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市下行背景下股权质押对民营企业控制权与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冯科 刘丹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71,共17页
随着股权质押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市场风险的不断增加,2018年我国股市出现股权质押危机。本文以2018年股价崩盘事件作为外生准自然实验,运用Logit-DID模型研究股市下行时股权质押对上市民营企业控制权与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股价下跌时,... 随着股权质押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市场风险的不断增加,2018年我国股市出现股权质押危机。本文以2018年股价崩盘事件作为外生准自然实验,运用Logit-DID模型研究股市下行时股权质押对上市民营企业控制权与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股价下跌时,若企业无股权质押,大股东会增加自身持股,降低控制权丧失风险;当企业股权质押达到一定比例,股价下跌会增加企业控制权丧失风险;企业控制权转移有损未来经营绩效,而缓解股权质押危机的纾困政策可能导致民营企业转变为国有资本控股,通过影响经理人代理问题加剧企业绩效损失。研究结论对优化资本市场监管执行、维持资产价格稳定、保护投资人与上市企业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质押 股价崩盘 纾困政策 企业控制权 企业经营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企业控制权与股权激励效果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陈长凤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2-37,共6页
文章通过国泰安数据库搜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性分析,全面考察了我国上市家族企业控制权配置与股权激励效果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家族企业的大股东控制权与股权激励效果存在正相关关系,家族企业的大股东控制权能够降低股权激励... 文章通过国泰安数据库搜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性分析,全面考察了我国上市家族企业控制权配置与股权激励效果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家族企业的大股东控制权与股权激励效果存在正相关关系,家族企业的大股东控制权能够降低股权激励强度与股权激励效果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兼任高管与股权激励效果存在正相关关系,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兼任高管不影响股权激励强度与股权激励效果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激励效果 家族企业控制权 控制权配置 大股东控制权 高管控制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控制权演变与财权配置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栋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7-54,共8页
企业的财权配置是企业所有权的核心内容。从最初的业主制企业到现代的股份公司 ,财权配置主要是企业内部各利益主体 (如股东、经营者等 )之间的权力分配和合约安排。随着企业控制权的演变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兴起 ,企业的财权配置应... 企业的财权配置是企业所有权的核心内容。从最初的业主制企业到现代的股份公司 ,财权配置主要是企业内部各利益主体 (如股东、经营者等 )之间的权力分配和合约安排。随着企业控制权的演变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兴起 ,企业的财权配置应不仅仅是股东和经营者的企业内部财权配置 ,而应扩展到包括外部利益相关者在内的外部财权配置 ,以及为保证利益相关者财权配置实现的相机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权配置 企业控制权 企业内部 利益相关者 经营者 股东 企业所有权 保证 权力分配 外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所有者至上理论下的企业控制权安排——公司治理两大理论的逻辑统一
4
作者 李伟 《当代经济管理》 2005年第6期25-28,共4页
企业控制权安排有两种理论流派:“股东至上”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在“资本所有者”的范围内,两大理论都承认资本所有者是企业的控制权主体,都是基于“资本所有者至上”理论下的企业控制权安排形式。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 企业控制权安排有两种理论流派:“股东至上”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在“资本所有者”的范围内,两大理论都承认资本所有者是企业的控制权主体,都是基于“资本所有者至上”理论下的企业控制权安排形式。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控制权中的最优配置份额,取决于各自的谈判力。合理地安排企业控制权,应把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纳入“企业治理”范畴,不能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以实现资本所有者利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 谈判力 企业控制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家族企业与香港华人家族企业控制权比较
5
作者 朱闻昊 丁栋虹 《中国科技产业》 2008年第5期88-89,共2页
本文对美国家族企业和香港华人家族企业的控制权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探究对中国大陆家族企业的借鉴意义。本文认为两者的重要差异在于与控制权相关的制度、文化背景因素以及家族对职业经理人控制方式等方面;由于文化背景的相似性,香港华... 本文对美国家族企业和香港华人家族企业的控制权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探究对中国大陆家族企业的借鉴意义。本文认为两者的重要差异在于与控制权相关的制度、文化背景因素以及家族对职业经理人控制方式等方面;由于文化背景的相似性,香港华人家族企业的演化对中国大陆家族企业更具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家族企业 香港 企业控制权 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控制权变更时的经理人保护安排
6
作者 仲继银 《董事会》 2006年第5期106-107,共2页
引入一种合适的对经理人的控制权变更保护安排,是当前中国企业真正把公司治理落实为一种“合作关系管理”所需要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 经理人 合作关系管理 公司治理机制 中国 企业发展 企业控制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企业组织中谁拥有权威——一个关于控制权的讨论 被引量:3
7
作者 齐明亮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2期15-18,共4页
现代企业理论把企业当作以权威方式来配置资源的特殊装置 ,却没有真正解释权威的来源问题。企业所有权观点认为企业所用不等于企业所有 ,企业的权威来源于其所拥有的资产 ,企业的控制权相应的由权益的所有者享有。在此基础上 。
关键词 企业组织 企业所有权理论 企业控制权理论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实际控制人结构下企业家控制权的制度化——以格力电器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于培友 张美玲 李青格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51-155,共5页
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由格力集团变更为珠海明骏后,公司变为无实际控制人公司,文章以董明珠团队控制权在第一大股东变更后的变化及如何实现制度化控制为主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国有大股东格力集团控股下,董明珠团队通过为股东创造优秀... 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由格力集团变更为珠海明骏后,公司变为无实际控制人公司,文章以董明珠团队控制权在第一大股东变更后的变化及如何实现制度化控制为主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国有大股东格力集团控股下,董明珠团队通过为股东创造优秀的业绩进而获得了股东支持并取得了董事会实质控制权,但这种控制是非制度化的,并不稳定。第一大股东变更后,董明珠团队通过珠海明骏的投资关系和协议约定得以对珠海明骏产生重大影响并获得部分董事决定权,由此董明珠通过制度化方式增强了对格力电器的控制。研究表明,企业家人力资本为股东创造价值进而得到股东支持是增强控制权的基础,而通过合伙企业持股架构和董事的协议约定则是实现制度化控制的关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实际控制 企业控制权 格力电器 制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权转移背景下的内部审计风险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郑建彪 丁小萍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第12期146-148,共3页
改变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不合理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是股权分置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股权分置改革传递出企业控制权改良性转移的信号。资本市场上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传递出企业控制权革命性转移的信号。控制权转移,犹如股票易... 改变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不合理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是股权分置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股权分置改革传递出企业控制权改良性转移的信号。资本市场上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传递出企业控制权革命性转移的信号。控制权转移,犹如股票易手,是资本市场上的一位"常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 内部审计风险 股权分置改革 企业控制权 资本市场 股权结构 一股独大 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资方式选择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努力激励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敏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5-79,共5页
本文运用一个企业融资的不完备契约模型,分析了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下企业控制权安排对经营管理者努力激励的影响。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企业投资项目的预期现金流收益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企业单独利用股权融资或债权融资都有可能降低经... 本文运用一个企业融资的不完备契约模型,分析了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下企业控制权安排对经营管理者努力激励的影响。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企业投资项目的预期现金流收益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企业单独利用股权融资或债权融资都有可能降低经营管理者的努力水平;提高经营管理者努力水平的融资安排是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并举,并且,为避免两种融资方式并存下企业控制权配置可能带来的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必须设计一个有效的企业控制权转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融资 债权融资 企业控制权 融资方式 经营管理者 努力水平 激励约束机制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领导权威的理论分析模型
11
作者 秦志华 《领导科学论坛》 2004年第1期33-37,共5页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解释性研究的理论分析模型,对企业领导权威的不同实际情况做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因果性说明,从而为企业控制权调整提供理论参照。这一模型认为,在企业领导权威赖以产生的约束条件中,市场经济、组织制度、个体特征三个...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解释性研究的理论分析模型,对企业领导权威的不同实际情况做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因果性说明,从而为企业控制权调整提供理论参照。这一模型认为,在企业领导权威赖以产生的约束条件中,市场经济、组织制度、个体特征三个方面因素影响产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导致了企业领导权威的形成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管理 领导权威 法人治理结构 企业控制权 组织均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O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聂文忠 张辉波 《华南金融研究》 2003年第2期64-67,共4页
管理层收购(MBO)在西方国家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企业购并方式,从理论上分析MBO对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管理者激励不足和管理者约束软化等方面问题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国有企业实行MBO的可行性。主张在实践中去解决如定价、融资、以及MBO后... 管理层收购(MBO)在西方国家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企业购并方式,从理论上分析MBO对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管理者激励不足和管理者约束软化等方面问题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国有企业实行MBO的可行性。主张在实践中去解决如定价、融资、以及MBO后公司治理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O 管理层收购 国有企业 体制改革 企业购并 资本市场 中国 企业控制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购买法和权益法在我国企业合并中的运用
13
作者 臧婷婷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年第7期79-80,共2页
一、企业合并的两种主要处理方法 企业合并是指彼此独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的联合,或者一家企业通过购买权益证券、资产、签定协议或其他方式取得对一家或几家其他企业控制权的行为。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按照企业经济实质可以... 一、企业合并的两种主要处理方法 企业合并是指彼此独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的联合,或者一家企业通过购买权益证券、资产、签定协议或其他方式取得对一家或几家其他企业控制权的行为。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按照企业经济实质可以分为权益法和购买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合并 权益法 购买法 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控制权 权益证券 经济实质 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负债经营风险与防范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虹 武宁 李晓梅 《现代审计与会计》 2006年第5期28-28,共1页
一、负债经营对企业的影响 (一)负债经营对企业经济的积极影响 1.负债经营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防止控制权的转移。负债作为资本结构中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它的资本成本仅次于内部权益,根据契约债权人只是从企业获得固定的利息,并... 一、负债经营对企业的影响 (一)负债经营对企业经济的积极影响 1.负债经营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防止控制权的转移。负债作为资本结构中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它的资本成本仅次于内部权益,根据契约债权人只是从企业获得固定的利息,并不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且债权人要求的报酬一般比股东的期望报酬要低。因此,当企业盈利水平较高的时候,负债企业付完固定的利息后,企业往往还有一部分收益剩余。此外,在企业资产成本内部权益、负债与股权中,通过负债企业能很好地得到权益人以外的资金支持,且又可以使企业控制权不向外转移,从而保证了企业经营控制权的相对完整,不会分散投资者对企业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债经营风险 企业经济 企业控制权 资本成本 负债企业 经营控制权 资本结构 利润分配 盈利水平 资产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家族企业传承启示中国
15
作者 艾睿 《董事会》 2016年第10期47-49,共3页
目前中国大多民营企业处于正在寻找接班人或正在交班的过程中,可能面临如何确保家族企业控制权不旁落,如何保证家族内部和睦团结,如何教育下一代传承创始理念,如何对待老臣功臣等问题。统计数据显示,家族企业的平均经营绩效好于一... 目前中国大多民营企业处于正在寻找接班人或正在交班的过程中,可能面临如何确保家族企业控制权不旁落,如何保证家族内部和睦团结,如何教育下一代传承创始理念,如何对待老臣功臣等问题。统计数据显示,家族企业的平均经营绩效好于一般上市公司。家族企业在存续的时间上也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一些西方家族企业存续上百年甚至千年。随着家族企业的承载,往往也面临家族成员众多和股权分散的挑战,以及业务规模和复杂变化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中国 传承 西方 数据显示 企业控制权 民营企业 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战神之道谈企业家境界
16
作者 卢致新 《21世纪建筑材料》 2012年第1期58-59,共2页
内部正硝烟弥漫的时候,外部也开始烽火连天,苏宁电器借机展开了强大的攻势,综合苏宁和国美前三季度的财报来看,苏宁在各方面已经超过了国美。然而9月28日的投票决定了国美的内斗才刚刚开始。不管从哪方面看黄光裕与陈晓和解的空间... 内部正硝烟弥漫的时候,外部也开始烽火连天,苏宁电器借机展开了强大的攻势,综合苏宁和国美前三季度的财报来看,苏宁在各方面已经超过了国美。然而9月28日的投票决定了国美的内斗才刚刚开始。不管从哪方面看黄光裕与陈晓和解的空间已经很小,而不能和解就只能恶战,双方在日后的较量注定会更加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企业管理 境界 企业控制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合并会计
17
作者 侯彦娟 《现代审计与会计》 2009年第11期26-26,共1页
一、企业合并的概念与会计方法1.企业合并的概念。经济生活中,人们将彼此独立的若干企业个体的联合,或者一家企业通过购得权益性证券、净资产、或签订协议等方式对一家或几家其他企业的整体或部分进行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法律行为,称... 一、企业合并的概念与会计方法1.企业合并的概念。经济生活中,人们将彼此独立的若干企业个体的联合,或者一家企业通过购得权益性证券、净资产、或签订协议等方式对一家或几家其他企业的整体或部分进行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法律行为,称之为企业合并或企业联合。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关于《企业合并会计》认为:“企业合并,是指一个企业获得对另一个或几个企业控制权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合并会计 新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 企业控制权 会计方法 经济生活 法律行为 间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并购——理论、策略、实施、案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沈晗耀 王辉 《董事会》 2007年第9期76-84,共9页
公司并购是市场经济与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它具有优胜劣汰,加速资源优化配置的强大功能。企业通过兼并竞争对手发展成为巨型企业,是现代经济一个突出的现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斯蒂格勒就曾指出:"没有... 公司并购是市场经济与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它具有优胜劣汰,加速资源优化配置的强大功能。企业通过兼并竞争对手发展成为巨型企业,是现代经济一个突出的现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斯蒂格勒就曾指出:"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然而,伴随着公司并购的兴起,为牟取暴利和争夺企业控制权的恶意收购也应运而生。面对形形色色的敌意收购,企业纷纷采取了强有力的维权行动——反并购。当新一轮收购狂潮席卷我国市场时,面对财大气粗的跨国公司的敌意收购,我国企业该如何展开有效的防守反击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并购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企业控制权 案例 资源优化配置 市场发展 公司并购 恶意收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燕玲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97-98,共2页
文章从优化资本结构的现实意义出发,指出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并对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本结构 企业控制权 优化股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层收购与上市公司人力资本的产权激励
20
作者 范敏 刘丰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S期15-16,共2页
笔者认为,管理层收购最大限度地促成了企业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统一,对人力资本起到了产权激励的作用。笔者将对管理层收购与上市公司人力资本的激励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期有用于相关的政策制定。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人力资本 产权激励 上市公司 剩余索取权 企业控制权 激励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