用2013~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740家先进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刻画了由沉淀性与非沉淀性所组成的冗余资源以及吸收能力对服务化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制造企业服务化... 为探究制造企业服务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利用2013~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740家先进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刻画了由沉淀性与非沉淀性所组成的冗余资源以及吸收能力对服务化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制造企业服务化与企业价值呈显著的倒U形关系,即企业价值随服务化程度的加深先升后降;沉淀性冗余资源负向调节“服务化-价值”关系;非沉淀性冗余资源与吸收能力正向调节“服务化-价值”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企业服务化 企业价值 冗余资源 吸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共享视角下的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基于海尔集团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蒋芳 罗均梅 张少杰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106,共15页
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成为工业互联网时代制造业企业构建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路径,但在服务化转型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大部分制造业企业转型缓慢甚至转型失败,故而探讨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过程中如何进行信息共享至关重要。通过以海尔集团为案... 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成为工业互联网时代制造业企业构建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路径,但在服务化转型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大部分制造业企业转型缓慢甚至转型失败,故而探讨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过程中如何进行信息共享至关重要。通过以海尔集团为案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分析发现,服务化转型是分阶段完成的,在每个阶段需要实施不同的信息战略、信道传输设施、信源管理方案来进行信息共享,从而完成从主营业务全价值链、相关多元化业务全价值链到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要素的服务化转型。研究结论对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服务化 信息共享 海尔集团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选择与绩效分析 被引量:45
7
作者 陈丽娴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27,共12页
本文以2003—2015年沪深上市的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组织特征、战略目标、战略需求差异,将其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三个阶段。动态考察制造业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其服务化战略的选择及其对企业绩效... 本文以2003—2015年沪深上市的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组织特征、战略目标、战略需求差异,将其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三个阶段。动态考察制造业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其服务化战略的选择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差异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选择意愿不一致,衰退期企业意愿最强烈,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不明显。第二,制造业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服务化"绩效效应"程度也有差异,成熟期企业最明显,与企业绩效呈"U型"关系;成长期企业次之,与企业绩效呈"反L型"关系;衰退期企业最小,与企业绩效关系不明显。该研究结果为处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制造业企业实施服务化战略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生命周期 制造业企业服务化 企业绩效 上市公司 PSM-D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与制造企业服务化——基于嵌入式服务化和混入式服务化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43
8
作者 张远 李焕杰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0-106,共17页
数字经济发展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实施服务化进而实现价值链攀升提供了有利契机。以微观企业为切入点,基于手工整理的企业数字化投资数据和Python软件抓取的数字技术应用数据,构建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并据此探究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 数字经济发展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实施服务化进而实现价值链攀升提供了有利契机。以微观企业为切入点,基于手工整理的企业数字化投资数据和Python软件抓取的数字技术应用数据,构建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并据此探究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服务化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从不同性质的服务类型来看,数字化转型主要对嵌入式服务化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对混入式服务化的影响并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更大地促进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高、市场势力弱、融资约束弱的制造企业服务化水平提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不仅能直接促进制造企业服务化,还可通过组织变革对制造企业服务化产生积极影响,而技术创新的渠道作用并不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制造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为更好地发挥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的促进作用,应加快企业云建设,打造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夯实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企业应平衡好技术创新和服务化之间的关系,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选择适当的价值链升级方式;政府应加强地方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法制建设,提升法治效率;中央及各级政府应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服务化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并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制造企业的融资力度,提高制造业企业在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引进风险投资等为制造企业实施服务化提供充足的资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组织变革 技术创新 制造企业服务化 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倒逼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吗?——异质性讨论与动机识别 被引量:5
9
作者 李亚昀 赵茂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本文基于2009—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测算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水平,实证分析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异质性讨论表明:高生产率、低融资约束和规模较大的制造业企业在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时,服务... 本文基于2009—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测算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水平,实证分析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异质性讨论表明:高生产率、低融资约束和规模较大的制造业企业在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时,服务化转型的意愿更大。动机识别检验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弱化制造业企业市场势力,服务化转型对企业市场势力具有重塑效应;服务化与技术创新均是制造业企业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转型路径,二者间存在替代性。最后提出政策启示:促进人力资本深化,驱动劳动力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型,是弥补劳动力成本上升短板的关键;利用新技术形态创造的新契机,是助力服务化转型迈向高级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机遇;同时,应谨防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过程中虚拟化和空心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上升 制造业企业服务化 异质性 动机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对零售企业服务化绩效的影响机制
10
作者 王珏珽 《商业经济研究》 2025年第19期160-167,共8页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AIGC)发展与其深度嵌入企业创新管理,学界和企业管理已逐渐认识到其在组织创新过程的角色、作用和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数字化生产工具。然而,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背景,组织仍面临如何“使能”尚需要探索,即企业在...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AIGC)发展与其深度嵌入企业创新管理,学界和企业管理已逐渐认识到其在组织创新过程的角色、作用和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数字化生产工具。然而,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背景,组织仍面临如何“使能”尚需要探索,即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新服务过程中,如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协助人类创新团队探索更大的潜在客户需求、技术变革、市场需求和获得解决方案,从而实现特定创新目的和提高企业服务化绩效。本文基于治理视角建立一个有链式中介模型,旨在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对零售企业服务化绩效的影响机制、知识场活性和数字创新生成性治理的中介作用,及其分别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与企业服务化绩效的链式中介作用。通过对572家零售企业的实证研究,运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对企业服务化绩效具有积极正向作用;知识场活性和数字创新生成性治理在此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当企业形成与“AIGC+”匹配的、相互促进的创新管理认知及理解,知识场活性、数字创新生成性治理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和企业服务化绩效中的链式中介作用得以强化。研究结论为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协同和生成式人工智能(AICG)赋能在零售企业的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赋能 数字创新生成性治理 知识场活性 企业服务化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低碳发展与制造业企业投入服务化转型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硕 张鹏杨 +1 位作者 张瀚元 刘蕙嘉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8-187,共20页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转型是破解企业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和实现国际价值链攀升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区分投入要素的一般均衡模型明确了环境规制对企业投入要素调整的作用与机制,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及国家间投入产出数据...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转型是破解企业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和实现国际价值链攀升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区分投入要素的一般均衡模型明确了环境规制对企业投入要素调整的作用与机制,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及国家间投入产出数据测度了制造业企业投入服务化水平,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作为研究城市低碳发展的准自然实验,检验了中国城市低碳发展对制造业企业投入服务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1)城市低碳发展显著增强了制造业企业的投入服务化,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影响尤为显著;(2)城市低碳发展呈现出了较强的环境规制约束力,一方面倒逼企业的创新和技术升级,另一方面提升城市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这是城市低碳发展促进制造企业投入服务化转型的重要机制;(3)进一步拓展分析表明城市低碳发展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生产中服务要素投入对其他要素的替代,以及推动了企业出口产品向以服务要素投入依赖为特征的高技术产品转换。本文研究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低碳发展 制造企业投入服务化 环境规制 技术升级 “两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制造业服务化价值共创模式研究——基于海尔的服务化转型实践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丽娜 张超 朱卫东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8-76,共9页
研究制造业服务化价值共创内在机理,对促进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服务化转型,实现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价值共创与共享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本文运用扎根理论以海尔“人单合一”模式变革为研究对象,从战略、价值链、组织结构... 研究制造业服务化价值共创内在机理,对促进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服务化转型,实现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价值共创与共享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本文运用扎根理论以海尔“人单合一”模式变革为研究对象,从战略、价值链、组织结构和核算制度视角研究如何通过价值共创行为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研究发现:互联网环境下制造业服务化关键在于用户的全流程参与,核心在于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目标是构建制造业的服务生态系统,而制造业企业成为资源整合平台,实现多主体、多资源或多因素的优化配置。海尔经验来源于中国本土实践,可在其他制造业企业中进行推广,以期促进服务化或互联网转型进程,进而提升企业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共创 服务创新 制造企业服务化 海尔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