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EM的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数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蒋衔武 吴云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22,共4页
煤炭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行业,其技术创新能力对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我国煤炭生产和利用技术都比较落后,技术创新速度比较缓慢,因此,正确地评估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水平,找出其优势和不足,对促进我国... 煤炭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行业,其技术创新能力对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我国煤炭生产和利用技术都比较落后,技术创新速度比较缓慢,因此,正确地评估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水平,找出其优势和不足,对促进我国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结构方程模型为基础,计算出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数5个维度的路径系数和各题项的载荷系数,得到技术创新能力指数模型,并给出了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数的一般参照值,帮助煤炭企业从整体上评估其技术创新能力,找出其优势和不足,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企业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数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销能力对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
2
作者 张美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1-164,共4页
本文利用2012-2022年我国A股上市零售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营销能力和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探讨营销能力对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效果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增强营销能力能够显著提高零售企业的成... 本文利用2012-2022年我国A股上市零售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营销能力和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探讨营销能力对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效果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增强营销能力能够显著提高零售企业的成长能力,这一结论在经过内生性问题和稳健性检验的处理后依然成立;从作用机制检验来看,营销能力可以通过引导企业增加技术创新,间接促进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提升;从异质性分析来看,相较于国有企业,营销能力对非国有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据此,提出加大营销投入、激励技术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销能力 企业成长能力 技术创新 零售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经济价值
3
作者 王伟光 王洋洋 孙福全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2-142,共11页
通过政策引导更多企业主动参与或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激发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集聚更多资源攻克具有类公共物品属性的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技术封锁,这种政府支持引导下的技术创新活动,与企业自发的技术创新活动一起... 通过政策引导更多企业主动参与或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激发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集聚更多资源攻克具有类公共物品属性的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技术封锁,这种政府支持引导下的技术创新活动,与企业自发的技术创新活动一起强化着产业自主可控水平。基于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政府支持的技术创新对企业经济价值的影响效应和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支持的企业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企业经济价值,其影响路径主要体现在创新效率、市场势力、风险承担能力3个方面;在私营企业、大企业中,政府支持的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经济价值的促进作用更强;提升企业承担国家战略性研发活动的能力,有益于释放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增值效应,增强企业经济竞争力,保障产业安全以及实现国家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经济价值 创新效率 市场势力 风险承担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4
作者 张忠民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2-167,共6页
文章选取2010—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基准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 文章选取2010—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基准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企业吸收能力在全球价值链嵌入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且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呈现企业要素密集度和所有制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内资企业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外资企业中作用不明显;相较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外资企业,吸收能力对全球价值链嵌入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关系的强化作用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内资企业中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嵌入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吸收能力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何以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的交互效应 被引量:5
5
作者 杨瑾 朱焱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7-97,共11页
颠覆性技术创新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进而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5家中国新能源汽车代表性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实践,构建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过程与机理模型,揭示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 颠覆性技术创新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进而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5家中国新能源汽车代表性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实践,构建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过程与机理模型,揭示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交互效应对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呈现利基市场开发—中高端市场渗透—高端市场导入的动态演化规律;企业通过资源拼凑—资源编排—资源协奏的资源行动逐步实现资源组合化、能力化和杠杆化;企业动态能力经历了外部导向的环境感知能力—内部驱动的学习创新能力—内外部协同的整合拓展能力演进过程,由适应环境的一阶能力升级为创造新能力的二阶能力;企业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的交互作用经历了要素聚合—知识赋新—系统共生3次跃迁,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发挥引领作用。结论可为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企业 颠覆性技术创新 资源行动 动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被引量:28
6
作者 籍明明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7-156,共10页
数字金融和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支撑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关键保障,深刻影响着企业研发投入行为,对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基于中国2011—2022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分析发现:数... 数字金融和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支撑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关键保障,深刻影响着企业研发投入行为,对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基于中国2011—2022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分析发现:数字金融与知识产权保护均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知识产权保护在二者作用过程中发挥负向调节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小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受数字金融的驱动效应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知识产权保护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风险投资驱动技术创新能力的机理和效应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邢光远 杨羽宸 李君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30,共13页
企业风险投资已成为母企业获取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机会的重要承载体。基于知识基础理论构建企业风险投资影响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机理逻辑和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提出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中介效应以及投资组合异质性、参与深度调节效应的... 企业风险投资已成为母企业获取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机会的重要承载体。基于知识基础理论构建企业风险投资影响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机理逻辑和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提出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中介效应以及投资组合异质性、参与深度调节效应的假设。以2010—2022年469家开展企业风险投资实践活动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发现:(1)企业风险投资规模不仅直接正向影响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而且通过母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向效应促进其技术创新能力,揭示母企业数字化转型在企业风险投资规模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发挥中介作用;(2)投资组合异质性首先促进了企业风险投资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但超过一定阈值会抑制企业风险投资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揭示投资组合异质性对企业风险投资影响技术创新能力关系具有倒U型调节作用;(3)母企业的参与深度正向调节企业风险投资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因此,母企业应积极开展企业风险投资,加强数字化转型促进技术创新,并优化投资组合以发挥企业风险投资的最大效能,实现企业的资源共享和创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风险投资 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数字化转型 投资组合 参与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对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效应——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检验 被引量:3
8
作者 洪宇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4-167,共4页
数字化是数字经济时代我国零售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何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对零售企业成长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我国2018-2022年A股109家零售上市企业样本数据,就数字化转型对我国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和机制效... 数字化是数字经济时代我国零售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何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对零售企业成长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我国2018-2022年A股109家零售上市企业样本数据,就数字化转型对我国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和机制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推动零售企业更好地把握消费者消费需求、开展个性化营销、帮助零售企业拓宽销售渠道、促进零售企业效率提升和供应链的优化等方式,直接对零售企业成长能力产生正向赋能作用,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地,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存在,具有进一步增强数字化转型对我国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正向赋能作用。同时,数字化转型对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会由于零售企业规模异质性、权属异质性和所处区位异质性而产生显著的差异性。具体而言,数字化转型对规模较大零售企业、非国有性质零售企业和东部地区零售企业的成长能力具有更强的正向赋能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国零售企业如何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实现成长能力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时代 零售业 数字化转型 企业成长能力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数控机床领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演进机制研究——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案例解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翟晓荣 刘云 郭栋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0-149,共10页
民营数控机床企业作为国内数控机床行业的后起之秀,成为推动中国高档数控机床创新发展的生力军。民营数控机床企业如何通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实现自主创新,获取并维持可持续竞争优势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昊志机电股份... 民营数控机床企业作为国内数控机床行业的后起之秀,成为推动中国高档数控机床创新发展的生力军。民营数控机床企业如何通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实现自主创新,获取并维持可持续竞争优势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情景—策略—结果”理论逻辑,探讨民营数控机床领军企业如何突破技术和市场双重约束,实现创新能力进阶。结果发现,民营数控机床领军企业将核心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敏锐感知市场需求,通过战略研判形成的市场发展导向可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战略指导;通过制定科学的知识搜寻战略整合多元化创新资源可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随着市场发展导向和知识搜寻战略动态演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从“基于产品竞争的关键技术突破”到“基于品牌竞争的核心技术沉淀”,再到“基于技术竞争的核心技术延伸”的演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领军企业 知识搜寻 技术创新能力 案例研究 高档数控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质量风险与市场竞争风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企业管理能力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明月 李颖明 刘释疑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55,共8页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同时受到风险水平和企业管理能力的影响。论文基于第十二次私营企业调查获得的42483家民营企业数据样本展开实证研究,分别检验产品质量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对绿色工艺创新、绿色产品创...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同时受到风险水平和企业管理能力的影响。论文基于第十二次私营企业调查获得的42483家民营企业数据样本展开实证研究,分别检验产品质量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对绿色工艺创新、绿色产品创新的影响,以及企业管理能力对上述四对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产品质量风险负向影响绿色工艺创新、绿色产品创新;市场竞争风险负向影响企业绿色产品创新,但是对绿色工艺创新的影响不显著。(2)企业管理能力越强,采取绿色技术创新的可能性越大。(3)就高管理能力的企业而言,产品质量风险会促进绿色工艺创新、绿色产品创新策略的采取;而低管理能力企业中,结果刚好相反。高管理能力企业组中,市场竞争风险正向促进绿色产品创新;在低管理能力组中,结果刚好相反。企业管理能力对市场竞争风险与绿色工艺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4)企业内在特质也是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策略采取的关键因素,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产品质量风险 市场竞争风险 企业管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企混改引进技术战略投资者的成效评估:基于企业创新的视角
11
作者 陆瑶 崔雨薇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113,共13页
引进战略投资者是新时期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种重要方式,战略投资者的选择对于国有企业以资本维度的“混”促资源维度的“合”、提升以创新为代表的核心竞争优势至关重要。本文以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国有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 引进战略投资者是新时期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种重要方式,战略投资者的选择对于国有企业以资本维度的“混”促资源维度的“合”、提升以创新为代表的核心竞争优势至关重要。本文以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国有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创新产出数量、技术广度和创新成果质量三个维度构建了企业创新能力指数,将国有企业在混改过程中引进的具有更高企业创新能力指数的战略投资者定义为技术战略投资者,探讨了引进技术战投的国企混改模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引进技术战投的混改模式能显著提升混改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不区分改革实现路径的国企混改对企业创新能力不具有显著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引进技术战投的混改模式可通过促进混改企业与技术战投的技术资源整合提高创新效率,进而作用于混改企业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分析发现,混改前创新能力较低且面临技术竞争程度较高的混改企业更有可能引进技术战投,并且引进技术战投的混改模式能够引发更积极的市场反应。研究还发现,引进技术战投的混改模式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主要存在于所在技术领域竞争程度较强、研发背景高管比例较高、外部制度环境较差及引进了与自身具有较高技术资源契合度的技术战投的国有企业中。本文结合资源基础理论,为国企混改过程中的战略投资者选择及不同混改实现路径的经济后果提供了实证支持,拓展了混改实践强调“改”而忽视“合”的传统认知,对持续推进和深化国企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技术战略投资者 企业创新能力指数 研发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性负担、融资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
12
作者 鞠成晓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0-73,共4页
文章选取2012—2021年工业行业的上市公司,分析政策性负担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来看政策性负担会挤出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但战略性负担会挤出企业技术创新,而社会性负担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性负担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 文章选取2012—2021年工业行业的上市公司,分析政策性负担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来看政策性负担会挤出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但战略性负担会挤出企业技术创新,而社会性负担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性负担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挤出主要由政府施压所致,非企业主动迎合政府的寻租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外部融资能力越强,有助于缓解战略性负担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挤出效应”,同时强化社会性负担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负担 企业技术创新 融资能力 政府压力 寻租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技术创新何以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23
13
作者 王伟光 宋洪玲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5-75,共11页
基于2012—2022年1635家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模型,从微观层面探究了战略性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战略性技术创新投入能显著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技术创新投入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 基于2012—2022年1635家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模型,从微观层面探究了战略性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战略性技术创新投入能显著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技术创新投入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创新能力两条路径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战略性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在高吸收能力企业组和低市场份额企业组中更为显著。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加强城市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多形式合作网络关系共建、加快统一大市场建设等,有助于加快形成企业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新质生产力 战略性技术创新 融资约束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转型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玉云 王军 王霄飞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4-188,共5页
文章运用2012—2022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智能化转型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总体上看,智能化转型程度每提高1%,能促进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约0.014%;机制分析发现,动态能力及... 文章运用2012—2022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智能化转型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总体上看,智能化转型程度每提高1%,能促进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约0.014%;机制分析发现,动态能力及其各子维度,即机会感知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协调整合能力和学习吸收能力,是智能化转型提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重要中介渠道,机会感知能力在动态能力中介效应发挥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智能化转型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效应在人力资本水平高的企业、非国有企业和高市场化地区企业中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企业 智能化转型 动态能力 技术创新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64
15
作者 郑春东 和金生 陈通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08-110,共3页
本文首先对目前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状况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 ,本文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义 ,并提出了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最后 。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从知识管理到价值创造 被引量:41
16
作者 陈劲 赵闯 +1 位作者 贾筱 梅亮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30,共9页
基于从知识管理到价值创造的思路,重新审视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总结了已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框架(包括点状模型、线状模型、链状模型和面状模型)的特征和不足,提出了由问题驱动、思考未来、... 基于从知识管理到价值创造的思路,重新审视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总结了已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框架(包括点状模型、线状模型、链状模型和面状模型)的特征和不足,提出了由问题驱动、思考未来、多样化知识、创新文化、利益相关者协同、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构成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新框架,并构建了新框架的二级指标,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解、体系框架的构建和评价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多样化知识 知识管理 价值创造 企业创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二次相对评价法 被引量:15
17
作者 卢怀宝 冯英浚 +2 位作者 曲世友 徐伯承 陈金霞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0-93,共4页
给出了测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二次相对评价法 ,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 (AHP)测算综合指数状态 ,再用数据包络分析 (DEA)方法中的BCC模型测算二次相对评价值 ;该方法消除了客观基础条件优劣的影响 。
关键词 企业经营 技术创新能力 二次相对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数据包络分析 指数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理论、指标与方法 被引量:34
18
作者 韩景元 杨忠敏 +1 位作者 李荣平 庞更新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90-94,共5页
依据企业理论和技术创新的理论 ,寻求一种通过其全部投入产出量及过程特征量来直接测度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方法 ,设计了一套少而精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利用改进的模糊数学方法 ,进行了实证计算 。
关键词 能力评价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模糊数学方法 R&D 企业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64
19
作者 察志敏 杜希双 关晓静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16,共5页
The paper evaluates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of China by usi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of imperfection of current innovation circumstance, shor... The paper evaluates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of China by usi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of imperfection of current innovation circumstance, shortage of innovation input and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skills of innovation personn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方法 中国 技术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术能力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及其演进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陈勇星 屠文娟 杨晶照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83-89,共7页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有效定位,要求与企业技术能力建立相应的匹配关系。伴随着技术能力的逐渐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发展的一般规律就是:按照渐进的方式沿着从模仿创新到合作创新再到自主创新的轨迹演进。
关键词 技术能力 技术创新模式 企业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